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的姑姑王政君是汉元帝的皇后,当然王政君的儿子也贵为太子,所以当时的王氏家族在朝廷内外的影响力都比较大,公元前33年的时候,汉元帝驾崩,王政君的儿子刘骜登基,王政君成为皇太后,而就是因为王政君的关系,所以整个王氏家族的发展才非常的迅速,王氏家族有九个封侯,五个大司马,剩下的大将军,列侯更多了。
这时候的王氏家族要权力有权力,要钱有钱,他们就这样过上了纸醉金迷的生活,但反观王莽,王莽本人的生活就十分节俭清贫了,而且王莽此人非常有礼貌,勤学好问,深得王家长辈的喜欢。
所有人都认为王莽是一个另类,他不过王孙贵族的生活,倒是把日子过得如此清贫,这有点让世人不理解,但这却让王莽获得了巨大的机会,22岁的时候就收到了王政君的照顾,成为了黄门侍郎,直接就进入到了汉朝的中枢部门为官。就这样王莽的官职越做越大,但他还是保持以前的一贯做派,清贫的生活着,而且王莽还十分照顾那些贫苦百姓,这也渐渐的让王莽的名声开始变得大了起来。
因为汉成帝牡丹花下死,汉哀帝继位了,汉哀帝上位就疯狂打击王氏外族亲戚,王莽也就这样隐退了,在这期间王莽的儿子王获杀死了一个婢女,而王莽却直接逼死了王获,此事被流传了出去,就这样王莽就得了个好名声。但又过了几年,汉哀帝去世,王政君把握住机会,夺回传国玉玺,然后就重新任命王莽为大司马,安汉公。
后来全国发生旱灾和蝗灾,这时候的王莽试图发动改革,他为了稳定住流民,还把皇家在安定县的一个呼池苑撤销,改为了安民县,然后把这个县的耕地全部分给这些流民,就这样王莽得到了很多百姓支持,以及各路学者的支持,很多人认为王莽的举动很好。
而没有人是不贪权的,王莽虽然为人清贫清廉,但也架不住权力的诱惑,他有了权力之后,就要想办法扩大自己的权利,但是的王莽已经身居要位,但他还是不满足,还在各个部门安插了自己的亲信,还把那些反对自己的人全部都铲除,甚至连当今的皇帝在他眼中也不算什么,然后把汉平帝的外戚全部都踢出了京城。
这时候王莽的儿子害怕会遭受到报复,所以叫王莽收敛一点,但是王莽哪里听得进去。后来王宇才想了一个计策,把狗血泼在大门用来警告王莽,恰好这事情被王莽撞见了,王莽一怒之下就杀了王宇,然后王莽仔细的回想了王宇说的话,然后就开始对年幼的皇帝有了动作,然后他就篡位自己当了皇帝。
王莽利用了各种各样的手段,长安建房子免费给儒生居住,建学校大力弘扬儒学文化,然后还贿赂那些朝廷命官,于是在王莽的控制下,朝廷给王莽加九锡之礼。然后王莽还花重金来勾引四方的一些胡人、匈奴,等到匈奴假装来汉祝贺时,被儒生看到,所以王莽就被儒生各种歌颂。
没几年王莽就毒死了年幼的皇帝,还拥立两岁的孺子婴为皇太子,然后自己掌握着权力,控制了朝政。三年后,王莽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的内心,在众人的吹捧中,自己登上了皇位,做上了皇帝,自此王莽的改革开始了。
当时的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各个阶层之间的矛盾也剧增,社会矛盾尖锐,因为在之前王莽都是大肆的花钱来维护住这些人,现在朝廷没钱了,王莽只能寻求改革之路了,于是王莽轰轰烈烈的发动了改革,他把全国的土地收归国有,废除了土地的私有制,禁止了土地的买卖,然后开始了分田地,就这样人人都有了土地,这样看来还不错,让每个人都有了土地。
但当时的社会,完全都是靠豪强撑起来的,你这样一搞豪强还怎么生活,所以那些豪强不愿意把土地上交给国家,所以在王莽改革的期间,各地的起义时常爆发,最后这场改革就这样结束了。
然后又开始了国有化改革,把那些暴利行业都归位朝廷管辖,还干预市场,限制那些商人囤积货物。虽然这样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发展,但必须是要有一套完整的策略,还要有各种的清廉为官的人,不然此举压根不可能会成功,而当时的社会朝廷官员和豪强联合,最终还是没有解决眼下的问题,还造成了更严重的剥削。
还有币制改革,建立了一些列的贷款制度,但这样官员又多了一个剥削百姓的路,这样又加深了地主豪强对百姓的剥削,社会阶层矛盾日益严重,加速了当时社会的瓦解。
然后就是对外的战争了,当时的王莽看地图上为什么没有西海郡,所以他就想补齐,所以发动了战争,然后发兵占领了青海湖,这场战争耗费了无数的财力物力,终于在青海建立了一个西海郡。
对此王莽还鼓励百姓去西海郡种田,可那地方哪里可以种出来东西,一时间百姓唉声道气,怨气纷飞,最终在王莽的各种改革中,王莽的新朝就被灭了,消失在了历史的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