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国拥有荆州后按理应该实力大增,为何还会被魏国压着打?

吴国拥有荆州后按理应该实力大增,为何还会被魏国压着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799 更新时间:2024/1/21 4:32:44

首先要明白一点:得到荆州,对东吴意味着什么?

实际上,在鲁肃、周瑜等人的战略构想中,荆州的确非常重要,甚至关乎到江东的立国之本。也正因如此,孙权吕蒙等人才不惜背弃盟约,冒着得罪刘备的风险,也要将荆州拿下。

具体而言,荆州对江东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防守,江东拥有强大水师和发达的造船业,《太平御览》有形容:“舟揖为舆马,巨海为夷庚。”意思是说,人走上船上,犹如驾驶马车一样平稳;哪怕水面波涛汹涌,也犹如平地一样。

有此“黑科技”,江东自然要把战略重心放在长江上。于是,孙权提出了“据长江以守”的基本国策。长江中下游的荆州,正是东吴用来扼守长江的一条主要路线。曹魏想要南下,就得从荆州过来。

而江东占据荆州,不仅能发挥其水军的强大优势,也能将战场提前转移到荆州,从而避免江南地区免受战火侵袭。这不仅是孙权需要的,也是江东豪族的一个要求。可见荆州的防守功能,起到了主要作用。

除此之外,荆州也可以成为东吴进攻北方的一条通道。但这条路,并不好走。因为荆州北部的襄阳、南阳仍在曹魏手中。

襄阳城墙高大、易守难攻,是古代著名的城关;关羽进攻曹魏,便是将目标直指襄樊。至于南阳,则是荆州北上的必经之路,就算孙权拿下襄阳,曹魏那边把北大门一关,他也无能为力。

这便意味着:荆州对东吴来说,更多作用在于防守,而不是进攻。所以,江东数次出兵,大多都是奔着江淮地区的重镇合肥去的,很少以荆州为方向。

可合肥也非常难攻,这就导致东吴屡次出兵,皆无功而返。在此情形之下,吴国又哪里来的底气能反超魏国呢?

二、荆州早已残荒

荆州,一度沦为曹操、孙权与刘备的争夺的焦点。这处“四战之地”,地理位置的确非常优越,加之刘表的治理,让其积攒下了大批人才与丰厚的物质基础。

也正因如此,它才会沦为汉末主战场之一。自建安初年以来,荆州不仅是孙策、孙权与广陵陈登、江夏黄祖的战场,也是曹刘孙三家的大战场。刘备入蜀期间,更是抽调辖内三郡之赋税,方才“足兵足食”。

经过常年战争与消耗后,荆州纵使还有相当不俗的战略地位,但它具有的一些先天优势:如人口数量、人才质量、物资储备等,早已损失过半,不复以往辉煌。

基于此,就算东吴得到了荆州,对于其实力而言,也没有太大增幅。毕竟其主要家底,还要看江东豪族的供给。

三、东吴自身劣势

东吴为什么不能进取中原,盖压曹魏?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荆州显然无法弥补。

首先是人口数量。虽说从地图上看,魏蜀吴三国差不太多,但毫无疑问,曹魏的实力是最强大的。因为在那个时候,北方仍为全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天下之州,曹魏已独占十之七八,吴蜀两国加一起,也不过是三四州之地,难以与之抗衡。

最重要的是人口。西晋一统时,曹魏人口四百来万,东吴二百万左右,蜀汉只有九十万。就某种程度而言,人口数量的多寡,决定了其军事实力的强弱,进而影响国家的综合实力。显然,在这方面上,东吴是逊色于曹魏的。

其次是军队质量。东吴的军队不仅数量比不上曹魏,质量也不如。诚然,江东水师的确不俗,但北方多平原地区,哪里又是水军逞凶的地方。相反的是,曹操能快速平定北方,便得益于其麾下强大的骑兵。

反观东吴,是没有能力大批培养出骑兵的。

——一个是地理位置不好,多山地、丘陵、水泽、江河,不利于训练骑兵;另一个是先天条件不足。尽管如程普韩当周泰等淮泗武将皆善骑射,但很明显,江东没有地方产马。尽管辽东、交州与蜀汉都曾为江东输送战马,但也只是杯水车薪。

再次是经济实力。这与前面说的人口问题相似,一是人口数量不足,二是当时江南地区也才开始兴盛,其创造的经济总价值,只能做到自给自足,这可以让东吴偏安一隅,却无法让其逆袭北上,击败曹魏。

君不见,单是夷陵之战带来的损失,都让东吴休养生息很久。这还是赢了的情况,倘若输了,又当如何?最后,则是江东豪族的不配合。

四、地方豪族保守

孙权少年登位,在张昭、朱治等人的帮助下,与江东豪族达成合作关系。于是众多公族子弟纷纷入仕,从而壮大了东吴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孙氏与江东豪族之间,便没有分歧。

实际上,对于“争天下”与“守天下”,双方有不同的看法。于孙权而言,他自然要进取北方,但他并不是这块料,这一点他哥哥孙策临终前说得再清楚不过。也正因如此,江东豪族对孙权的用兵并不看好。

而且,对他们来说,自保才是最主要的。如果孙权的武略能像孙策那样,让江东豪族看到希望,说不定他们就敢于放手一搏。但随着孙权几次进攻合肥,无功而返不说,还损失颇多,故这些看重利益的江东豪族,便转而选择自保。

孙权执政中期,与张昭、江东豪族生出嫌隙,这就是主要原因之一。除了张昭以外,哪怕是陆逊这样的帅才,在对外战争上也很消极,不愿主动出战,以尽量避免自家损失。

随着孙权晚年的一系列“骚操作”,江东豪族的代表陆逊忧愤而死,江东豪族与孙氏之间的关系也降到了冰点。如此一来,他们甘心“躺平”,不再过问朝堂纷争。

在此情形之下,早已完成豪族化的江东政权,势必会遭受重创。这么一来,东吴想要维系下去都尚且不易,更别提反攻中原、盖压曹魏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建康实录》《太平御览》

更多文章

  • 别再被孔明吊孝骗了,不是诸葛亮哭得好,计谋妙,而是周瑜境界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吊孝周瑜过程,诸葛亮吊孝周瑜哭得比谁都痛,诸葛亮给周瑜吊孝的底气

    《三国演义》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一直以“格局大”而著称。想想也是,所谓三国纷争,谁都想要一统天下,若无大格局贯穿于始终,还写个毛线啊?因此在这种宏大背景下,无论关云长千里走单骑,还是曹操横槊赋诗,或刘玄德携民渡江,哪怕赵子龙的单骑救主,就都显得分外气魄盛大。哪怕如今有些人,喜欢用阴谋论推导这些,却

  • 三国时期的“常败将军”,但每败一次,都要斩一大将,此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十大五虎将排名,三国最成功的四大将,三国里谁杀的大将最多

    在三国英雄排名上他不曾榜上有名,但是此人的一生也颇具传奇色彩,他的另外一个称号便是“常败将军”,他的战绩可以这样说是比打赢了胜仗更加的令人惊叹,将“无心插柳柳成荫”一言体现的淋漓尽致。黄祖的每一次战败都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那就是可以将敌方大将斩杀。就连我们所熟知的孙权的父亲孙坚也是葬送在黄祖手中。从

  • 戚夫人为何被做成人彘?其实都是她自找的,看她对吕后做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吕后是怎样害死戚夫人的,经典传奇吕后和戚夫人,戚夫人与吕后的斗争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但戚夫人显然不是很明白这个道理,她自从得到汉高祖刘邦的宠爱之后,野心越发膨胀,甚至想要扳倒吕后,使得自己的孩子成为太子。可她并没有什么实力支撑起她的野心,她会做的便是依靠刘邦对她的宠爱,在刘邦那儿一遍又一遍的说着要自己的儿子成为太子,期盼着刘邦早日废黜太子刘盈,

  • 关羽失荆州后为何不撤往蜀中,却在荆州绕圈?麦城考古揭开了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正史关羽怎么丢的荆州,关羽的麦城是现在哪里,老三国关羽兵败麦城

    三国时期,天下三分为魏蜀吴三国,虽然实力上稍有差距,但是从整体来看还是能够保持住一种微妙的平衡的,谁也不会轻举妄动,谁都关注着局势的变化,等待着第一个出局的国家,可正当大家都以为孙刘会联盟将曹操排除去时,蜀汉却率先被曹魏灭了国,说起蜀汉的灭亡。主要有两个关键因素,一个是刘备夷陵之战大败,另一个就是关

  • 刘备手下名将那么多,为啥没能统一三国?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刚出场时,手下只有关羽、张飞两员虎将,谋士中只有孙乾、糜竺等,一班只能拿底薪的员工,这个时候的刘备人才缺口是很大的,也只能和袁术这样的败家子过二招了,到处都是被人撵着跑的。随着诸葛亮的加入,形势有了一定的好转,同时又收服了赵云等一波人才,凭着诸葛亮的个人超绝的能力,带领三国弱队——刘备的军团打了

  • 蜀国官位最高的官二代张绍,为何在《三国演义》中几乎没露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张昭一生简介,张昭为什么当孙吴丞相,三国张昭算内政大臣吗

    此书主要是以蜀汉方面的视角展开的,作为正面人物的刘备集团人物自然着墨最多。无论是宽厚仁义的刘备、智慧化身的诸葛亮、还是勇武过人的关羽和张飞、赵云等人,都令人印象深刻。到了小说的后半部分,关羽、张飞等先后逝世,则又由他们的后代关兴、张苞之辈接班上位,继续支撑着蜀汉大局。当然这只是小说家言,上述人物在历

  • 秦始皇容貌可复原?专家利用AI技术修复,网友:看久了会感觉不适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始皇复原后的样子,秦始皇复原过程,真实容貌复原图秦始皇

    秦朝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王朝,也是我国封建专制主义的开端,而这个王朝的建立者正是我们所熟知的,有“千古一帝”之称的秦始皇,他采用范雎提出来的远交近攻的策略,使六国分裂,最后逐个击破,实现了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这样的成就在历史上还真是首屈一指,当然,除了贤臣的帮助,也有秦始皇自己的雄韬

  • 三国十三位用刀高手:关羽第一黄忠第二,第三到第五名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关羽vs黄忠谁厉害,三国十大名将关羽,三国正史最强武将关羽

    在冷兵器时代,想弄一件趁手的兵器并不容易。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刀枪分量差几斤几两,用起来都会有很大不同。如果仅以潼关渭水之战为参照,马超肯定打不过关羽:在徐州下邳土山之战中,张郃徐晃俩人也打不过关羽,马超的武功比许褚强点也有限。许褚徐晃两人打不过马超,在《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 他被称为三国最阴险之人,杀死名将姜维,玩弄司马昭的心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姜维大败司马昭,姜维为什么杀司马昭,姜维把司马昭逼上山

    蜀汉末路三国前期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的对决,令人拍案叫绝。随着诸葛亮离世司马代曹,司马懿成为了幕后的大佬也不再出兵作战,但两人都是一代智者也为自己的国家培养了一些人才。诸葛亮的继承人大家都知道是姜维,而司马懿非常看重的人就是邓艾,姜维北伐一直面对的主要对手也就是邓艾。公元263年,魏国的实际掌权者司马

  • 韩信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一生到底有多传奇?两千字看懂韩信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韩信传奇的一生完整版,韩信传奇一生,韩信历史上很厉害吗

    对于韩信的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如今我们知之甚少,我们只知道,韩信年轻的时候很穷,而且韩信本人基本上不会什么生产技能,只能靠别人接济生活。就连母亲去世,韩信也没有钱去安葬母亲。从韩信的早年经历当中,还衍生出了胯下之辱、漂母乞食等多个典故,广为后世所熟知。但是。除了那几个后世耳熟能详的典故之外,有关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