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十八学士之一:蔡允恭的简介

唐朝十八学士之一:蔡允恭的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903 更新时间:2023/12/29 5:00:03

蔡允恭(约561-约628)隋末唐初官吏、文学家。字克让,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西梁左民尚书蔡大业之子,蔡大宝侄子,美姿容,有风采,善缀文,未及仕而梁为隋所灭,由于长安与虞世南相友善,邀为隋炀帝从官。

蔡允恭(约561-约628)隋末唐初官吏、文学家。字克让,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西梁左民尚书蔡大业之子,蔡大宝侄子,美姿容,有风采,善缀文,未及仕而梁为隋所灭,由于长安与虞世南相友善,邀为隋炀帝从官。仕隋,历起居舍人,炀帝属词赋,多令讽诵之。炀帝曾派他去教宫人,他耻为之,数称疾不入内,乃遭疏远。炀帝死后,相继被宇文化及窦建德延揽。入唐,以虞世南荐引为秦王策府参军、兼文学馆学士,与房玄龄等十八人荣称登瀛洲之选,秦王命阎立本图像馆中,楮亮为赞焉。

太宗即位,置弘文馆于殿左,复以允恭为大学士,与姚思廉等分直迭宿,听朝之暇,引入内殿与帝共论古今,商政务至日昃夜艾不少怠,允恭亦展蕴披丹同心沃,尝怪同朝修梁、陈史者,以正统与陈霸先而默萧詧,叹曰:恶有昭明世系不得接萧梁氏统如中山靖王之后之继汉乎,姚作书以缵父绪,我当作后梁春秋以述父事,于是杀青论次事成先上,帝嘉之,晋兼太子洗马,未几命为默陟大使与萧瑀等分行天下,允恭以年老恳乞悬车赐归,卒于家,时贞观某年正月念七日也,葬龙溪新恩里屿头山,有御史吴燧大书"登瀛"二字镌于墓前左大石上,其地因名曰登瀛,今墓尚存,子孙环庐而处者。

著有《后粱春秋》十卷及文集二十卷,传于世,今存诗一首。

标签: 蔡允恭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为什么要横扫欧亚大陆 原因是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元朝,成吉思汗,历史解密

    成吉思汗大家应该不陌生,他在古代的时候非常的有影响力,他管理的蒙铁不但子亚洲范围内非常出名,就连在世界的范围中也是非常知名,但就是这样的一支王者之师,竟然有人不知道蒙古帝国的事迹,把他们给小看了,最终制造了一场大祸。成吉思汗为何横扫欧亚大陆?原因很简单只为追杀一个人。成吉思汗在统一的大业当中,做出了

  • 大顺政权为什么42天就灭亡了?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大顺政权,明朝,历史解密

    1644是一个多事之秋,对中国以后的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那时有岌岌可危的明朝,李自成的大顺,张献忠的大西,还有北方的满族人。四个地区都做好了打仗的准备,只要一方稍稍有动静,就会引发一场大风暴。李自成就是这么不安分,他在3月带兵进攻大明王朝,打破了这一暂时的平衡局面。他在进攻时一路向农民宣传,只要拥护

  • 大雷雨计划中苏联当时没有行动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苏联,德国,历史解密

    1941年3月,苏联最高统率部制定了“西线扩张战略计划”,斯大林5月批准该计划,决定“6月12日开始进攻”德国,由于准备不够,只得推迟;5月15日,通过了7月开始进攻的计划——红军主力在克拉科夫卡托维兹方向发动进攻,切断德国与巴尔干半岛的联系,之后扑向波罗的海沿岸,包围驻扎在波兰的德军。在主攻方向上

  • 石达开的出走,对太平天国而言是好是坏?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石达开,太平天国,历史解密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名将,也是当时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曾从天京出走,这对于太平天国而言是好事还是坏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天京事变”可以说是太平天国运动的一个重要分水岭,这样的原因在于,经过这场内讧之后,太平天国不可避免的由强盛走向了衰弱。以至于,后世在总结太平天国的兴

  • 罗庸:中国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和国学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罗庸,文学家,历史解密

    罗庸,蒙古族,中国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和国学家。字膺中、号习坎、笔名有:耘人、佗陵、修梅等。原籍江苏江都、出生于北京,是清初扬州八大怪之一“两峰山人”罗聘的后人。先后入学国立北京大学文科国学门、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1924年毕业后,先后在教育部任职兼北大讲师,加入三时学会、参与创办华北大学、曾

  • 王仙芝起义:风风火火的开头,最终却鬼迷心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仙芝起义,唐朝,历史解密

    王仙芝这一人物是出现在唐朝末年的时候,当时唐朝刚好经过了藩镇的一次战役。虽然说唐玄宗是一个比较精明的皇帝,但是当时的政治凭他一人之力无法改变,直到他死朝廷的风气还是没有丝毫改变。后来唐懿宗、僖宗相继执政,但是他们却一味贪图享乐,更加无法改变朝廷风气。朝廷对农民的剥削、税收越来越重,再加上当时天灾不断

  • 青岛惨案的起因是什么 青岛惨案的过程,结果及影响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青岛惨案,日本,历史解密

    起因1925年初,他们在中共青岛地方组织的领导下,成立了自己的工会。4月19日,工会在向纱厂厂主提出包括承认工会为工人之正式代表、增加工资、取消押薪制、工伤工资照发、延长吃饭时间、不得打骂工人、保护女工及童工等21条要求,没有得到答复后,大康纱厂5000名工人举行罢工。在工会的发动下,到4月底罢工总

  • 三十六计中的第三计,郑桓公用过,皇太极也用过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郑桓公,春秋,历史解密

    借刀杀人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三计,同时也是第一套胜战计的第四计,书中原文是这样的“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译文是这样的“敌人的情况已经明确,而盟友的态度还未明朗,利用盟友的力量去消灭敌人,就不必自己付出什么力量了,这是从《损》卦中推演出来的计策”。这一计策的名字源于《韩非子.

  • 上官婉儿有丈夫吗?上官婉儿结过几次婚?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上官婉儿的故事。关于上官婉儿的婚姻状况,存在着不少传说和疑问。其一,上官婉儿终身未婚,是她不愿意结婚,还是武则天不把她嫁出去?其二,上官婉儿在十三岁时被封为“才人”,唐中宗复辟登基后又被封为“昭容”。我们知道

  • 郑阿春本是寡妇再嫁成夫人,死后被追封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郑阿春,东晋,历史解密

    阿春的出生于非常普通的人家,但是家中的经济也是可以让她没有顾虑的生活。但是她的父亲不幸死去,为了照顾家中的人,她只好嫁了人,无奈的是她的丈夫在她生下孩子后,也不幸的去世了。剩下郑阿春孤儿寡母艰难度日,实在没办法的情乱下,郑阿春只好投奔了她的舅舅。她的舅舅对郑阿春她们不能说苛刻,但是也不拿她们当自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