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韬武略可谓全才的周培公,在当时朝中两大派对垒的情况下,(即索额图派和明珠派)周培公选择不站队,这在当时官场是一股清流!同时,也为他后来的官场走向埋下了伏笔甚至是祸根!
那么功勋卓越的周培公,最终被贬驻盛京,也就是今天的辽宁沈阳,不为重用,身体不好又长期处于天寒地冻,为何临死前还献上皇图?这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是尽管康熙不再重用周培公,但是在周培公在盛京仍是尽职尽责干好本职工作,临死献皇图,仍报当初知遇之恩和重用之恩。第二个是尽管康熙已经把自己遗用了,但临死献上皇图,用自己的忠心耿耿直接打脸康熙!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周培公不用投名状用能力征服康熙,就是临死还报康熙当初知遇之恩!
周培公的命运坎坎坷坷!但是很坚强!
带上康熙老师伍次友的推荐信不用,在一次机缘巧合偶遇康熙!康熙欣赏其才,带回宫里!
周培公的才华逐步展现,康熙越来越重用他!
平三藩之功,战略眼光独到!
劝降王辅臣,文韬武略卓越!
解皇后遗难,洞察观色独特!
但是,功劳再大,康熙也在摇摆之下把周培公贬至盛京,不为重用!
为了征战葛尔丹,康熙特意下去巡视一翻!就到盛京看望在那生活了十一年的周培公!没有想到病得不轻的周培公知道时日不多,为了报答康熙的知遇之恩就献上了皇图!
这份皇图,就是周培公一颗忠心!
二,就是你康熙遗用了,周培公仍然用献上皇图直接打脸康熙:你康熙再不仁,我周培公还是讲义!
一个有才华本事的人,却被遗放在天寒地冻的偏僻的地方!
但是,贬驻在盛京的周培公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费心劳神的绘画了皇图!
特别是跟康熙讲征战葛尔丹的军事卓越之议,重点防范之策,献上皇图之忠,让康熙由然而生愧疚之意!
当时康熙也受感染了!自己当初把周培公贬至盛京听信谗言,没有想到十一年了,周培公仍是一片忠心耿耿!这是典型的以德报怨!
而当时的周培公呢?心里想的是:就算你康熙不仁,咱周培公还是当初的周培公,仍然讲义仍然一片赤胆忠心!
在周培公死后,康熙非常内疚,特意为周培公守灵一晚!算是让他自己内心好受些吧!
由此可见:周培公在贬驻盛京后还献上皇图,说他是感谢当初康熙的知遇之恩也好,还是对康熙愚忠也罢,但是,在当时的官场,周培公的为官之人格,是一股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