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为什么说曹真不死便无司马?

揭秘:为什么说曹真不死便无司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533 更新时间:2023/12/28 8:26:04

曹真,字子丹,本名秦真,曹操的三大养子之一。他“幼年丧父,力大勇猛”,被曹操授虎豹骑将领。曹真是第二代曹魏宗亲大将,深受魏文帝曹丕和魏明帝曹叡的器重,成为了曹魏大将军,曹魏军队的栋梁。有人说曹真如果没有早死,也就也不会有公元249年的高平陵之变,司马懿也不会架空皇帝曹芳,司马炎也不会以晋代魏了。真的如此吗?

个人认为如果曹真和司马懿一样长寿,也就没有司马家族的鲤鱼跃龙门了,曹魏会越来越强盛,统一三国,也不是没有可能,分析如下。

首先,曹真掌握曹魏军权,力压司马懿一头。

秦邵为曹操招募军队时,被豫州牧黄琬所杀害,曹操感慨其忠烈,于是收养了丧父的秦真。从此,秦真改名为曹真,和曹丕生活在一起,关系非常好。在曹丕时期,曹真受到重用,从征蜀护军升任镇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负责蜀汉边境防线,进封东乡侯。不久,曹真又因功,迁使持节、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这时的曹真成为了曹魏军队大佬。

他不是靠宗亲关系上位的,而是有真本事,真才实学。在曹操时期,曹真跟随曹操镇压黄巾余党,表现出不凡的军事造诣,成为虎豹骑将领。在曹丕时代,曹真作为一方主帅,大破羌胡联军,收复河西地区。在魏明帝曹叡时期,曹真率军成功抵御了蜀国诸葛亮的前两次进攻。曹真凭借着这些战功,力压主薄出身的司马懿。如果曹真不死,司马懿很难在军事上有出头之日。

其次,曹真可能和司马懿一同成为托孤大臣。

魏明帝曹叡病重时,将七岁的曹芳托孤给老臣司马懿和宗室曹爽。曹爽是曹魏宗室的代表,和门阀士族代表司马懿一同管理朝政。曹爽毕竟是小辈,和狡猾司马懿不可同日而语。如果曹爽的父亲曹真在世,曹叡就不会选择曹爽作为托孤大臣,而是会选择曹真。

此时,曹真和司马懿一同辅佐小皇帝,他会和司马懿精诚合作,将曹魏治理得有声有色。曹真不需要像曹爽一样,故意打压司马懿,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声望。因为曹真的名望、地位本来就在司马懿之上。曹真只需要和司马懿和平相处,一同为实现曹魏的统一梦奋斗终生即可。

最后,即使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曹真也可以从容平叛。

如果曹真活着,司马懿是没有机会发动高平陵之变的。司马懿也没有发动高平陵之变的动机,也得不到满朝文武的支持,即使发动兵变,注定会失败。曹真是能和诸葛亮一决高下的人物。在蜀汉丞相诸葛亮第一次伐魏的时候,蜀军迅速占领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曹魏震动。此时,曹真力挽狂澜,派遣张郃,打败马谡,抢占军事重地街亭,他自己带兵,于斜谷击败赵云

诸葛亮看到大势已去,不得不退兵。曹真收复丢失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立下不世之功。演义中是罗贯中将曹真的功劳安在司马懿的身上,是为了贬低曹真,抬高司马懿,这不足为信。《三国志》中记载如下:

帝遣真督诸军军郿,遣张郃击亮将马谡,大破之。安定民杨条等略吏民保月支城,真进军围之条谓其众曰:“大将军自来,吾愿早降耳。”遂自缚出,三郡皆平。

能和强者“诸葛亮”巅峰对决的曹真,是不会惧怕司马懿的。即使司马懿发动兵变,控制郭太后和洛阳,曹真也不会像曹爽一样,乖乖放弃兵权,向司马懿投降。曹真会保护皇帝曹芳,用大将军印信,从容调动全国军队,前来勤王。

还有大司农桓范,他可以调动全国粮草,支援曹真的大军供应。司马懿的核心军队,也只有3000死士,还成不了气候。其余门阀士族如果看到司马家族不占优势,他们为了自己家族的根本利益,也会思考继续帮助司马懿是否合算。他们就是随风倒,看到哪方厉害,他们倒向哪方。曹真本身的军事水平,不次于奸诈的司马懿,再加上如此多的优势,岂有不胜的道理。

总结:曹真是三国时期曹魏宗室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年轻有为,有力地护佑了曹魏的江山社稷。如果曹真不早死,也就没有司马家族的鲤鱼跃龙门,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司马炎以晋代魏,更不会有“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因此,曹真不死便无司马,这句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标签: 曹真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禅是一个亡国之君,他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刘禅,历史解密

    在很多人的眼里,刘禅是一个亡国之君,并且在国亡了之后,他居然还能够说出“乐不思蜀”这样一番话,实在是愧对于刘备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在我看来,刘禅并不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而且他与大家在影视作品当中看到的形象并不同,不是一个疯疯癫癫,什么事情也不知道的“二傻子”,反

  • 战国时期五国伐齐前后齐国的国力有何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五国伐齐,战国,历史解密

    在战国历史上,齐国和魏国一样,都有属于自己的辉煌时期,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之后的时期。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消灭智氏,三家分晋

  • 白登之围冒顿有机会杀掉刘邦 冒顿最后为什么放弃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冒顿,刘邦,历史解密

    对冒顿和刘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冒顿在“白登之围”中明明可以杀了刘邦,冒顿最后是怎么想的?冒顿最后为什么放弃了?关于冒顿在白登之围中,为何放走了刘邦,众说纷纭。1、传统的说法,陈平使反间计奏效这种说法流传最广,也最容易让民族自尊心极强的我们相信。据说陈平使用了反间计,派

  • 张鲁为什么没有选择刘备,而是归顺了曹操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鲁,东汉,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曹操攻取汉中时,刘备曾派人前去接应张鲁,但张鲁还是选择归降曹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当时,在曹操攻打汉中时,以张鲁为代表的汉中利益集团,所能选择的方案大约就有这样四个:一是凭借汉中这种天险之地据险而守,和曹操抵抗到底。当时持这种态度的人,主要以

  • 同治为什么一生没有子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同治,清朝,历史解密

    在清代同治,光绪期间一直都是慈禧大权在手。咸丰皇帝驾崩后,年仅二十七岁的慈禧与慈安以及恭亲王奕诉三个人一起联手,发动政变。先后接连铲除了咸丰皇帝指定的肃顺、端华等八位大臣。因为,肃顺等人反对后宫干政。慈禧自然不会对他们心慈手软,杀头的杀头,流放的流放下场都十分悲惨。清除掉绊脚石以后,慈禧就开始正式垂

  • 被孔子骂过的学生,为何后来都成了大人物 ?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樊迟,春秋,历史解密

    孔子门下有3000弟子。3000弟子中最杰出的有72贤人。如果没有孔子这个好老师,这些弟子都不过是历史上长河中的一滴水,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孔子的教育,把他们变成中国文化中的大人物,使他们在历史上有了一席之地。孔子的教育方式很多,其中之一就是骂学生。孔子执教那些年,骂过的学生还真不少。宰予是孔子门下最

  • 历史上最牛的权臣,竟差点让皇帝下跪?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贾似道这一贾似道是个典型性的官二代出生,家庭情况也算赫赫有名。爸爸贾涉是以1个小县的公安局长发家,凭着履立军功,由农村基层领导干部而变成军区司令。贾涉对南宋强敌金国的震撼力不亚于武将岳飞,因为他的存有,金国部队很多年很怕入侵淮东新一代,山东省十几个州收益南宋辖地。我这个人有一个最该人赞叹的地区:治军

  • 刘邦的朋友到底有多厉害 为何身为市井之徒的他们个个都是人才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邦,汉朝,历史解密

    刘邦本是秦朝的一个亭长,家族也不显赫,只是当时的一个小混混,再看他身那些人,萧何和曹参都只是沛县的一个小小县吏,樊哙是个卖狗肉的,灌婴是个卖布的,就连韩信都曾受过胯下之辱,一度寄人篱下。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市井之徒,但是到了最后,这些人都位极人臣,展现出了出色的治国才能。比如说萧何,担任了十余年的丞相,

  • 天京保卫战中李秀成会输是为什么?跟什么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天京保卫战,清朝,历史解密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忠王、太平天国著名将领,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1862年5月,曾国藩命令曾国荃率领3万湘军水陆并进,28日抢占秣陵关、大胜关和三叉河,截断太平军粮道,之后又调来2万援军,共5万人围攻天京。5月30日就打到了雨花台下。洪秀全恐慌不已,一日三诏命令进攻上海的李

  • 吕不韦从社会最底层的商人,是怎么一跃成为丞相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吕不韦,战国,历史解密

    天下大事,都可以算是一桩桩生意,无非就是钱财和名声地位的交易而已。吕不韦前期想要得到钱财,所以一直都在做生意,即使地位不高,依旧不会影响他的生活品质。而到了后期吕不韦开始需要名声和地位,于是开始在政治上做投资。吕不韦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商人在战国时期地位不算低下在战国时期,并没有说商人就一定地位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