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打虎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施耐庵用了大篇幅来渲染这个故事,读来令人酣畅淋漓,不仅突出了武松的勇武,更是让武松这个人物形象贴近生活。武松先是在景阳冈附近的客栈里喝了十八碗酒,酒壮人胆,因此不顾店小二的劝阻执意过景阳冈,殊不知景阳冈上有一只老虎在作恶,在他进山的途中,得知山中真的有一只虎,心里不是没有害怕,但是又不想返回去遭到店小二的嘲笑,于是硬着头皮上了山。然后果真遇到了那只老虎。
武松和老虎对战了一会,终于将老虎打死,成为一代英雄。
古代演义小说中有不少的人打死过老虎,单《水浒传》中就有好几例,但都没有武松打虎深入人心,这不得不归功于施耐庵高超的讲故事手法,成就了这样一段惊心动魄的打虎故事。
隋唐之际,同样有一位打虎英雄降生,与施耐庵对细节把握的得心应手不同,《说唐》中对这位英雄打虎的情节描写不过才两三百字,细节很少,夸大成分很大,但《说唐》本身就是重故事轻情节,力量的对比比较明显。但这段打虎故事依旧能将一位真英雄的性格塑造的很好。
这位英雄就是隋唐排名第四的雄阔海。雄阔海是隋唐十八条好汉中性格最鲜明的一位,也是真英雄的存在,在一众为自身利益而奋斗的人中显得格格不入,又是那么的难能可贵。
雄阔海住在金顶太行山上,从小就是力气特别大,原本打柴为生,后来天下不太平,就落草为寇,做了这太行山的山大王。统领着四十个小头目,手底下的小喽啰也有数千。他们专门打劫来往京都的客商,只抢钱财不夺人命。山中的钱粮少了,雄阔海就会派出喽啰下山。
这一天雄阔海又派出了喽啰们下山抢劫,然后他自己也换了衣服,准备下山,不知不觉过了两个山岗,听到有动静,雄阔海停下来,观察了一番,见有两只老虎从山后面跑来,正要往雄阔海身上扑过来,雄阔海把外衣一脱,两只手上前就擎住了两只老虎。两只老虎动弹不得,雄阔海用右脚踢了几下,然后将其中的一只老虎猛地摔下了山岗,接着用拳头将另一只老虎打死,在山岗下面的老虎醒过来之前迅速下山将其打死,这就是雄阔海双拳伏二虎的故事。
篇幅很短,但是已经将雄阔海双臂的万斤之力表现了出来,不愧是排名第四的英雄好汉。雄阔海打虎的经过恰好被在附近打猎的伍云召看见,伍云召是隋唐排名第五的好汉,也是镇守在南阳的南阳王,看到雄阔海有如此勇力,就和熊阔海结拜为兄弟,想要上表朝廷给雄阔海一个官职做做。
只是当时的伍云召还不知道京都发生的一切,等他知道后,扛起了反隋的大旗。而雄阔海依旧在太行山做他的山大王,只等着有朝一日帮伍云召报仇,然后就听说了麻叔谋到处抓小孩吃的事情,在麻叔谋攻打高谈圣的时候,雄阔海下山打死了麻叔谋,顺便扶立高谈圣称王,而自己做了大元帅。
之后雄阔海每次出场都和结拜兄弟伍云召、伍天锡一起,但到了扬州杨武比赛的时候,雄阔海却因为江湖中的一些事耽误了时间,等他赶到扬州城的时候,演武比赛已经接受,而伍云召和伍天锡也已经死在了扬州,雄阔海没能见上二伍最后一面。本可以置身事外的雄阔海在看到扬州城城门的千斤闸坠下的时候,双手托了起来,让城内的十八路反王和各路英雄顺利逃出。
然后雄阔海纵然有万斤之力,却经不住这一路奔波不停并且肚中饥饿,举了半天的千斤闸早已没了力气,等所有的人都出来后,他再也承受不住千斤闸的下坠,手中一松,再也没有机会逃出。
雄阔海除了在那个时代是一位山大王之后,所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为了别人,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利益,然而正是这样一位纯粹的英雄却以这样一种惨烈悲壮的方式结束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