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春秋霸主晋文公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揭秘:春秋霸主晋文公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135 更新时间:2024/3/8 7:40:35

揭秘:春秋霸主晋文公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晋文公重耳是晋献公的一个儿子,从小气度不凡,好结交英雄豪杰,十七岁的时候身边就有贤人五人。晋献公立幼子为太子,怕重耳作乱,派人诛杀重耳,重耳闻讯后,带领随从逃走,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流亡生活。

首先逃到狄国,娶妻生子过了十二年。这时晋国的国君是重耳弟夷吾晋惠公,他担心重耳回国夺位,便派杀手来狄国杀重耳,重耳听到消息,打算逃往强大的齐国寻求庇护。临行前,对妻子说:“夫人啊,我与你约定好,如果我过了二十五年还没来接你,你可以另外嫁人了。”妻子笑说:“等到二十五后,我坟墓上的柏树都长大了。不过,我一定等你回来。”几年之后,重耳便将她接回晋国了。

经过卫国时,卫文公对重耳一行没有礼遇,重耳愤然离去。来到卫国的五鹿时,因为饥饿向当地农夫讨求饮食,一个农夫往坛子里装满泥土献给重耳,重耳十分生气,要惩罚农夫。五贤之一的赵衰劝说:“这是上天献给公子泥土,说明公子将拥有土地,公子应该跪拜接受啊。”重耳听了,悚然一惊,当即跪下恭敬地收下这一坛泥土。后来,卫国被晋文公吞并。

到了齐国,齐桓公非常优待重耳一行,并嫁宗室女与他为妻。重耳在齐国生活安乐,不爱江山爱美人,迷恋妻子,不想离去。齐桓公死后,齐国内乱。赵衰、咎犯等人在树下商量劝重耳离开齐国,这些被女侍者听到了,回来告诉重耳妻子,妻子把侍者杀死,劝重耳赶紧离开。重耳说:“人生快活莫过于此,我不走,我死也要死在这里。”妻子说:“你是一个大国的公子,因为形势所迫才来到这里,这么多人跟随着你,为你卖命。你不想办法尽快回国创业,报答这些为你辛劳的手下,却贪恋女色,我都为你感到害羞。”重耳还是不听。妻子便和赵衰等商议,把重耳灌醉,扔上马车就跑。重耳醒来后,早已出了齐国边境。重耳大怒,提剑要杀咎犯。咎犯说:“杀了我,能让你成就大事,我心愿已足。”重耳骂道:“如果事情不成功,我吃了舅舅你的肉。”原来咎犯是重耳的舅舅。咎犯笑道:“如果事情没有成功,我的肉又腥又臊,公子爷怕是不肯吃的。”重耳也笑了,才继续行走。

经过曹国时,曹共公对重耳很不礼貌,听人说重耳身上的肋骨连成了一片,感到非常好奇,于是在重耳换衣的时候,偷看重耳。被重耳发现,大怒而去。后来曹国也被晋国蹂躏极惨。经过宋国时,宋襄公听说重耳贤能,以国礼待遇。后来,晋国几次救宋国于危难之中。

经过郑国时,郑文公对他也不礼貌。郑叔瞻劝郑文公说:“重耳是一个贤人,跟随他的人都是相国之才,我们应当好好款待他。”郑文公说:“诸侯逃亡的公子经过我们这里的每天都有很多,哪里能够照顾这么多?”叔瞻说:“君主你对他不客气,就应该杀了他,以除后患。”郑文公也不听。后来,郑国也遭到了晋国的狠狠报复。

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以诸侯之礼款待他。一日,成王问他:“你回国后,如何报答寡人?”重耳回答:“大王是一国之君,什么都拥有了。我也没什么好东西献给大王了。硬是要我报答的话,如果日后晋楚两国交战,我军可以往后撤退九十里。”后来晋楚两国交恶,两军对垒时,晋文公果然践行诺言,命令晋军后退九十里,这就是成语“退避三舍”的来由。

重耳最后一程来到秦国,秦穆公一下子嫁给重耳五个宗室女子为妻,结为秦晋之好。然后,在秦穆公的大力支持下,重耳回国夺取了王位,在五大贤人的辅佐下,晋国迅速发展为强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是性情中人,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真个是快意恩仇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张居正为大明续五十年国祚,崇祯称他为救时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居正,明朝,历史解密

    昔日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将作战穿的传统长袖服饰改为胡人的短衣长裤,因为胡人的衣服大都是皮革所制,所以便有了“改革”一词。所谓改革便是变革,革新,改变腐朽的的旧事物,然历代改革家鲜有善终之人,当年商鞅变法以强秦,商君却死于车裂,晁错为削藩而被腰斩于东市,明万历首辅张居正,开创万历新政,凭一己之力,为大

  • 秦国的弩箭射程真的达到792米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对秦国弓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有人说秦弩的最低射程是792米,真实数据是多少呢?有人说秦弩的最低射程是792米,老实说冷兵器时代,这个射程有点让人不敢相信呐。毕竟用火药推动的三八大盖,射程也只有460米到800之间,这是最低距离,三八大盖的最高射程更是能够达到2400米

  • 郭嘉提出得“十胜十败”具体指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郭嘉提出得“十胜十败”具体指的是什么?郭嘉面对曹操担心袁绍之事,提出“十胜十败”说法开解曹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安二年(197年),曹操讨张绣新败,袁绍写信羞辱。曹操正担心自己不具备与袁绍抗衡的能力之时,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之说。他一连举出十条理由,以证明“公有

  • 宋真宗时期的大火是谁放的?凶手抓到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宋真宗时期,一场大火在东北风的引领下蔓延了开来,很快将宫殿、六座王府、中央官衙等烧了个干净。那么这场大火是谁放的?凶手抓到了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1015年4月23日晚上,一场大火在荣王府点燃,本来只是一场小范围的火灾,但因为突然来了大风,火势迅速失控,从荣王府窜出,接连烧着了各个

  • 李斯为什么不帮扶苏?解密扶苏和李斯的恩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赵高修改诏书,杀死嬴政嫡长子扶苏,那么李斯为什么不帮扶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李斯,嬴政统一六国的大功臣,也是他向嬴政提出了皇帝的称号,绵延千年的皇帝称号正是由李斯提出来的,李斯也被始皇封为宰相。秦始皇统一之后,收缴民间兵器这一举措,也是有李斯最先提出来的。另外,李斯

  • 夺门之变是怎么回事?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明朝代宗朱祁钰景泰时期,明代将领石亨、政客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于景泰八年(1457年)拥戴被朱祁钰囚禁在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复位的政变。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景泰八年正月,景帝病重不能临朝。石亨、曹吉祥、张軏、杨善、许彬、徐有贞等人为了自身利益密

  • 鞑靼:对欧亚草原突厥蒙古系统民族的泛称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鞑靼,蒙古,历史解密

    鞑靼或鞑靼人(Tatar或Tartar)是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对出现在欧亚大草原的不同的游牧民族的泛称,不是一个具体的民族或团体。 在东亚最早见于唐代突厥文碑铭和某些汉文记载,先后有“达怛、达靼、塔坦、鞑靼、达打、达达”诸译,其指称范围随时代不同而有异,辽金时指蒙古高原东边的塔塔尔部;明代仅指蒙古高原东

  • 朱棣如何效仿李世民宫变,他能成功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是我国古代非常厉害的一个王朝,这个朝代有强汉盛唐之说,由此就可以看出唐朝的厉害。唐朝时期西域各国都属于唐朝的属国,不过后来唐朝后期的时候,王朝走了下坡路,这时候的唐朝就没有对西域的控制权了。后来随着唐朝的灭亡,西域各国纷纷对唐朝发难。好在最终的中原王朝再一次统一,只不过这时候的王朝对西域各国的控

  • 三国乱世的时期,为何很少有外国的侵略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中国经常面临非常强大的外患,比如秦国面临义渠的威胁,而汉朝则面临匈奴的威胁,唐朝初年甚至向突厥称臣。更不要说中国的分裂时期,许多外敌都趁机入侵中国,比如五代十国时期。但是作为天下大乱的三国时期,为什么没有外族入侵中国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建立魏国,蜀

  • 樊哙是刘邦的老部下,为何刘邦却要杀了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朝,樊哙,历史解密

    秦末群雄并起,刘邦率先入关中,覆灭了大秦帝国,而西楚霸王项羽则消灭了秦军主力,意在夺取天下,遂在鸿门设下一宴,欲除刘邦,樊哙在鸿门宴上立下大功,保得刘邦全身而退,并且从刘邦在沛县起兵的时候就开始跟着他了,多年来南征北战,为大汉王朝的建立是抛头颅洒热血,然而在刘邦晚年即将去世之时,却让陈平去杀了樊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