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清灭亡后,为何还有人在守皇陵?谁给守陵人发工资?

大清灭亡后,为何还有人在守皇陵?谁给守陵人发工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626 更新时间:2024/1/21 4:32:29

他们的工资在不同的时期归不同的人管,生活和大家一样,有苦有甜。只是工作性质有点特殊,需要与皇陵为伴。

对于普通人来说,守陵人是一个很神秘的职业,他们不种田不经商,不治国不参政,也不参与军事行动,唯一的职能就是守陵。守陵人选择这个职业通常有三个原因,一是出于信仰,二是想混口饭吃,三是家族祖传。

而历代守陵人中,清朝皇陵的守陵人地位应该是最高的,被选中是一种荣耀,有着特殊的政治身份,享受丰厚的待遇,有独立的宅院居住,走出去还受人尊重。

当然,要求也高,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吃这碗饭,首先你得是皇家信任的人,其次你得先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清朝守陵人的组成主要分为三类:内务府指派的专门守陵人、精心挑选的守陵卫士、朝廷任命的守护大臣。第一类可以从八旗中下阶层挑选,第二类则只有皇帝直接管辖的上三旗才有参选的资格,第三类身份更高,通常由皇室成员担任。

守陵人的工作主要包括看守、清扫、维修、保护皇陵,还负责皇陵内的礼仪和祭祀活动,其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准备贡品和及时进行祭祀,务必让皇帝老爷和他的家人在地下也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

工资方面,清朝正常运转时由皇家按照一定的制度拨款,溥仪退位后,民国政府与清朝皇室协商,保留了许多对皇室的优待条件,不但允许溥仪依然居住于紫禁城,还承诺每年支付清室费用400万两银元,新币发行后改为400万元,守陵人的工资就来自于这笔款项。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把溥仪赶出紫禁城,之前的承诺自然也不算数了。溥仪迁往天津,靠着清朝遗老遗少们过活,守陵人的工资他也付不起了,但爱新觉罗家族庞大,再加上还有许多满清贵族怀念昔日的荣光,不会不管老祖宗。大家凑一凑,还是能付出工资。

在政局比较稳定的时候,民国政府偶尔也会拨款用于皇陵的维护,这毕竟是物。但大部分时候是不稳定的,文物也就顾不上了。所以守陵人的工资还是来自于满清贵族。

再到后来,中原混乱战火纷飞,贵族家

也没余粮,发不起工资了。但日子总得过下去,守陵人们就开始各自想办法。

对清朝皇室忠诚度高一点的,靠着陵区内的林业收入来生活。忠诚度低一点的,就开始监守自盗,私自偷盗墓中珍品贩卖。一旦被发现,他们会被满清遗老遗少们打个半死,但因为有着职业上的方便,一般发现不了,所以那个时期流失了很多珍贵文物。

不过,再忠心的守陵人,在军阀混战时期也完成不了本职工作,保护不了皇陵。

1928年7月,军阀孙殿英驻扎在蓟县马伸桥,与清东陵只有一山之隔,清东陵里有217座宫殿牌楼,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阿哥、2位公主,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陵墓建筑群。

但孙殿英根本看不出其历史价值,在他眼里,这就是金银财宝。以“剿匪”为名,盗掘了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东陵,此后他有了“东陵大盗”的外号。

他的行为给军阀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没军饷怎么办?地下挖呀!挖来挖去,清东陵里的陵墓几乎无一幸免,造到极大破坏。

这时候守陵人在哪里呢?估计躲在一旁围观吧,他们也的确没那能力阻止。

到了现代社会,皇陵被视为重要文物,由国家负责维护和管理,传统意义上的守陵人已经没了,要么纳入国家体系,要么另谋生路。但还有一些人因为教育和信仰,居住在皇陵边上,义务守陵。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康乾”都曾六下江南,为何雍正却死宅在京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康乾的推动者雍正,雍正为什么叫康乾,雍正下江南

    有一个曾经很流行的说法是雍正不敢离开京城,因为他要留下来防着“八爷党”等内部不安定实力,担心自己不在京城会后院起火发生宫廷政变。这种说法最大的问题是,雍正即位后很快就已经全面控盘,说什么内部有很强的反对势力是小说和电视剧夸大出来的。更别说,八爷胤禩和九爷胤禟实际上在雍正四年就已经在幽禁中死去。雍正就

  • 真实历史中的香妃,遭受丈夫迫害,二婚嫁给乾隆终获幸福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乾隆和香妃的故事,历史上的香妃有多可怕,真实历史上的乾隆与香妃

    1734年,容妃在新疆和卓氏家族诞生,刚生出来就十分美丽,长大之后更是一个大美人,成年之后的容妃被父母嫁给了霍集占,而霍集占就是当时的“小和卓氏”,霍集占和自己的哥哥在新疆的势力逐渐扩大,于是想自立门户,后来被乾隆出兵镇压,在霍集占被镇压的这段时间,因为和卓氏家族一直在帮助乾隆镇压,所以容妃在霍集占

  • 红楼梦最差的丫头,没规矩没素质没教养,却是薛宝钗调教的心腹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薛宝钗的丫头莺儿,素质也很优秀。但与上诉几个丫头比较就相形见绌。就算比林黛玉带来的丫头雪雁,也不见得强多少。莺儿的问题很突出,原文描写了好几次她的差强人意。一,贾宝玉与薛宝钗“第一次亲密接触”,宝钗提议要看通灵宝玉。莺儿也想要看,便连自己的本分也忘了。薛宝钗连续三次催促她去倒茶才去。表现得很没规矩。

  • 中国最傲气的一个王朝,哪怕即将灭亡,也要先打侵略的西方列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晚清,我不知道会有多少中国人悲伤。据统计,满清政府签订了1356项不平等条约。就我们所熟悉的《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而言,有许多条约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有人说没有办法,毕竟当时无论是清朝还是封建王朝,都走到了尽头,根本打不起来。但这只是个借口。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王朝,即使要灭亡,但它仍然要先

  • 康熙点名批评的儿媳,却是晴川的历史原型,后被雍正挫骨扬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晴川与雍正的关系,历史上有雍正和晴川吗,宫锁珠帘雍正看晴川画像

    1698年三月初二第一次分封皇子时,胤禩便与皇四子、皇五子、皇七子一同受封为贝勒,为当时年龄最幼者。此后又多次受康熙指派,适其出塞时与皇三子胤祉一同办理政务。即便如此,还是因为母亲是内务府辛者库罪籍出身,让胤禩一出世就低人一等。康熙为了弥补胤禩母系卑微的不足,就在胤禩被封贝勒同年,下旨以安亲王外孙女

  • 曾国藩秘而不宣,老实人有这3个软肋,再闷头苦干也不会被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1】太面瓜,脸皮薄。曾国藩说:懦弱无刚为大耻。老实人最大的软肋是要面子。农村老话,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进萝卜园。这两个“不”说得邦邦硬,结局却是两个“死”。脸皮薄,好面子,穷死活该,饿死自愿,连个好名声都留不下,只会被人讥笑太傻。小林和大山同时入职,小林老实巴交,脸皮比纸都薄,大山脸皮厚得像城墙

  • 此国2次入侵清朝失败,被打残后变成附属国,如今跟中国关系最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入侵清朝的国家有哪些,清朝被外国侵略最惨的一次,外国入侵清朝几次

    在我国的西南方向,有一个存在感极低的悠久国家——尼泊尔,与中国有将近2000年的联系。作为中印商队和僧侣往来的必经之地,尼泊尔与古代中国的关系总体说来是比较友好的。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到了18世纪末期,正是乾隆皇帝在位的时候。尼泊尔与清帝国的接触,源于一场战争;然而在这场战争之前,要先梳理一下尼泊尔的

  • 皇帝派人抄和珅的家,意外发现墙壁有不同,砸开后却出人意料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和珅抄家全过程,皇帝求纪晓岚放过和珅,和珅家墙壁

    和珅这个名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此人能在清朝乾隆皇帝时期成为最大的贪官也算的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事件了,毕竟清朝乾隆时期是清朝比较繁荣昌明的时期,按理来说,这一时期是不应该出现贪官的,不过反过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和珅此人的能力了。如果大家对于历史比较有研究的话就可以明白,和珅之所以能成为权倾朝野的大官,离

  • 清朝的囚犯,听到流放宁古塔,为何很多人宁愿自杀,也不愿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为何把罪犯流放宁古塔,清朝流放宁古塔怎么处罚,流放宁古塔有多残酷

    其实根本不是这样,因为这指的是一个地名,具体的位置就在黑龙江一个叫做古城村的地方。其实这里也是满人最早居住和生活的地方。虽然他们后来选择了南下,并在北京城里坐了天下,但对于当年的故地是不敢忘记的,为此还在那里设置了将军的冶所。看到这里有人就会感到奇怪了,既然戍边的将军都能居住,那些犯人为何情愿自杀,

  • 很有必要了解下清朝的15种古钱币,一起来学习,涨姿势!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十大稀有钱币,清朝的15种古钱币,清朝仿古钱币有哪些

    早期满族长居在东北长白山地区,世代以畜牧渔猎为生,并与当地从事农耕的汉人相处融洽,这时努尔哈赤以祖上十三副遣甲起兵,通过不断的兼并争斗,势力遂渐强大,终于统一了满族各个部落,并于明朝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建国号金,史称后金,建元天命,称天命汗。并铸行钱币,共有满文,汉文两种,满文钱面文译作“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