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王府”第一任主人就是刚才所说的沐英。沐英在8岁时,因朱元璋与马氏膝下无子,所以就被收养为义子,改姓为朱。
从12岁开始沐英就跟随着朱元璋南征北战,18岁的沐英因战功被提拔为帐前都尉,开始主掌一方之兵事,也开始了他为明朝征战一生的历史。后在不到3年的时间,又被提拔为指挥使,并开始独当一面,负责江西重镇广信的守备任务。
1367年,23岁的沐英独自领兵攻克了横亘在江西、福建交接的要地分水关,随后占领了崇安与闽溪十八寨,并俘虏了陈友定手下大将冯谷保。
之后立下大功的沐英被朱元璋调往福建重镇建宁,负责节制邵武、延平、汀州三卫。
不过在此时沐英虽受到重用,但因各种原因,再加上朱元璋已有子嗣,且已登基称帝,所以此时作为义子的沐英被命令恢复沐姓。如此沐英与朱元璋的关系有父子变成单纯的君臣关系。
1370年,沐英升任镇国将军,次年升任大都督府同知,开始负责处理全国的兵马事务。1377年,在进攻川藏的战役中,沐英因功被晋封为西平侯,并赐予世袭凭证。
1383年,沐英、傅友德、蓝玉等人平定云南全境,班师回朝时,沐英被朱元璋下令就地负责镇守云南,自此沐氏开启了长达277年的镇守云南的历史。
1386年,沐英在昆明砖城建造“西平侯府”,而这就是“沐王府”的前身。当然很多人都不明白,刚才不是说沐王府是黔国公府吗?怎么现在却是西平侯府?
公爵府跟侯爵府可是差了一个等级哎!别急,接下来我们就要说“沐王府”另外一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沐晟。就是他让西平侯府得以变成黔国公府的。
沐晟是沐英的次子,1399年继承西平侯的爵位。他是西平侯府的第三任家主,也是让沐家的地位由侯爵升为公爵的关键性人物。
1406年,沐晟作为征夷左副将军协同大将军张辅进攻交趾,并于同年攻占交趾国,生擒伪王黎季犛。也就是凭借着这等封狼居胥的大功,沐晟被晋爵为黔国公,自从曾经的西平侯府就变成了黔国公府。
而之后因沐氏并非是皇族后裔,国公已是明朝异姓所能晋升的最高爵位,因此此后沐氏的爵位未再有变化。但是因沐氏的先祖沐英曾是朱元璋的义子,再加上沐氏一门皆是忠臣,所以明朝历代皇帝都放心的让沐氏世代镇守云南,因此云南几乎就成了沐氏专有的地盘。虽然曾有明朝的藩王被封到云南,但就连藩王都需要仰仗沐氏,且皇帝也默认沐氏在云南的权威。
如永乐时期的岷王,他在被分封于云南的时候,就受沐晟的牵制,可是岷王却几乎拿他没有任何的办法。他能做的就是拼命的跟永乐帝说沐晟的坏话,可是永乐帝给他的答复确是“称其父功,毋督过”就是说他父亲有大功,你不要得罪他。从这句话我们大概就可以知道,沐氏在皇帝心中的地位,而从侧面我们也可知沐王府在云南的地位。
“沐王府”在云南的地位可谓是超然的,而造就这种地位的原因就是“沐王府”的来头。先不说沐王府第一代主人是朱元璋的义子,虽然后来被命令改姓,但无论如何这个关系都还得在的,毕竟沐英8岁就被朱元璋领养,12岁就跟随着朱元璋南征北战,再怎样地位就在哪里。
再者即使沐英不是朱元璋的义子,以他的功绩,再加上后世子孙沐晟等人的封狼居胥之功,足以让沐王府在云南得到非常高的地位。
所以简单的说沐王府的来头很大,开府先祖沐英是朱元璋的义子,也是明朝的开国功臣,更是明朝少有的几个死后被追封王的主。沐英之子沐晟是永乐时期封狼居胥,开扩交趾的大功臣,也就是凭借这两个沐氏子孙的功劳,沐王府在云南的地位就注定是超然的。
关注我的文章,带你领略历史。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