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李傕郭汜能攻破长安?不是吕布无能,而是王允无谋

为什么李傕郭汜能攻破长安?不是吕布无能,而是王允无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610 更新时间:2024/1/24 10:51:41

吕布是五原郡九原县人,起家是随着并州刺史丁原,丁原主簿,驻扎在河内。丁原对他就非常信任。汉灵帝驾崩后,丁原率兵到洛阳,和何进一起策划诛杀十常侍的事。吕布跟着丁原一起到了洛阳,丁原被何进拜为执金吾,吕布仍然在丁原手下。

但是何进诛杀十常侍不成,反而被十常侍所杀,洛阳大乱。董卓此时来到洛阳,控制了洛阳的形势。董卓想夺丁原的兵,为自己所用,就策反吕布,吕布杀了丁原,投靠了董卓。董卓对吕布也非常信任。这时候因为董卓在朝廷所作所为比较暴虐,知道朝臣有人想杀他,就出入都带着不少卫士,保护自己的安全,吕布就是董卓的卫队长。

但是,吕布因为跟董卓的小妾私通的时候,被董卓发现了,董卓一气之下就想追杀吕布,吕布逃走。后来在手下的劝说下,吕布和董卓又和好了。但相互之间的信任自然大不如前,吕布知道董卓喜怒无常,怕被董卓所杀,心怀忧惧。这也就是后来《三国演义》里的貂蝉故事的由来。

董卓控制朝廷,废黜少帝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的时候,王允被拜为太仆,不久后转为尚书令。初平元年,杨修的父亲司徒杨彪被罢免,王允就被拜为司徒。王允和杨彪一样,都是冠盖士族。

//i1.go2yd.com/image.php?url=0Psfp9TIH3

董卓迁都长安之后,董卓还留在洛阳,主持抵抗关东诸侯的战争,所以长安朝廷的事基本上就交给王允来主持。董卓这时候和王允关系也很好,对王允很信任,没有什么猜疑。但随着董卓的倒行逆施越来越明显,王允也开始和士孙瑞等人密谋反抗董卓。

初平二年,董卓从洛阳回到长安,拜王允为温侯,王允一开始是拒绝的,后来别人劝他,让他不要太拒绝,以免让王允怀疑他。

王允是太原人,吕布是五原郡九原县人,两人都是并州人。就以同州的名义和吕布暗通款曲,相互勾结上了。而且,吕布还帮王允引荐了董卓手下的另一将领李肃。

此时董卓在郿县囤积前凉财物,足够三十年之用,号称郿坞,把他的家属等人都放在这里,又让他弟弟董旻率军守卫。这里就变成了董卓的土围子。也可以说,董卓在郿坞经营的这个土围子,是魏晋时期北方大量出现的“坞堡”的先行者。

初平三年四月,汉献帝大病新愈,要在未央宫大会朝臣,董卓也从郿坞前来参加。董卓此时出入都有大量卫士随从,而且在衣服里面内衬软甲。但董卓的卫士只能控制皇宫以外,他的卫士又是李肃和吕布所率领的。

进入皇宫以后,李肃先刺,但没有刺到董卓的身上,只伤了他的胳膊,从车上掉下来了。董卓大喊:“吕布何在?”让吕布来保护他,吕布在后面也喊了一声:“有招讨贼!”就从后面刺中了董卓,埋伏在宫里的士兵就上来杀死了董卓。之后,又让皇甫嵩率军攻破郿坞,董卓全家都被杀死。

这之前,因为朱儁在关东纠合诸侯,起兵反抗董卓,董卓让他的女婿牛辅率兵到陕县驻扎,进行防御。牛辅让他手下的李傕郭汜等人率军出击,攻破朱儁军,大掠陈留、颍川等地。董卓死后,吕布派李肃奉诏书到陕县讨伐牛辅,反而被牛辅击败,吕布就杀了李肃。但是牛辅军中无故惊慌,牛辅怕军心不稳,就自己逃走了,手下人杀了他,传首长安。

此时,李傕、郭汜等人还在关东,因为王允和吕布都是并州人,就把军中的并州人全都杀死。牛辅死后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就派人向王允请求投降,并请求朝廷下诏赦免他们。王允这时候自以为自己已经控制了长安,李傕、郭汜不足为虑,就以一年之中不能大赦两次,拒绝了李傕郭汜的请求。李傕郭汜无奈之下,就想扔下军队,偷偷跑回凉州。

贾诩就在这个时候出场了。他劝李傕郭汜说,听说现在长安要杀光凉州人,你们现在放弃军队逃跑,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杀了你们,但你们有军队在手里,率兵向长安进军,说不定还可以击败王允、吕布,找到一条生路。

李傕、郭汜就率麾下军队向长安进军,沿路所到之处都收集董卓残部,征调当地老百姓,到长安时已经有十多万人的军队了。王允派董卓原来的将领徐荣、胡轸率兵到新丰阻击李傕、郭汜,徐荣战死,胡轸率军投降了李傕郭汜。李傕郭汜就开始围攻长安。

本来李傕郭汜此时围攻长安只是试探性的,十多万人的军队,如果久攻不下,粮食不足,就只能退兵到别的地方去掳掠。而且,李傕郭汜在定计率军返回关中的时候,打的主意也是这样,如果能攻入长安,为董卓报仇,当然是好,如果不行,就在关中三辅地区掳掠一番,然后就要退回凉州,化境自保,也就是当军阀。

长安是西汉时期的都城,城坚墙高,一时之间当然是无法攻破的。李傕、郭汜的军队又是没有什么纪律的,战斗力其实并不是太强。

此时吕布所率守卫长安的军队,主要都是董卓留下来的军队,其中有一些是凉州人,也有些是董卓从并州带来的。

董卓死后,吕布曾建议对董卓的部下大赦一次,以安其心。但王允认为,董卓死后,这些人本来就心怀危惧,内不自安,如果这时候大赦,就等于公开表示这些人有罪,不是安定人心的办法。就没有大赦。

对于董卓手下的军队,王允想全部遣散。有人建议他,这些凉州人都很怕关东人,现在董卓死了,他们都怕关东诸侯入关,会杀了他们,不如让皇甫嵩先统帅这些部队,继续在陕县屯驻,再和关东诸侯联系,逐步想办法善后。

王允又认为,关东诸侯和他们一样,都是为了反对董卓才起兵的,如果我们还是接着在陕县屯兵,虽然可以安定凉州兵的人心,但会让关东诸侯认为我们是不让他们入关,又会和关东诸侯为敌。又拒绝了。

所以,董卓部下留在关中地区的,都各自拥兵自保。等到李傕郭汜进兵关中,这些人就都和李傕郭汜汇合,一起围攻长安了。因此,守城才八天,本来攻城毫无希望的李傕郭汜突然得到城内凉州兵的内应,攻进了长安,吕布在混乱中逃走。吕布逃走时,曾请王允和他一起逃走,王允又表示拒绝,要和天子共进退。

《后汉书·王允传》:

城陷,吕布奔走。布驻马青琐门外,招允曰:“公可以去乎?”允曰:“若蒙社稷之灵,上安国家,吾之愿也。如其不获,则奉身以死之。朝廷幼少,恃我而已,临难苟免,吾不忍也。怒力谢关东诸公,勤以国家为念。”

王允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也被全部杀死,只有他侄儿王晨、王凌逃回老家。后来,王凌被曹操征辟,加入曹操阵营,逐步高升。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控制曹魏政权后,王凌在淮南起兵,反对司马懿,兵败后自杀。

不过,太原王氏始终是士族高门,到东晋时,王与马共天下时指琅琊王氏,也就是王朗一支,而和陈郡谢氏并称王谢的,则主要是指太原王氏,在东晋中后期的政治舞台上,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

王允在三国前期也曾经非常出彩,尤其是经过《三国演义》的演义,他用美人计和连环计杀死董卓,让他显得非常老谋深算,很有心计。但实际上,王允却完全不是这样的人。政治需要坚持原则,但也需要在非常之时进行变通,也就是所谓的行权。尤其是在乱世,更需要在坚持原则和变通之间寻求平衡。而王允的特点恰恰是坚持原则有余,变通能力不足。

甚至是在策划反对董卓之前,和董卓的合作,也并不是他在有意识的潜伏,而是真心实意的和董卓合作。原因很简单,董卓之乱前,王允从逃亡的地方回到洛阳,是来给灵帝奔丧来的。之后又参与了何进诛杀十常侍的事情,十常侍之乱后,也是董卓一手将王允提拔为司徒这样的高官。他一开始显然并没有反对董卓,甚至董卓废立,他也没有反对。真正反对董卓,是在他发现董卓根本不是汉室忠臣之后。

诛杀董卓之后,王允和吕布本来是有机会通过政治手腕来逐步安定人心的,此时关东虽然已经大乱,但也才刚刚开始,各大势力都还没有完全成型,还在混战之中,连李傕郭汜都能轻松击败他们。如果王允在政治上能够成熟一点,收伏凉州兵,为己所用,先让关中的局势稳定下来,再伺机出关,讨伐各路诸侯,还是有机会实现汉室复兴的。

但杀死董卓容易,收拾董卓死后带来的政治混乱局面很难。正是在善后的过程中,王允在关键性的问题上始终表现得比较迂腐和幼稚。比如吕布请求大赦凉州兵,作为权宜之计,这是完全可行的,但王允却以堂而皇之的理由拒绝了,实际上等于将凉州兵逼上了反叛之路。

不过,在各版电视剧里,对王允的理解都有一些误会,诛杀董卓后,王允也擅自诛杀大臣,封拜除授,变成了一个小型的董卓,也就是权臣。其实这倒还真不是,王允是真心诚意的汉室忠臣。否则,他何必留下保护汉献帝,而不是跟吕布一起逃走呢?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为何说她是红颜祸水?她为除掉奸臣董卓做出哪些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董卓十大奸臣排名,董卓是怎么变成奸臣的,历史上董卓算不算奸臣

    刺杀董卓的勇士伍孚虽然被杀死了,但这并没吓住朝中一些勇敢的大臣。司徒王允假称自己过生日,把朝中的一些旧臣请回家中赴宴。宴会上,王允忽然大哭,大家不解,便问:“今天是您的生日,您为什么要哭呢?”王允说:“今天并不是我的生日,我想和诸位叙一叙,怕董卓怀疑,才故意说是生日请客。当前,董卓专权,国家遭罪,我

  • 为亲情丢掉皇位的王爷,兄弟上位后,补偿给他李世民加曹操的名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世民评价曹操,李世民评曹操12个字,李世民和曹操的关系

    宋太宗赵光义是以“金匾之盟”的名义,接替兄长赵匡胤登上帝位,按照道理来说,他之后的皇位接班人就应该是赵匡胤的另一个弟弟魏王赵廷美,可谁都知道“金匾之盟”就是个幌子,赵光义自然也不可能把皇位真传给弟弟。赵匡胤留下来的两个儿子怎么死的,别人不清楚,赵光义肯定是清楚的,他也绝对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们,未来得到

  • 为什么三国那么多大能谋士,唯独诸葛亮的历史地位最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亮三国历史地位,三国最厉害的谋士诸葛亮,三国里的诸葛亮到底有多厉害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是诸葛亮历史地位崇高的关键因素。而军事能力不是决定一个人的历史地位的唯一因素。毕竟有很多睿智的人觉得,军事能力不出色的人就是垃圾,垃圾就不配有很高的历史地位,军事能力就决定一切。然后这群人就会掏出现代办公室史学,跟你分析贾诩的避事自保和司马懿的韬光养晦才是做人的智慧,诸葛亮不过

  • 曹魏的四位“安西将军”:邓艾上榜,另外三位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魏邓艾简介,曹魏各个时期将军,邓艾的个人简历

    一、曹仁曹仁(168年-223年5月6日),字子孝,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仁少时喜好弓马弋猎,不拘小节。领军之后,奉法守令。跟从曹操征战四方,破袁术、攻陶谦、擒吕布、败刘备,参加官渡之战,立下汗马功劳。赤壁之战后,镇守江陵,抵御周瑜的进攻,最终弃城而走。建安十六年(211年),征西将军夏侯

  • 刘裕如果坚持北伐,能否灭掉北魏,一统天下?他比朱元璋差了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裕不死能战胜北魏吗,刘裕能灭掉北魏吗,刘裕怎么对付北魏

    他一生战无不胜,培养众多优秀将才,北伐中原势如破竹,称得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然而,就在刘裕夺取长安后,坐镇后方的首席文官刘穆之英年早逝,刘裕不得不离开关中,停止北伐。关中留守的部将王镇恶、沈田子等人自相攻杀,胡夏政权的赫连勃勃,趁势大举南下,夺占关中,刘裕军损失惨重。刘裕虽然在几年后正式称

  • 跟袁天罡齐名的神算子,曾预测武则天称帝并屠戮皇族,结果竟成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袁天罡看幼年武则天,袁天罡和武则天什么关系,一代女皇袁天罡救武则天

    在民间传说中,唐朝著名相士袁天罡被描绘成一位料事如神的预言家,有“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本领。不过在当时,还有一位跟他齐名的预言家,同样配得上“神算子”的美称,此人,便是在太宗、高宗两朝担任太史令的李淳风。据正史记载,李淳风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尤其精通天文、历法、数学(“幼俊爽,博涉群书,尤

  • 李世民能力非常优秀,为什么唐高祖李渊却不立他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渊太子,卓越集团太子李渊,隋唐英雄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

    根据《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说:“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適(通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雨丝就是,隐公年长又贤能,为什么不适合立为国君呢?因为立嫡子就是立年长的,不管他是否贤能;立庶子就立尊贵的,不考虑他是否年长。李渊夺得隋朝江山后,按照古代的制度,应该立嫡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李渊的

  • 假如秦始皇,李世民,朱元璋,曹操在一个时代,谁最有可能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和曹操哪个厉害,曹操和朱元璋在一个时代吗,朱元璋和曹操的能力谁更强

    相比之下,秦始皇征伐有余,但收笼天下人心远不及李世民。曹操文学才华最高,但于打天下并无实用。虽有卓越的军事才干,但生性多疑,又伏有急躁毛病。虽广揽英才,但多以利害关系维系,少以仁爱忠义感之。明太祖朱元璋起点最低,然能征善伐,兼之能收笼士人之心,其政策多少能合乎黎民要求,故有一定民众基础,其政治集团以

  • 武则天临死,为何把江山还给李家?多年后,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则天最后为什么把江山还给李家,武则天晚年为何把天下还给了李家,武则天最后一个皇位还给了李家吗

    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讲的是一个非常传奇的女性,她的一生都充满传奇色彩,她就是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的女皇帝,她自己本身也是一身的才华,在她统治的这些年唐朝也是非常强盛的,不得不说她的确是一个合格的统治者,也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从有了国家政权以来就一直都是男性登上皇帝那个宝座,而女性一直也都被认为服侍的角

  • 隋朝九岁女孩石棺上刻着:“开者即死”,考古人员打开后激动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隋朝九岁女童墓开者即死,隋朝9岁女孩的石棺,古代四大美女尸骨之墓

    陕西省是一个经常出文物的省份,随便找个什么大街小巷的角落往下一挖,说不定都能挖出一座古墓,挖到许多价值连城的文物。所以陕西当地的人们常说,自己的家乡人杰地灵,受到十三朝古都历史文化的庇佑,会把这一点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永远的延续下去。而其他地方的人如果在新闻上看到陕西又出现了新的古董,也不会觉得大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