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晋的时候有一位赵王叫司马伦,当时他在朝廷里已经相当的有威严了,掌握着朝廷里的一切兵马大权。皇上对于他来说也只是一个傀儡而已,久而久之他也生出了想当皇上的念头。有一天在朝堂之上,当面向当时的皇帝 晋惠帝司马衷逼宫,让司马衷把皇位让给他。司马衷虽然性格软弱但可不是一个脑子也笨的人,他知道自己在朝廷当中根本就没有势力,无法与司马伦抗衡。
自己就是不同意把皇位让给司马伦,他要是主动谋反了自己也奈何不了他。还不如顺从的把皇位交给他,自己也能落下一个好下场,保住自己的小命要紧。于是他便当场痛快的答应了自己退位,把皇位让给司马伦来做,司马伦就这样登上了皇位。
司马伦登上皇位以后肯定要犒赏三军啊,还有那些跟着他鞍前马后的功臣们,都是要犒赏的。虽然不能说人人都有份,但是手下那下那些大臣们加官进爵、封侯拜相、赏赐金银珠宝这些肯定少不了的,毕竟篡位成功要论功行赏嘛。那些给他出谋划策的人肯定是得到最大的实惠的。虽然说要犒赏那些功臣,给他们加官进爵赏赐金银,但是摆在面前的就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国库空虚啊!国库里根本就没有钱来赏赐给那些立下大功的大臣,这可急坏了司马伦,当时就有人给他献计赏赐照给,但是要晚点给,先欠着他们的。
司马伦一听这主意好,于是就给受封赏的大臣们说:各位都是有功的人,朝廷是不会忘记你们的。一定会对于你们要大力的犒赏,无奈现在国库空虚不能及时的给大家兑现。但是寡人说话还是算话的,你们的封赏可以先让中书令给你们记下来,当国库充实的时候寡人一定一文不少的补给大家。
事后中书令就给每位受封的官员写了一个条子,这个条子的内容就是你要领到的多少赏金,多少封底什么之类。这个就是历史上打白条的最早起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