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和府富丽似皇宫,抄家时却仅缴获万两白银,和珅财产究竟藏在哪儿

和府富丽似皇宫,抄家时却仅缴获万两白银,和珅财产究竟藏在哪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681 更新时间:2024/2/5 20:58:59

柳曾在《险竿行》中曾用:“始以险技悦君目,终以贪心媚君禄。”来形容人的贪婪,的确,这世间唯一不能直视的便是人性。当一个人身居高位之时,会面临很多选择,如果选择错误,则会跌落于万丈深渊之中,可尽管如此,仍然有很多人愿意铤而走险,愿意为自己的贪婪而付出代价。

01

今日所介绍的便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大贪官和珅,尽管他为自己的人生下好了每一步棋,但终究人算不如天算,

和珅最终在自己的谋划中跌落失败,面临被抄家的结果。令人奇怪的是,

和珅府邸富丽奢华似皇宫,在抄家之初却仅找到万两白银,他的钱财到底藏于何处呢?

▲和珅剧照

和珅刚为官时,精明能干,乾隆帝对其十分宠信,并将自己的爱女十公主嫁给和珅的长子丰绅殷德,这一举措令和珅成为皇亲国戚,在朝中手握大权。人性是贪婪的,

随着手中权力的不断膨胀,其欲望在不断发酵,

随后和珅便利用其职务,结党营私,谋财害命,一度成为史上贪污大官。

▲和珅曾经的邸宅(恭王府)

02

据相关史料记载,和珅为官数十年,违法乱纪,结党营私,若将和珅所贪污的财产换算成白银,其总数大概在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之间。如此庞大的数目,想必当朝皇帝乾隆肯定心知肚明,但乾隆皇帝并未有所行动,不乏有其故意纵容之嫌。有专家据推测,和珅财产的大部分事实上都是乾隆皇帝的私人财产,如此说来,和珅身为乾隆宠臣,为官时期大肆敛财,乾隆皇帝知而不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乾隆皇帝剧照

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乾隆临终之际深知和珅并不可信,在自己死后定会将这笔财产占为己有,便将此事告知给嘉庆皇帝,并一再嘱咐嘉庆皇帝定要将这笔财产悉数拿回,并及时处理和珅,让自己的这个秘密永不见天日。和珅心思缜密,老谋深算,深知随着乾隆皇帝去世,自己的地位也将一落千丈,但无奈嘉庆皇帝要处置和珅是早有预谋,因此打得和珅措手不及。

▲故宫(清朝皇宫)照片

嘉庆皇帝于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随之而来的便是抄家,府内财产悉数充公。起初嘉庆帝本是想将和珅处以凌迟之刑,但刘墉等人建议和珅毕竟是乾隆帝在位时期的宠臣,应该赐其狱中自尽,

于是和珅便被嘉庆皇帝厚赏一条白绫,言外之意,便是让和珅自行了断。和珅深知死期将至,便提笔在狱中做了一首名为《上元夜狱中对月两首》的诗。

03

从此以后,清朝史上最大的贪官——和珅结束他此生的历程。令人惊讶的是,

抄家之时尽管将士们将和珅的府邸反反复复搜查,但都只找到了几万两白银,嘉庆皇帝知道这数目与乾隆皇帝所告知的相差甚远,于是便下达旨意:“再查”。第二次永轩和永星两位亲王带领人马前去搜索,他们认为贪官和珅的巨大宝藏肯定藏于某个不为人知的地方,可搜索一番后,极度失望,并未找到他们脑海中的金山银山。

▲嘉庆皇帝画像

就在两位亲王准备打道回府之时,

一名士兵竟大吼一声,原来这名士兵在搬运和珅家中家具时,不小心碰撞到了墙壁,神奇的是,这堵墙居然发出空响。这一空响令士兵恍然大悟,

当即便拿起身旁大锤,将这堵墙锤碎,众人寻觅已久的财宝问世了。永轩亲王见状,十分欢愉,即刻命一部分人装运财宝,与此同时,命令一部分人砸家中其他墙壁。据说,前去和珅家中搬运财宝的士兵们眼花缭乱,

之后那些财宝用了数辆大马车来回搬运才全数运完。由此可见,和珅贪污的数量之巨。

▲和珅的巨额家产

不过,时任副都统的萨彬图却并不认同和珅的贪污数量,他将自己心中的疑问在嘉庆公布和珅贪污数目时提出,他认为和珅贪污的钱财远远不止已查出的。毕竟和珅为官期间,住宅建造富丽堂皇似皇宫,其华贵程度不是其他臣子能与之相比较的,不过后来不知为何也不了了之。

而史料公布记载的和珅家产为八亿两至十一亿两之间。

结语

在古代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常有一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即使身居高位,很多事情也是身不由己,言不由衷,所以生活在如今这个社会实乃幸福,望大家珍惜,为国家做贡献,要有诸葛亮在《后出师表》的“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那般气魄。

参考资料:

《险竿行》

《后出师表》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嘉庆与和珅在狱中的一段对话,隐晦的说出了到底才是大贪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嘉庆干掉和珅是对是错,梦断紫禁城和珅和嘉庆对话,嘉庆帝对和珅的评价

    其实和珅的成功与失败都是因为他的聪明,他知道乾隆的爱好,知道乾隆最喜欢的什么,所以他做什么都能按照皇帝的意思来,而也就是他能知道乾隆的一切最后成为了他被杀的原因。乾隆一去世,嘉庆的立刻就将和珅判处死刑,乾隆去世的第二天就将和珅的一切职务都给卸掉并将他软禁起来,第三天就鼓动大臣上奏弹劾和珅,最后列出了

  •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洪秀全被剁成肉酱,为啥还要用大炮送上天?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洪秀全个人简历,洪秀全娶了2000多个老婆视频,太平天国洪秀全之死

    提起湘军,就不得不提他的创始人曾国藩了,他给世人留下了诸多珍贵的东西,而在这些珍贵的东西中比如他常常爆出的金句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响一代一代的人。虽然曾国藩给如今我们的感觉不是太好,但是据史料记载此人还是一个非常有才华以及仁慈的一个人。对于他的仁慈,在史料中就有着这样的记载,曾有人对曾国藩说道

  • 大清已亡106年,乾隆7世孙却活在梦里,穿龙袍祭祖,家里金碧辉煌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乾隆后人身穿龙袍祭祖,乾隆去世后清朝发生什么变化,乾隆后期皇室宗亲有多少人

    他就是爱新觉罗·恒绍,他就是乾隆皇帝的七世孙,并且他现在的生活是非常的好的,但是直到现在他仍然穿着满清王朝的服饰,并且每年都举行祭祖的仪式,在祭祖的仪式当中,他穿着龙袍,戴着皇冠,就像满清王朝的皇帝一样,可以说场面是非常的壮观,非常的隆重,吸引到了很多人去观看。并且他的家中装修的非常的金碧辉煌,就像

  • 大贪官和珅死前写下一首绝命诗,暗含对大清诅咒,80年后果然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和珅临死前说了哪些话,和珅临死前留下的遗言,和珅临终遗言记录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太上皇乾隆皇帝驾崩,嘉庆皇帝亲政,大贪官和珅来到了穷途末路。正月初四,和珅被革职下狱;初七,和珅交由刑部审讯,府邸被查抄;十一日,嘉庆皇帝发布上谕,里面历数和珅犯下了二十条大罪;正月十五日,嘉庆皇帝赐白绫一条,随即和珅在狱中上吊自杀,时年50岁。和珅万万没想到,嘉庆皇

  • 同治九年,因丢失孩童而引发惨祸,可见晚清时节的民智何其愚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同治年间发生的大事,同治的历史真实事件,同治历史评价

    某日,有农户在城北荒郊发现六具尸骸。死者均为孩童,死状惨不忍睹,身上多处的肉被割掉,露出森森白骨。不仅如此,有两个孩童的双眼也被剜掉。如此惨案,令津门百姓愤怒至极,天津知县刘杰倍感压力,要求速速破案,为死去的孩童讨还公道。时有西沽小贩杨老乐,以贩卖猪肉为生。某日,一个北洋小吏在杨老乐的肉铺买了二斤肉

  • 和珅自杀,黑龙江发现其后人,身份很意外,至今还保留先祖的习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和珅,原名善保,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嘉庆四年正月初三,做了三年的太上皇乾隆驾崩,和珅失去了最大的靠山。正月十三,嘉庆迫不及待地宣布和珅的二十条大罪,并下旨抄家,抄得白银八亿两。正月十八,嘉庆考虑再三后,赐给和珅一条白绫,让其自缢。和珅是自杀了,那么他有没有后人呢?众所周知,八旗子弟

  • 她是陪伴乾隆最久的嫔妃,79岁还被乾隆翻牌,生下一子家喻户晓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陪伴乾隆最长的妃子,乾隆出身最显赫的妃子,乾隆最宠爱的嫔妃

    这名妃子在先前的热播剧《延禧攻略》中特别不起眼,因为她性情怯懦,让观众看着不够“爽快”,差点连自己的儿子也保不住,多亏了主角魏璎珞的保护,她才能顺利生下皇子。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知道了,这名妃子就是愉妃。愉妃在后宫拉锯战中,刚开始地位十分低下。清朝的后宫体系里有8个等级,最高是皇后,接下来依次是皇

  • 太平天国运动为啥会失败?不仅是女人的问题,洪秀全做了这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太平天国洪秀全为什么会失败,洪秀全对太平天国的作用,太平天国洪秀全经历

    两面开战尽管一开始神挡杀神,但是在打下了很多大城市之后,太平天国就开始变的不思进取,统治者满足于当下的享受,后宫美女差不多上千了,而他们的士兵则被迫男女分床,因为天国的军队有男有女,洪秀全认为男兵跟女兵如果长期同住的话,可能会影响战斗力。这个政策其实也引起了下面极度不满,但这都不是导致太平天国失败的

  • 大清唯一的太子妃,为康熙生下嫡孙女,却被幽禁六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康熙的嫡孙,康熙时期太子妃,雍正王朝太子与康熙妃子

    瓜尔佳氏是满洲大姓,清朝历史上名人辈出,清朝开国五大臣之一的费英东、康熙权臣鳌拜、康熙的惇怡皇贵妃和摄政王载沣嫡福晋(溥仪生母)都是来自于这个家族。而胤礽嫡福晋瓜尔佳氏则出自一个武将世家。瓜尔佳氏祖上曾改姓石氏,不过她却是正宗的满人,她的祖父石华善是豫亲王多铎的女婿,被封为和硕额驸,父亲石文炳曾担任

  • 吴三桂起兵反清时,为何要打出崇祯三太子的招牌?又为何不管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吴三桂为何要起兵反清,吴三桂起兵反清有可能成功吗,吴三桂起兵反清的全过程

    吴三桂起兵之初即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宣扬起兵的目的是为了“反清复明”,为此,吴三桂在讨清檄文中虚构了“适值周、田二皇亲密会太监王奉抱先皇三太子,年甫三岁,刺股为记,寄命托孤,宗社是赖”的故事,并声明自己投清是忍辱负重“姑饮泣隐忍,未敢轻举,以故迎居穷壤,养晦待时,选将练兵,密图恢复,枕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