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妇好在商朝有很高地位,其子祖甲登基后商王配偶逐步淡出政治舞台

妇好在商朝有很高地位,其子祖甲登基后商王配偶逐步淡出政治舞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08 更新时间:2023/12/18 7:59:36

这件事其实不难解释:概括地说,妇好的年代比司马迁早了一千余年,太史公写《史记》可参考的资料太少,极可能他根本就不知道殷商的时候曾经有过这么一位女中豪杰。

具体来说,第一,司马迁无缘见到甲骨文,他不知道卜辞中有妇好的“大量记录”;第二,一千年中,本来相当丰富的古代史籍不断散佚,特别是秦皇焚书,造成了先秦古文化的大灾难,这令司马迁可参阅的文献愈加支离破碎;第三,太史公作《史记》主要“考信于六经”,兼收其他史籍“雅言”,“六经”和“雅言”文献中,都没说到过妇好。

再来说说妇好。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甲骨文首次被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发现。20世纪初,罗、王、董、郭“四堂”,立下甲骨研究“开山”之功。尤其是罗振玉。他民国三年(1914年)出版《殷墟书契考释》,其中释读殷商先王、先妣36个。民国十六年(1927年)的《增订殷墟书契考释》,使先妣、帝王增至39个。(1914年)版中,罗振玉已考订了商王武丁和先妣。

1977年殷墟妇好墓发现,使妇好的研究进入了实质性阶段。重要成果大体如下——

妇好

王宇信、张永山、杨升南的《试论殷虚五号墓的妇好》,依据卜辞,就妇好的活动和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李学勤的《论“妇好”墓的年代及有关问题》,推定妇好墓的年代大致为武丁晚年至祖庚时期。

严一萍的《妇好列传》,列举了卜辞记载的妇好的活动。

张政烺的《妇好略说》,提出妇好之好从女,子声,卜辞中的妇子,当是妇好。卜辞一期、四期妇好分别出现,不是一个人。将妇好与《周礼·春官·宗伯》的世妇相合,妇好指世妇,每王都会有,而不只武丁时期一个妇好;妇好是高祖庙、大宗、中宗和称庙掌祭祀的女官,武丁妇好是其中之一。他还在《妇好略说补记》中进一步论证,妇好是世妇,殷王世代皆有,武丁配偶只是其中之一,说明“妇”是官名。

郑振香的《妇好墓出土司(免丂)母铭文铜器的探讨》,认为该铜器年代比较清楚,铭文中的“囗母”,一种可能是妇好之字,一种可能是与妇好地位接近的另外一个人,有可能是武丁的另一位王后,即庚甲卜辞的母癸、乙辛卜辞的妣癸。

曹定云的《“妇好”乃“子方”之女》,归纳了妇好墓发掘以前到妇好墓发掘后的三种意见:妇好之好指的是姓,丁山、唐兰、张亚初持此种观点;好为族氏,裘锡圭持此观点;妇好之好为名,李学勤持此观点。曹认为,子是妇好所在母国的国号,子方称子伯,子方是殷代的一个方国,子方将女子送至宫中并任“妇”职,故被送女子就叫“妇子”亦即妇好,可知,妇好应为子方之女。

总之,多数学者认为,“妇”是官名,妇某之“某”,当为其来自母国的名称,妇好就是来自“子”国的担任“妇”职的女官。

妇好鸮尊

殷墟卜辞中,涉及妇好的有250多条,确实相当多了。从这些卜辞中,可以概括出如下认知:第一,妇好,是商王朝的重要人物之一。第二,妇好是武丁三个妻子之一,在祭祀中排于妣戊、妣癸之前,当为武丁的第一位嫡妻。第三,武丁这位第一嫡妻,生称妇好,死后庙号为辛。祖庚、祖甲称其为母辛。乙辛周祭卜辞中,称为女辛。

通过这些卜辞可知,妇好在商王朝政治、军事、治国、祭祀先祖等等重大活动中,都具有重要地位。

具体表现在商王武丁,对妇好怀孕表现出了高度重视和关心,表明她生育后代这件事是商王室家庭的重大事件。

一是,卜辞中多次记载了妇好与各等级贵族交往的事件,表明她在维系商王及王室与统治集团内部关系方面担当着重任并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卜辞关于妇好负责对贵族子弟教育的记载,表明这是她担任“妇”这一官职的重要职责。

三是,从卜辞中可以看出,妇好对占卜事务和农耕等都具有很大的管理权限,证明她的权力相当大。

四是,妇好频繁主持对先公先祖的祭祀,表明她在商王室权力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

五是,卜辞还证明,妇好有自己的领地、军队、财产和经济来源。

以上卜辞的记载,对于研究商王朝武丁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构成及运作程序,加深对商朝的了解和认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意思的是,妇好的儿子祖甲当上商王后的卜辞中,商王配偶逐渐退出了政治舞台,也不再主持商王室“周祭”。大约从此开始,中国古王朝彻底完成了母系向父系的过渡,即便是王后,也不再拥有更多实际权力了。

更多文章

  • 夏朝刘累养的“龙”被做成了美食,他养的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一)御龙氏与豢龙氏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描述了这样一件玄奇的事情,说是夏代君主孔甲,他侥幸从上天那得到了两条龙,但是因为是一雌一雄,而且没有会养龙的人能够让其批量生产繁育,他担心吃掉之后就没法在长久地吃龙肉,所以就忍了忍,咽下了口水。《史记·夏本纪》:帝孔甲立,好方鬼神......天降龙二,有雌雄

  • 闻太师位尊权重,忠于殷商,为什么却不敢直接杀了妲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太师闻仲为什么不杀妲己,闻太师和苏妲己的关系,妲己与闻太师谁厉害

    而其中的罪魁祸首就是那个九尾妖狐所化的妲己迷惑纣王,大兴土木,整日里吃喝玩乐,甚至于残害朝中大臣,干尽了丧尽天良的坏事,使得民怨载道。就连像比干丞相这样的正义大臣,最终也被剖心而死。然而,这其中却有位大臣,他位高权重,文能管控丞相,武能约束像武成王黄飞虎这样的大臣,可以说,他可以管控除了纣王以下的朝

  • 妲己发明一样东西,传承几千年人人都在用,一天不用都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妲己发明的3件物品,你不知道的妲己发明了什么,妲己的发明有哪些

    当周人灭商后,在杀妲己时,连刽子手都被其美色迷住,不忍下手。由此可见妲己是个绝色美人。同时她也是一个蛇蝎心肠的女人,商朝的灭亡都是因为她。然而事实上妲己虽然是个绝色美女,但她并不是商朝灭亡的罪魁祸首。而且妲己发明了一件东西,传承至今,是每个人都天天都要用的,甚至一天不用都不行。那么她究竟发明了什么呢

  • 潼关之战痘神显威,兵不血刃差点团灭西周,杨戬临危受命力挽狂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杨戬事迹,杨戬打仗的故事,杨戬是怎么收服梅山六怪的

    这四句偈言到后来果然都一一应验,界牌关外,截教摆下诛仙剑阵,迫使太上老君、元始天尊、接引道人、准提道人四圣齐至界牌关,最终才破掉此阵;穿云关外,吕岳摆下瘟㾮阵,差点要了姜子牙性命。至于说谨防‘达兆光先德’,本想着又是一场恶战,没想到却成了一场没有硝烟的对战。‘达兆光先德’指的是潼关守将余化龙的五个儿

  • 秦始皇灭六国之后,为什么分封制会被郡县制取代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分封制和郡县制图解,秦始皇为什么要设立郡县制,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百姓的变化

    不过中国两千年的历史已经完全证明了,郡县制要比分封制先进。秦朝以后实行了分封制的王朝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那么为什么分封制会被郡县制取代呢?历史上实行分封制并取得重大成功的是周朝。周初有武王和周公主政时先后两次分封,分封的对象一是远古圣王的后裔,如神农氏、颛顼、舜、大禹等人后裔,二是帮助周族伐纣夺取天

  • 封神中,姜子牙共敕封过七位大帝,他们都是谁?又是因何被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中天北极紫微大帝:伯邑考;西岐之主西伯侯姬昌共生有百子,而伯邑考便是百子之长,在姬昌被纣王囚于羑里之时,救父心切的伯邑考在向二弟姬发交代完军政大事后,便带着三件稀世珍宝前往朝歌,试图想凭此三件宝贝换回西伯侯。然而令伯邑考没想到的是,由于他才艺双绝,外加出众的外貌,竟让妲己对他起了非分之想,就在伯邑考

  • 纣王为讨妲己欢心,建造堪比摘星楼的鹿台,那鹿台到底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纣王为什么要重修鹿台,纣王修建的摘星台多高,纣王在哪里建的鹿台

    这当然是个传说而已,可故事中的比摘星楼还高的楼宇,也就是鹿台,那他有多高呢?真的可以用手摘到星辰吗?据《史记》记载说,鹿台在淇县城西十五里,太行山东麓“其大三里,高千尺”。而在影视剧中《封神演义》却提到,鹿台高为四丈九尺。如果换算成我们现在的测量单位“米”的话,那就是将近十六七米左右。可另一些文献也

  • 被挖心后的比干明明没死,可见到卖菜老妇,为什么就突然死掉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比干在失去了心脏之后,明明已经活了下来,为何在见到老妇之后,听到一句,无心必死,遍去世了?比干是商纣王的亚相,他跟纣王的关系可不一般,他是纣王的叔叔,是纣王父亲的兄弟,被称一声王子也是应该,传闻当初也是他一手提拔的姜子牙。当初的姜子牙只是街坊中一名算命先生,因为他有真本事,找他算卦的人自然也很多,有

  • 难怪宋异人是姜子牙兄长,却没被封神,看封神的第一个要求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姜子牙的结拜大哥宋异人封神了吗,姜子牙封神为什么没有自己的位置,姜子牙封神后怎么突破

    她就是姜子牙的前妻马氏,被姜子牙封为扫帚星。扫帚星虽然名号不佳,但终究是一位神,不必再堕入轮回,还可享受万民供奉。马氏一个市井大妈,任何一个封神的要求都没达到,为何也能被姜子牙封神?很多人认为,一切只因他是姜子牙的前妻。可如果马氏因前妻身份便可封神,有一人没被封神就非常令人不解,他和姜子牙的关系可比

  • 为什么说千古笑柄的宋襄公,被称为霸主有一定合理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襄公简介,历史上真实宋襄公,宋襄公到底是什么

    [var1]而宋襄公所拥有的,只有诸侯的公爵爵位,因为他们的祖先是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宋国的建立,就是西周在灭掉纣王的同时,出于对商汤的崇敬和纪念,他的宗庙祭祀总需要人继承,所以才分封了宋国,并且得到当时“公侯伯子男”五爵中的最高等。而宋国人也始终觉得自己身份非凡,经常以周朝的客人自居。[va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