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后,唐朝气数已尽,为何还能撑住100年?政府有一个绝招

安史之乱后,唐朝气数已尽,为何还能撑住100年?政府有一个绝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349 更新时间:2024/1/20 14:22:19

为了更好的管理和统治国家,藩镇制度是很有效的手段,正是因为实行了藩镇制度,才使得国家能够保持安定,持续了一百多年的安稳局面。到了唐朝后期,东南藩镇的财力为朝廷满足开销,边疆藩镇对外作战,中原藩镇镇压河朔,封锁关中,沟通江淮,这三者之间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形成了一种割据与防割据的平衡关系,他们共同辅佐保卫国家,但这种关系一旦被打破,那么国家将不会再安稳。

玄宗登基后,国力也曾达到过巅峰,但安史之乱的爆发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虽然是结束了,可朝廷的实力大减,已经不能够镇压藩镇势力,二者之间只是保持着表面上的君臣关系,实际上早已是暗流涌动。再加上安史残势力还在河朔地区活动,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朝廷只能是看着他们各自发展势力,却是无能为力,若是换作以前的唐朝,藩镇势力定然是不敢反抗的,仍旧还保持着藩镇势力之间的平衡。

东汉也曾有过这种局面,因为割据势力的雄起导致国家的最终灭亡,虽然唐朝也面临着这种情况,但国家统治仍然是延续了一个半世纪,这恰恰是因为藩镇割据,他们的势力和朝廷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现在,这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微妙平衡使得唐朝能够继续存在。关于藩镇崛起的问题,后世学者也曾做过研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韩国磐认为:叛乱结束后,当时庄园经济大力发展,而有权势和财富的人就能够拥有大片土地,这导致大土地私有制成为大势所趋,而藩镇节度使几乎人人都坐拥良田千顷,还有大量的庄园经济。

他们为了保护手中的利益,免得被朝廷收缴,所以发展自己的势力,壮大手中的军队,人人都这样做,这就形成了最后的藩镇割据形势,使得国家局势逐渐恶化。还有一些史学爱好者也赞同,还做出了推测,当地的割据势力都有着强烈的特色,地方富豪的私人武装被发展为战斗力强横的牙军,成为地主阶级的武力代表,他们支持当地的节度使,如此节度使能够拥有更多的势力。

但也有人否定了这种说法,不是所有的藩镇节度使都培养势力,他们并未加入到割据中,比如郭子仪,他虽然拥有大量的土地和庄园,但并未想要反抗朝廷,而是本本分分,就连当地的富豪地主也没有这样的想法。还有北也是施行大土地所有制,还让武将也能购买田产,但并未发生藩镇割据的局面。如此藩镇割据并非是因为大土地所有制而产生的,而是在特定时期才能够形成的特定现象,他们不再受中央的统治。

也有人认为,藩镇割据的形成是因为大批武人的原因,当地的节度使想要统治好地方,必须要获得当地军士的支持,而军士又普遍都是劳苦大众出身,当兵就是他们的活路,若是节度使不能维护他们的利益,那么当地很有可能发生大批军士巧取豪夺的现象,造成地方动乱,这并不利于节度使的统治。

这样看来的话,那么藩镇割据其实是被节度使和军士们共同促成的,他们都在维护自己的利益,所以才会造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还有些学者是从经济角度考虑的,在五代时期,商人们会军队提供财物,以获得保护,进而双方保持者债务关系,如此互利共赢。所以很有可能割据势力就是这样形成的,作为最重要的社会力量,商人自然是会被朝廷压榨的,而军阀们也有了野心,所以当地的军阀和商人达成了合作,彼此牵连,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会联合起来对抗朝廷。

每个地方都会形成自己的藩镇势力,但又因为地方不尽相同,比如土地和百姓的规模,私人武装也会有着强烈的地方特色,所以形势还是很复杂的,相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的财政和中央朝廷是没有关系的。

唐朝的藩镇割据形成是因为种种特定因素形成的,所以就算其他朝代也曾有过藩镇,但并未形成这样的局面。所以关于藩镇问题的研究,还是需要深度考虑的,不可简单看待。

参考资料:

【《唐代藩镇研究》】

更多文章

  • 尉迟恭是唐初第一猛将,玄武门射杀李元吉,为何晚年却在道观修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玄武门之变李元吉是被谁杀死的,玄武门李元吉,李元吉有参与玄武门之变吗

    反而后面几位的来护儿、秦琼、尉迟恭、单雄信,在历史上确实骁勇善战,都是传奇的武将。今天要讲的,就是死后和秦琼一起并列为门神的尉迟恭。一、归顺李世民尉迟恭,名融,后世谬载名恭,字敬德,所以也常见称呼其为尉迟敬德。少年时以打铁为生,曾经是隋军的一员,因英勇杀敌被提拔到朝散大夫。隋末天下大乱,尉迟恭最早并

  • 从寿王妃到杨贵妃,杨玉环的经历,才是爱情本来的模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杨玉环最后一次见寿王,古代四大美女杨玉环的爱情故事,杨玉环的一生真实历史

    这一系列事件中人们注目的焦点便是“贵妃之死”,今天我们再来争论其中的细节已经没有太多的意义。或许在暂且淡化国朝兴亡的历史背景之后,一段缠绵的爱情更加会感动我们。一、原寿王妃介绍李杨相识的媒人是高力士,此人在玄宗一朝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其水准绝非一般宦官可比。开元时期,玄宗身边不缺宠爱的妃子,前后有

  • 你知道阿倍仲麻吕吗,他不仅考中唐朝进士,还娶唐朝女人为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阿倍仲麻吕哪一年中进士,唐朝阿倍仲麻吕,阿倍仲麻吕有后人吗

    据日本学者木宫彦泰的《日中文化交流史》记载,日本遣唐使的200多年间,一共派出了144名留学生,其中许多人留唐时间超过了20年,甚至还在大唐娶妻生子。在这些留学生中,最负盛名的大概要属阿倍仲麻吕(公元698—770)。阿倍仲麻吕19岁时随第9次遣唐使团来大唐留学,入唐后称为朝臣仲满,后被唐玄宗赐名晁

  • 李隆基不是长子也不是嫡子,李旦为何立他为储,而不立嫡长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李旦和李隆基的关系,李隆基是李旦的长子吗,历史上李隆基和李旦

    李隆基是李旦的三儿子,又是庶出,如若当时的历史环境处于正常状态的话,李旦确实应该将皇位传给李成器,而不是李隆基。但是,李旦只能将皇位传给李隆基,即便李旦有心传给李成器,李成器恐怕也不敢接。此中蹊跷,也许还得从时为相王的李旦为何能够坐上皇位说起。李旦是唐高宗李治的七儿子,是武则天的四儿子,也是唐中宗李

  • 唐代时期铸造了哪些钱币?现在的市价是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代钱币都有啥,唐代钱币顺序列表,唐代早期铸造的钱币又精致又厚重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乾封泉宝,公元666年为唐高宗乾封元年,唐高宗铸造了唐代时期的第一枚年号钱币乾封泉宝,铸造时想以一当十也就是一枚乾封泉宝,可抵用开元通宝十枚,虽然钱币的铸造依然精美,然而这枚钱币重量只有5克不到,这明显是虚值钱币的套路,然而铸造出来后民间反响很差,大家还是习惯足重的钱币

  • 南北朝有位皇帝,荒淫程度登峰造极,强迫姑姑侍寝,与亲姐姐同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北朝荒唐皇帝,魏晋南北朝残暴的皇帝,最有名的南北朝皇帝

    这位南北朝皇帝叫刘子业,史称宋前废帝。影视剧中的刘子业既然刘子业史称宋前废帝,很明显他属于刘宋王朝的皇帝,他是刘宋王朝第五位皇帝孝武帝刘骏的长子,生母是宋孝武帝的皇后王宪嫄。公元453年,宋文帝刘义隆被长子刘劭发动宫廷政变弑杀,随后刘劭自立为帝,成为刘宋王朝第四位皇帝。刘劭弑父夺位的消息传出后,满朝

  • 她是唐朝真正的大姐大:武则天一生无法超越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皇帝武则天,唐朝女皇武则天小视频,武则天一生的真实事迹

    这说起来,得先从玄武门之变说起,玄武门之变呢,是李世民人生旅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场兵变中啊,先后有很多重要的人物参与其中,比如说有促使他下定决心的尉迟公。还担任制定方案和实施方案呢,长孙无忌,房玄龄。还有在实施过程中,凭借一己之力翻开玄武门城门的张公瑾。当然了,还有咱们从小说里边,评书里边熟知

  • 唐玄宗为何迷恋胖女人?杨玉环不仅美,冬天一习惯让皇帝无法自拔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成为千年来,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唐朝诗人白居易还以此为蓝本,写了一首千古传唱的名篇《长恨歌》,诗中一句“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让无数人感怀不已。历史上真实的杨贵妃,并不是我们现在人严重身材苗条的高挑美女,而是一个身高只有159左右,体重却有140斤以上的偏胖女子

  • 160斤美女被网友封“现代杨贵妃”,身材凹凸有致,深受粉丝喜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胖美人杨贵妃图片,古装杨贵妃身材,170斤杨贵妃近照

    无论在合适,长相美丽的人都都是人们话题的来源,相信大家对我国四大美人只要的杨贵妃一定不陌生,无论是从史书或是电视上,我们对她都有一定的了解,在那个以胖为美的时代,杨贵妃因为丰硕的身材和惊艳的容貌深得皇上喜爱。不过如果杨贵妃生在如今的时代,不知还会不会被封为大美人,会不会被受到人们追捧。今天小编要说的

  • 唐朝编撰的《晋书》避讳“虎”字,为什么不避讳“世”和“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虎字图片大全,虎字的来源,唐朝为何修订晋书

    有意思的是,贞观年间编撰的《晋书却没有避讳“世”和“民”两个字,比如《晋书》的第一个段落就写道:“历唐、虞、夏、商,世序其职”,甚至编撰《晋书》的史官都在“史臣曰”里明确写道:“故民咏维新,四海悦劝矣。”那么《晋书》为什么不避讳唐太宗名字中的“世”和“民”呢?“避讳”的礼法大概在春秋初期(学界对此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