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温“称美蜀政”,薛珝却说“民皆菜色”,吴国使者见证蜀汉衰亡

张温“称美蜀政”,薛珝却说“民皆菜色”,吴国使者见证蜀汉衰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50 更新时间:2024/1/13 15:02:03

[var1]

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诸葛亮的去世和蜀汉的人才凋零!

张温使蜀,称美蜀政

权既阴衔温称美蜀政,又嫌其声名大盛,众庶炫惑,恐终不为己用,思有以中伤之,会暨艳事起,遂因此发举。——《三国志·张温传》

这段记载是说后来张温被孙权废黜的往事,张温的第一条“罪状”就是“称美蜀政”。张温是江东四大家族张家的代表人物,他的被废牵扯着很多的原因,今天我们只聊聊张温出使蜀国的故事。

[var1]

黄武三年(224年),张温三十二岁时,以辅义中郎将身份出使蜀国。孙权对他说:“您本不宜远出,只是担心诸葛亮不了解我所以与曹魏往来的用意,故委屈您出行。如果山越祸患全部消除,我们便会对曹丕大举进攻。作使者的道理,即接受命令但不接受言辞。”

[var1]

张温回答说:“我在国内没有做过亲信大臣的谋划,出行外交没有独自应对的才能,恐怕没有张孟播扬国家声誉的能力,又无子产阐述事理的功效。然而诸葛亮见识深彻,精于谋划,必定了解您的神明思虑和屈伸权宜之计,加上朝廷天降恩惠,推测诸葛亮之心,一定不会有什么猜疑。”

[var1]

张温到蜀国后,前往宫廷呈上表章说:“古代商高宗守丧却使殷商国祚再次复兴昌盛,周成王年幼却使周朝德治天下太平,他们功勋普盖天下,声威振彻四海。如今陛下以聪明的资质,与古代圣贤等同,贤良大臣辅佐执掌政务,满朝精英有如群星璀璨……”蜀汉颇为看重张温的才干。

[var1]

要明白张温此次出使的前因后果,一切要从刘备去世说起。公元223年刘备病逝白帝城,蜀汉内部有南中叛乱,外有曹魏虎视眈眈,孙权也有趁火打劫之心。当此之时,诸葛亮派邓芝出使江东,重申了和吴国结盟的想法,孙权甚为认同。

所以张温224年出使蜀汉,其实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吴蜀联盟。所以孙权才让张温给诸葛亮解释当初他和曹魏的那点“肮脏事”。从张温的言辞当中可以看出,他把姿态放得很低,对刘禅、诸葛亮及蜀汉满朝文武都进行了一番称赞,或许这才让孙权感觉有些不舒服。

[var1]

薛珝求马,预言蜀亡

孙休时,珝为五官中郎将,遣至蜀求马。及还,休问蜀政得失,对曰:“主闇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皆菜色。臣闻燕雀处堂,子母相乐,自以为安也,突决栋焚,而燕雀怡然不知祸之将及,其是之谓乎!”——《三国志· 薛综传》

薛珝(xu)是吴国重臣薛综的儿子,吴景帝孙休时期曾担任五官中郎将。公元261年,薛珝受吴主之托前往蜀汉求买战马。

[var1]

回国后,对孙休说起蜀汉的情况:“蜀主昏聩而不了解自己的过失,大臣只求无过错来保全自己的地位。蜀汉的朝堂之上,听不见正直的言论;蜀汉的郊野中,百姓因饥饿而显露出营养不良的脸色。臣听说处在高堂之上的燕雀,自以为过得安逸。建筑物被焚毁时,燕雀却怡然自得,而不晓得祸患将要到来,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var1]

曾有人因为薛珝的“民皆菜色”来质疑诸葛亮治理水平,说他连年北伐造成蜀汉百姓吃不上饭,这实在是不靠谱的论据。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等到薛珝出使的时候,诸葛亮已经去世27年了,“民皆菜色”这个锅甩不到诸葛亮头上。

[var1]

吴国使者见证蜀汉的衰亡

公元224年,是诸葛亮开始全面执掌蜀汉朝政的第二年,所以张温的“称美蜀政”一方面有“拍马屁”的意思,但肯定也是看到了蜀汉积极向上的一面。诸葛亮治蜀,一直是历史上治民理政的典范。

[var1]

所以尽管诸葛亮五次北伐,但蜀汉的百姓依然丰衣足食,道不拾遗夜不闭户,因为诸葛亮懂得量力而行。以234年最后一次北伐为例,诸葛亮足足准备了三年的时间,而且选择在汉中屯田,这样对百姓其实没有多大的影响。

[var1]

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相继执政,能够“承诸葛之成规,因循而不革”,蜀汉的朝政也还算比较清明、平稳。但253年费祎遇刺身亡之后,后主刘禅开始自己主持朝政,亲近黄皓这样的小人,所以到了薛珝看到的蜀汉,就成了一片乌烟瘴气,民皆菜色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蜀汉之衰亡自诸葛亮死后就开始了,而随着蒋琬、董允、费祎等人才凋零,蜀汉一步步走向灭亡的深渊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裴松之注、吕思勉《三国史话》

更多文章

  • 她是宋朝第三任皇后,被称为“武则天”和“吕后”,没有吕武之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吕后和武则天,宋朝皇后列表排名表,如何评价武则天和吕后

    此外,刘娥的婚姻更符合剧中的谣言——女王的失贞。至于画中的第三人,对应的是刘娥的丈夫龚梅,因为已婚的刘娥不能和其他人一起去找指挥官张琪(剧中西川路的转运人薛阙)。恢复过来的是,龚梅把刘娥卖给了张琪,张琪把刘娥推荐给了韩国国王赵恒,这就是剧中提到的女王失贞之谜。《清平乐》是一部以宋仁宗执政为背景的古装

  • 司马光官至宰相后,做的第一件事是杀掉这个女人,为此等了十七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司马光时期的宰相,司马光砸缸恐怖故事,司马光的个人简历

    步入仕林后,所著的《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最卓越的编年体通史,也是中国史学上涵盖时间最长的编年史巨著,成书900年以来始终为世人所赞扬推崇。司马光在我国历史上无疑是一位颇有成就,深受后人崇敬的人物,但是评价一位历史人物必然不能只从一个方面,今天我们所要说的就是司马光在死前仍心心念念想要杀掉一个女孩,在

  • 宋江因为啥事对武松动了杀机?要不是鲁智深,武松不死也得脱层皮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武松与鲁智深谁先看透宋江,武松和鲁智深对宋江的态度,宋江鲁智深和武松关系怎么样

    宋江和武松初次相识于柴进家,武松本是个好勇斗狠的亡命之徒,但是宋江在一个月之内把他改造成被金圣叹誉为“天人”的完美英雄,最后善终成神,可以说宋江对武松有再造之恩,可谓重生父母再造爹娘。但是在宋江和武松分别后,二人的江湖之路渐行渐远。宋江一直在向自己的目标前进,那就是上梁山受招安,当个节度使。这个目标

  • 为何南京玄武湖的消失会成为“变法狂人”王安石一生最大的败笔?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安石填玄武湖,王安石变法填过玄武湖吗,王安石变法利弊

    王安石为何要“泄湖为田”在隋朝攻灭南陈一统天下后,曾下令将南京城夷平,这是玄武湖首次遭劫,导致玄武湖就此消失两百多年。此后,隋唐时期随着政治中心的北移,南京地位下降,玄武湖也就此被冷落,直到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政权才使得玄武湖一度复兴。而到了北宋时期,《宋史·河渠志》有载“城北有后湖,往时岁旱水竭,给

  • 人们都说南宋富,南宋到底有多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南宋有多富,南宋朝廷真的很富吗,南宋哪一年最富庶

    在宋代,科学技术相对发达,政治清晰明了,它的灭亡是由于外族入侵,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那么南宋有多富裕呢?由于南宋工商业高度发达,其GDP水平远远超过了同代其他国家。从宋代的财政来看,最高收入达到了16000万贯,而南宋的财政收入也达到了10000万贯。这是什么概念?在前一个唐朝,在最繁荣的玄宗时

  • 宋朝是江西人的时代,曾经的江西有多豪横?富甲天下为何近世衰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时的江西,江西人对宋朝的评价,宋朝时期哪个省最富有

    一、江西曾经的繁盛江西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江西一直是中国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区域之一,真正可称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最晚从唐代中期以来直至清前期,江西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基地和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从若于最重要的方面看,论粮食生产,如《新唐书·食货志》说

  • 他是唯一知道建文帝下落的人,朱棣关了他几十年却一直不敢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棣最后找到了建文帝吗,朱棣如何处置建文帝,建文帝是被朱棣杀死的还是逃了

    电视剧《穿越时空的爱恋》中徐峥饰演的朱允炆最终穿越到张庭所在的现代社会,这样的结局当然是虚构的浪漫主义。关于建文帝的真实下落,史书与相关史料上并不能给我们一个答案,因此众说纷坛,有关建文帝的人与事都值得我们研究,其中,据说,溥洽是唯一知道建文帝下落的人还被朱棣关了几十年。关于建文帝的失踪,《明史》记

  • 宋仁宗怀疑刘氏杀死生母,下令开棺验尸,刘氏的举动让他打消疑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仁宗刘氏,宋仁宗最后对刘氏怎么样,宋仁宗期间发生的事

    宋仁宗的艺术形象“百善孝为先”,最近电视剧《清平乐》热播,其中的一幕场景至今还尤为深刻。朝堂之上宋仁宗和太后刘氏相互对峙。因臣子孟浩然老母去世,所以向朝廷请求丁忧,为母守灵,以尽孝道。当时宋仁宗已经得知自己的真实身世,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和亲生父母李氏见面,所以借着孟浩然的请求大做文章,在朝堂之上达标言

  • 宋朝街头飙车,原来这样判?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代人飙车违法吗,宋朝车神飙车,飙车处罚最轻

    只不过,小编认为,他们飙车的下场可真惨,而且惩罚有点让人吃不消!一来,衙门里的县官对“交通肇事”专门设立了“走车马伤杀人”罪,还专门就“飙车”一事明令表示,不论男女老少、贫富官农,在没有出现十分紧急的情况时,都不允许在城市街巷、超过三人以上的市集上驾车、策马,否则就违反了规定,不论有无人员受伤,都是

  • 三位画师给明太祖朱元璋画像,为何只有最后一位没有被斩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百位画师为朱元璋画像,朱元璋画像的真实图片,朱元璋最好看的画像

    有一天,朱元璋心血来潮,出于光大政绩,树碑立传的目的,征召天下善画之士入画院供职。这些画师主要工作是绘制开国事迹、御容(皇帝画像)、功臣像等。朱元璋看着画师们绘制的历朝历代帝王像羡慕不已,老朱早就想拥有自己的一张画像,有鉴于此,老朱从画院召来一位叫赵原的画师为他画像。赵原的画工在当时属一流水平,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