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丝巾历史悠久,在清朝的时候它叫做龙华,而在之前并不是这样叫的,但由于清朝时期用处最大,因此也就被约定俗成的这样叫了。早在南北朝时期便有着龙华的相关记载,北周著名大文学家庾信的作品《春赋》里面如此说道:“镂薄窄衫袖,串珠帖领巾。”这是目前为止文献当中能找到最早的记载,领巾说的便是这个龙华。
与此同时,可以看出在脖子上戴龙华是当时南北朝的潮流,因为期间有大量文献都记载了这一饰物,比如说《释名》,再比如说《北史 隋房陵王勇传》。
到了唐宋时期,那会儿似乎并不太流行穿戴龙华,但也能找到一些相关的文献记载,比如说著名文学家韩愈便曾写过一篇《赛神》诗:“白布长衫紫领巾,差科未动是闲人。”紫领巾一词,可见当时他们龙华的颜色应该是五颜六色的。
而到了清朝,则一切都改变了,因为清朝满族妇女戴的丝巾,也就是龙华,基本上全都是白色的。这个时期的龙华比起前朝要更为大一些,长甚至可以达到三四尺,宽也有二寸多。
佩戴龙华对于满族人而言,最大的作用是为了美观。因为满族的传统服饰,无论是男女衣服,它都是没有衣领的,所以说看上去有些怪怪的。为了美观以及好看,满族人就佩戴上了龙华,将龙华系在脖领,看上去就更加自然协调了,而这个龙华在此时所起到的作用便是充当衣领。何以见得?从满族皇族载涛的著作《清末贵族生活》当中可以看出:“不用卷领,以围脖手绢代之。”
其次,便是区分地位了,这个龙华上面的花纹是有一定的讲究的,不一样的身份对应不一样的花纹,并不是想怎么搞就怎么搞。
当到了民国时期,由于新服装的出现,许多人都不再佩戴龙华,因为新服装上面是自带衣领的,这个时候再带龙华就显得有些多余了。但也有一些固守陈规,不太喜欢新服饰的女性依旧会穿着旧服饰,这个时候她们依旧需要一个漂亮的龙华,来继续彰显自己的美丽气质。
时至今日,龙华依旧没有过时,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空姐脖子上戴的丝巾,有些年龄比较大的女性也很喜欢戴上丝巾。虽然颜色样式都已经改变,但这些何尝不是龙华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