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商朝“事死如事生”的礼制入手,浅谈古代人殉制度的始与末

从商朝“事死如事生”的礼制入手,浅谈古代人殉制度的始与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773 更新时间:2024/1/10 11:27:43

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计久丧,为久禁从事者也,财以成者,扶而埋之,后得生者,而久禁之,以此求富,此譬犹禁耕而求获也,富之说无可得焉,此为辍民之事,靡民之财,不可胜计也。——《墨子·节葬》

说起盗墓,不少人会脊背发凉。

但对于古代的那些盗墓者而言,他们却趋之若鹜,因为墓穴中的宝藏,足以令他们忘却生死。

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叙述,当利润达到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有绞首的危险,这虽然是形容资本家而不是形容盗墓者,但用在他们身上也极为合适,因为盗墓所带来的利润绝不止3倍。

那么为何盗墓会有如此高的利润呢?

这是是因为古代的古墓中,有大量金银珠宝和价值极高的冥器,有时候单单一件物品,就够一辈子的花销了,这些盗墓者不心动才怪。

但,古墓中并不是只有价值高的物品,还有它的”主人“,有时候,其中的尸骨还相当多,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是源自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恶俗——人殉制。

你或许会说,秦国的秦献公在国内推行变法时,发明了用陶俑代替活人殉葬,不是意味了该制度的结束吗?其实没那么简单,因为殉葬制真正被取缔是在清朝。

本篇飞鱼就从商朝“事死如事生”的礼制入手,浅谈下古代殉葬制度的始与末。

从商朝“事死如事生”的礼制入手,浅谈古代人殉制度的始与末,此制度兴起于商朝,终止于清朝,可以说几乎贯穿了整个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

人殉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相当残忍的制度,是指有权有势的人死了之后,让活着的人陪葬,当然也有些人是自愿的,但大多数还是被迫的,说白了这是古代社会一种相当尖锐的阶级对立。

人殉制什么时候开始兴起的,无确切记载,应该是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存在了,飞鱼暂从商朝说起,商认为人死后会进入另外一个世界,而墓就是在另一个世界的住所,所以他们提倡”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这也是奴隶社会的”礼制“,《荀子·礼论》中记载: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

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人死之后,要像还活着的时候一般对待,所以当有权势的天子或者奴隶主死后,就会把生前所用贵重的物品带入坟墓,以求在”另一个世界“过活的比较滋润,当然贵重的物品也包括生前为自己服务的奴隶、奴婢甚至妃子。

根据发掘的奴隶主的墓葬发现,跟随其殉葬的人数有时候多达几百人,他们中有的驾车的车夫,有负责保护的护卫等等,当然墓主人越尊贵,陪葬的物品也就越多,因为只有如此,才能证明自己生前是多么的荣耀,也就是从这时期,人殉制慢慢兴起了。

秦献公用陶俑代替活人殉葬。

秦献公用陶俑代替活人殉葬,意味了该制度的结束?其实没那么简单,活人殉葬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恶俗,奴隶制也好,封建制也罢,都带有时代赋予的局限性,这也造成了这一制度时而盛行,时而又被摒弃。

周朝时期,这一制度继续发展,根据《西京杂记》记载:幽王冢甚高壮,羡门既开,皆是石垩。拨除丈余,乃得云母,深尺余,见百余尸,纵横相枕藉,皆不朽,也就是说陪周幽王殉葬的人数有百人之多。

春秋战国时期,维持社会稳定的奴隶制开始瓦解,愈演愈烈的殉葬制,被很多当权的君主看到了弊端,因为随着大量奴隶被殉葬,造成了兵源的稀少和战斗力的下降,随之而来的就是对殉葬制的变革。

其中不得不说就是秦献公始用陶俑代替活人殉葬,我们现在还能看到的兵马俑,就是用陶俑技术制造出来的,而秦国也因为废除了活人殉葬,而保存并发展了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秦国最后的统一华夏,和秦献公的这一创举也有相当大的关联。

你可能会说,既然用陶俑代替了活人,这一制度该慢慢消亡了吧,其实不然,因为秦始皇死后,大量活人被殉葬,其中又以后宫无子的嫔妃为多,《史记》记载:秦二世下诏令: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

这里不得不提的是,秦始皇陵建成之后,大量的工匠也被殉葬了,《史记》又记载: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由此可见,给秦始皇陪葬的人数绝对是惊人的。

封建社会殉葬制的演变和衰亡。

人殉制随着秦朝的灭亡,渐渐的走入了低谷,到了汉、唐时期,逐渐被死人陪葬制度取代,也就是说,当君主死后,活人不必被殉,但是等到死后,就要被埋入皇陵,这种制度则是相对文明了很多,但并不能说这时期活人殉葬制度彻底被废除了,或许只是相对比较少了而已。

到了宋代,中原王朝的实力开始疲软,而北部的游牧民族不断南下,入侵中原,其中契丹、党项、女真、蒙古族对中原王朝的威胁最大,而这些少数一直保持着活人殉葬的习俗,当他们入主中原后,这一恶俗又被带了起来。

到了明、清时期,活人殉葬制度再次有了明显抬头,根据《李朝实录》记载:帝(明成祖朱棣)之崩,宫人殉葬者三十余人,而明朝的殉葬制到了明英宗时,才算被遏制,这是由于明英宗临死的遗言: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而止。

明朝灭亡后,清朝入主中原,这一制度又被带进了中原,《顺治东华录》中记载:睿王薨于出猎之所,侍女吴尔库尼将殉葬,而这一制度到了清朝康熙之后,才彻底被废除,此后史书中也再也没有任何关于活人殉葬的记录了。

王士禛的《池北偶谈》中记载:八旗习俗,多以仆妾殉葬,朱御史小晋(裴)始建议禁止,得旨允行。

飞鱼说:

人殉制度,并不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产物,在世界其他地区也有这种制度的存在,比如古埃及,埃及出名的木乃伊,其实就是人殉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

由此可见,人殉制度就是社会阶级对抗发展下的产物,人殉制度也并不是只有在王室中独有,其手段也有很多,并且有些手段也是相当残忍的,可以说中国古代落后的社会制度势必会土崩瓦解,从这一惨无人道的制度也可见端倪。

对此,您怎么看?

参考文献:《墨子》、《荀子》、《西京杂记》、《史记》、《李朝实录》、《顺治东华录》、《池北偶谈》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更多文章

  • 封神演义中,为什么神仙们都不敢杀纣王?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封神中谁是纣王最害怕的人,三妖杀纣王,封神中的纣王很厉害吗

    但纵观全文,我们发现,没有任何一个神仙能杀得了纣王,即使是圣人女娲娘娘也是如此。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纣王毕竟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因为荒淫无道,实行暴政被周取而代之。如果写成被神仙杀死,就有点歪曲历史了。二,不是神仙不敢杀商纣王,而是不愿违背天意,要顺其自然。天意是要

  • 封神演义中的闻仲,修为和法术都比姜子牙高,为什么总被姜子牙打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封神榜闻仲和姜子牙打架,封神英雄榜大结局姜子牙大战闻仲,闻仲大战姜子牙

    而闻仲呢?是商朝太师,地位上就超过姜子牙。修为方面,原著中提到,闻仲跟随师父金灵圣母修行了50年,却已经修成了金仙境界,甚至已经快达到大罗金仙的境界了,法术极强,一点不输过姜子牙的那些师兄们,比如十二金仙。但奇怪的是,当闻仲率兵去讨伐姜子牙的时候,却总被姜子牙暴打,这是为什么呢?也许你会说,那是因为

  • 封神演义中的孔宣,为什么阻挡姜子牙伐纣,却不想伤姜子牙的将士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孔宣的原身是一只上古孔雀,而他的母亲,则是混沌时期的第一只凤凰。在夏末时期,凤凰下凡落于商朝,随即商朝崛起,灭了夏,当时的人们就把凤凰作为商朝的保护神,这就是传说中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所以孔宣继承了母亲的愿望,自燃要护商,但又不愿意伤及平民,他也知道纣王无道,在两军对垒时,也多处提及不要伤害对方城

  • 封神演义中,为什么截教灭亡,商朝也跟着灭亡?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封神演义截教和阐教,封神演义为啥要打击截教,封神演义截教与阐教的损失谁更大

    可见,女娲娘娘是不能直接灭掉纣王的,更不能直接灭商。神仙讲究一个因果,而纣王当时还是人王,收受人族气运。哪个神仙如果杀了纣王,将会缠上因果而导致其修行不得寸进。所以只能让纣王自寻死路而不能直接动手。王有帝王之气,在气数未尽的时候,是有气运户主的!妲己也不敢一次到位,而是一点一点的腐蚀。不仅是让纣王沉

  • 封神演义中,为什么姜子牙不能成仙?原因只有2个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为什么姜子牙不能成仙呢?有人说,姜子牙应该有仙缘,不然怎么能主持封神大会?只是没有入封神榜,不受封神榜的限制,做一个逍遥的神仙而已。其实笔者认为,并不是,姜子牙不能成仙的原因只有2个,一是元始天尊说他与修仙无缘,二是他代元始天尊封神,长期沾惹了凡尘。而修行之人,一旦沾惹了太多的凡尘,是影响修行

  • 封神演义中有位神仙,最早知道妲己是狐妖,纣王差点就杀了妲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纣王和妲己的第一次见面,狐妖附身妲己迷惑纣王,妲己纣王酒池作乐

    于是,随手用树枝削了一把木剑,就来到纣王的宫中,说是来除妖的。这位神仙就是云中子。他是阐教元始天尊旗下的一位散仙,实力比十二金仙还强,同时也是福德之仙。原著中是这样形容的:风姿清秀,相貌稀奇,道家风味异常,宽袍大袖,有飘然出世之表。十二金仙都曾被困黄河阵,被削去顶上三花,胸中五气,只有云中子不犯黄河

  • 封神演义中,为什么元始天尊从不教姜子牙法术?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封神榜元始天尊和姜子牙,封神榜姜子牙为何厉害,封神榜中姜子牙为什么这么厉害

    原著中提到:“挑水,浇松,种桃,烧火,搧炉,炼丹。”这就是姜子牙从32岁上山,到72岁下山,整整40年所干的活,可以说,并没有什么高深的法术,都是一些佣人所干的活。那么,元始天尊为什么不叫姜子牙法术呢?原因很简单。姜子牙就是这个才智,他的定命就是主持封神行动,领导武王伐纣,四十年的修道生涯主要考察的

  • 封神演义中,为什么元始天尊不给周文王封神?原因有3个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封神演义中元始天尊,元始天尊在封神演义中的地位,封神榜元始天尊到底有多强

    但我们发现,姜子牙的封神榜上,根本就没有文王的名字。而这封神榜其实是元始天尊制定的。那么,元始天尊为什么不给文王封神呢?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能被封神的,都是周朝建立前死去的核心人物。而且是战死的,当然,并不是战死的都要被封神,而是最后要经过元始天尊挑选的。第二,元始天尊已经帮他儿子伯

  • 封神演义中,伯邑考没有任何功劳,为什么姜子牙要封他为紫薇大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姜子牙临死遗言,姜子牙封神全集,姜子牙墓有多可怕

    这是为什么呢?要知道,紫薇大帝地位何等尊贵?乃是三清之下,除了中间的玉皇大帝外,统管北方的最尊贵神仙。其实仔细想想,也是能够理解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伯邑考就完美体现了这一价值观。伯邑考明知去朝歌城救父亲姬昌,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但还是义无反顾地去了,最后死

  • 封神演义中,为什么姜子牙的打神鞭,打不死闻仲?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封神榜姜子牙偷袭闻仲,闻仲和姜子牙,闻仲与姜子牙谁更强

    所以姜子牙一度非常自信,充满安全感。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姜子牙的打神鞭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厉害,只能打死一些法力低微的神仙,对于法力比姜子牙还强的高手,打神鞭顶多能打伤对方。比如商朝太师闻仲,此人法力高强,已经达到了大罗金仙的境界,实力比姜子牙强得多,所以他俩在对战的时候,原著中有这样的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