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街亭已经失守,蜀国正是用人之际,诸葛亮为何还要将马谡斩首呢?

街亭已经失守,蜀国正是用人之际,诸葛亮为何还要将马谡斩首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683 更新时间:2024/1/27 10:00:06

第一,平息众怒。首先诸葛亮北伐,在蜀国朝廷内部支持的人不多,反对的倒不少,这次他越级提拔马谡,不用魏延吴懿等人导致蜀军大败,损兵折将,第一次北伐成果化为虚有,自然人怨沸腾,不杀马谡不足平众愤,为了安抚人心,诸葛亮不得不下了杀令。

第二,依法治国。诸葛亮一向主张依法治国,这次马谡在关键时候打了败仗,如果不处罚,难以服众,以后再推行法治就有困难了。为了更好推行法治的理念,保证法律的严格执行,诸葛亮也必须处理马谡。正如诸葛亮自己说过的一句话:“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显示了法治在诸葛亮心目中的地位。

第三,政治平衡。蜀国内部本就有荆州、东州、蜀地等三股势力较量,马谡本身属于领导层的荆州势力。他的失败,自然会让其他势力集团就此向朝廷发难,为调和蜀国内部矛盾,起到平衡各处的因素,达到安定团结的局面,诸葛亮也必须杀马谡。

第四,刘备遗言。刘备临终时早就提醒过诸葛亮,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了,是不能大用的,诸葛亮没有重视才导致现在局面的发生,诸葛亮如果不处理马谡,就会有人拿先帝遗言说事,所以,诸葛亮必须处理马谡,表示对刘备的尊重。所以,杀马谡是从现实局面出发的,唯一选择了。

马谡死后,诸葛亮在处理街亭失利的问题上,十分得当,显示了其高超的领导艺术,杀马谡、贬赵云、赏王平,又上表朝廷自贬三级,表现其敢于承担责任,严于律己,赏罚分明的高贵品质和领导水平。这也将马谡失街亭,导致蜀国第一次北伐失利带来的影响降到了最低,蜀国内部基本上保持安定的局面,反对北伐的声音也不强烈了。就在当年冬天,在距第一次北伐失利不足一年,诸葛亮能再次出兵,第二次北伐曹魏,这和诸葛亮合理处置马谡事件,有着很大的关联。

总结:多少枭雄依靠人情治理国家,只有诸葛亮依法治国。我们看三国之中三个国家,其中东吴是跟元始封建社会最贴切的,孙权为了收买人心,一方面继续实行贵族垄断官场的制度,一方面采取独裁主义,压根就没有什么法令可言。

曹魏比东吴要先进一些,因为曹操采取唯才是举的措施,遏制贵族集团的扩张。我们可以看曹操的部下当中,一多半都是有才却没有家族势力的普通人。可是曹操也是独裁主义者,他不会管什么法令,更不会用法令来约束自己。

可诸葛亮完全跟他们不一样,诸葛亮采取依法治国的方针,对自己跟对别人是一样的要求和标准。诸葛亮死的时候,家无余财,还政刘禅,没有培养子侄接手自己的权位,试问那个时代还有谁能做得到?千古名相并不只是说他的能力很强,而是他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一个一枝独秀的王朝。在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史上,属于独一份的那种。

更多文章

  • 官渡之战只是曹操与袁绍之间的战争?不,还是寒门与豪门之战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官渡之战后袁绍有可能东山再起吗,官渡之战前袁绍和曹操真实实力,官渡之战后袁绍还有机会割据吗

    首先我们来看看交战双方的身世背景,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这宦官之子的身世算是寒门吧?而袁绍呢,四世三公啊,袁氏一族四代里三代都有位列三公的地位,这身份妥妥的豪门啊。曹操与世家大族之间的恩怨从兖州之战就开始了,当时的叛乱就是因为曹操杀了名士边让,边让可是当时兖州的名人。曹操因为此举得罪了当时

  • 官渡之战前夕,曹操为什么放走刘备之后又去剿灭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操放走刘备后刘备说的话,官渡之战后刘备进攻曹操,官渡之战曹操为什么不防备

    曹操敢先放下面前的大敌袁绍,把刘备列为第一目标可不仅仅是想报复刘备这么简单,以曹操的性格来说绝不会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做出因小失大的事情。当时曹操有绝对的理由轻视刘备,实际上他并没有这样做,可能很多人觉得正是因为曹操轻视刘备所以才将他放走,其实这一切都在曹操的计算当中,也是曹操对刘备的一次考验。曹操面对

  • 空城计,司马懿看到诸葛亮,为什么不射箭?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的空城计司马懿看破了吗,司马懿看破诸葛亮空城计为何不打,空城计里司马懿为何败给诸葛亮

    诸葛亮为了完成刘备夙愿,多次率大军北伐,但其中一次,因为马谡的失误而失掉了街亭战略要地,形势岌岌可危,此时诸葛亮的身边没有大将,城中也只有文官和两千五百士兵,面对司马懿浩浩荡荡的十五万大军,即便诸葛亮再怎么用兵,也不可能战胜。因此诸葛亮利用司马懿多疑的特点,布下了空城计,他让人把旌旗收起,大开城门,

  • 姜维采用一计害死三位大才,但其实他们都只是司马昭的棋子罢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姜维真的把司马昭围困在铁笼山,姜维钟会联合灭掉司马昭会怎样,司马昭怎么评价姜维

    面对邓艾的封锁,姜维沉着应对最终成功突破,后又设计成功与蜀汉后援大军相合。但姜维不是神人,虽然局部有些胜利,但是从大局来看,当前形势还是非常的危急。很多关口都失守,面对魏军的步步紧逼,姜维只能带着残部进驻剑阁关,以此作为要地,抗击钟会。本来姜维的死死抵抗,已经把魏国的灭蜀计划给粉碎了。钟会大军被堵在

  • 姜维不过是二流武将,凭什么能入选三国“二十四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二十四名将姜维,姜维的武功有多强大,姜维在三国后期武力排行

    姜维是蜀汉后期最重要的人物,不仅是因他有9次北伐,更因姜维还有两个关联性很强的标签。其一,降将!其二,诸葛亮的亲传弟子!为什么姜维会跳槽到蜀国?姜维非常有才华,在魏国不受重视,还被马遵瞧不起,说他是乱臣贼子,这可捅了马蜂窝,姜维祖辈都是曹魏的忠臣,到了自己这被人当成贼人,而且在朝中也不被人所重视一气

  • 刘邦和吕后杀害了韩信,为什么没有遭到骂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吕后杀韩信时刘邦在做什么,韩信是刘邦还是吕后杀的,吕后杀韩信后刘邦怎么看的

    刘邦能从秦朝末年的大乱世中,仅仅用了七年时间,就成为统一天下的势力,三年的反秦战争和四年的楚汉战争,透支了华夏大地绝大部分的实力、资源、人口、物资,七年的战争之后,普天之下最需的是稳定、安平与安宁。马上能得天下,但马上并不能治天下。刘邦夺取天下后,之所以将萧何定为第一功臣,为此还发明了功狗与功人理论

  • 刘备麾下有五虎上将, 手中各统帅多少兵马 马超最少, 关羽最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的五虎上将谁最惨,刘备手下五虎上将分别是谁,张飞关羽马超

    关羽和张飞是刘备从桃园三结义一直陪伴的兄弟,刘备自然是最信任关羽和张飞,但由于张飞的脾气太过火爆,不懂得体恤将士,因此刘备在当时给了张飞两万左右兵马,让他调遣。而关羽不仅战场上能以一敌百,而且在思考问题上不像张飞想的总是太简单,刘备一直觉得自己的兄弟关羽是值得依赖的,因此刘备留下了大量的兵马给关羽,

  • 荆轲刺秦,为什么秦始皇不出手,手下也不去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荆轲为什么没有成功刺秦,荆轲刺秦王是刺杀秦始皇吗,荆轲西出刺秦

    时间倒回到战国时期,经过长期的诸侯割据战争,秦国经济和军事力量增大有统一六国之势。公元前228年,秦国兵逼燕国国境易水,燕国太子为解国家危机开始谋划,派刺客荆轲前去刺杀秦始皇。荆轲以献燕国督亢地图为名接近秦始皇,暗自将匕首藏在地图中荆轲慢慢打开地图介绍时卷在地图里的匕首露了出来,荆轲抓起匕首就朝秦始

  • 刘备请诸葛亮出山时,他为何不选择曹操?曹操当时势力这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不选择曹操,刘备请孔明出山,对刘备诸葛亮和曹操的评价

    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为刘备出谋划策,联合孙权,在赤壁一役中大败曹操为三分天下奠定了基础,也开始了精彩纷呈的三国鼎立局面。可有人会这么想到。为何诸葛亮不投奔于曹操,在赤壁一役中灭了蜀吴,世界人民统一了,不再是战争的痛苦,告别家庭、家庭状况,这不是全世界都满意吗?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事实上,被诸葛

  • 刘备让诸葛亮别重用马谡,真的因他不行吗?刘备其实另有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临死对诸葛亮说马谡的话,谁临死前告诉诸葛亮马谡不得重用,刘备死前为什么说马谡不可重用

    然而事实上,刘备这个人还是非常有心机的,当年虽说他将儿子刘禅以及蜀汉梁山都放到了诸葛亮的手中。可是他在背后却留了一手,托孤时曾经对诸葛亮说过一句话,你辅佐刘禅期间,如果实在辅佐不来,我允许你取而代之,成为蜀汉的君主。明面上,所有人都觉得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可是在诸葛亮在刘备死后管理蜀汉时,却发现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