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顾茅庐之真相,刘备看中的不仅仅是诸葛亮,更关键是这一点

三顾茅庐之真相,刘备看中的不仅仅是诸葛亮,更关键是这一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960 更新时间:2024/1/25 21:10:10

杜甫诗云:“三顾频烦天下计”,三顾茅庐佳话,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故事中的刘备谦恭有礼尊重人才,终于打动了天下大贤“卧龙”先生,得到了“跨有荆益联孙抗曹”的隆中战略,并在这杰出的战略构想下,成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一代明主。

三顾茅庐发生在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当时诸葛亮未及而立,不过一介布衣,只在荆襄一带有些才名;而刘备年近半百,早已封侯拜将名满天下。二人名位阅历都有很大差距,刘备凭什么要对一个能力未经验证的年轻人毕恭毕敬乃至执弟子礼呢?

刘备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其麾下人才虽不及曹操繁盛,但也有过几个非常优秀的谋臣:在徐州时有三国顶级行政人才、九品中正制设计师陈群,还有文武兼备曾任广陵太守力拒江东小霸王孙策的陈登;赤壁战后又招揽了不少人才,其中就有“凤雏”庞统和画策定汉中的法正等一流谋士。刘皇叔固然重视人才,但此前之后都不曾有人得到过诸葛亮的待遇。

刘备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温良恭俭让,他其实是很有脾气的,从他鞭督邮、杀张裕可知,他的心胸并不是很宽广——鞭督邮是皇叔亲自动的手,演义中栽赃给了张飞;张裕不过是在一次玩笑中有所冒犯,就被怀恨在心寻隙杀害。

即使说刘备当时处境窘迫,为收买人心刻意折节礼贤下士,那么在招揽得手后就没有必要继续作伪——《三国志》载:刘备与诸葛亮“情好日密”,甚至让铁杆亲信关羽张飞都感到“不悦”,可见刘玄德一直都非常倚重孔明。

刘备究竟看重诸葛亮什么呢?

《出师表》有言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于是在很多人想来,诸葛亮未出山时,就是悠游山水之间的隐士。

无奈隐士终归不是神仙,不能不食人间烟火,隐逸生活没有想象中的逍遥;如果诸葛亮只靠几亩薄田度日,那他几乎不可能脱离生产劳动,为生计整日铢锱必较,哪有时间精力去关注天下大势?

所谓“不求闻达于诸侯”,一半是矫情,另一半是底气,因为诸葛亮不必“闻达”也能保持优裕生活。

琅琊诸葛氏本来就是名门望族。虽说孔明之父诸葛珪一支家道中落,以致背井离乡移居荆襄,但士族底蕴还在——诸葛亮与荆襄望族蔡、蒯、庞、黄诸姓都有姻亲关系(诸葛亮两个姐姐分别嫁给蒯氏和庞氏,本人娶黄承彦女,黄承彦又娶蔡氏女,与刘表为连襟,参看《襄阳耆旧记》)。有这么强的关系网,他当然不用眼巴巴求着别人讨生活。

生活优裕有闲暇,家学渊源有积累,这只是成才的基本条件;诸葛亮纵然天赋异禀,有着敏锐的战略洞察力,但还远不足以支持隆中战略,因为还缺少一个重要条件——广泛的消息来源。

消息来源,才是世家大族真正资源所在,他们正是通过情报不对称的优势,早早布局,拉开与寒门庶族的距离。诸葛亮不是荆襄士族,虽然他和各大家族关系密切,与当地名士交游广阔,但以中古时期的通讯条件,这些还不能提供足够的情报支持。

除非说诸葛亮和这些家族的关系,已经深入到核心利益层面,可以进行情报共享。

这不是不可能的。汉末士族不同于六朝的保守封闭,进取心尚未泯灭,开放程度也还比较高,在缔结姻亲关系的前提下,愿意接纳外来杰出人才进入核心,而诸葛亮恰恰符合这一条件。

隆中对战略很可能就在这个背景下诞生。这不是诸葛亮自己开脑洞独立发明,而是他依托荆襄士族广泛的消息渠道,博采了各家贤士智慧结晶,最终融合成型。

隆中对战略虽然高瞻远瞩,但是这种战略大方向问题,说破也就不值钱了,关键还在于执行——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还不够,还要知道怎样实现目标。

而此时的诸葛亮在执行能力上还比较欠缺——孔明曾给刘表长子刘琦出主意让他出走江夏,远离争嗣是非。这对刘琦个人安全是妙手,但对刘备事业却是臭棋,因为刘备没有能力强行夺取荆州,一定要借助一个盟友做代理人,而刘琦正是最合适人选。刘琦远走江夏,从地理上和刘备隔开,双方便陷入各自为战境地,一旦情况有变,双方只能凭着感觉行事,根本不可能呼应。

但刘备依然看重诸葛亮,因为他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刘备半生戎马纵横天下,但一直没能取得一块稳固的根据地,只能惶惶然流窜四方投靠各路诸侯,最后托蔽于刘表翼下。以刘备“枭雄”本性,当然有意鹊巢鸠占谋夺荆襄统治权;只是刘表虽然进取心不足,但经营荆州多年根深蒂固,不是他一个丧家之犬率数千流浪军所能动摇,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广泛勾连荆襄非主流势力。

诸葛亮对荆襄大小家族了如指掌:谁家不被刘表看重,哪家和蔡氏蒯氏有什么矛盾,谁谁在家族中被边缘化,这些情况他都门清。有这么一个活地图在,对刘备联络整合荆襄边缘势力是极大帮助。

隆中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联孙抗曹”,而孔明兄长诸葛瑾恰恰出仕于孙权麾下,这一层关系对于今后开展外交工作极其重要。

所以不管诸葛亮经验几何,这些条件决定了他是执行隆中战略的不二人选。

而且孔明不是荆襄士族,没有太多家族利益羁绊,能够成为刘备特别得力的“带路党”!

刘备对高门士族一直存有疑虑,因为这些人重宗族而轻主君——前面提过的陈群、陈登后来都归附曹操,并得到重用;虽然他们没有直接背叛刘备的行为,但忠诚度显然不高。刘备出身寒微,面对这些人本来就有自卑感,再遇到这种情况,也就更没有信心驾驭他们了。

也就是这个原因,当刘备成功招揽诸葛亮后,并没有继续寻访与之齐名的庞统;不是因为有“卧龙”就不需要“凤雏”,更不是因为孔明嫉妒庞士元,而是因为襄阳庞氏属于高门士族,刘玄德吃过亏心有余悸。

反过来说诸葛亮也没有更好选择。

时至建安十三年,曹丞相根基已固,麾下阵营也大致完整,尽管此后三次发布求贤令,一再强调“唯才是举”,但几乎没有再出现过重用系统外人士的情况——荆州名士蒯越,足智多谋天下知名,曹操对之评价甚高,称“不喜得荆州,喜得蒯异度耳”,然而任其光禄勋闲职,不予实权。有理由相信,诸葛亮降曹待遇只能更差,不可能让自视甚高的孔明满意。

孙权情况也相差无几,他的班底也基本完成,诸葛亮加入进去也很难成为核心――孙权接手父兄基业,是富二代出身,相对曹操更看重门第。况且其兄诸葛瑾早已仕吴,从分散风险的角度说,没有必要把鸡蛋都放进一个篮子。

于是乎,出身贫寒又志向远大的刘备成了唯一选择。

伏波将军马援有言道:当今之世,非独君择臣也,臣亦择君矣。“如鱼得水”是双方资源与需求高度契合的结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冢虎”司马懿祖籍是哪里?大概今天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山东司马懿祖籍,冢虎资料,司马懿冢虎讲解

    司马懿,字仲达,生卒年为(179年—251年),享年72岁。他是曹魏三朝元老,曾两次托孤,还是西晋千秋霸业奠基人。司马懿与卧龙诸葛亮斗智斗勇多年,被称作“冢虎”。司马懿少年时期,聪明好学,是闻名乡里的一代神童。曹操求贤若渴,听说司马懿的才能后,派人征辟他到府中任职。司马懿见东汉政权已经被曹操所掌控,

  • 曹操最中意的2员猛将,实力在关羽之上,却被罗贯中黑惨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操最厉害的十大猛将,曹操十大猛将排行,曹操的手下十大猛将排名

    曹操最中意的2员猛将,实力在关羽之上,却被罗贯中黑惨了一本《三国演义》的名著,让大家对三国充满了兴趣。自古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尽管战争杀伐不断,担着恰恰也是它的精彩之处。对于三国中的各个人物,因为《三国演义》的缘故,所以大多数人都是偏向于蜀国刘备这一方,所以众所周知的一些名

  • 项羽看走眼韩信,刘邦也看走眼?不是巧合!历史让项羽刘邦委屈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邦与项羽之间的故事,关于项羽和刘邦的人物评价,老梁说项羽刘邦

    韩信!我们都知道,被誉为“兵仙”的韩信,后期虽然牛奔哄哄,可前期是没有得到过重用的,很多人也都惋惜项羽错过了这么一个军事天才。可是,有时候细想起来,这事有点蹊跷啊!就算项羽没有识人之能,那以“善于用人识人”著称的刘邦,竟然也对韩信看走眼了?这有点不太科学。难道这两位大人物,都不具备“伯乐”的特质?韩

  • “三英战吕布”中,如果刘备不助战,吕布能杀的了关羽和张飞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英战吕布刘备为什么要救吕布,吕布和刘备张飞关羽三人打斗,为何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打不过吕布

    不过,吕布虽然武艺高强,但他的为人却不敢恭维,他见利忘义、过于反复,所以在当时吕布的名声并不是很好。在书中,有关吕布武艺最精彩的描写体现,个人认为就是刘备、关羽、张飞三英战吕布这段了。因为,关羽、张飞都是当世万人敌的猛将,他们是除吕布之下,很少有能打败他们的,而吕布却能以一人之力独战张飞、关羽、刘备

  • 除了秦始皇之外,秦国三十五代君王都是谁,他们的陵墓又都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始皇陵墓的历史记录,秦始皇后期有多少墓,秦国历代王的陵墓在哪里

    1、嬴非子:未知。作为秦国的始封君,嬴非子早在周孝王时被封于秦地,周厉王二十一年(858年),嬴非子去世。至于嬴非子死后葬于何处,目前尚不可知。目前甘肃天水麦积山风景区的牧马滩,相传曾是嬴非子为周王室牧马的地方。2、秦侯:未知。作为秦国历史上的第二位君主,史料关于他的记载极少,只知道其为嬴非子之子,

  • 夏侯惇真实武力值究竟如何?怪不得曹操如此看重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夏侯惇历史记录,夏侯惇正史厉害吗,夏侯惇的武力怎么样

    魏国历史上一直有一个不可或缺又十分不起眼的存在,夏侯惇,此人生平事迹三四百字就可概括,一生唯一耀眼的功绩便是与关羽大战几十回合。若不是得益于三国演义对于其变成独眼的过程过于渲染,或许夏侯惇依然是历史之中默默无闻的一个配角。虽说此人十分不起眼,却又不可获取,其从曹操创业时就在曹操身边,可以说其一生的事

  • 冷知识:空城计不是诸葛亮的发明,历史上真正用空城计的是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巧设空城计,吕布的空城计,历史上诸葛亮的空城计是针对谁的

    在三国故事中,诸葛亮的“空城计”一直是作为战场急智的代表,面对司马懿的大军,手头无将无兵的诸葛亮干脆冒险打开城门,自己坐在城楼上弹琴,这一胸有成竹的做派硬是吓跑了以谨慎著称的司马懿。虽然后世考证,诸葛亮在此次北伐时根本没有遇到司马懿,但是“空城计”一直以来都是诸葛亮智慧的象征。但是在建安七子之一的王

  • 庞统的上策堪比“子午谷奇谋”,可惜刘备没有采纳,遭受了惨重损失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庞统临死前道出刘备一个秘密,庞统取西川的上策,庞统读音

    一、庞统献计和实施的后果。刘备在得到荆州大部后,就把目光盯在了益州身上。他在得到张松献图后,便紧锣密鼓地为夺取益州做准备。在张松的运作下,刘璋为了抵御张鲁的进攻,请刘备入川帮助自己。于是刘备率领庞统、法正、黄忠和魏延等人一起入川。在进入益州后,刘备并不急着与张鲁作战,而是广施恩德,收揽人心。在一年后

  • 关羽墓被发现,专家打开后发现一物:原来我们错了1800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关羽墓发掘过程记录,关羽墓发现千古谜团,关羽墓何时被发掘的

    女人有闺蜜,男人有兄弟,正常人都需要朋友的存在,有的人追求数量,有的人注重质量。但是比起女人之间的友谊,男人之间的友谊似乎更为非比寻常。男人之间的友谊有时候甚至能让他们为对方豁出去性命。不过中国有一个男人说的话就很过分了,刘备说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这句话虽然体现了他对友谊的看重,对兄弟的信赖,但是

  • 《三国演义》中,刘备去东吴娶孙尚香,为何带赵云而不是别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尚香和赵云,赵云救阿斗时刘备娶了孙尚香吗,三国刘备娶孙尚香名场面

    第一,赵云武艺高超。 三国演义中,周瑜为了要回荆州,和孙权合谋把妹妹孙尚香嫁给刘备,让刘备前来迎娶,趁机谋害刘备并最终夺取荆州。军师诸葛亮看穿了周瑜的计谋,谋划一番后认为刘备此去有惊无险,于是就让刘备带上赵云放心的去东吴迎娶孙尚香。让赵云跟随刘备前去东吴,主要是让赵云当刘备的保镖。赵云曾经在曹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