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内有暴动四起,外有满清虎视眈眈,两边互相影响,最终挤死了大明。
若问我有何良策,或可救大明于水火,我倒有建议二三:
停止盘剥,不再为关外挂民脂民膏
内为根本,内部不稳,便是动了根本,所以攘外必先安内。
暴民四起,是因为苛捐杂税日益繁多,民不聊生。
盘剥所得,多用于关外战争防备所耗。屡战屡败,屡败屡盘剥,最终逼老百姓落草为寇。
所以,无论如何,看停止苛捐杂税,不管关外烂成什么样,都不能再伤及百姓了。
剿灭暴民
大明是有剿灭闯王这些反贼的实力的,几次好机会都因为各种原因错过。
此时,不再对反贼实行招降,抓一个杀一个,要用最快的时间将反贼剿灭,不能使其做大。
对顺民停止盘剥,对刁民杀无赦,这就是内政。
以山海关为限,放弃关外,收拢军队入关
国力已不足以支撑两线作战,为国本计,放弃关外,先全力整顿大明内部。
在山海关一线布重兵死守,只守不攻,等待国内民情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