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唯一看透梁山结局的人,装病离开宋江,最后在海外建国称王

唯一看透梁山结局的人,装病离开宋江,最后在海外建国称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393 更新时间:2024/1/26 3:35:47

我国的四大名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大家对其中的故事大多耳熟能详,即使没有阅读原著,也能在影视作品中看到作者笔下这些人物的风采。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里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好汉故事,108单将,人人都有一首属于自己一生的诗歌。全书内容都旨在在将这些人物活灵活现的刻画,共同形成一个梁山好汉的形象。但这本书中大部分内容都是作者施耐奄杜撰的,历史上并不真实发生这些故事,只是水泊梁山这个地点是真实存在的,位于我国山东省济宁市。

《水浒传》这部英雄史诗对“官逼民反”的事实为主要线索展开描写,梁山好汉个个对封建强权没有畏惧,勇于斗争,在压迫剥削中,上演一系列反抗悲剧。在公认的首领宋江的带领下,他们一起反抗朝廷,最后却只能接受朝廷招安,反抗终究还是以失败告终。在斗争的过程中会发生很多意外,他们不是在战场上战死就是被有意加害而死。但这些人大多是因为对宋江的领导忠心耿耿,听从安排不会审时度势的人,唯一有一个看透梁山结局的人,他装病离开宋江,不仅保全性命,最后在海外建国称王,他是谁呢?

众多周知,《水浒传》中描写的历史环境中高俅发迹,“乱自上作”。不乏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因为自己的一己私利弄得民不聊生。奋起反抗的人们一心只想推翻这些无能的统治者的领导,除去一方恶霸,为百姓除暴安良。而作为领导人物宋江,他在当时是拥有高远的见识和美好的德行之人,只是跟随他的人尚未发现原来宋江的思想也有禁锢的地方。

他们无法预料将来,但其中有一个人对整体环境和局势发展都有与众不同的认识。他就是混江龙李俊,在一百零八将中排名第二十六位。跟随宋江上梁山之前,李俊是一名船公,整日飘荡在扬子江上,有着自己的生存手段。出洞蛟童威、翻江蜃童猛就是他的合作伙伴,三人因为路子宽,交友甚多,并合伙在私盐产业打拼,成为一个贩卖私盐的盐犯。

他之所以被称为“混江龙”,也是因为长期在水上工作、交易,擅长游泳,水性十分好。而这也成为他最终上梁山后赖以生存的军事技能,凭借自己良好的水性,他多次立下大功,为反抗事业做出许多突出贡献。但在上梁山前,官府对他可是十分的憎恶,因为他贩卖私盐,常常需要派官兵去抓捕和他一样的盐贩。而盐贩都是些聪明狡猾的人,常常与官兵对着干,还让这些好吃懒做的懒官十分头疼。

虽然经常成为被抓捕的对象,但是李俊商人的身份,让他得以通过各种方式来逃脱朝廷的抓捕,他还是属于朝廷的子民。当时的李俊可以说是一个财多路广的成功人士,因为多年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他已经将自己的势力遍布当地各个阶层。若是此时他毅然与宋江上梁山,那么意味着自己的地盘和设计多年的势力将要散作一盘散沙。而自己还会被视为朝廷的敌人,今后面临的后果可想而知。

机缘巧合之下,一直在考虑是否上梁山的李俊结识到宋江,因为宋江遇到危险,恰好被他碰上,而且还是三次之后他对宋江熟悉起来。李俊、穆弘张横在当时被称为揭阳三霸,三人互相以兄弟相称,各自有着自己的势力。张横早有跟随宋江的心意,并且给两位兄弟吐露过心声,穆弘不愿放弃自己闯荡多年的心血,不可能离开。只剩下李俊,他当时没有告知二位兄弟自己的观点,保持中立的态度,对此事不褒不贬,自己也暂时没有上梁山。但当他与宋江结识之后,并没有萌发上梁山的想法,彻底坚定上梁山的想法还是在他三次救宋江之后。

李俊每次在宋江发生危险之时总能及时赶到,化险为夷。因为他慕名想要与其义结金兰,结拜为兄弟。李俊总是能及时在宋江面临危险时伸出援助之手,拯救他于危难之际。但面对一次次的巧合,读者大多认为李俊是一个极具有“心机”的人。

他第一次救宋江,是在揭阳岭上,李立的黑店里,李立在宋江的酒里下毒,企图将他毒死。就在危险一步步威胁到宋江生命之际,李俊及时赶到,宋江也因此捡回一条命。但宋江是经过李立的酒店离李俊那里还有一段距离,李俊没有提前到此迎接宋江,也没有提醒宋江这家店是一家黑店。他却在李立前脚下毒后,后脚十分及时的出现,时间的把握如此精准,这不得不让人怀疑这是李俊早就设计好的情节,而他的势力遍布,李立的黑店里也有他的眼线。

他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这样看似意外的情节,让自己成为宋江的恩人,好让他们顺利结交成兄弟。对于李俊的第一次营救,宋江并没有太多的怀疑,在揭阳镇看到有人在卖艺,重义好施的他给卖艺的人一些钱财作为施舍,却不曾想这再一次让宋江陷入危险之中。穆家兄弟对他的行为十分不满,作为一方霸王,他们要求百姓凡事事无巨细全都要一一上报。初来乍到的宋江只顾自己舍予钱财,并没有管当地的这些习惯,私自打赏惹怒穆家势力,因为这一件小事他被一路追杀。

这时李俊并没有出现,看起来这件事并不是他预料之中的事,但世界就是有许多奇妙巧合,逃跑的宋江意欲过江,却一不小心跑上张横的贼船。

张横不仅是这江上打劫的恶霸,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李俊的兄弟。张横将宋江拦截在自己的船上,逼他交出钱财,还想置他于死地。宋江前后都没有逃跑的路,正想着跳江或许还能留得个全尸,李俊便开船到达。他并没有直接将宋江救过来,而是先和自己的老朋友张横唠嗑,关心询问他最近都在靠什么发财。这表演细节就十分明显,他们二人既为兄弟,怎么会不知道对方平日里的勾当。他只是为自己做伪装,营造自己和宋江十分具有缘分的假象,好让他后期对自己更加信任。

他假装惊奇的发现宋江也在张横的船上,借机将他救下来,还把张横、穆弘介绍给宋江认识,这便成为他对宋江的第二次营救之恩。如果说前两次都是李俊的幕后安排,那么第三次就真的是宋江自己作死。众所周知,宋江是梁山众多糙汉子中最有学识的一个,他的诗歌写的极好,在全书中有多处对他所作诗文的描写。比如这首“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就是他所作,但同时也为他引来杀生之祸。

因为诗中不清不楚的句子让黄文炳抓住其中的歧义,将宋江告发,抓到其妄图借此机会将他宣判斩首。李俊在此时却没有直接出手相救,他打好算盘要借花献佛,不想为救宋江而做过多的冒险,万一行动失败,那自己得不偿失。而他断定梁山不会对此事坐视不管,任由他们的“哥哥”被人斩首,冤枉而死。于是他便将船停靠在江边,在回梁山的必经之路上等待,果不其然梁山众人来到江边,遇到他走上他的船才甩下追兵得到解救。

经过三次营救宋江之后,李俊终于踏上梁山,和梁山众人一起四处征战,在此期间对宋江也是忠心耿耿。但他没有想到自己上梁山,就意味着与朝廷为敌,而宋江却一直想着招安。宋江本人也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但他所有的理想都围绕为国尽忠而展开。

这导致李俊后来对宋江十分不满,但由于二人之间早已有情分,他也不好直接提出离开。只好一边办事,一边等待适宜的时机。

没有一次离别不是做出许久的预谋的,到达苏州时,他认为那是最好的机会,于是以自己生病为由,留在苏州养病。宋江不好挽留这位兄弟,带着人往前继续征战,而在他们离开后,装病的李俊便开始实施自己的出逃计划,他运用自己的老本行,想开船离开,于是便开始造船,作为唯一看透梁山结局的人,装病离开宋江,通过水路来到暹罗,最后他还建国称王。

李俊做事从来都是经过仔细考虑,放眼未来的,这也是他最后拥有比梁山众人更好的结局的原因。所谓“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目光短浅便无法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

资料来源:

《水浒传》

《逍遥游》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江用70多个好汉性命,才换来的楚州安抚使,相当于现在多大的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宋江原本只是郓城县的一个小押司,如果按照正常的仕途升迁,恐怕一辈子都不可能得到重用,更不可能出人头地。因为押司在宋朝属于“吏”,是不入朝廷品级的。换句话说,宋江的这个押司连官都不是。而且,宋朝官制实行的是双轨制,“官”和“吏”虽然领的都是朝廷俸禄,但是“吏”是一辈子不可能晋升为官的。也就是说,宋江如

  • 梁山第一大聪明吴用,为何最后在宋江墓前上吊?瞧瞧他做的那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说吴用是梁山第一大聪明并不夸张,这一点从他在梁山平步青云的过程就能够看得出来。吴用和晁盖本是莫逆之交,后来因为劫“生辰纲”一事落草梁山。一行人好不容易有了个落脚之地,按理说至少应该循规蹈矩地过一段时间。可是吴用倒好,直接三言两语激林冲火并王伦,然后把晁盖推上了寨主之位,自己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吴用

  • 明代时曾控制缅甸泰国地区,后来怎么分离出去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后由于麓川王国扩张过快,引起元政权的关注,屡次兴兵征讨,麓川国势单薄,国库耗尽,上表纳贡求和。元朝在其地设平缅宣慰司,册封首领思汗法为世袭宣慰使。到了明朝,对于边远地区,主要是西南地区和中南半岛(今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设立三宣六慰制度,包括三个宣抚司和六个宣慰司。范围广阔,包括云南和缅甸、泰国、

  • 朱元璋最恨的一个人,死后百年还被朱元璋下旨:子孙世代为奴为娼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最残暴的事件,杀功臣是朱元璋最大的污点,朱元璋一生最恨的人

    泉州港发达的海外贸易,虽然给泉州城带来了巨大利益,同样也引来了许多海盗。这些海盗盘踞在泉州港外围的海岛上,经常打劫过往的远洋船队,有时甚至聚众攻打泉州城。当时的宋朝已经是强弩之末,泉州官府根本无力打击这些海盗。公元1274年,海盗聚众攻打泉州城。蒲寿宬和蒲寿庚两兄弟捐钱捐物,协助官兵击败海盗。蒲寿庚

  • 此人是明朝走私大王, 把火药枪技术传入了日本, 日本人至今还在纪念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90年代走私石油大王,火药枪修复过程,明朝造炮专家

    日本的王直铜像在明朝的嘉靖年间,朝廷是不允许进行海外贸易的,所以产生了大量的走私商人。其中最大的走私商人名字叫王直,他是安徽歙县人。他手下有一个十分庞大的走私船队,走私生意做的是非常红火。有一次他的船载着几名葡萄牙人去浙江沿海的双屿岛洽谈生意,因为风暴的原因船队无意间漂流到了日本的鹿儿岛,就是这次偶

  • 朱元璋为啥不把皇位传给朱棣?专家:皇位给谁都行,就朱棣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是否考虑过把皇位给朱棣,朱元璋皇位怎么传给朱棣,朱元璋为何不直接传位于朱棣

    朱元璋将儿子们都分封到各地做藩王,原本是想要子孙后代都能永远享受荣华富贵。可是朱元璋却没有想过,这样的做法对于刚刚登基为帝的朱允炆来说,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朱允炆是已故太子朱标的长子,被朱元璋破格选为皇太孙,成为大明王朝的继承人。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各地的那些实力雄厚的藩王尚且不敢说什么,可是等到朱元

  • 做了朱元璋都不敢做的事,就算是开国功臣也必须死,蓝玉一点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与蓝玉的关系,电视剧朱元璋蓝玉血战洪都哪一集,蓝玉怎么被朱元璋杀的

    下面的众多大将面面相觑,看着赵匡胤笑意盈盈的眼睛,纷纷表示那是求之不得的好事,非常感谢皇帝为老兄弟考虑,赵匡胤就这样兵不血刃地收下了所有的兵权,堪称中华史上一大奇迹。毕竟基本上每一个政权的建立,都会伴随着大量的血腥事件,最为典型的就是三百多年后,乞丐出身的草根皇帝朱元璋,通过“蓝玉案”便一举诛杀了一

  • 朱元璋后代早已不见,唯有一把金丝楠木龙椅,偏居在小山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小时候坐过的龙椅,朱元璋的龙椅图片,朱元璋后代收藏龙椅

    有点文化的人都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是个乞丐。明朝共经历了294年,有二十位皇帝执过政。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实行了很多新政,这些新政有好有坏,所以到最后朱元璋死的时候,世人也不好评判他到底是功劳多还是过错多。朱元璋的一生也非常戏剧化,所以现如今以明朝为背景拍摄的不少影视作品也深受观众喜爱,按理说,明朝皇

  • 梁山好汉那么多,武功高手也不少,为何让宋江吴用当上了梁山首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江与吴用的典型事件,宋江吴用真有其人吗,吴用和宋江谁更聪明

    众所周知,梁山好汉的排名与个人的武力值并没有必然的关系,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排名第一的宋江。按照武力值来说,宋江的武力值只能算是一般,不要说与排名第二的卢俊义相比,哪怕是与排名倒数第二的时迁比拳脚,他能不能打过时迁恐怕都是个问题。可是,虽然说宋江的拳脚功夫不行,但是却并不妨碍他坐上梁山首领的位置,而卢俊

  • 郑和下西洋,为何专挑50岁老妇人带上船?这正是郑和的聪明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郑和第五次下西洋详细记录,郑和每次下西洋也充满了危险吗,郑和从现在哪个地方下西洋的

    虽然说明朝没能成为人类大航海历史上的海上霸主,但是郑和的船队却是当时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舰队。无论是船只的大小还是人员的规模,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庞大舰队。组成这个庞大舰队的人员,除了经验丰富的水手和英勇善战的士兵之外,还有相当多的绣娘、工匠和郎中。在民间传说中都认为,郑和的船队是肩负着寻找建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