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裕称帝后,是如何对待司马家族?根本原因是什么?

刘裕称帝后,是如何对待司马家族?根本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704 更新时间:2024/2/7 10:50:00

辛弃疾所说的“寄奴”便是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刘裕素有“南朝第一帝”的美誉,史学家誉之为“定乱代兴之君”,他称帝之后整顿吏治、轻徭薄赋、废除苛法,关心民间疾苦,为了消除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还多次率军北伐,“气吞骄虏一如猛虎”开创了江左六朝疆域最为辽阔的时期,可以说刘裕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

然而千百年来,后人一直对刘裕篡位时将司马家族赶尽杀绝一事耿耿于怀,认为这是刘裕一生最大的污点,其所作所为甚至比不上司马炎

果真如此?这其中是否另有隐情呢?

一、我们先来对比一下司马炎与刘裕篡位后的所作所为

司马炎是晋朝开国皇帝,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景帝司马师之侄、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咸熙二年,司马昭病死,司马炎继承其父晋王位,成为曹魏新一代权臣。

但司马炎的野心远比父辈们大得多,他不愿隐居幕后,渴望成为真正的“九五至尊”,于是就在咸熙二年的十二月,司马炎效仿“曹丕代汉”的故事,逼迫当时的皇帝曹奂禅位于他。

曹奂倒也识时务,知道大势已去,干脆利索的“退位让贤”,司马炎登基后封曹奂为陈留王,并准许他享受许多“特权”,比如“使用天子旌旗,备五时副车,行魏国正朔”等等。

太安元年,曹奂因病逝世,得以善终,朝廷还为其上谥号“元皇帝”,可以说曹奂的地位、待遇、结局都是历代亡国之君中最好的!

东晋传到第十位皇帝晋安帝司马德宗时,寒门出身的刘裕凭借对内平定农民起义,消灭割据势力,对外南征北战,破敌无数的巨大军功“扶摇直上”,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北府军司马一跃而为东晋最有权势的人,官拜相国、封宋王、总揽东晋军政大权!

权势达到如此地步,要想再进一步就是“篡位称帝”了,于是在公元419年1月28日,刘裕指派王韶之杀害了晋安帝,然后立司马德文为帝,是为晋恭帝。

公元420年7月,刘裕效仿司马炎的举动,拟好禅位诏书,逼迫司马德文“退位让贤”,司马德文毫无异议,欣然接受,在退位诏书上“签字画押”,东晋就此灭亡!

东晋灭亡,刘裕称帝后,降司马德文为零陵王,迁居秣陵,司马德文遂举家前往,虽然司马德文极为配合,但刘裕对其并不放心,经常派人监视,最后更是在公元421年派人将其残忍杀害!

刘裕和司马炎的篡位之举可谓是“一般无二”,都是逼迫君主退位让贤,但为何两人在称帝后的行为截然不同呢?

二、深究之下,最起码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为了断绝司马家族复辟的希望。

刘裕出身草根,凭借巨大军功走上了人生巅峰,但除去他本人外,他并没有强有力的宗室支持,可谓是“根基浅薄”,繁华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而东晋司马家族传承了十一位皇帝,根基深厚,宗室子弟数不胜数,一有机会就会卷土重来,刘裕若是留下司马德文,无异于给司马家族留下卷土重来的机会,给自己留下一个“定时炸弹”,所以司马德文必须死!

第二:为了帮自己的子孙后代扫除障碍。

刘裕登基称帝时已经年近六旬,这在古代算得上高龄了,而他的继承人刘义符不过十几岁,资历尚且,刘裕深知自己在世时尚可威慑众人,一旦自己驾崩,必然有前朝旧臣欺刘义符年幼,拥立司马德文复辟。

所以他干脆就杀掉司马德文,让那些心怀不轨的前朝旧臣断了念想,从而使自己的儿子能够顺利继承皇位!

第三:为了震慑世家大族,东晋是典型的“贵族门阀政治”,阶级固化严重,寒门士子根本没有出头之日,像刘裕这样出身贫寒却能凭借军功位极人臣的仅此一例。

即便如此,那些出身世家大族的权贵们仍然看不起刘裕,只是碍于刘裕的权势,才不得不屈服,刘裕继位后志在整顿吏治,打通阶级固化的壁垒,使寒门士子有出头之日。

然而这势必会遭到权贵们的极力阻碍,为了消除障碍,刘裕动手杀了司马德文,以起到震慑世家大族,重用寒士的目的。

说一千道一万,刘裕之所以要杀掉司马德文,就是因为司马德文的存在对其产生了威胁,而司马炎之所以善待曹奂,是因为曹奂对他没有任何威胁,司马炎与刘裕同作为开国君主,情况却是截然不同。

刘裕是自己打拼出来的,司马家族早在“高平陵之变”后就掌握了曹魏的军政大权,司马炎继位时司马家族已经根深蒂固了,他完全就是坐享其成,根本不用担心曹奂对他有任何威胁。

小结:

《增广贤文》有语“天理昭昭,报应不爽”,前人作恶殃后人,因果报应应有神,曹丕逼迫汉献帝“退位让贤”,自己取而代之,他的后人曹奂受到报应,被司马炎逼迫写下退位诏书,而司马炎也没能逃过“报应不爽”的结局,其后人司马德文被刘裕取而代之!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冥冥之中自有天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多做好事,总会有福报出现,坏事做多了,则必然受到报应,就算这种报应不出现在自己身上,也会连累子孙后人,所以我们一定要“多做好事结善果,恩泽后辈万代人。”!

此外,评价一个君主是不是明君时,一定要把关注的重点放在百姓身上,而不是他自身的所作所为,一个君主就算品行再高洁,他的子民整日忍饥挨饿,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也算不上一个明君,而一个君主若是能让他的子民安居乐业,幸福美满,就算他自身有些缺点,甚至行事作风为人所不齿,他也能称得上明君!

你认为呢?

参考资料:《增广贤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李世民为何要将自己妙龄女儿,嫁给近60岁的尉迟敬德?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世民评价尉迟恭,真实的历史尉迟敬德三次救李世民,李世民对尉迟敬德的评价

    历史上,君主与臣子之间总是会有奇妙的关系。在征战之时,君主与臣子之间一般都是一心同体,一致对外,而一旦征战结束,主子成为了帝王之后,却会相互的猜忌,臣子可能会想要得到更好的地位,甚至是皇位。然而君主也可能会怀疑臣子,即便是当初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功臣。这样的君主就如同李世民。毫无疑问,李世民是一个善于治

  • 大唐统一天下关键之战,李世民差点被射成刺猬!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世民统一天下的四场战役,李世民是通过战争夺取天下吗,李世民统一大唐多少年

    爆发于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的“虎牢关之战”,被称为唐朝统一天下的关键一战。01武德三年,唐高祖李渊虽然建立了唐朝,但依然是群雄争霸的局面,天下远不是他一个人的天下。当时,李渊的强劲对手,至少还有两大割据势力,一是建立了夏国、称雄河北的窦建德,一是占据河南、以洛阳为都城建立了郑国的王世充。李渊若想

  • 为什么清朝,还没有唐朝鼎盛时期的领土大,你听谁说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和清朝哪个更强大,清朝与唐朝的变化,唐朝与清朝中间隔了多少年

    根据历史记载,唐朝的疆域在四个方向上是前所未有的:从东方的日本海、到西方的咸海、,再到最高峰时的北方贝加尔湖。也就是说,西方到达了阿富汗、咸海。突厥被摧毁后,北方已经到达西伯利亚贝加尔湖的北部地区。在南部,脚趾被纳入领土。东方占据了朝鲜半岛的大部分。清朝的疆域更加具体,在乾隆完全平定西北后达到顶峰:

  • 杨玉环死后,唐朝最伤心的人是谁?不是唐玄宗而是此人,伤心到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杨玉环死后唐玄宗活了多久,杨玉环与唐玄宗的结局,历史上的杨玉环有没有死

    众所周知中国有四大美人,可是这四大美人最后的结局都不是很好,这其中要说最悲惨,最冤屈的当属杨贵妃,可以说她是含冤而死的,因为她并没有犯下什么大的过错,只不过是和唐明皇有着真挚的爱恋。只可惜这样的爱情不被世人所容忍和认可,最后的杨玉环的结局竟是被逼着自缢而亡,在杨玉环去世后,唐玄宗悲痛不已,每每到深夜

  • 李贺写“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没人能接上,直到宋朝才有下半句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诗人李贺的最经典诗句,唐朝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全诗,鬼才李贺的爱情诗

    说到“天若有情天亦老”,你是否会顺口的接下“人间正道是沧桑”呢?那你又是否知道,这两句并非为一体,“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半句诗,可是被认为是“奇绝无对”的,从唐朝便出现上半句,却等到宋朝才有人能够对出合适的下半句。事情究竟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再详细讲讲。话说,大唐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盛世王朝,不仅政

  • 《长安十二时辰》:唐朝是如何做好社会治安管理的?说出来别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朝,唐朝长安治安怎么样,唐朝的治安理念

    如今,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即将要迎来大结局。而这部电视剧其原著就叫做《长安十二时辰》,是由一名知名作家,马伯庸先生所写的一本探案小说。这一部改编自小说的影视作品,不仅是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更是获得了原著作者马伯庸的肯定。然而,在观看《长安十二时辰》这部电视剧的过程中,却又让人想起了一个问题,在古

  • 武则天一共造了18个字,17个已被废除,剩下的1个字却无人敢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则天创造了哪些字,武则天一生创造了几个字,武则天造了18个字是哪18个

    要说我们在日常交流最离不开工具就是汉字了,正是因为有了汉字,我们与人的交流才会更加的明白晓畅。纵观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历史长河进程,不难发现汉字也在增增减减,有着自己的演化进程。一些有识之士就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多的汉字以供人们使用,并且推进汉字的演化。武则天就曾经创造过18个字,都有哪些呢?武则

  • 唐代宝藏挖出“水缸”,内藏12条“幼龙”,消息被秘藏了30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5件与龙有关的出土文物你见过几种,出土了距今超过5000年的龙文物,出土文物中的龙

    工地突然出现“宝物”,千年文物遭到了普通民众的哄抢因为科举而繁荣,也因为科举而消逝繁华,唐朝在我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由于时间过于久远,如今唐朝能够留下来的实物并不多了,但是唐朝的文化依旧在世界范围内不断的传播。在1970年的陕西的何家村,有一个施工队正在建造地基,一名工人在运土的时候

  • 李世民纳弟妹为妃,却放过嫂子郑氏?除制度外,他本人比较讲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世民杀了哥哥夺了嫂子是真的吗,李世民为何不纳嫂子妾,大唐情史李世民嫂子视频

    很多人觉得李世民这事做的不地道,连兄弟妻子都不放过的男人算不上好君主。但李世民把杨氏收到后宫在唐朝是有制度的,叫做收继婚,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李世民的行为是合理。而怎么去解释收继婚呢?是指女人在丈夫死去以后可以转嫁给丈夫兄弟,而这个说法是从多次通婚的鲜卑那里流传过来的,当时的唐朝也就有了这么个习俗

  • 乱世避风港:后唐兴起后大力效仿唐王朝改革,对后世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后唐乱世,五代十国后唐历史简介,后唐的建立与灭亡时间

    一、 后唐的历史背景五代时期的后唐王朝可以很夸张的说:是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仅仅十四年的时间就更换了九代皇帝,不愧为最大的王朝,最多的统治者,不管朝代如何更迭,最终都会为王朝昌盛而不懈努力,俗话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守江山易,弃江山难”。后唐作为当时独树一帜的最大领土,一直被几方诸侯视为眼中钉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