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非常辉煌的一页,这里面李世民功不可没。李世民登基之后,勤政爱民、唯才是用,甚至能够耐着性子听众臣的谏言,他一边在众臣面前说魏征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一边在后宫大发着脾气要杀了魏征,这就是李世民特有的两面性。
李世民确实是个仁君,登基之后做的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因此让刚刚建国的唐朝快速进入了“贞观之治”的稳定局面。但是李世民对一切特别的人总是会给一些特别的关注,除了徐茂公防之又防之外,就连对待被他杀的哥哥李建成也是可圈可点。西安出土李建成陵墓,墓室内刻有55个字,才知道李世民的为人!
隋末农民起义,各地军阀势力也随之崛起,李渊这一支队伍从出脱颖而出,其中李世民占有很大的功劳。未起兵之前,李世民就怂恿父亲李渊做好起兵的准备,李渊表面上拒绝,暗地里还是默许了李世民招兵买马、广招人才的举动,而他自己则是退居幕后,静待其成。
之后李世民又给他父亲李渊怀里塞了一个宫女,宫女可是侍候皇帝的人,李渊睡醒之后见自己没了退路,便踏上了造反的道路。这里面李渊有几分真心几分假意,无从知晓,只知道从起义到建国,李世民战功赫赫,立下了汗马功劳。
李渊对李世民一再夸赞:“兵既克捷,更无死伤。无愧为臣,不忧其父,并汝功也。”同时还许下承诺,一旦拿了天下就立李世民为太子,李世民一听更加地卖力干活。未成想,李渊称帝之后,直接立了长子李建成为太子,面对君王食言,李世民心里说不受挫那是假的。
既然太子已成定局,李世民也就安于现状,毕竟父皇封他为秦王的地位,仅在太子之下,更何况古代有立嫡立长的规矩,他立下再多战功,这一规矩完全能让他无话可说。李渊对太子李建成也确实是呵护有加,南征北战时,一直把太子放在后面坐镇,生怕太子出了闪失,而李世民却为此立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军功。
李世民的军功就代表着人气与人脉,他手下的兵都听从他的指挥,以至于李建成被封为太子时都没有什么势力可言,弟弟李元吉算是他忠实的死党了,就连魏征都看不过眼,让太子出征打仗,为自己积攒人脉。后来李建成收拾了李世民打败过的刘黑闼这才稍稍巩固了自己的势力。
随着时局稳定,李建成越发感觉自己的太子之位不安稳,于是一边说着李世民的坏话,让李渊贬为李世民的心腹,一边又在后宫贿赂各宫娘娘,让她们吹耳边风,也是让李世民在李渊面前不受待见。这一番操作下来,李世民感到了举步维艰,最让他难以忍受的是,李建成与李元吉密谋策划要杀了他,李世民被逼无路,只能先下手为强。
公元626年,李世民早一步来到了玄武门,带着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程咬金、秦宝叔等人埋伏于此,就等着李建成、李元吉上勾。李建成本计划好在当天发难,骑马进宫时还在盘算着计划得逞之后如何掌权的事情,突然他发现周边的禁卫军换了人。
当李建成感觉大事不好时,李世民已经搭箭上弦,随即李建成应声而倒。史料记载:“建成、元吉行至临湖殿,觉变,即回马,将东归宫府。太宗随而呼之,元吉马上张弓,再三不。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而毙。”
李建成堂堂一太子公然被射杀在宫门口,佩服李世民精准骑射的同时,更佩服他过人的胆量。杀了李建成与李元吉之后,李世民一不做二不休,李建成与李元吉一家都被斩草除根,然后他又逼自己的父亲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为帝。
李世民成为皇帝,他有自己的强大势力支持,但同时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已经承担了弑兄逼父的罪名,他不可能再枉杀无辜,于是展开了一系列的怀柔政策,目的就是为了安抚与拉拢人心,实在驯服不了的那只能除之为快。当他坐稳皇帝位子之后,又很及时地表现出了自己既往不咎的一面,那就是给李建成“追谥”,追封李建成为息王,谥号为“隐”。
这也是史书上对李建成的最后记载,让世人看到了李世民好像是不前嫌、豁达的帝王胸怀。但是在西安出土的李建成陵墓中才知道了李世民的真正为人,墓室内刻有55个字:“大唐故息隐王墓志,王讳建成,武德九年薨於京师,粤以贞观二年岁次戊子正月己酉朔十三日辛酉,葬於雍州长安县之高阳原。”
从这55个字中可以看到,对李建成的生前死后没有任何多余的描写,只是单纯是介绍了他的死于何年、何地,又在何时葬于何地。按照正常的王室死者的丧葬规格来讲,墓志铭上要详细地写着死者生前的经历,以及当时享受过的荣耀,可以李建成的墓室内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描写,只能证明这个陵墓是李建成所有。
由此可以看出,李世民表面上的“宽恕”都是做给别人看的,内心里他对李建成始终没有放过,草草了事算是给世人一个交待,至于如何做则由他说了算,而这也是李世民的两面性。一边不忘记标榜自己的功绩,一边该发泄自己的情绪绝不遮掩。
通过李建成陵墓内的刻字可以看出,李世民是一个非常能够隐忍之人,而这个“隐”字也是李建成所被追加的谥号,他给了李建成应该有的称谓,但是他仍然对其表示不满,一个“隐”字就是他当时心态的真实描写,同时也映射出了他的为人。
如果不是隐忍,他不能让李建成当初那样对他咄咄逼人,如果不是隐忍,他也不能妥善安葬李建成,如果不是隐忍,他不能让本就支持李建成的魏征成为他的镜子。当忍耐积攒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爆发,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的负面爆发,而贞观之治也是他隐忍后的正确结果,他想让世人看到,他的夺位之争、手足相残没有错,他还给臣民一个安稳盛世的大唐天下。
参考资料:《旧唐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