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尚“鼠辈”的千古名相李斯究竟是仓中鼠还是厕中鼠?

崇尚“鼠辈”的千古名相李斯究竟是仓中鼠还是厕中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971 更新时间:2023/12/14 14:27:43

而对秦国国运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秦朝的开国丞相李斯,秦始皇之所以能统一天下,在统一之后又制定了许许多多影响后世深远的典章制度,这从中有许多都是李斯的策划之功。

后来秦始皇东巡沙丘,意外驾崩,胡亥赵高谋夺帝位,李斯在胡、赵二人威逼利诱之下,拥立了新主胡亥,接着天下四方、六国遗民蜂起造反,李斯非但没有劝谏胡亥妥善处理国家大事,稳定政局,消除叛乱,反而迎合胡亥、赵高二人的意志,加剧了秦朝内政的瓦解和天下大溃乱的蔓延,最终致使自己身败名裂,家破人亡,也成为了秦朝灭亡最有力的掘墓人之一。他和隋朝的开国功臣杨素,也是极其的相似,功过颇多争议,在史上被并称为“斯素之臣”。

隋朝开国,杨素也是立有大功,可后来在隋文帝选择接班人的时候,杨素偏偏却倒向了隋朝的二世祖杨广,最终也像李斯一样,为免猜忌,一味顺从夺位成功之后隋炀帝杨广肆意乱为,终将大隋江山断送在了烽火硝烟之中,杨素虽然自己侥幸得以寿终正寝,但他的子孙却也像李斯一家一样,没能免遭灭门夷族之祸。

今天我们且看李斯,从助始皇帝开国到被秦二世挟裹着走向灭亡,他的一生多数时候智慧高超、情商在线,做事有能力,遇事有魄力,待人处世也不乏深厚功力,为何前后却反差如此之大呢?

李斯他是楚国上蔡县人,也就是如今的河南驻马店,可见此处自古就是人才辈出之地。以前是春秋蔡国之地,蔡哀侯垂涎当时素有“人面桃花相映红”之称,面若桃艳、美貌无双的息国侯夫人妫氏,却未能得逞,于是就勾结强大的楚国侵犯息国,没想到被息国反将一军,导致蔡国被楚国所吞并,息国夫人妫氏后来也成了楚文王的爱姬,又被后世冠以“红颜祸水”之称,也就是名传千古的“桃花夫人”。

言归正传,上蔡成为楚地之后,作为楚国人的李斯在老家上蔡土生土长,年少时曾经做过河南三川郡的司仓治粟小吏,只因看到员工宿舍的厕所中老鼠舔食粪便,不禁恶心,于是唤来舍中黄犬驱赶老鼠(猫为贵族宠物,少有人饲养),厕中老鼠被人犬所惊,仓皇逃窜。

而后在巡视仓库的时候,又发现仓中大老鼠趴在粟米堆上贪婪地啃食着粮食,悠哉乐哉见有人进来,也不慌不忙毫无惧怕。李斯由此而叹息说道:“厕中之鼠与仓中之鼠差异何其大也!人的好坏应该也和这老鼠一样,身处不同的环境就衍生出各自不同的造化来吧!”(“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他说这话应该也就为他后来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李斯早年是拜儒家大师赵国人荀子(荀况)为师,荀子与孟子将儒家分为两派,孟子一派学说注重人在社会上的作用,强调以人来改变社会(仁义道德为天人之本),而荀子一派则注重对社会环境本身的解构,强调人应该利用社会环境,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适应社会环境,再进而改变社会与人(貌似道、法、儒三家兼而有之)。

后来孟子一派在汉以后成为了儒家正统,荀子一派却被部分学者划到了法家中去了(可能与荀子收授了一些兼学儒术的著名法家弟子有关),法家名人李斯就是荀子的众多弟子之一,史书上说他从荀子那学的是帝王之术,学成之后,他居然就不把当时的千里楚国看在眼里了,还说过“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的轻狂之语。

就这样李斯西入强秦,临走前还对荀老师说:“我听说一个人要获得好的机遇就不能懒惰懈怠,如今就是我们这些穿布衣的普通人,要像飞跑的野鸭子一样去为天下诸侯服务的时候了!”

荀老师希望他慎重考虑,李斯却接着说:“出身在底层的草根们,如果还不早早为生计有所作为,就跟飞禽走鹿一样,即便长着一张人脸,也不过是强行直立而走的牲口罢了。人生最大的缺陷在于地位卑贱,人生最大的悲哀在于潦倒穷困,卑微时间长了,穷困日子多了,人就会心生反社会和仇富情绪,还会拿无为自由来麻痹自我,这不是一个有志之士的情操,所以我一定要前往前程远大的秦国!”

李斯就这样到了秦国,而恰好那时候嬴政老爸秦庄襄王嬴异人去世了,李斯为了迅速攀升到上流社会,也是做足了功课,按照攻略首先就跑到了好招贤纳士的相国文信侯吕不韦府上,因为秦王去世之后,为了防患秦国宗族势力的反扑,吕不韦更加大力地吸收六国人才归为己用,李斯也算得上是瞅准了好时机,没多久就凭他出众的口才和办事能力,成为了吕不韦的舍人侍郎(秦时非官名,就是能进内室的侍从,相当于办公室秘书了),相当于汉时的丞相府长史(就像是三国时和大将魏延闹翻的诸葛亮秘书杨仪)。

李斯就经常担任起给秦王嬴政和相国吕不韦之间,传送书信和汇报工作的使者,也因此而时常与秦王嬴政见面交谈,一次机缘之下,他对秦王说:“如果大王也像我们这些整日里抱牍如山跑跑腿的基层办事胥吏一样,就会错失人生几乎全部的大好机会!”

嬴政这就好奇起来,赶紧便问他该怎么做,李斯成功引起了年轻秦王的关注,立马回答道:“能成就不世大功的人,都是凭借着内在尚有缺陷和外在严峻挑衅的时候,强忍压力积蓄力量,提升自己以达到最终目的。

如今秦国历经六世的忍耐与磨砺,已经远胜六国的实力,再加上当今大王的英明和神武,对六国还不能像乡下人打扫灶台一样,一扫而灭吗?当下已经是大王你成就帝业,一统天下成就万世之基的最佳时机了!

如果还是这么磨磨蹭蹭,等到六国恢复了实力,大军聚集到一起再形成合纵之势,就算轩辕黄帝降世,也不能再兼并天下了!”这话实际上正中了秦王嬴政的心疾,因为他如今还受制于相国吕不韦,而吕不韦迟迟不肯发兵六国进行灭国统一战争,只是整日里和六国虚与委蛇,久久不见强秦东进的步伐。

嬴政被李斯打动,就把他提携到了自己身边,升任为秦王宫侍读长史,做起了御用秘书,并且事事都很愿意听从他的意见。于是,嬴政开始培养自己的亲信,私下就派出了许多谋士前往六国进行间谍活动,以便更加洞悉六国的情形。对于六国的名士人才,都会以大量财物进行笼络,不肯为秦国服务的,就派刺客杀之,以此削弱六国的实力。

又多次使用离间之计,使赵王杀掉了名将李牧,使楚王放逐了贤臣屈原,使齐国国相后胜成为了秦国细作,使魏王冷落了名公子信陵君无忌,使韩王猜忌公子韩非并将之赶到了秦国,又使燕国与赵国因利结仇相互厮杀,六国纷纷被逼得孱弱不堪,嬴政又派出王翦、李信、蒙恬、王贲等良将随后出击,天下渐渐被大秦蚕食。

嬴政这才越来越信赖李斯,并破格提拔李斯为客卿,也就是外来人才的领班大臣,李斯也就脱离吕相国府,开始自立门户了。

这时候有韩国使臣郑国先生来到秦国,希望秦国从西往东凿开一条大渠,方便韩国向秦国进贡货物,也方便秦国以水路之便为韩国出兵抵挡其余诸侯的侵略,同时还可以利用大渠之水灌溉两岸的农田。秦王嬴政听了很是心动,而朝中大臣们多有指出郑国之图谋,是为了使秦国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到这项基建项目当中,而延缓了对韩国甚至六国的侵犯。

秦王听了朝堂上这么多大臣宗亲闹轰轰的进言,勃然大怒,立马下诏要驱逐所有六国宾客流民,甚至李斯也被列入被逐名单之中。可李斯却并未慌乱,而是镇定自若地给秦王上了一份洋洋洒洒的奏书,他说:“秦王你最爱的随侯之珠与和氏之璧,还有郑、卫两地的美女,以及西蜀的丹青好墨,都不是秦国本土产出的,要不要一概清除呢?秦国人原本只喜欢拿着大牛骨敲击大水缸来取乐,其声嗡嗡大作很是痛快!

而后来传入了郑、卫等地的异国之乐,各种风格的音乐给秦国上下带来了多少欢乐!是不是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都全部逐退呢?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而大王如今却要把天下的子民都赶到六国去帮助他们抗击秦国,使想到秦国来发展事业的人才裹足不敢进入秦国,而拱手让给六国来壮大他们的实力。逐客以资敌国,曾经私利受损的秦国宗亲们是痛快了,可时间一长,大王你想想秦衰弱而六国渐强,你说秦国能求国无危难吗?可得不可得,都在大王你一念之间!”

嬴政读了这么好的文章,这么直白的道理,立马是茅塞顿开,当即就停止了对六国来客的驱逐,并使李斯官复原职,还进级一等,升做了廷尉(最高检察院院长)。君臣二人共事了二十多年,终于统一了七国,李斯也成功尊奉老板嬴政做了皇帝,他本人也得到丞相一职的高贵回报。

位极人臣之后的李斯,又辅助始皇帝嬴政,将六国的国界高墙全部夷平,设置了郡县,由中央统一管辖,又销毁了六国所有的坚甲利刃,使天下再无悍兵凶器可以威胁王权。接着又使嬴政采纳了他的建议,不使万里江山上的尺寸之地,裂土加封给任何一个宗亲子弟和文武功臣,四方皆为皇帝一人所有,天下再无争战攻伐之事,始皇帝嬴政对他的工作一如既往很是满意。

当朝中大臣们对秦政颇多非议之时,又是李斯站出来力排众议,建议嬴政废私学,禁巷议,彻底断绝群下诽谤造谣之路。于是便有了毁百家之书,坑非议之儒(毁书坑儒),紧接着大秦帝国明法度,定律令,车同轨,度同尺,书同文,币同制,天下四十八郡统一筹划,一体实施,这些利在千秋的功绩也多出自李斯之手笔。

李斯长子还被任命到老家上蔡县的所在地三川郡为郡守,其余诸男都娶了秦宗室的公主,做了驸马,李斯的女儿们也都嫁到了宗室公子们为妻。李斯经常在家中聚宾客设宴,朝廷百官都到府中来敬酒,门外的车骑多达千乘之众。李斯诸子都高兴得跳起来,个个都喝得颠三倒四,丑态百出。

只有李斯一次酒后叹息道:“我曾记得荀老师说过,物禁大盛(凡事不能太过火,物极必反,盛极必衰),我本来只是上蔡县的一个乡下人,提着菜篮走街串巷的布衣百姓,当今皇上没有嫌弃我的愚蠢,把我提拔到现在这么高的位置,我如今的排场却如此嚣张,作为身居人臣之位者已经没有比我更高级的了,家中享受的富贵也算是到达了极点,物极则衰的道理我是知道的,我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让这车驾停下来,求个解脱!”

从这话看来李斯的头脑还是相当清醒的,作为局中人他也并非当局痴迷而不醒,当时的始皇帝嬴政有次登上梁山行宫,从山顶俯视咸阳城中,见丞相府外车水马龙,且都是清一色极易辨认的官车官骑,于是嬴政就很不开心了。

后来嬴政多次观看丞相府门外情形,再也没见到府门外有那么多车马了,极其睿智,又多疑心的嬴政很敏锐地意识到,这是宫中有被李斯收买的眼线,将他的言行举止都报知李斯,才使得李斯减少了出行的车骑,以及家中宴会和众官聚集欢乐的次数。始皇帝一时也没想过要处置李斯,而是怒将那天登梁山时从旁的侍从全部诛杀,以警宫闱受贿而泄密者,当然也包括丞相李斯。

至此,这就是李斯从草根到发迹的全过程,从仓鼠之叹到野鸭之行,再到吕府舍人、相国侍郎,后又成为秦王长史、庙堂客卿,再后来又做了朝中廷尉,直至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大秦帝国丞相。从他不甘卑贱,惜时如金,不断奋斗的历程看来,可谓是一个有志者事竟成的励志榜样,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但为了达到目标,不择手段,食吕府之禄,而借机转投秦王,以坏不韦之谋,这与他仓鼠一叹之时正好遥呼相应,应证了李斯其人之志,始终竟与“鼠辈”无异,不过是他从厕中之鼠一心要成为仓中之鼠罢了,因此才会有后来他再次昧心背主,扶立胡亥,自绝天地,终得“黄犬之叹”的悲惨结局,世事往往就在初衷之时,早已注定了收场,即便他深谙“盛极则衰”之道,也再无从改写他自己的一生。

不知读完此篇的看官们是如何看待名相李斯的?欢迎评论和指教,下篇我们将细述李斯人生终点“黄犬之叹”。

让历史来最终揭晓秦王子婴身世的千古之谜

更多文章

  • 起点比刘备高、占地比刘备好的孙权,为何没能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也是在这一年,曹操在幕僚的鼓动之下自封大汉魏公,加九锡,却受到心腹荀彧的反对,思考再三后,曹操以空盒赐其自尽,彻底铲除了上升路上的最后一个障碍。同一时期的东吴,孙权则休养生息,以观天下局势。曹操进封魏公后,立即领兵开拔江东,在濡须口与孙权展开激战。由于战术失误,曹操的阵型很快乱了阵脚,这时孙权亲率大

  • 曹操是乱世奸臣还是治世能臣?从功过政绩揭开曹操的真面目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操到底是治世能臣还是白脸奸相,曹操到底是奸臣还是枭雄,曹操的功过与成败

    他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能吸引那么多人忠心跟随,甚至如今成为日本人心中的三国第一人。在那个人才辈出的乱世之中,他又是怎样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代枭雄。他的才华又有几何,让他如今在文学领域仍占据很大一部分。曹操作为一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给后世留下了难以胜数的珍贵宝藏,而这样的他在历史上究竟是个

  • 黄忠一战斩杀夏侯渊,刘备不满意:怎么没有干掉张郃!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黄忠大战张郃视频,黄忠打得过张郃吗,黄忠怎么打败张郃视频

    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春,刘备进攻汉中获得大胜。在定军山一战中斩杀曹魏军西北总司令夏侯渊,曹军全军震惊,军心浮动,面临着全军崩溃的危险。军司马郭淮等人说:“张郃将军,是我军的名将。威震敌胆,连刘备也害怕他。现如今,军中无主,情形紧迫。只有张将军才能镇的住形势。”大家一起推举张郃出任全军统帅。危难之中,张

  • 三国“最后一位”丞相,既崇拜司马懿父子,又甘心为诸葛氏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为什么那么多人崇拜司马懿,司马懿和诸葛亮之间的历史故事,司马懿与诸葛亮的真实历史

    蜀汉后主刘禅遮面衔璧,缚身抬棺,将他老爸刘玄德、相父诸葛孔明辛苦半生,打下的成都府献给老魏家的时候,江东孙氏老吴家本该像那“宰骡受惊”的马儿,顿生唇亡齿寒、兔死狐悲的警惕来,可很不幸的是,东吴上下竟还沉浸在一片偏安逸乐的“太平景致”当中。纵观整个东吴朝堂,竟只有一个罕见的良臣,为吴国运势深感忧虑,且

  • 三国前期此人若肯听袁绍之言称帝,可强行使东汉延续二三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鼎立之前,天下共主依旧还是被曹操软禁在许都的汉献帝刘协,这个刘协起初年纪幼小,被西凉董卓董太师所看中,认为易于控制,才强行被拽上了帝位,后来董卓这头欲贪天位的野心狼居然引来了一群鬣狗,天下十八路诸侯纷纷打着救驾勤王的旗号来诛杀董卓,汉献帝便成了天下诸侯们争相角逐的战利品!当时地方势力最强大的诸侯

  • 郭嘉、诸葛亮皆非其敌手,被视为袁绍、吕布之“克星”的可怕谋士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郭嘉评价袁绍谋士,郭嘉打败吕布和袁绍,郭嘉诸葛亮谁是第一谋士

    人们评论三国人物时,似乎有这么一句话,叫作“奉孝不死,卧龙不出”,很多人认为曹操麾下最厉害的谋士就是郭嘉郭奉孝,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是赤壁之战结束后,从来不掉眼泪的曹操在南郡痛骂群臣诸将,说要是郭奉孝在,他就不会输得这么惨,因此后世之人就把郭嘉的智谋抬得比诸葛亮还要高出十倍还不止。然后又结合诸葛亮出

  • 汉献帝退位后,为何把2个女儿献给曹丕?你看曹丕登基时说了句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丕和汉献帝,曹丕怎样对待汉献帝,汉献帝和曹丕谁活得久

    随着一番番血与火的较量之后,整个中原大地上,剩下最后三个决赛者,分别是曹魏,孙吴,还有蜀汉,而事实上,在这个时期,汉朝还名义上存在着,因为汉献帝还在曹魏待着。昔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由此为他后来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名义上的便利,而等到三国格局彻底稳定之后,汉献帝已经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于是,魏国在曹丕继

  • 他本是一介儒士,却文武兼备,成为曹魏东方面军总司令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军十大猛将,曹魏最有指挥能力的将军,曹魏军最厉害的将领

    这个姓氏叫毌丘,初一看,还真不知道怎么读,实际上叫[guàn qiū]。毌丘这个姓氏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卫国毌丘邑,在三国后时代时期最著名的人物,就是毌丘俭这位大咖了。毌丘俭不是寒门,其父亲毌丘兴曾是曹魏时期的将作大匠,封爵高阳乡侯,作为官二代,自然当官很容易。毌丘俭第一次当官就成为曹叡的文学掾,

  • 土耳其人是匈奴的后代,还是源自于突厥,DNA检测的结果令人费解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土耳其人有15%突厥血统,匈奴是土耳其的后代吗,土耳其与突厥有联系吗

    故事还要从隋唐时期说起,当时蒙古高原被一个叫突厥的民族统治,他们的实力非常强大,曾逼得李世民订立“渭水之盟”。后来,唐朝国力逐渐兴盛起来,开始大举北伐,突厥在一连串的军事打击之下,先是分裂为东、西两部,没过多久,东突厥向唐朝称臣,西突厥则迁徙到西域一带定居。唐高宗至武则天时期,唐朝设立安西四镇,进一

  • 演义中,有8人说过“生擒关羽”,只有2人成功,其余6人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中有哪些人要擒关羽,历史上生擒关羽的无名小将,关羽过五关斩的六将都是谁

    成功生擒活捉关羽:曹操、孙权衣带诏事发后,曹操大军征讨徐州的刘备,刘备战败而逃,刘关张三兄弟各奔东西,其中刘备投奔了袁绍,张飞在古城落脚,关羽被困在了下邳城。汜水关前,关羽温酒斩华雄,曹操非常欣赏关羽,想要收为己用。现在关羽落单,正是曹操收服关羽的绝佳机会。在程昱的谋划下,曹操定下“生擒活捉关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