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仆固怀恩满门忠烈,平定安史之乱有功,为何却被唐代宗逼反?

仆固怀恩满门忠烈,平定安史之乱有功,为何却被唐代宗逼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760 更新时间:2024/2/25 8:45:41

一个没交兵权,被宦官陷害,搞得惶惶不可终日,最终五十七岁就忧郁而亡。仆固怀恩作为安史之乱后期,唐军的实际一号人物(郭子仪李光弼都避嫌了),他自然也是皇帝要防备的对象了。那么,仆固怀恩当时对皇帝的威胁有多大呢?我举个例子你就知道了。

公元762年四月,唐廷发生内讧。回纥认为此乃灭唐的大好时机。于是回纥登里可汗便亲率大军南下,兵锋直指关中。当时,唐代宗刚刚登基,唐军又在河北剿叛军,长安只是一座空城。如果唐廷应对失措,唐朝估计又要跪。

(当时唐肃宗李亨病重,皇后张良娣和越王勾结,打算除掉权阉李辅国和太子李豫。李辅国得知阴谋后,抢先保护住太子李豫,派兵捉拿张皇后和越王,李豫才顺利登基。事后李豫除掉李辅国,导致唐廷人心惶惶)

就在此时,唐代宗李豫想到了仆固怀恩,他连忙派登里可汗的岳父仆固怀恩去谈判。仆固怀恩听说代宗让自己去谈判,脑袋摇得跟铃铛一样,死活就是不去。(仆固怀恩的女儿嫁给了回纥可汗)为什么不想去呢?因为唐朝有制度,将领若是私自结交番邦,是死罪!仆固怀恩不想自己被别人抓小辫子,就死活不去。

唐代宗当时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就特赐免死铁券给仆固怀恩,并下手诏促行。仆固怀恩也不能给脸不要,就亲赴虎穴,游说回纥可汗。老丈人出马,恩威并施,登里可汗自然就转向打史朝义去了。

后来,唐回联军在仆固怀恩的率领下,一路高奏凯歌,叛军望风而降。最终于763年正月,将史朝义剿灭,历时七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彻底平息。试想一下,回纥可汗的老丈人,同时又是封疆大吏,皇帝怎能不防?

对此,仆固怀恩也是心知肚明。所以,他就决定养寇自重,替叛军向唐代宗上表,奏请将河北的安史诸降将就地任命为唐朝的节度使。唐代宗对他言听计从,便将薛嵩、张忠志、田承嗣等叛军都封为了节度使。

按照仆固怀恩的设想,叛军继续在河北发展势力,他替唐代宗坐镇河北,他的利用价值仍然很大,唐代宗不会拿他怎么办。但是他忘了,唐军的派系很多,他一个人占了河北,其它藩镇的唐军会不会眼红?后来果不然,唐军藩镇之间就开始狗咬狗,纷纷把矛头指向了仆固怀恩。

第一个跳出来的是河东节度使辛云京,他上疏称仆固怀恩谋反,而理由就是仆固怀恩结交番邦。仆固怀恩听说后,火冒三丈,随即上疏称辛云京害他。两人矛盾越来越深,以至于闹到兵戎相见的地步。

远在长安的唐代宗想和稀泥,就把他们各打五十大板(其实就是想借机削藩)。但这个处理意见直接就把仆固怀恩给惹毛了。按照仆固怀恩的理解,他为大唐复兴死了那么多家人,现在刚刚平定叛军,唐代宗就玩上午抽屉,让他太心寒了。

于是,他就上疏陈述自己功劳,并威胁唐代宗说“臣实不敢保家,陛下岂能安国!”。这种话等于就是威胁唐代宗。唐代宗一听这话,也炸毛了,要求仆固怀恩入京面圣。恰巧当时李光弼也受到了诬陷,整天惶惶不可终日。仆固怀恩怕自己入京会被杀,就坚持不去面圣,并且还扣押了大唐出使回纥的使者。

唐代宗忍不了了,要收拾仆固怀恩。不过还没等到他动手时,吐蕃人来袭了。广德元年(763)七月,即平定安史之乱半年后,吐蕃向唐朝发起大规模进攻,手握大权的宦官程元振既不上报也不发兵御敌,任由吐蕃长驱直入。

十月,长安失守,唐代宗逃往陕州,向各地发布勤王诏书。然而由于各道节度使痛恨程元振专权而对朝廷心生不满,一个多月内都没有人向关中派出一兵一卒。关键时刻,还得看“老实人”郭子仪。当时赋闲在家的郭子仪集结四千溃散将士,采取故布疑兵之计,吓退了吐蕃兵,竟然一举收复长安。

事后唐代宗把程元振一撸到底,让救驾有功的鱼朝恩取而代之,成为新一代权宦。然后派他去拉拢仆固怀恩。但是,鱼朝恩跟仆固怀恩有矛盾,唐代宗让他去拉拢仆固怀恩,结果必然是把仆固怀恩彻底逼反了。广德二年(764)正月,仆固怀恩、仆固瑒父子拉起反旗,攻打辛云京。

这一次护国的又是郭子仪。他临危受命,出征平叛。 不过唐军还没到达前线,仆固瑒就被部将杀害,仆固怀恩逃往灵武,打算联络回纥吐蕃,再和大唐决一死战。当年八月,仆固怀恩引回纥、吐蕃联军共计十万人悍然入侵。但郭子仪早有准备,被他轻松化解。

事后,奸臣们开始攻击郭子仪,把他又挤回老家赋闲去了。仆固怀恩听说此事,便于永泰元年(765)九月纠集回纥、吐蕃、吐谷浑、党项、奴剌等数十万大军,兵分三路卷土重来。这一次,唐朝真的是无力抵抗了。但巧的是,仆固怀恩出兵没几天,他竟然暴病去世了。他一死,胡人阵营开始各自为战。唐代宗请回郭子仪,让他御敌。

郭子仪看清了胡人阵营的弱点,就采取逐个击破的策略,在战争史上留下“单骑盟回纥”的经典一幕。事后,唐代宗虽然继续不用郭子仪,但是对有功将领也不敢再往死里逼。而诸多功臣也算是因此才落了个善终。

总的来说,仆固怀恩的悲剧,是当时时代造成的结果。在当时那个特定的环境,朝廷被所谓的“忠臣”吓怕了,安禄山没造反前,他在唐玄宗心里也是一个标准的忠臣。但他居然辜负了玄宗的信任。有安禄山做榜样,后来的忠臣在皇帝眼里,都是定时炸弹。

比较搞笑的,别看皇帝对忠臣很苛刻,但他们对乱贼贼子的处理办法就不同了。比如安禄山的部将田承嗣,他在史朝义死后归降大唐,完全没有被追究责任。而且他还被允许继续坐镇魏博,拥兵五万,死后把基业传给侄子,开创了藩镇世袭先例,可谓是生前富贵荣华,死了也享受诸侯待遇。

把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和田嗣业做个对比,你就可以发现:在当时,越是忠于李唐的人,李唐皇室越要陷害他,打压他。搞的忠臣良将不反则死;而越是乱臣贼子,朝廷越要安抚他们,迁就他们,好好的养着他们。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说的就是这么回事。

亲,如果对这篇文章满意的话,点赞收藏以便查阅资料所需喲~

更多文章

  • 不就吃口荔枝,为何杨贵妃被骂了千百年?这你得看荔枝是咋运送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杨贵妃想吃荔枝有多难,杨贵妃爱吃的荔枝是哪里来的,杨贵妃当时吃的是哪种荔枝

    她们每一个人都拥有绝世美貌,并留下一段段传奇故事,后世在赞颂她们容颜的同时,也不忘抨击其为“红颜祸水”,甚至让一个王朝顷刻间覆灭。图片:甄宓剧照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是被诟病最多的,大慧认为就是杨玉环了,很多史学家认为正是由于杨玉环的存在,才让英明的唐玄宗渐渐变得昏聩无比,最终“安史之乱”爆发,大唐

  • 隋文帝的“圣人可汗”和唐太宗的“天可汗”有何相似与不同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广被称为圣人可汗吗,隋文帝有多厉害,隋文帝的统治措施和对历史的影响

    汗,可汗,蕃王称——《广韵》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汉人皇帝也曾被赋予“可汗”的尊称,他们是隋文帝杨坚(圣人可汗)和唐太宗李世民(天可汗,唐高宗、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后来也延续了这一称号,但实际上属于继承了政治遗产)。中国历史由于从秦朝开始就进入了大一统时代,所以中国的皇帝们是很少拥有除了帝号以外的其它

  • 悲壮的唐朝大将军,独守孤城四十载,满城皆白发,不忘是唐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守孤城的军队,唐朝著名守城大将,唐朝有名的守边疆的战士

    平定战乱就需要大量的军队跟人马,此时朝廷将大批在西域守卫的军队调往长安平乱,这样一来唐朝在西域的防卫能力便大大减弱,然而在西域还留有这么一支军队,他们虽然势单力薄,但一直坚守在守护西域的战场上,从来没有退缩过。最令人敬佩的是,这支军队的守兵经过多年奋战已不再年轻,却不曾放弃守护唐朝最后的领土,直到生

  • 陕西发现唐朝上官婉儿墓,看完墓中景象,专家却说:这不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式的女皇帝,武则天的人生无疑是传奇且令人关注的。不过在这一时期,同样有一位女性是充满了诸多传奇色彩的。此人便是追随女皇武则天左右且深受其信赖的上官婉儿。上官婉儿虽然没有明确的封号,毕竟封女人为官在历朝历代以来也都是少有的。虽然她没有名义上的称号,但很多人都知道她是手握实权的“

  • 存在50年的西晋为什么存在感远不如秦朝和隋朝?了解这几点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学家对西晋的评价,西晋重要特点,西晋的历史记录

    存在时间,疆域范围其实并不是衡量一个王朝的标准,秦朝的疆域只有340万平方公里,西晋却有543万平方公里,即便连隋朝也只有467万平方公里。西晋是最大的,却是存在感最低的一位。其实归根结底来说,就是西晋没有什么成就。秦朝是历代皇朝中寿命的最短的一个,但这并不影响它作为一个伟大皇朝。像统一六国这种功绩

  • 唐朝千牛卫是多大官?为何李元芳到处炫耀?其实类似现在一种称谓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元芳千牛卫真实历史,唐朝千牛卫李元芳,李元芳千牛卫完整视频

    《神探狄仁杰》想必大家应该都看过,其中狄仁杰和李元芳这两个人物贯穿了整部剧的始终,大家对于这两个历史人物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印象,对于武则天执政时的唐朝有哪些事件和故事,大家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两个人可以说是作为武则天的左膀右臂,帮她掌控着唐朝的政治局面,维护着大唐王朝的统治。而武则天对这两位功臣也是

  • 秦琼为何在玄武门之变中隐身?只因李建成头号猛将,只有他能抵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琼为什么在玄武门之变隐身,秦琼在玄武门中的地位,正史中秦琼是否参加玄武门之变

    众所周知,李世民是开创大唐盛世的一代明君。正史中都对于李世民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然而他得到皇位的方式,却是用逼迫父亲退位,如此极端的手段。这才有了历史中玄武门之变的由来。一、玄武门之变据《资治通鉴》记载:太子建成性情松缓惰慢,喜欢饮酒,贪恋女色,爱打猎;高祖第四子、齐王李元吉,常有过错;二人均不受高祖

  • 你知道吗?隋唐是亲戚关系,李渊家族有鲜卑血统,了解一下这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隋唐李渊外号,李渊和隋唐的关系,隋唐李渊为什么起兵

    这个大分裂时代其动荡程度和持续时间之久虽然让人触目惊心,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五胡十六国时代又是促进民族大融合的一个时代。唐人民风开化,社会风气极为开放,这也是隋唐以来民族融合的一个证明。其实中国人原本并不保守和传统,不过由于宋代程朱理学兴起,朱熹等人开始宣扬三纲五常,中国人才逐渐开始变得保守和传统。

  • 高阳公主身份尊贵,而且还是唐高宗的姐姐,为何还会被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高阳个人资料,为什么唐高宗要赐死高阳公主呢,历史上有真实的高阳公主吗

    因此她性格自然有些嚣张跋扈,对于软弱的李治很是瞧不起。就算是李治做了皇帝,也很少有好脸色给他。反倒是李治,为了讨好姐姐高阳公主,经常赏赐她一些绫罗绸缎、金银玉器,希望能淡化高阳公主的嫌弃。本来,事情到这两人理应和睦相处了,毕竟连高高在上的皇帝都敬你三分,高阳公主也该收收自己的性子了。但是高阳公主不仅

  • 武则天为什么铁了心要除掉王皇后?若不这么做死的便是自己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上的武则天真的杀了王皇后吗,武则天为什么敢害死王皇后,武则天是怎样扳倒王皇后的

    武则天在生下了龙子后,在后宫里的地位自然是一日比一日高。高宗皇帝对她也是万分的宠爱,还特许她的直系家人能够进宫陪伴她。由此可见,皇帝对她的宠爱到了什么程度。这之后,武则天更是一路顺畅,地位越来越高。不过随之而来的就是其他妃子的嫉妒和恨意,王皇后认为这个女人实在是太过分,竟然敢这么嚣张,心里面对她痛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