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历史上的高光时刻:铁血君主遇上铁血宰相,外敌入侵就开打

北宋历史上的高光时刻:铁血君主遇上铁血宰相,外敌入侵就开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052 更新时间:2024/1/15 13:33:23

北宋在历史上少有高光时刻,宋太宗的“驴车战神”以及靖康之乱时徽宗和钦宗的表现令人作呕。可是北宋还是有明主和贤臣的,难得硬气了一次,有铁血之称,可惜最后还是功败垂成,丧失了大好机会,这段历史发生在哪个时期呢?今天咱们就来一起聊聊

年少即位,朝廷党争激烈

北宋的铁血君王指的是宋哲宗赵煦,他是宋朝的第七位皇帝,继承了父亲神宗留下的烂摊子。宋哲宗的母族并不强势,母亲的身份低微,本来在储位之争中是没有优势的,可是父亲神宗身体不好,去世之前预见到了可能发生的继承者惨案,于是提前将宋哲宗定为太子,让太后垂帘听政,帮助北宋解决了储位之争。宋哲宗即位时年仅十岁,不具备处理朝政的能力,于是太后高氏掌握了大权,用以司马光,苏轼苏辙为首的旧党,将新党的主要人物全部贬斥。宋哲宗本人对新旧两党并没有喜恶,就安静地当好吉祥物,不插手朝堂事物。

这段时期完全是旧党对新党的清算,只要和新党沾上关系的官员统统遭到贬斥,党争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司马光等人把王安石的变法推翻,却没有提出一个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因此朝堂局势乌烟瘴气,民间百姓也是苦不堪言。可是太后高氏掌权后逐渐跋扈起来,忘记了还有皇帝,开始专权起来,不理会皇帝的看法。大臣们也都不把小皇帝当回事,每次商议军国大事的时候都只禀告太后一人,宋哲宗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了逆反心理,开始和太后积怨。

母子两人都感觉到了气氛的诡异,太后害怕自己放权后被儿子清算,宋哲宗一心要拿回属于自己的权力,于是两人的斗争逐渐趋于明显,朝堂上山雨欲来。等到太后去世后,宋哲宗掌握权力,迅速拿下了旧党,重用新党,其中新党领袖章惇是关键人物。宋哲宗对母亲的怨念很深,不仅降低她的谥号等级,而且还批评她“老奸擅国”,母子关系也算是恶劣到了一种程度。在政治上宋哲宗同样没有手软,那些旧党统统被赶到了偏僻之地,恢复了王安石的变法,国家实力稍有起色。

对外强硬,铁血君臣组合

前文提到过,宋哲宗最初即位的时候没有亲掌大权,太后和旧党占据了朝堂。这些人虽然都有真才实学,但是没有放在正途上,反而一门心思地搞党争,对于国家的政务没有丝毫关心,军事上也频频失利,丢失了战略重地河煌地区。面对这种情况,宋哲宗掌权后大肆清理旧党,明确了新党军事上强硬的做法,面对西夏的挑衅主动出击,在战略上占据主动。同时放权给手下的宰相章惇,让这名手段强硬的能臣总揽全局,他本人则抓住军权,同时给宰相背书,两人配合得十分精彩。

北宋在这对君臣的领导下,策划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平夏城之战,斩首数万,打得西夏元气大伤,没有了主动进攻的能力,维护了北宋的外部环境。在这两次大的战争中,西夏率先支撑不住,想要求援辽国,辽国不愿意三国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于是在外交和军事上威胁北宋,宋哲宗顶住了压力,强硬的回击,让辽国的企图破灭,西夏的颓势不可避免。

等到西夏终于支撑不住,开始求和,宋哲宗见好就收,没有过多的逼迫西夏,两国达成了和平协定,重新划分了边界,北宋扭转了过去的战略劣势,重新掌握了主动权。在这场倾国之战中,宋哲宗对前线将领以最大程度地信赖,没有过多插手前线指挥,章惇掌控后勤和朝堂局面,保证后方稳定,两人相得益彰,携手赢下了这场硬仗。

打赢了西夏之后,宋哲宗下一步的目标是吐蕃占据的河湟谷地,这片地区地理位置重要,对于北宋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而且之前司马光为首的旧党人士将河湟地区扔给了吐蕃人,无论如何宋哲宗和章惇都要收回这片土地。前线将领抓住了吐蕃内部混乱的机会,向朝廷请示出兵,章惇大力支持,宋哲宗也让将士们放手去做。最终王厚和王瞻等人一举攻破了青唐吐蕃,北宋在这里重新设立了州县,只不过因为是军事征服,后续军队撤去之后,河湟又重新被吐蕃占据,但是北宋的血性打了出来,原来被人嘲讽的“弱宋”在哲宗一朝不见踪影。

北宋的懦弱

宋哲宗和章惇开创了一个中兴的好局,可是宋哲宗英年早逝,年仅25岁就去世,没能留下子嗣,因此群臣只能从宋哲宗的弟弟中选择了一人即位,这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宋徽宗赵佶。赵佶虽然坚持了哥哥的政治主张,但是所任用的大臣只顾私欲,不为国家着想,而且赵佶本人穷奢极欲,喜欢排场,极大地消耗了国力,导致局面一直崩坏下去。

再加上赵佶本人性格懦弱,对待外敌入侵的时候不敢反抗,反而与虎谋皮,和女真人一起攻灭辽国,随后反受其害,造成了靖康之耻,不仅北宋百年精华尽丧,而且他本人也被女真贵族羞辱,最终在五国城结束了耻辱的一生。

结语:北宋立国以来就不是很强硬,对外扩张不是很热衷,这种保守的风气影响了宋朝始终。以宋朝的经济体量来说,完全可以北伐成功,恢复中原,可是最终却被异族入侵,落得一个亡国的下场。宋朝皇帝里也没有非常出色的,少数几个出彩的比如宋哲宗也是短命鬼,没能完成帝国中兴得伟业。历史就是这样奇妙,宋朝历史上难得一位铁血皇帝,最终死于疾病,北宋也就没有了创造历史的机会,只能苟延残喘,偏安一方。对于北宋您还有哪些了解?欢迎留言讨论

更多文章

  • 当包拯60岁时,他没有儿子,他的儿媳听说后哭了:这是你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包拯出生后为什么跟着哥哥和嫂子,包拯60岁才知道自己有儿子,包拯在60岁寿宴上感叹膝下无子

    历史不仅是知识的一个非常有价值部分,而且为其他许多部分开辟了道路,为许多科学提供了材料-休谟文章类型/历史信息阅读2分钟包拯是宋代著名的清官,他的生活诚实正直廉明。28岁时,高中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但为了更好地孝敬母亲,他选择辞职,放弃名利。母亲去世后,他再次开始了他的仕途,他所到之处,都会破获

  • 茂德帝姬是宋徽宗爱女,靖康之耻后她的下场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茂德帝姬痛苦的闭上眼睛,北宋茂德帝姬,完颜宗望折磨茂德帝姬视频

    赵福金本来已经嫁到了蔡家,与蔡鞗至少生有两个儿子。靖康元年,金朝二皇子完颜宗望与国相完颜宗翰向宋朝提出要求,如果宋徽宗不亲自出城投降,就必须交出他的妻子女儿。宋徽宗为了拖延时间宰相蔡京等二十九位获罪大臣的家属交给了金人。完颜宗望听说宋朝后宫的妃嫔与帝姬都长得十分美丽,于是便商议要与赵福金和亲。杨天吉

  • 宋代的瓷器多以造型取胜,瓷器大多是素色的,为啥清代的瓷器装饰繁缛富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代瓷器的艺术特色,宋代瓷器的代表器型,宋代瓷器分类和特征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段话出自我国第一部工艺造物专著《考工记》。意思是人类在造物活动中要遵循“天时,地气,材美,工巧”等因素。古人造物的初衷多以实用为目的。“器完而不饰”,这是西汉刘安在《淮南子.齐俗训》中提出的主张,强调好的功能就是美的形式。“器完而不饰”是

  • 朱橚:朱元璋第五子,朱棣同母弟,在明朝丢人,在世界上贡献巨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橚和朱棣,朱元璋第五子朱橚厉害吗,朱元璋第五子朱橚墓地出土文物

    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朱橚,他不仅挪过一次封地,还被朱元璋骂过、贬过,好不容易回到原来的封地过了几年安稳日子,等到朱允炆即位登基,他又是第一波被削藩中的一个,开始流放生活。他的一生很坎坷,也正是被贬的经历成就了他的植物学家的一生,写出了很多经典的医学和植物学作品。他可能不是一位优秀的藩王,甚至在明朝来说

  • 朱棣攻入皇城后,为何先不急着登基,而是斩尽后宫的妃子宫女?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棣第一次登基,为什么朱棣攻入皇城却不着急登基,朱棣破皇城杀多少人

    朱棣是大明朝的第三任皇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在任期间办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他的皇位并不是靠继承而来的,他是在靖难之役之后才登上的皇位。当他攻入南京城之后,没有着急的登基上位,而是要杀尽后宫的妃嫔,这是为什么呢?历史总是带些偶然性,就像靖难之役一样,前期的不确定因素实在太多,而朱棣凭借着而

  • 景致记录:广西崇左的碧云洞,贵州盘县也有,徐霞客曾到过哪一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637年)十月初六,徐霞客在映霞庵里,想从归顺到富州,人们劝他经南丹到贵州,归顺有军队驻守,不易通过。徐霞客悬而不决,赶到班氏神庙去求签,以决定走哪条路。班氏神庙祭祀的是东汉班夫人。东汉时,班夫人曾献粟给伏波将军马援,以保一方平安。徐霞客求完签,碰见几个儒生在庙中祭祀,他向他们打听如何去归顺

  • 明朝共有16位皇帝,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念,将发现一个神奇的组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古人认为,名字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运势。所以他们取名字非常讲究,希望能通过名字给孩子带来一生好运。因此高门显贵的人家都会给孩子取一个寓意好的名字。明朝的16位皇帝,他们的名字就含有明太祖朱元璋的美好希冀。把这些名字放到一起来看,竟出现了一个神奇的组合。明朝16位帝王的名字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

  • 投降李自成的明朝贪官, 自比李世民和齐桓公重臣, 最终如此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末投降李自成的官员,李自成是怎么被皇帝赐死的,明朝野史李自成

    贰臣传 在封建王朝下,贪官在面临朝代变换的生死抉择时,必然会苟且偷生、选择利益更大的一条路。不过利益越大,风险就越大,最后往往会一无所有。明末崇祯年间的项煜,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贪官。项煜是南京吴县人,字仲昭,号水心,明天启六年考中进士,在明朝官至詹事府(掌管皇后、太子家族事务的机构)少詹,正四品大

  • 戚继光16岁承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官职级别多高?说出来很难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戚继光蓟州总兵,戚继光相当于现在什么官位,戚继光被封爵位了吗

    但是等到局势稳定天下太平以后,就难免会有“兔死狗烹”之类的事情发生,原本作为功臣的武将们,渐渐就成为了很容易威胁王朝稳定的因素,所以历朝历代到后期都会崇文抑武,武将们在王朝的中后期很难出头,并不仅仅在明朝是这样,不过明朝却有这么一个武将,尽管生在王朝中期,却也青史留名成为一代名将,他就是戚继光。

  • 李自成建立的王朝,为何只存在了42天?真实原因和电视不大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自成灭亡全过程,李自成真的没有根据地吗,李自成简介及传说

    众所周知,大明王朝亡于崇祯皇帝,李自成攻入北京后,崇祯自尽殉国,大明王朝就此覆灭,与此同时,李自成几乎已经成为板上钉钉的人生赢家。自古以来,农民起义非常常见,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大多都是出身卑微,李自成能够一路打进北京,手段能力总是有的,但是为什么带着大军声势浩荡的进入北京的李自成,却在四十二天后就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