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古代谥号和庙号是什么意思?两者之间有何区别?

在古代谥号和庙号是什么意思?两者之间有何区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436 更新时间:2024/1/14 20:24:38

中国封建政权最高统治者皇帝还拥有多种称号,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武帝、文帝是谥号,太祖、太宗是庙号,都是属于君王死后,后继之君对他的功过是非进行评价的一种结果,至于秦始皇为什么没有武帝、文帝等谥号之称,也没有太祖、太宗等庙号之称,是因为秦始皇觉得庙号和谥号都是子议父、臣议君,所以就弃而不用。

庙号,在商朝时就已经有了,当时是对国家有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进行特别追上庙号。是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来定的。

如:

创基立业者为“太”,功高者为“高”,中兴者为“中”。

庙号的使用,在历史上因时代不同而情况不同。

商朝有庙号,但周朝却不用庙号,而用谥号。比如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等等都是属于谥号。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秦始皇觉得庙号和谥号都是属于子议父、臣议君,于是就把庙号和谥号一起废了不用。所以庙号从周朝到秦朝,也曾一度被废用了近千年。

谥号,也是对一个人的功过是非进行盖棺定论的评论,谥号和庙号不同的时,庙号是皇帝拥有的,而谥号不仅皇帝拥有,而且一些诸侯大臣也可以拥有。通常是可以通过谥号来大致的了解此人的功过。

谥号分褒谥、贬谥和平谥。褒谥是赞美的美谥,比如文、武、宣、景、康、庄、等等。贬谥是名声不好的,比如炀、厉等等,平谥是不好也不坏,比如惠谥等。(哀、思表示有点同情的意思,比如汉哀帝、明思宗)。

秦朝灭亡后,接着是汉朝。汉朝重新使用谥号和庙号,不过汉朝对谥号和庙号的使用非常严谨。

比如谥号这方面,皇帝死后,通过对他的一生进行盖棺定论的评价,该是褒谥就是褒谥,该是贬谥就是贬谥,该是平谥就不会是褒谥。。

比如汉文帝、汉武帝就是褒谥,刘盈做皇帝期间没有大功,但也没有大过,所以就是平谥“惠帝”。

汉朝不仅对谥号使用严谨,而且对庙号的使用更加严谨,汉朝时期,皇帝都有谥号,但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非大功大德者不得有庙号。

比如西汉时期,经过后来重新确定,整个西汉只有四位皇帝有谥号,分别是太祖高皇帝刘邦、太宗文皇帝刘恒,世宗武皇帝刘彻、中宗宣皇帝刘询。就连开创文景之治之一的汉景帝也没有庙号,可见汉朝对庙号使用之严谨。

汉朝时流行谥号使用,但后来谥号却出现了乱用现象,不仅字数从一两字,发展到二十多字,而且但凡后来继位的是前面皇帝的子孙,都会给他的父祖进行美谥,根本不考虑太多的功过是非,于是就无法更好的从谥号中看出皇帝的功过。

唐朝之前主要使用的还是谥号,比如汉章帝、魏文帝、魏明帝、晋文帝、隋文帝、隋炀帝等等。

直到唐朝时,由于谥号滥用的情况严重,字数也变多了,已经不能起到盖棺定论的作用,于是就开始改用庙号称皇帝,比如隋朝是隋文帝、隋炀帝,到了唐朝及后来就是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中宗、宋太祖、宋太宗、宋神宗、宋徽宗、宋高宗、元世祖、明太祖、明英宗、清世宗等等。

庙号后来的使用标准,一般是:

开国立业的是太祖、高祖。发扬光大的是太宗。重新天下的是世祖、圣祖、成祖。守成令主是世宗,也有指世系传承发生偏移。仁宗、孝宗、睿宗是仁爱孝顺的贤主。中宗是中兴之主。

哲宗、成宗、圣宗、显宗是守城之主。肃宗想中兴却没能成功。宪宗、宣宗、景宗是功过并有。宁宗懦弱。德宗遇乱逃亡。高宗由盛转衰。玄宗、真宗、理宗、道宗喜好玄虚。文宗文弱。武宗好武。穆宗在位时间短。僖宗昏庸。哀宗、思宗悲情亡国之主。

当然,皇帝除了庙号、谥号之称外,还有一个年号之称。年号是汉武帝首创。始创年号为“建元”。后来形成一种年号制度,但凡遇到大事,一般都会改年号。明清之前,一个皇帝年号不止一个。不过到了明清时期,大多皇帝都是一人一个年号。

大家比较熟悉的年号比如贞观、开元、洪武、永乐、嘉靖、康熙、雍正、乾隆、道光等等。

标签: 谥号周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仰韶文化都有哪些常见的工具和技术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上古,仰韶文化,历史解密

    生产工具以较发达的磨制石器为主,常见的有刀、斧、锛、凿、箭头、纺织用的石纺轮等。骨器也相当精致。有较发达的农业,作物为栗和黍。饲养家畜主要是猪,并有狗。也从事狩猎、捕鱼和采集。各种水器、甑、灶、鼎、碗、杯、盆、罐、瓮等日用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主要呈红色,多用手制法,用泥条盘成器形,然后将

  • 唯心主义的历史起源是什么?是怎么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解密

    如前所述,实践的唯心主义是作为“实践的意识”的社会权力对于一定经济基础的唯心主义表达。马克思把这个经济基础称之为“现存的经济界限”、“现存的生产方式”,或“市民社会”。追溯这些物质基础的形成和发展,是理解实践的唯心主义这一概念的前提;而劳动的分工则是问题的关键之所在。(注明:以下的历史描述请参阅马克

  • 中美1971年密谈内容是什么 中方要求美须从台撤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1971年7月9日基辛格秘密访华,周恩来派叶剑英等人到机场迎接。基辛格访问的两个任务是商谈尼克松访华日期及准备工作,为尼克松进行预备性会谈。二是就台湾问题表示美方立场及态度。台湾问题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双边关系中的痼疾,也是这次北京密谈中最艰难的议题,双方都在密谈之前就政策内容、谈判原则及

  • 秦始皇有几个儿子?为什么被众人熟知的只有扶苏和胡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始皇,秦朝,历史解密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成大一统的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但是让人们不解的是,秦始皇开创了这么的基业,那么为什么被众人所熟知的儿子当中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公子扶苏,一个是胡亥。那么历史所记载的秦始皇的其他儿子最终都去哪里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皇汉武,唐宗宋

  • 他是令妃的小儿子,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他是令妃的小儿子,最后结局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乾隆时期是清朝的鼎盛时期,到了嘉庆的时期清朝由盛转衰,很多人说乾隆以天朝自居,故步自封,不接受新鲜事物,所以才会让清朝走下了神坛。乾隆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到了后期也是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乾隆对待自己最小的儿子永璘已经从严厉变成溺爱。这

  • 没有空调,古代皇帝怎么取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没有空调,古代皇帝怎么取暖?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众所周知,北方的冬天是非常寒冷的,虽然现在北方人的家中都会安装暖气或者空调,但是我们都知道,空调和暖气都是现代才有的东西,那么古代的皇帝在没有空调的时候都是如何取暖的呢?他们与普通人家的取暖方式又有何不同之处呢?在普通人家

  • 一代名臣叶清臣,揭秘其生平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一代名臣叶清臣,揭秘其生平经历,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北宋士大夫群体中,在名臣济济的仁宗朝,叶清臣的政治名望与政治成就,在当时的政坛上似乎并不高,但他却以实际行动在俊杰辈出的时代,博得了一时名臣的嘉誉。叶清臣生长于一个诗书家庭,受到优质教育的熏陶,凭借对策被擢进士高第,成为仁宗身边的

  • 西夏铁鹞子为什么挡不住蒙古铁骑?败在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西夏铁鹞子为什么挡不住蒙古铁骑?败在何处?首先无论是蒙古铁蹄还是西夏铁鹞子,它们的存在,对于中原王朝来说,简直就是灾难。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铁鹞子是西夏著名的重装骑士兵团,蒙古铁蹄出现之前,它们就是世界上最厉害的骑兵,没有之一。即使是当时的欧洲,也是参考了西夏的重骑兵。在当时

  • 揭秘:唐朝百姓为何都抢着去当兵?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参军入籍是唐人心目中最理想的职业,但您恐怕很难相信,士兵们参军不光没报酬,还要倒贴钱!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介绍唐初特殊的军制——府兵制,看懂本文,您再看《长安十二时辰》之类的历史剧,就会有很强的代入感。古代的兵役制度很多,其中以征兵、募兵和府兵最为典型。征兵制相当于

  • 潘皇后的儿子继承了位置,为何自己下场却很惨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后期,东吴在经历东宫之争后,仲谋老兄已杀了他宠坏的爱子孙霸。太子之乱告一段落,最后这位置的最终胜利者,竟是孙仲谋最小的儿子孙亮继承下去。自古母以子贵,孙亮生母原本是个身份低微之弱女子,借着儿子的光,被孙权册封为皇后。起初潘皇后的老爹因为获罪,她也连坐。虽罪不入监服刑,但被罚在织室工作。这织室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