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奴隶制在古罗马始终未曾消亡,新大陆开辟后又转变为黑奴制

奴隶制在古罗马始终未曾消亡,新大陆开辟后又转变为黑奴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818 更新时间:2024/2/8 8:04:55

奴隶制的变通

奴隶制在表面上的消亡其实跟奴隶制的大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在前3世纪到前2世纪罗马与迦太基进行的布匿战争后,作为胜利方的罗马灭亡了迦太基,其领土扩到了整个环地中海区域。而领土急速扩张的结果就是罗马境内被抓为奴隶的人数急速增长,而大量奴隶最终都流了对劳动力需求量最大的农业生产,所以到罗马帝国时期,罗马境内几乎所有农业生产都由奴隶来进行,自由人的农民几乎绝迹。

而这种转变的结果就是罗马帝国的奴隶开始越来越紧密地自己所耕作的土地联系在一起,罗马帝国的奴隶主们进行交易时开始越来越多地直接连土地和奴隶一起交易,而不是直接买卖奴隶,因为这样做无论从生产成本上还是税收上都更划算。这样的实践最后变成了名义上的奴隶解放,即奴隶主无权再买卖奴隶,奴隶表面上成了自由人,成了自己所居住土地上的租客,但获得了“解放”的“自由人”们却必需通过不停的劳动来付“租金”,而他们工作到极限所获得的报酬也只够偿付租金和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而且他们无权更换自己所属的土地,因此他们虽然不再被称为奴隶,但却成为了农奴,而农奴和奴隶唯一的区别是农奴不能被单独转让,农奴是从属于土地的,事实上被视为土地的一部分,因此只能随土地一起被转让。

这样表面上看好像奴隶不再被视为财产,但事实上奴隶们只是被转变成了土地财产的一部分,他们的主人不再是奴隶主这样的财产所有人,但却变成了地主这样的地产所有人,所以整体上其实对于奴隶或者农奴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他们仍然没有其它任权利。

中世纪的奴隶制

而罗马帝国奴隶制发生的这种转变,除了生产关系的推动之外,也是为了和后来在欧洲占据统治地位的基督教教义相适应。因为基督教在欧洲成为统治力量之后,把其他信仰基督教的人变为奴隶被视为非法,但将其变为农奴就不违反教义了,所以这样也让封建领主们似乎相对于过去的奴隶主占据了道德高地。

但因为只是将基督教徒作为奴隶违法,而将非基督教徒作为奴隶就不违法,所以其实在中世纪的欧洲,从来没有哪一条法律禁止奴隶的存在或者奴隶买卖。欧洲许多城市仍然有奴隶市场,买卖从非基督教地区抓来的奴隶。只是由于当时的欧洲没有大规模对外扩张的实力,所以整体人数较少,不占社会的主流。但奴隶制在欧洲从未消亡,即使在名义上也没有。

而在15世纪末欧洲人开始殖民时代之后,因为抓到的黑奴越来越多,所以奴隶制又死灰复燃,当时的欧洲人也没有制定什么新的法律,而只是把原来就有的法律做了一些修改,让其适应新的社会环境,所以其实从法律层面,奴隶制在欧洲以及美国是一脉相承的,从罗马帝国到美国、巴西,都是始终在实行同样的制度,只是具体做法上有些差异而已。而在表面上没有实施奴隶制的欧洲中世纪时期,其实广大农奴和奴隶的处境,除了所有权方式有所不同之外,其它方面并没有什么差别。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国占据了周朝关中礼仪文化的核心腹地,为何关东诸侯称之为蛮夷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国在周朝的地位,秦国和周朝关系怎么样,秦国是不是周朝故土

    其国君当为少昊氏之后,传说周孝王因秦的祖先善养马,因此将他们分封在秦,作为周朝的附庸。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占领了被戎人和狄人占领的原周朝在陕西的领地。周孝王时,秦先祖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王封为附庸。秦人此后世代为周王室养马并在戌边对抗西戎。周夷王以后,周王室越

  • 比干被挖心后,分明没死,为何一见卖菜老妇便出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比干挖心简介,历史上比干是因挖心而死吗,比干遇见卖菜老妇为什么会死

    九阍大坏一木支,势知不可诚不欺。商之三仁异所归,死谏不欲狂囚为。贤哉万世忠臣师,比干而已前其谁。谏不当显何所持,忠必爱君无拂辞。——《比干台》在漫长的历史中,很多记录已经消失了,后人如果想要知道曾经的那段历史,只能通过文物和历史传说来探寻。就比如我国历史上的夏朝,西方一直是不予承认的,只承认我国历史

  • 武王伐纣,军中缺粮,周武王下令向富人征兵,军粮快速增长20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关于武王伐纣的资料,武王伐纣的兵力,武王伐纣作战过程

    周武王姬发是周文王姬昌的嫡次子,因为其大哥姬伯邑考去世,周文王去世后,次子姬发继位。姬发善于用人,他重用姜子牙、周公旦等人,西周在他的治理下蒸蒸日上,当时商纣王骄奢淫逸,自绝于天下,周武王号召天下诸侯共同讨伐商朝。 周武王继位的第二年,他正式开始伐纣。周武王知道自己资历尚浅,不足以让将士们和诸侯

  • 武王伐纣时杀死一位商朝大将,几百年后其子孙复仇,将周朝推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武王伐纣真实故事,商朝与周朝,武王伐纣作战过程

    成汤自建立商朝以来,一直是体恤民生关注农业发展,但成汤离世之后,商朝都城多次发生水患商朝历代君主将都城搬到殷,因此商朝也叫殷商,商朝到末代君主纣王商朝的统治已经不保了。 在影视剧《封神榜》中,就是利用神仙鬼怪之说加上历史事实的融合呈现给观众的虚构艺术性,让观众对《封神榜》热爱,但历史上并没有记录

  • 武王伐纣时,杀死一位商朝名将,八百年后其后代复仇,将周朝推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王伐纣真实故事,武王伐纣的结果和影响,武王伐纣作战过程

    但时值神权、王权和奴隶主并列而存,中央集权需要面对的是两方联手抗衡的结局,刚开始还好,等到文丁、帝乙和帝辛祖孙三代的时候,他们明显有些按捺不住,加快了集权的速度。 而虎视眈眈的西周和早已不满的各大诸侯、奴隶主也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趁着帝辛民怨沸起的时候,在姬发的号召下,瞬间揭竿而起,商朝一夜之间

  • 正史中的和《封神演义》的姜子牙,到底是怎么的形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姜子牙封神排名,封神演义中真实的姜子牙,封神榜中的姜子牙是个怎样的人

    姜子牙是《封神演义》中的人物,是被神化了的姜太公,而姜太公是历史上确有其人。那历史上的姜太公和神话传说中的姜子牙有何区别?姜子牙又叫姜尚,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更是周朝的开国功臣。历史上的姜尚,年轻时家境落魄,为了维持生计,当过屠夫开过酒馆。 姜太公一介凡人,到了《封神演义》中摇身一变

  • 玛雅出土“甲骨文“,引发巨大猜想:玛雅文化是殷商创造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玛雅预言与玛雅文化,玛雅文化历史记录,玛雅文明出土文物

    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在宗教中,而是在科学中—— 达·芬奇世间万事万物,变化无常,转瞬间,沧海桑田。对于一些人来说,拨开重重迷雾,探索真相,追求真理,便成为了他们唯一的牵挂。物质在运动发展,它如此复杂,好像我们无论如何都探寻不到真谛。玛雅人出土的东西中,镌刻着众多的象形文字,这些文字几乎与我国古代的甲骨

  • 烽火戏诸侯:周平王弑父,周朝丢失基本盘走向衰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周平王烽火戏诸侯,周平王是谁,周平王和周威烈王谁先谁后

    烽火戏诸侯中的不合理之处首先按照史书,我们还原一下历史:周幽王得到了一个大美人(褒姒),褒姒人本身就比较漂亮,笑起来更是美的是惊天动地。周幽王想着逗笑褒姒,于是就点燃了烽火。烽火是军事信号,一旦点燃烽火,那诸侯就必须勤王。诸侯们看见周幽王发信号了,所以就一路匆匆赶到镐京。结果赶到镐京之后,发现并没有

  • 甘之战,为巩固王位夏启讨伐有扈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夏启宗,夏启传说图片,夏启的真人照片

    甘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战争,是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民主禅让制的复辟与奴隶制反复辟的长期斗争的结果,表明新兴的、先进的社会制度最终将取代原始社会的残余势力。经过这场战争,代表新兴的奴隶制社会的夏王朝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为其后定都斟鄩奠定了基础,为中国社会进入新的文明阶段作出了积极贡献。夏王朝的胜

  • 姜子牙奇门遁甲术是真的吗?奇门遁甲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姜太公奇门遁甲,姜子牙奇门遁甲演算视频,奇门遁甲术是什么

    此后黄帝把“奇门遁甲”视为至宝,为了长久保存,便命风后把它刻到甲骨上。这风后也是知天文,晓地理,通算术,明阴阳的行家。她在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春、夏、秋、冬)的启发下,将黄帝的一时一局改为了四时一局。她用四个时辰来象征一年中的四个季节,把四千三百二十局,删成了一千零八十局。一千零八十局中,又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