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又有老黄忠和西凉锦马超前来投效。此无人无一不是当世的猛将,然而除了这五人以外,原本还有两位将领实力并不输给他们。只可惜因为刘备看走了眼,最终这两位将军都在曹营里发挥自己的能力,也取得过不俗的表现。
而这一切的开始还要说到刘备岌岌无名的时候。当时的刘备与公孙瓒同为卢植的学生,因此两人关系一直不错,而刘备剿灭黄巾乱军有功被分配到了公孙瓒的地盘。而在公孙瓒的手下有一位儒将叫做牵招,他本在洛阳读书,老师是洛阳名士乐隐,曾在大将军何进的帐下作为幕僚。
要知道当时的何进是整个东汉时期权力最高的人物,当年袁绍曹操等日后的大人物都是其帐下的门客,牵招虽然年纪轻轻但也已是何进较为看重的人,并不比曹操地位低。然而何进死于十常侍之手后,他的幕僚除了像袁绍那样四世三公显赫背景的人物得以幸免,其余的好多人都被卷入了权力的纷争。
牵招的老师就是这样身死在洛阳,而后牵招历经万难后才逃出洛阳城,后被公孙瓒招募任职校尉。在刘备为公孙瓒座上宾客期间,于公孙瓒的部下关系都不错,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刘备结识了牵招和赵云。牵招在认识刘备以后便觉得人生有了目标,他曾对刘备坦言,要誓死追随刘备。
然而刘备并没有放在心里,反而觉得这时公孙瓒在试自己,于是只能拒绝他的忠心。之后便于牵招刻意保持距离,以免落人口实,因为此时的刘备寸功未建却被公孙瓒好生招待,如果被人发现他有意招揽恩人公孙瓒的部下,那他不仅会被公孙瓒驱逐,还会被天下人耻笑。
除了牵招,还有一名将领叫做王门,也是公孙瓒的部下。此人与张飞的关系不错,二人经常在一起喝酒比武。王门有一个后辈叫田豫,跟着王门结交刘备等人,自然对他们敬重。甚至说等长大后要追随刘备。刘备只是当作田豫做孩童开的玩笑话,并没有说什么。
之后刘备欲前往徐州救陶谦,此时田豫还赶来送别几人。只是没过多久,袁绍与公孙瓒在幽州决一死战,最后公孙瓒兵败。公孙瓒的一些旧部也就都投效了袁绍。其中牵招被袁绍格外赏识,任命为鲜卑校尉。在后面的几年里牵招一直被袁绍派往塞北进攻鲜卑。
东汉末期的鲜卑在匈奴北迁后就一直占据着中原北方,并且逐渐壮大,朝廷曾多次率军都未能剿灭。而刚到鲜卑的牵招并没有直接开战,而是假意说自己的朝廷派来与鲜卑和谈的,这才避免了与鲜卑硬碰硬。之后的时间里,牵招更是在塞北支起了衙门与鲜卑进行通商,鲜卑人见他们真的开始通商便信以为真。
随后牵招命人与鲜卑交易军马,兵刃等重要物资,很快便将自己的这只乌丸突骑武装得很精良。时间久了,鲜卑更是对牵招等人没了戒心,认为东汉不会征讨他们。于是当没了外部矛盾后,鲜卑人开始从内部瓦解,就在这时牵招率乌丸突骑一举消灭了鲜卑。
而这时官渡之战后曹操吞并了河北,并且十分赏识牵招,并继续让牵招在漠北平定胡人。此后牵招一生为曹魏镇守边关,曹睿在位时期封牵招为关内侯,正是由牵招这样的勇将镇守,整个曹魏在北方外敌方面就不再有忧患了。至于田豫在长大后一直没能见到刘备,最后和牵招一样辗转于公孙策、袁绍最后被曹操委以重任。
结语:在整个三国时期,由于两位大将都驻守在边陲之地,所以有关他们的故事并不多。但两人的军事能力并不比关张差,反而由于他们常年在塞外与胡人作战,领兵打仗的经验要比关张强,所以刘备失去这样两位将军,实属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