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啥闻太师死后,还能魂飞千里给纣王托梦,其他人就不行

为啥闻太师死后,还能魂飞千里给纣王托梦,其他人就不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230 更新时间:2024/1/23 2:20:18

自从轩辕坟狐狸精借苏妲己之体进宫后,纣王的日常就是搂着妲己吃肉喝酒,纵享美妙时光,至于说国事、民生,那是啥,是能当酒喝还是能当美人赏。

和妲己在一起后的纣王,每天都开心到忘乎所以,以至于在闻仲闻太师死后,拼着魂飞魄散危险从西岐飞越数千里回到朝歌托梦与他,劝谏他“勤修仁政,求贤辅国”,都没能让他放在心上,照旧是该吃吃该喝喝。

闻仲是托孤大臣,比起别人来,他自觉肩上的担子更重,极强的责任心下,闻太师真正做到了为纣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以说在殷商上下,哪里不平,哪里就有闻太师的身影。

北海生叛,是闻太师远征登涉,一去就是十五年,在这十五年里,闻太师不知多少次经历生死搏杀,当闻太师终于斩除逆贼荣归朝歌,他却发现,纣王变了,变得荒淫残暴;朝歌变了,变得一片枯败;天下也变了,变得诸侯四乱,一片荒芜。

面对这样的景象,闻太师吃惊不小,可很快,闻太师就根据目前情况定下了治国之策,他闭门三日,就造出十条利国陈策,拆鹿台以安民,毁炮烙以抚臣,填虿盆以定后宫,斩逆臣以警王听,开仓廪以镇民饥,以及,贬妲己以绝根源等,如若每一条都落到实处,也就没姜子牙什么事儿了。

可不巧的是,十条陈策刚刚实施了七条,东海又反了平灵王,所谓内忧未解,外患又生,说的就是眼下的情况,闻太师分身无术,也就只好将纣王托付给镇国武成王黄飞虎:“朝纲无人,全赖将军。当今若是有甚不平之事,礼当直谏,不可钳口结舌,非人臣爱君之心。”

显然闻太师所托非人,黄飞虎虽然担着镇国武成王的名声,可他在纣王胡闹的时候,根本就是毫无作为,甚至后来,他还因妻子摘星楼自尽叛出了朝歌。

黄飞虎反叛之日,正是闻太师东海平叛归来之时,对黄飞虎妻子的事情,闻太师表示,这的确是纣王的错,是王上有负臣下,所以他即刻要求纣王降下赦旨,不得追究黄飞虎所犯过罪:“只谈天子之过,不言飞虎之逆。”

闻太师一心要保黄飞虎,他图个啥,自然是为纣王,为殷商江山计,可是遗憾的是,黄飞虎最终还是顺利杀过五关,投奔了西岐,西岐收留黄飞虎的行为,让纣王好没脸面,这不明摆着瞧不起他,和他宣战呢吗,于是就有晁田、晁雷提兵三万,到西岐来探虚实了。

谁料晁田、晁雷这一去,竟是有去无回,他们归降姜子牙了,如此西岐的反心昭然若揭,权威受到质疑的纣王气急败坏,即刻发兵攻打西岐。

西岐城外的两军阵前,先有张桂芳力竭自尽,紧接着又有九龙岛四圣先后身殒,以及老将军鲁雄和费仲、尤浑被号令岐山,甚至连魔家四将也被斩首西岐城外示众后,闻太师不得不再次披挂上阵,兵伐西岐。

闻太师的一生,都在为殷商南征北战,从来都是全胜还朝,其中自然和闻太师卓越的指挥能力有关,但此外,也有赖于他高超的道法,原来闻太师也是修道之人,他说自己:“当时悟道,在碧游宫拜

金灵圣母为师之时,学艺五十年,吾师命我下山佐成汤。”

虽然闻太师修道时日不长,可他却也得了顶上三花、胸中五气,甚至一脚踏足大罗,足见闻太师天分极高,妥妥根骨惊奇的小说主角,可在《封神演义》的世界里,由于纣王是被天数抛弃的一方,所以辅佐纣王的闻太师,最终天数难违,落得一个命丧绝龙岭的下场。

《封神演义》第五十二回“绝龙岭闻仲归天”中,说闻太师被云中子用八根通天神火柱困在其中烧死后,就和其他人一样——一道灵魂往封神台来。毫无疑问,闻太师是封神榜上有名人。

虽然大家都对上封神榜心怀抵触,可封神榜却也不是谁想上就能上的,比如闻太师北征,东伐,以及黄飞虎反出五关,还有东伯候和游魂关窦荣相持多年,南伯候屡屡攻打三山关,当然也少不了姜子牙的三十六路征伐等,统计将士伏尸不下百万,这些灵魂如果都上封神榜去,不得给挤爆了。

所以这时候,手持百灵幡的柏鉴所起的作用,就突显出来了:“有清福神祇用百灵

旛来引太师。──太师忠心不灭,一点真灵借风迳至朝歌,来见纣王,申诉其情。柏鉴看守封神台,所起的作用有二:

一是,用百灵幡牵引灵魂上榜。当然前提是榜上必须有名,姜子牙被姚天君的落魂阵拜死那一次,他的灵魂也往封神台里飞,柏鉴不就给他推出去了嘛!

其二,是起到安保作用。歪歪前面大概罗列的战争,死去的人数不下百万,可他们根行不足,也就是说不满足上封神榜的条件,所以柏鉴就得将他们严防死守,杜绝浑水摸鱼上榜的灵魂。

所以柏鉴是通行封神榜的关卡,更准确来说,是百灵幡具有自动识别的功能,好比人脸识别系统一样,封神榜上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的灵魂,都是受百灵幡牵引上榜的,可在百灵幡引领闻太师时,却变故陡升。

闻太师竟然自动挣脱了百灵幡的牵引,飞走了,而且飞得还挺远,从西岐一路飞到了朝歌城,去见纣王了。

当时纣王正在鹿台和妲己开心,谁知就被闻太师托了梦,梦中,闻太师言辞恳切劝谏纣王,要以祖宗社稷为重,求贤辅国,万不可继续这么荒淫下去啊我的王。此外闻太师也和纣王说了,他这次西征失利,自己也命丧西土了。

闻太师的这番苦心,纣王根本就没放在心上,他和妲己说了一遍,被妲己以日有所思就有所梦一句话,就放下了。闻太师呢,他留完了遗言后,说了这么一句话:“老臣欲再诉深情,恐难进封神台耳。臣去也!”

从闻太师这句话可以看出来,主动摆脱百灵幡牵引的灵魂,如若脱离时间太长,下场多半不好,魂飞魄散都是有可能的。

当然了,在闻太师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死后的灵魂是可以跨越几千里,和牵挂的人再见最后一面的,包括其后的殷郊,他也做到了,既然闻太师和殷郊都能做到,那么其他人为何没有说给亲友托梦呢?

比如赵公明,他被陆压道人的钉头七箭书所害,神魂颠倒三七二十一天的时间内,他勘破了天数,认清了现实,明白了自己下山一事的错误,那叫一个悔不当初:“云霄妹子!悔不用你之言,致有今日之祸!”

赵公明在死期来临之际,以自己为例警戒三个妹妹,之后就上了封神榜,显然赵公明对三个妹妹是很挂念的,否则也不会给她们留下临终遗言,可既然如此,他为何不亲自飞到三仙岛,给三霄托梦呢?除了赵公明,还有其他截教弟子,无一人托梦同门,说好的情深义重呢?

纵观整部《封神演义》歪歪发现,只有闻太师和殷郊二人,敢于冒着魂飞魄散的危险奔袭千里给纣王托梦,为什么?那是因为他二人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信念足够强大。

虽然截教弟子在活着的时候,对上封神榜是百般抵触,可当他们死了,真的上了封神榜,也就把生前的不平放下了,身为修道者,若是连这一点都看不透,也枉为修道一场。

当然闻太师也是修道者,他最终的理想,其实是寻一清净之地,一身离却是非朝,逍遥不问人间事,静心诵读《黄庭经》,使自己道德更完善。

可同时,他还有另一个身份,作为托孤重臣,责任心使然之下,闻太师是一心都扑在殷商扑在纣王身上,他唯一的希望就是,纣王励精图治,将殷商管理成一个朝堂稳固,四海太平,百姓们丰衣足食的太平盛世,如此才不枉他辅佐纣王一场。

至于殷郊,大抵是意难平吧,毕竟在封神之前,他是被纣王立为东宫太子了,如无意外,那么接下来顺理成章他就是下一届大王。

可当封神劫起,妲己进宫后,殷郊的命运就改变了,别说太子之位不保,就连人头都险些不保。

性命危急关头,殷郊被阐教神仙广成子救走,可广成子教养他多年后,却吩咐他下山去和纣王为敌,虽然广成子告诉了他这都是命,可殷郊难道就能心安理得地挥刀向纣王,他的内心深处,总归是有杆秤的,否则也不会受申公豹的挑唆,以东宫太子的身份入主殷商大营。

所以殷郊心底里,自始至终都当自己是太子,如今眼见国家将亡,身为太子的使命感,让他在死后毫不犹豫

的做出托梦的举动,闻太师和殷郊托梦,都是在强大执念的意志力下的决定。

更多文章

  • 姜子牙为什么要火烧琵琶精,他俩不是一伙儿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纣王三十五年,姜子牙联合天下八百诸侯并一百六十万将士,在武王姬发的率领下兵临朝歌城,不日破城,这边敌军都打到自家门口了,纣王还和妲己在鹿台饮宴取乐呢,当守门将士传来城外的消息,纣王这才放下酒杯,换了朝服,上九间殿召集文武大臣来议应对之策。君臣相商后定下的章程是,派出使者以三寸不烂之舌去退那百万雄兵,

  • 苏妲己被误解上千年?河南的一座古墓,揭秘真实的妲己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宋代词人董颖写的一首形容苏妲己的词,词中对苏妲己的美貌高度评价,表达自己对于商纣王沉迷苏妲己的美色,而令国家灭亡的不满。苏妲己被《封神榜》描绘成红颜祸水,祸国殃民之人,此后历代君王从小就被教育要远离苏妲己这种漂亮女人,不要重走商纣王的老路。然而历史上的苏妲己真的是人们口中那种歹毒之人么?河南挖掘

  • 封神中,姜子牙为何要派杨戬去押运粮草,而不是上阵打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细心的读者,看到这里可能会发现,在姜子牙任命的这两批人中,三位押粮官的实力要远胜于四位先锋官,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四位先锋官组合中,武吉和南宫适都是以凡人的身份出现,这在修仙者横行的封神大战中,无疑就是“炮灰”一般的存在。黄天化和哪吒虽然都有法术和法宝在身,但他们的法术并不出色,且手中法宝也非顶级

  • 夏朝亡后,王子携王后逃亡大漠,1400年后“培养”出汉人“天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夏朝灭亡后去向,夏朝灭亡后移民去了哪里,关于夏朝灭亡的资料

    夏桀除了他的残暴之外,还有为1400年后的汉族发展“培养”了“天敌”,这个天敌就是匈奴。匈奴则是夏朝灭亡之后,夏朝的王子带着王后私奔到大漠,经历1400年后繁衍而来,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汉人变匈奴这场事件的始末。王子与王后的私奔尧、舜、禹三代有名的君王勤勉治国,将国家的事情作为自己首先要处理的事情,

  • 有施氏献一女,商汤派一厨子,两人联手灭了夏王朝,原因让人深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商汤灭夏的真实历史,施靖公简介,商汤灭夏心得感悟

    她是有施氏部落首领的女儿,因为该首领反叛夏王朝,最后一代夏主履癸,也就是后世有名的亡国之君夏桀派兵征讨,在朝廷大军的打击之下,有施氏不得不求和臣服,为了展示诚意,还把美女妺喜送个履癸作为妃子。履癸在有施氏再次臣服,不仅收获了很多财宝还抱得美人归,已经有了年纪的他对这个如花似玉的美女非常喜欢,整天和她

  • 周朝是我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八百年的历史中都有哪些君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周朝历任君王,周朝最出色的君王,周朝君王列表图片

    周武王周武王姬姓,名发,他是周文王姬昌的第二个儿子,因为周朝是在周武王姬姓发手中建立的,所以周朝是从周武王算起。周武王姬发继承王位后,继续任用姜太公为军师,并且还重用其弟周公等人治理国家,在这些人的治理下,岐周在政治与军事上都具备了灭亡商朝的条件。周武王建立商朝后分别利用宗法制、井田制、礼乐制来控制

  • 二里头三星堆匈奴,与夏朝有关的为何都没文字?埃及考古给出旁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二里头遗址能证明夏朝的存在吗,匈奴与夏朝的关系,匈奴和夏朝关系怎么样

    直到今天,依然有部分学者对夏墟的存在提出不同的观点,有说夏朝应当在甘青一带寻找,也有说夏朝都城应当在晋南或陕北石峁,还有的说三星堆就是夏朝遗存。然而,无论是时间、空间还是二里头文化所呈现的广域王权面貌而言,都与夏朝高度吻合,而甘肃青海至今没有发现与夏文化有关联的直接考古学证据。另外,根据现有的考古学

  • 《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安排的四大先行官实力为何不如三位督粮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姜子牙封神故事,封神演义姜子牙战力排行榜,封神演义中姜子牙的功劳

    大周十三年,武王拜姜子牙为大元帅,兴兵伐纣。姜子牙擂鼓聚将,麾下聚集有六十万大军,他当即安排各将领的职务。首先是四个先行,姜子牙命军政司传令南宫适、武吉、哪吒、黄天化上前,让他们抓阄挂左、右、前、后印,结果黄天化拈着头队先行,南宫适是左哨,武吉是右哨,哪吒是后哨。其后,姜子牙又下令杨戬、土行孙、郑伦

  • 纣王最后一首诗:我知道妲己是妖,但我却深深地爱着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纣王宠爱妲己,纣王和妲己的爱情诗句,评价纣王的诗

    毫无疑问封神演义里的纣王很混蛋,做为人类,不敬人祖女娲;做为君王,不恤子民臣工;身为人夫,却残害结发原配;身为人父,他竟挥刀斩子畜生不如。天怒人怨的纣王,最终得到了应有的报应,用一把熊熊大火,将他邪恶的一生燃烧殆尽。纣王是自焚而死的,之所以自焚,是因为他担心朝歌城被破,自己会被武王、姜子牙等辱没。临

  • 如果妲己没有残害生灵,会被姜子牙封神吗?你看女娲说过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妲己是怎么封神的,妲己大战姜子牙,妲己死后为什么没被封神

    有人认为,妲己作为一个狐妖,有什么资格封神?不在封神名单之中实属正常。然而,封神并没有种族之分,原殷商名将袁洪也是妖怪,乃白猿修炼得道,但他应劫之后,被姜子牙封神四废星君。也有人认为,妲己蛊惑纣王,祸国殃民,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反派,当然不能封神。然而,封神也没有太高的道德要求,或者说,道德不是进入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