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代的“赐府另居”制度,仅仅是分家那么简单吗?

清代的“赐府另居”制度,仅仅是分家那么简单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096 更新时间:2024/2/13 20:18:53

清代的“赐府另居”制度,仅仅是分家那么简单吗?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清朝顺治元年(1644),确立了皇室宗亲"赐府另居"的制度,这一制度在顺治五年(1648)和顺治九年(1652)分别进行了两次修缮,形成了一套基本的框架体系。"赐府另居"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是

根据皇室宗亲爵位等级的不同,给他们配备另一个府让他们另外居住。在王府内还配有专门的属官、侍卫、太监,除此之外,在给赐府另居的同时,朝廷一般还会另外赐予一定数量的田产、商铺。

按照这些来看,清朝皇子的"赐府另居"只不过是一种形式上的分家单过制度,可事实并非如此。结合一下清朝对宗室王公的分封办法来看,就可以发现这种赐府另居的制度并没有那么简单。清朝采用与前朝不同的分封办法,奉行"但予嘉名,不加郡国"的政策,甚至让他们"内襄政本,外领师干"。也就是说,清朝给予宗室王公爵位的加封,但却限制他们只能在京城建造自己的府邸,没有旨令不能擅自离开京城。这两者结合起来看,实际上赐府另居就是一种对宗室权力的限制,是一种巩固皇权的政策。赐府另居不同于分家单过,里面蕴含着很强的政治目的,这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府邸的建立

顺治帝建立这项制度时,并没有子嗣,因而这项制度只用于"国初开创,栉风沐雨,以百战定天下"的功勋宗亲。由于他们的功劳大小各不相同,所以赐予的宫殿的待遇自然也有高低之分,这就形成了按照爵位等级不同进行分级赐府另居的制度。

乾隆时的《皇朝通典·卷四十》中记载,清朝宗室的爵位一共有六级十二等,分别是

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将军

。依据这些爵位等级的不同,清朝政府制定了详细的府邸规模,这些不同的府邸规模在一些史书献中也有所记载。

《清实录·世祖实录》中详细记载了顺治九年颁布的自亲王至宗室公爵的府邸建制的条令,如亲王的府邸建制:"基高十尺,外周围墙。正门,广五间,门三。正殿,广七间,前挥周围石栏。左右翼楼,各广九间。后殿,广五间。夜室二重,各广五间。后楼一重,上下各广七间。自后殿至楼,左右均列广虎。正门、殿、寝,均绿色琉璃瓦。"除了这些占地面积、房屋个数、建筑材料的规定之外,还详细规定了亲王府邸的后楼、翼楼、贴金、绘画、窗楹等等。

相比之下,爵位越低的的宗室王公的府邸也就越简陋,如贝子的府邸建制相比亲王就显得格外朴素:"基高二尺。正房三间,启门一。堂屋四重,各广五间。脊安望兽,与贝勒府同。"这就充分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下,尊卑分明的状况,这也是"赐府另居"的主要特点。

二、赐府另居的附加赏赐

如果只是单纯的赐府并不能从根本上实现巩固皇权的目的。因此在赐府另居制度之外,清朝为之配备了明确的爵位俸禄制度,将赐府纳入了王公经济体系的一部分。《皇朝通典》中记载:"亲王,岁给傣银一万两;世子,六千两;"郡王,五千两;长子,三千两;贝勒,二千五百两;贝子,一千三百两;镇国公,七百两;辅国公,五百两。每银一两,给米一斛。"这样的俸禄已经算是高薪,但作为宗室王公,不仅要支撑府内庞大的日常开支,还有一些人情世故的往来花费,因此这些俸禄远远不够。

因而除此之外,还有另外的配套赏赐,皇帝往往还会赐予田产、商铺、人丁一类的实物财产给宗室王公,同样的,不同爵位等级的宗室王公的赏赐也各不相同。

这样,皇帝就将宗室王公的"根本经济"牢牢抓在了手里,对于皇权的集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三、 王府内部的属官体系

王府建立之后,府内一定会形成独有的属官体系,一般来说,一个王府的属官分为以下三类人员。首先是一个王府的总管——长使,长使除了要分配府中其他人员的日常工作外;还可以跟随王公参与政事,但康熙八年时以国家重大机密应该慎重为由撤销了。其次就是一个王府的护卫,而这些护卫也是皇帝根据王公爵位等级的不同来进行赐予的;第三类人员是礼制引导,如典仪,负责一个王府内的诸如膳食、修葺一类的生活事务;最后是护军这些人员,也是皇帝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进行赏赐的。

除此之外,《皇朝通典》中还对除去护军的其他三类人员的赐予数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自然也是依据爵位等级来制定的。以上就可以看出,宗室王公被赐府的府内人员也尽在皇帝的掌控之中。清朝皇子的"赐府另居"并不仅仅是"分家单过",还隐藏着很深的政治目的,是皇帝为了稳固皇权的一种做法。

标签: 古代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他是刘邦少子,杀吕后宠臣,最后却绝食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邦,汉朝,历史解密

    刘邦是西汉王朝的开创者,他在军事、政.治尤其是用人方面颇有建树。但刘邦在个人性格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刘邦的不足,所取内容大部分来自《史记》,并非刻意贬低刘邦。刘邦性格中最.大的不足就是好.色,刘邦的好.色在史书.记载中比比皆是,周书纪年就不一一罗列,仅举一例。当刘邦建立西汉之后,为了处理异姓王问

  • 揭秘:为什么古代男人都爱逛青楼?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古代,明朝,历史解密

    你知道明朝的妓女是如何包装并推销自己的吗?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嘉靖至崇祯时期,每年各妓院都会推出“莲台仙会”,参选的自然不是天上的仙女,而是青楼里的婊子。说起来,这“莲台仙会”竟与科举如出一辙,也要选出状元榜眼探花。为什么明朝的妓女如此受广大男性欢迎?且看《金瓶梅》里西门庆过生日那一折,

  • 历史上的舒妃出身显赫,比乾隆小了17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舒妃,清朝,历史解密

    前一段时间电视上热播的《如懿传》大家应该都看过,也因此对皇帝乾隆的后宫妃子们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剧中的如懿在历史上是皇后辉发那拉氏。其得宠失宠的经历也大致相同。而同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皇太后安插在乾隆身边的眼线淑妃意欢。从剧中我们可以看出舒妃对于皇帝的爱是不像如懿。她爱的小心翼翼,而皇帝因

  • 因为长相丑而错失状元,最后居然一举推翻朝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古时候的选拔人才制度一直都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在刚开始的阶段,的确有很多弊端,就拿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来说,这个时期是实行的是一个什么制度呢?就是让地方评判官员来判断他的品德和才能,这个制度是曹丕提出来的,相比于之前的察举制已经非常完善了,察举制只是依靠人的品德,导致地方官大多都没有什么能力。可是这

  • 墨家有着怎样的政治主张?是宣扬仁政的学派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墨家,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墨子(生卒年不详),名“翟”(dí)。孤竹君之后,本墨台氏,后改为墨氏,宋国人 ,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今山东滕州)人,曾担任宋国大夫。墨家学派创始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他提

  • 十六国之一:前凉的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前凉,十六国,历史解密

    前凉(301-376)是十六国之一。301年,凉州大姓汉人张轨被晋朝封为凉州刺史,313年封西平公、凉州牧,课农桑、立学校,多所建树。又铸五铢钱,全境通行。晋惠帝永康二年(301),张轨出任凉州刺史兼护羌校尉,大筑姑臧城(今甘肃武威)。延用当地有才干的人共同治理凉州,课农桑、立学校,阻击入侵的鲜卑部

  • 黑九月事件:1970年间约旦与巴解组织之间发生严重流血冲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黑九月事件,约旦,历史解密

    “黑九月”事件的由来是1970年间约旦与巴解组织之间发生严重流血冲突,整个冲突中,巴解组织一半以上成员被打死。巴解组织的残部被黎巴嫩好心接收。这个月份在约旦历史上称为“黑色九月”。 1970年9月6日,巴勒斯坦激进组织“人阵”把英国、德国和瑞士的3架飞机劫持到约旦(共劫持5架,另有1架被劫持到它国,

  • 清朝举人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为什么范进能疯掉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进士,历史解密

    我们在上学的时候都学过范进中举,当是我就有个疑惑,仅仅中了一个举人,又不是进士,虽然岁数大了些中举不容易,但怎么就疯了呢?下面来介绍一下清代举人的权力,你就知道他为啥疯了。在清代,通过乡试的考生称为“举人”,乡试可不是在乡下举行的考试,乡试的考试地点都是各省的省城,乡试第一名考生叫“解元”。通过乡试

  • 资本主义有什么特征?标志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资本主义,君主制,历史解密

    经济上,以私营经济为主,没有政府干预或者政府干预很少。政治上,资产阶级政党掌权,或实行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富裕,如从18世纪开始发展的西欧及美国,另一方是生产力低下,社会贫穷的国家,例如拉美诸国,鼓励自由的市场经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尽量少。商品生产发展到很高的阶段,成为社会生

  • 太平天国运动有哪两个根源性问题?为什么说它的失败是必然?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太平天国,历史解密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反抗清朝的武装起义,历时十四年。太平天国的失败是必然,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在回顾太平天国的这段历史时,能够发现的是,在这场农民起义维系的14年时间中,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诸如,“永安建制”、“天京事变”、“北伐西征”等等不计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