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分钟了解西周王朝的衰落史

三分钟了解西周王朝的衰落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099 更新时间:2024/1/26 10:18:35

春秋乱世就此而始。

很多了解这段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从此周天子落难的凤凰不如鸡,频频被诸侯欺负。

为什么周平王一迁都,周天子就开始被诸侯欺负?

这个问题是典型的倒因为果,周朝衰落不是因为周平王迁都所致,而是因为周朝衰落才迁都。

事实上,周平王迁都也不是周朝第一次迁都。

首先周朝迁都这事周武王就已经在谋划,并亲自规划选址,指定的地方就是洛邑。

洛邑在伊水和洛水之间,东边有嵩山作为屏障来抵御商人,北有黄河,西有秦岭余脉崤山,西南有熊耳山、伏牛山、嵩山等等环绕,具有地理优势而且位处天下中心,交通方便,周公旦就评价道:“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是个定都的好地方,而后周公旦亲自营建一座大城。

但是,西周初虽然营建好了成周,但是由于南方淮夷的强大威胁,周王室始终未能放弃镐京而迁都洛邑,洛邑只是一个陪都。

其次,西周时期已经迁都了,从镐京迁到槐里(今陕西咸阳兴平东南)。

很多人误以为西周一直强盛,一直到周平王时期才衰弱,其实并不是如此。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周平王之所以迁都,东周之所以衰弱,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西周由盛而衰的最终结果。

要接下来,食堂就简单说说西周的衰落过程,从中也能发现很多令人反省的东西。

周武王灭商后,西周在周成王周康王统治下迎来鼎盛期,史称成康之治。

周康王二十五年(公元前996年),周康王病逝死后,其子太子瑕继位,是为周昭王,成康之治宣告结束。

周昭王时期,西周已经迎来“王道微缺”之势,西周频繁爆发各种天灾和异常天象,西周受此影响,国势开始由盛转衰。

周昭王在处理诸侯国更是昏招迭出。

周昭王十四年(公元前982年),号称“周礼尽在鲁”的鲁国发生政变,鲁国第四任国君鲁幽公被其弟公子沸弑杀,公子沸自立为君,是为鲁魏公。

最遵守周礼,号称周礼尽在鲁的鲁国,竟然出现了弑君这样严重、恶劣的政治事件!这是对西周统治秩序的严重挑战和践踏!

结果周昭王不知为何,置之不理,听之任之,既不发兵征讨,伐此逆臣,也不兴师问罪,使得鲁魏公安安稳稳做了五十年国君。

这样一来,就给各诸侯国开了恶例,各诸侯国开始屡屡上演弑君自立,西周统治秩序由此出现动荡。

最要命的是周昭王三次伐楚,每次都没有取得很大的战果,最后一次更是全军覆没,周昭王本人死在了汉水,成为西周第一个阵亡的天子。

周昭王怎么死的并不清楚,史书只是含糊的记载“南巡不返”,但是不管怎么样,周昭王这一死,无疑让西周声威大减。

周昭王死后,其子太子满继位,这就是周穆王。

据史记记载周穆王继位的时候已经50岁了,在位55年,享年105岁(此事就可信不可信了),是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天子。

周穆王是西周一位有为之君,在位期间,内修德征,外讨不臣,使得西周之盛又续了一波。

可周穆王同时也是个花钱能手,各种打仗,各种旅游,据说还千里迢迢跑去昆仑和西王母半夜研究剧本,难道泡妞不要花钱的嘛,更何况周穆王泡的还是个女神仙。

周穆王一下子就耗费了西周大量财力物力,他给后世留下了个烂摊子。

周穆王五十五年(前951年)周穆王去世,其子繄扈继位,是为周共王

就是在周共王时期,西周衰弱之势,成为定局,他爹太能作了,他没钱了,国库空虚。

为了赏罚分明,周共王不得不将都城附近的土地陆继分封给诸侯和大夫,使自己直接支配的地域越来越小,收入也越来越少,由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导致周天子实力越来越弱。

周共王被逼无奈,只好他改变周穆王以武力征服天下的做法,裁减军队,明法息民,让更多的百姓安于生产,创造财富,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在对外关系上采取和平稳定的外交政策,对边境争端主要采用和平谈判的办法解决,尽量避免武装冲突。

在政治上,他废除原来的“土地国有,分封臣下”的旧制度,施行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国家按规定向土地所有者收缴税金,这是西周王朝首次把土地私有合法化。

周共王展开了积极自救,可惜他种种措施,对于日薄西山的西周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阻止西周王朝继续衰落下去。

周共王十五年(前936年),周共王去世,其子囏继位,是为周懿王

周懿王生性懦弱,才智平庸,继位后政治日趋腐败,国势更是江河日下,导致西周都城镐京也备受少数民族威胁。

“懿王七年西戎侵镐,十三年狄人侵岐,十五年,王自宗周迁于槐里”,

在少数民族威胁下,西周王朝被迫进行第一次迁都,国势更弱。

迁都这种事,自己主动迁还不算什么,可被敌人撵着跑,那丢脸就丢大发了。

周懿王也因此抑郁而终,他死后,本来应该由儿子太子燮继位,但被他的叔叔王子辟方以非正常手段,夺取天子之位,这就是周孝王

周孝王的继位是西周历史上第一次非嫡长子继位,他是抢了自己侄孙的王位,可想而知肯定不是风平浪静。

不过成为天子后的周孝王,奋发图强,励精图治,励志要振兴西周王朝。

可要振兴王朝,首先要解决少数民族的军事威胁;要解决少数民族威胁,就要振兴军事,加强军事实力;要加强军事实力,就得有马。

而就是周孝王任用一个叫非子的人给他养马,造就了日后大名鼎鼎的秦国。

秦国就是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孝王所封的,日后就是这个不起眼的秦国,正式将周朝埋了最后一把土。

周孝王六年(公元前896年),还没有完成中兴周室大业的周孝王不幸驾崩,诸侯拥立周懿王太子燮继位,是为周夷王。

周夷王和他爹周懿王一样,才智平庸,性格懦弱,远不如周孝王这般英明神武,周孝王好不容易使得西周王室有了中兴迹象,到了他手里戛然而止。

而周夷王又耳根子软,听信谗言,烹杀齐哀公,导致诸侯开始不来朝见天子,互相攻伐,西周统治秩序大乱。

请注意,周夷王时期,天下诸侯已经开始不朝见周天子了,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讯号。

周夷王十五年(前880年),周夷王去世,其子太子胡继位,是为周厉王。而周厉王时期。

周厉王倒是有心解决西周积弱之弊,有志振兴西周国势,进行一连串改革,甚至有人称他为西周改革家。但由于他残暴无道,暴虐止谤,引发国人暴动,袭击周厉王。

周厉王于是逃到晋国彘地(今山西霍县东北),当时周厉王的太子静也差点被害,幸亏召穆公忠义,用自己的儿子代替太子静,太子静最终免遭杀害。

堂堂周天子竟然被人给赶跑了,甭管理由是什么,这对周天子的权威来说,是一次毁灭性打击。

国人暴动之后,召穆公、周定公二位相国共理朝政,号称“共和”。而此时西戎趁机入侵西周王朝,竟然攻破犬丘,这对西周是一次极大的打击。

共和十四年(前829年),周厉王在彘地去世,召穆公、周定公以及诸侯拥立周厉王太子静继位,是为周宣王,共和行政结束。

周宣王继位后,政治上任用众多贤臣辅佐朝政;军事上借助诸侯之力,多次取得对外战争的胜利,使周王朝一度呈现“四方既平,王国庶定”的局面,一度中兴周朝,史称宣王中兴。西周又续命一波。

但是周宣王晚年,独断专行、不进忠言、滥杀大臣,致使周朝政治又走向黑暗,对外宣王昏招迭出,尤其是周宣王凭一己之好,干涉鲁国国君废立,废长立幼,让鲁国陷入动乱,一乱就是十多年。

虽然最终周宣王终于以强硬手段,平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鲁国内乱,强行扶立鲁孝公,但经过此次事件之后,周天子声望大减,诸侯多有违抗王命之举。请注意,诸侯国开始经常不听周天子使唤了。

而后周宣王对外用兵,屡遭败绩,使得宣王中兴遂成昙花一现。

周宣王三十一年(前797年),周宣王派军队攻打太原之戎,此战以失败告终;

周宣王三十六年(前793年),周宣王派军队征讨条戎、奔戎,西周大军大败;

尤其是周宣王三十九年(前790年)的千亩之战,讨伐姜戎时,周宣王大败而回,险些战死沙场,这一系列的失败,更使得西周王朝雪上加霜。

等到周宣王死后,继承周天子之位的是他的儿子,大名鼎鼎的周幽王

这哥们几乎集所有亡国之君特点于一身,贪婪腐败,沉湎酒色,不理国事,不用忠良,听信小人,在位期间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偏偏他还重用奸臣主持朝政,加重对百姓的剥削,激起百姓怨愤。

周幽王也是倒霉,继位第二年,都城镐京和附近的泾、渭、洛三条河川附近都发生大地震。人祸来了,天灾来了,西周统治已经摇摇欲坠。

偏偏周幽王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远,他开始宠信褒姒,据史记记载,为博褒姒一笑,他给来了个烽火戏诸侯(史记记载的烽火戏诸侯颇有争议)。

这还不要命,要命的在后头,周幽王八年(前774年),他又来了个废嫡立庶,废黜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而立宠妃褒姒为王后,褒姒所生之子姬伯服为太子。

这样一来申后的父亲,太子的外公申侯大为愤怒。

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申侯联合缯国、犬戎攻打周幽王,腐朽不堪的西周哪是对手,西周大败,西周都城镐京被攻陷,周幽王和褒姒的儿子太子伯服逃到骊山时被杀,西周就此灭亡。

西周一灭亡乐子大了。申侯、缯侯、许文公等立太子宜臼为周天子,是为周平王;而以虢国为首的姬姓诸侯国立周幽王之弟余臣为天子,是为周携王,周王室竟然出现了“二王并立”的局面。

请注意,周平王是个废太子,他实力不够,根本搞不定周携王。

最后在晋文侯、郑武公、秦襄公、卫武公的帮助下,东迁到了洛邑,东周由此建立。

而直到二十年后,周平王才在晋文侯的帮助,击杀周携王,周王室结束了分裂。

经此一遭,由此诸侯开始不朝周,周天子实际只剩下个名头了。

更尴尬的是,实力不足的周平王还得看晋国和郑国脸色,晋国还好离得远,管不着,郑国可就在周平王边上待着,周平王什么事都绕不开郑国,头上多了个爹。

也就是说,东周从一开始就先天不足,实力不够。

综上所述,东周衰弱,是西周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结果,侥幸保住一条命,苟延残喘这么久已经是得天之幸,还要什么自行车。

这样的王朝注定就是一个虚弱的王朝,和迁都不迁都没多大关系,不迁都更是凉了个凉。

更多文章

  • 周朝为什么封那么多诸侯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周朝有多少个诸侯国,周朝初分封六大诸侯国,周朝与各诸侯国是什么关系

    周朝初建大力推行分封制分封制在古代是专门对一些诸侯进行分封的制度,在商朝的时候,分封制已经初露头角,但周朝和前面一个朝代有一点不同就是,周朝在取代商朝以后就大规模的对功臣和王室子弟实行分封制,进行封赏,而其他两个朝代分封制没有普及。在别人都封候拜将的时候,周朝直接封王封国。后世的史学家在对周朝进行研

  • 3000年前,姜子牙预言:此地有珍宝,可惠及子孙万世!后果真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姜子牙的预言是真的吗,姜子牙预言详解 视频,姜子牙宝藏之谜

    他的妻子马氏因为长时间过着普通人的生活,而毅然将姜子牙给抛弃,不过姜子牙在那样艰难的生活里,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在宰牛卖酒之余,毅然锲而不舍地坚持着学习,种种天文地理、军事谋略,无所不学,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为国家做一番大事业,不过他一直到72岁才等到机会。在姜子牙72岁这年,他遇到了西伯姬昌,在西

  • 履癸的末日:暴君夏桀的灭亡之路,一个成功将自己作死的反面教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夏王朝最后一个君王夏桀,履癸谥号,姒履癸的后代

    (梦归秋辰:第396期)古往今来,皇帝毫无疑问是最容易做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一个下层奴隶,即使付出努力且拥有才能都很难翻身,而一个皇帝只要能克制欲望且勤政为民,就能创造一个盛世长歌。当皇帝不需要有多少才能,只需要你懂得用人就可以了。皇帝说白了就是别人为你在疆场抛头颅洒热血,臣子为你的失误决策背锅,而

  • 孔宣法力高深,仅次于圣人,为何甘心做纣王的手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孔宣是圣人吗,孔宣为什么要辅佐纣王,孔宣在圣人之下的地位

    孔宣的五色神光在五行之门无物不收,曾打的周军中阐教门人和周将无还手之力,其法力更比十二金仙之上的燃灯道人要强。就连身份神秘、法力高强的陆压道人遇到了孔宣,也只有逃跑的份。当然,孔宣虽被称为是“圣人之下第一人”,但是他还并非圣人。封神世界有圣人之下皆蝼蚁的现象,就是说孔宣虽然在圣人之下所向无敌,但若遇

  • 作为西周附庸国的秦国是怎样成为和齐国、晋国一样的诸侯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春秋战国秦国与晋国,秦国和晋国是同姓之国吗,晋国成为霸主怎么没有灭了秦国

    这个时候的秦国只能算是周王室的附庸国,什么是附庸国呢?就是封地不超过五十里,附属于周王室或其他诸侯国的小国。附庸国没有自主权,不像诸侯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是独立的。也就是说附庸国的爵位还要排在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之后。所有事业的起步都是最难的,况且秦国的祖先还有历史污点。非子的五世祖就是恶

  • 封神榜:为何马氏能被封神?或许是姜子牙的一个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姜子牙妻子马氏,封神榜马氏和姜子牙,姜子牙为什么要给马氏封个扫把星

    在众多被封神的人物中,大多是在封神战争中拥有着很好的贡献的,可是奇怪的是,其中就有一个凡人马氏,她作为姜子牙的结发妻子,没有做任何贡献,可在封神结束的时候,居然也成为了传说中的扫把星,这是为什么呢?表面上看是一件好事,其实背地里很有可能是姜子牙的一个阴谋,熟悉原著的我们都应该知道,在姜子牙下凡之后,

  • 从周朝的继承制入手,浅谈周朝宗法制下的王臣任用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周朝是什么王位继承制度,周朝实行的三个政治制度,周朝的四种政治制度

    宗法制度是在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基础,嫡长子继承制度又巩固了宗法制家庭中族长的世袭统治和继承的地位。天子大宗,天下共主与宗法制配套产生的是分封制,周的分封制是建立的“亲缘“关系上的,所有的宗亲按照血缘关系的远近而进行分封到全国不同的土地了,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分封与受封的主从关系。西周的继承制是嫡

  • 历史上真实的妲己和纣王是真心相爱吗?为何妲己到最后都不愿逃走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商纣王与妲己真实历史,历史上真的有妲己和纣王吗,商纣王和妲己的真实样子

    商纣王帝辛出生在前1105年,他在位期间加重了赋税,推行严刑峻法。帝辛从小就很聪明,接受能力很强,并且力气很大。成为皇帝之后设置了一种叫做炮烙的酷刑,就是在铜的柱子上涂油,然后加热之后就跟在温度极其高的时候让犯人在上面行走,最终犯人会因为被烫掉进炭火里烧死。这种刑罚对于身体和心灵都是一种折磨,站在上

  • 苏妲己有多迷人?看了她的容貌复原图就明白了,难怪纣王为她误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苏妲己是怎么魅惑纣王的,历史上真正的苏妲己资料,历史上的苏妲己到底是好是坏

    一说到妲己,很多人会想到《封神演义》中那个美艳妖娆,心肠歹毒的狐狸精。妲己凭着倾国倾城的容貌,使纣王无心国事,最终导致商朝走向灭亡,成为红颜祸水的代称。那历史上的妲己究竟有多迷人,能让纣王不爱江山独爱美人?接下来我们就来一看究竟看过封神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妲己是大将军苏护的女儿,由大臣费仲举介入宫。其

  • 纣王:史书上的昏君,历史上的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纣王其实是明君,正史中纣王是昏君么,纣王到底是明君还是暴君

    《史记》中对纣王的昏庸无道是这样描述的:大冣乐戏于沙丘,(纣)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纣王在历史上也可以说是暴君之首,提到暴君,就会想起他。可真实的纣王真的如同部分史书上描述的那样吗?纣王名辛,纣是后人给他封的谥号。不同的谥号有不同的涵义,像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