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昭君嫁给了儿子,曹丕娶了自己的庶母,二者评价为何截然不同

王昭君嫁给了儿子,曹丕娶了自己的庶母,二者评价为何截然不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202 更新时间:2024/1/17 7:01:02

那其实我们要说说两个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人物性格。

大家都知道昭君出塞,那是汉朝时期,耳熟能详的版本就是汉元帝后宫众多,很多妃子都见不到他,汉元帝就让画师毛延寿把后宫美女都画在布帛上,根据画像召幸女子侍寝。王昭君没有贿赂画师,结果画师心存怨恨,故意给王昭君在额头上多画了一颗痣,结果汉元帝就没看上王昭君。王昭君就成为了一个待召女,后来呼韩邪单于来汉朝,要求成为汉朝的女婿,汉元帝就将王昭君赐给了单于。

汉元帝将王昭君赐给单于,王昭君前往匈奴去和亲了。等到汉元帝看到王昭君去和亲的真实容貌,就想要王昭君留下,但是已经为时已晚了。后来汉元帝杀了毛延寿,以此来泄愤。

但是这不过是小说里的说法,其实真实的历史是王昭君以民间女子的身份入宫,成为了一个宫女,后来呼韩邪拜见汉元帝,自请为婿,但是汉朝宫女虽然想要出嫁,但是却不想要去遥远的匈奴,昭君却并不是如此。

至于为什么王昭君自告奋勇要去和亲,依据《后汉书》记载“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意思是王昭君因为入宫多年未得皇帝恩幸,心中积满悲怨,于是在呼韩邪来朝时,主动地请求去匈奴和亲,由此可见,王昭君出塞当时可能是出于自身原因,后来汉元帝还是允许了。

而王昭君可以青史留名,主要是因为她为了汉朝和匈奴的和平,牺牲了自己,换来了边塞的祥和。单于死后,昭君又嫁给了新单于,就是王昭君自己的儿子(当然不是亲生的),为了汉朝和匈奴的民族利益,这个女人不得不这样做,这可能就是后世能够铭记的原因。

而且,匈奴是北方游牧民族,他们的传统就是“父死子继”,王昭君嫁给了单于,单于死后,新的单于可以继承所有的一切,其实从名义上说,他后来嫁给了新单于也是名正言顺的。

同时,王昭君不仅给匈奴和汉朝带去了和平,还促进了匈奴和汉朝文化交流,商贸往来,促进了两个民族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说起曹丕,那就不得不说曹操,这位东汉末年的风云人物,也是三国鼎立的奠基人。

曹丕是曹操的儿子,但是曹丕的上位之路也是艰难的。因为曹操其实最不喜欢这个很会“察言观色”的孩子,他很中意自己的长子曹昂,不管是性格还是能力上,曹昂都是最佳人选,但是曹昂却在战争中去世。之后曹操将目光放在最小的儿子曹冲上,因为曹冲天赋异禀,从小就深得曹操的疼爱,但是曹冲13岁竟意外去世。

曹操只能从曹植和曹丕两人中选择一个,虽然曹植很有才情,但是曹植却一直放荡不羁,这绝对不是一个君主该有的性格,可能正是因为曹丕稳重冷静,所以曹操最后才会把皇位给曹丕吧。

曹丕自然知道曹操的想法,所以曹丕也会心寒,登位后也做了很多报复曹操的事,其中之一就是曹丕把他的庶母全部收入麾下,成为自己的女人。

曹操在位的时候,曾经对曹丕说:“如果他的庶母想要改嫁,就随他们去吧,不要横加阻拦,如果不想,就好好对待她们,给她们一条活路”。

等待曹丕即位后,他也算是听父亲的话,好好对待了自己的庶母,只是把她们都收入囊中了,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曹丕还真是节省。

其实这不是曹丕第一次抢曹操的女人了。早在曹丕还没有上位的时候,曹丕就抢了曹操心仪的女人,那就是甄宓。甄宓一开始是袁绍儿子袁熙的妻子,无奈袁绍和曹操的官渡之战,袁绍战败,曹操占领邺城。

这时听闻袁绍的儿媳妇甄宓是个美人,曹操早就想把甄宓据为己有,于是进入邺城后,曹操并不是关心粮食、财富、土地这些东西,而是先去寻找甄宓。奈何曹操的儿子曹丕先曹操一步进城,见到了甄宓便被深深吸引了,曹丕对曹操说想把甄宓纳为自己的妃子,曹操见势,恐怕不能夺了儿子的爱,只能作罢。

由此可见,曹丕可能是习惯性地看上了父亲的女人,可能因为是父子俩,所以口味相同。

至于为什么曹丕为后世所诟病,有以下几点原因。

其一,究其根本,曹丕注重美色,而且曹操的后宫质量还是不错的,男人都是视觉动物,曹丕也是不得不动心,于是曹丕索性都收下了这些庶母。当时曹丕的母亲卞太后撞见了曹丕宠幸他的庶母,对曹丕说:“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意思就是说,老鼠和狗都不吃的东西,你却吃不够,看来亲生母亲都看不起曹丕的所作所为。

其二,曹丕不是曹操候选人的第一顺位,曹丕内心还是会有一些失意和失望,于是曹丕上位后,将自己的庶母收入囊中,其实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和曹操怄气的原因。

其三,曹丕的做法不符合时代的主流思想。曹丕所处的时代是东汉末年,汉朝自董仲舒开创的新儒家,三纲五常的思想被世人普遍认同,由此可见,曹丕的做法明显不符合普世的价值观,因此才会被人诟病。

所以说曹丕和昭君几乎做了相同的事,但是所处的时代背景、环境、目的不同,世人对其评价也是不尽相同。

更多文章

  • 汉初三大名将之一,梁王彭越如何支持刘邦打败项羽?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梁王彭越真实照片,彭越为什么背叛项羽,刘邦最后怎么打败项羽

    秦朝末年在魏地举兵起义,后来率兵归顺刘邦,拜魏相国,封建成侯,协助刘邦赢得楚汉之争,与韩信、英布并称汉初三大名将 西汉建立后,封为梁王,定都于定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支持汉王刘邦在彭城(今江苏徐州)战败,向西溃退,彭越把他攻占的城池又都丢掉,独自带领他的军队向北驻守在黄河沿岸。公元前204年,彭

  • 魏延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为什么在诸葛亮死后却被灭三族?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死后兵权为什么不给魏延,你知道诸葛亮为何死后要杀魏延,诸葛亮死后为什么杀魏延真正答案

    刘备入川时,魏延因数有战功,升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拔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镇守汉中十年。刘备即位后,拜镇北将军。随同诸葛亮北伐,拜凉州刺史,封都亭侯,曾在阳溪大破费瑶和郭淮。打算亲率兵马由子午道袭取关中,仿效韩信故事,与诸葛亮会师潼关,遭到谨慎的诸葛亮反对。魏延剧照魏延作战

  • 葛侯即武侯:季汉丞相诸葛亮的姓氏“诸葛”是如何起源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到底是姓葛还是姓诸葛,诸葛亮的家族世系,诸葛亮的名字后面两个字的来历

    客观地讲,山东地方领导回答不上来也是情理之中的。要知道季汉丞相诸葛武侯在中国虽然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绝大部分人还真不太清楚“诸葛”姓的起源。那么诸葛武侯的姓氏“诸葛”是如何起源的呢?周武王灭亡商朝后实行分封制,将天下分封为几百个诸侯国。除了西周宗室和外戚功臣之外,很多上古帝王的后裔也被封为诸侯。据

  • 赵云被称为“五虎上将”,为何一辈子都不被重用?三件事道出缘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真实赵云为何终身不被重用,赵云为什么能当五虎,历史上赵云为什么不受重用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各方政权为争得霸主地位,免不了一场血雨腥风的厮杀,在这其中武将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东汉末年朝局动荡,各地割据政权相继建立,汉王朝名存实亡。中华大地陷入混战之际,涌现出一大批英雄豪杰,为这个气势磅礴的年代注入新鲜的活力,比如:“千万雄兵莫敢当,单刀匹马斩颜良”的关羽;“

  • 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女佣,子女个个不凡,被誉为“生了半个汉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最惨的一个侍妾,古代历史上最杰出的女性,古代最传奇的侍女

    事实证明,卫媪不过是西汉时期平阳侯府的一名仆人,因为身份低微,史书上面对于其名字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因为后来嫁给了一个姓卫的佣人,所以随丈夫姓氏,被人称为卫媪。这位女仆本来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但是她生下的子女却是被众人皆知。她先是和一个姓卫的佣人生下了三女一男,其中卫君孺作为第一个女儿嫁给了名门望族,

  • 赤壁之战时,若是曹操被杀,刘备和孙权会迎来一个更可怕的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曹操孙权谁更厉害,赤壁之战是曹操要打刘备还是孙权,赤壁之战曹操刘备孙权的兵力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在经历众多的势力纷争之后,中原大地上以魏蜀吴三家为尊,蜀吴两国联盟共同对抗魏国,为统一天下,曹操率领数十万大军发动赤壁之战,妄图消灭蜀吴两国,然而在蜀吴两国的联合之下,在赤壁大败曹操,曹操有惊无险之下得以逃脱,至此魏蜀吴三家彻底的三分天下。赤壁之战虽然胜利,但曹操却得以逃生,若

  • 谁才是蜀汉势力的第二把交椅?刘备自立成王,后续有人接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为何刘备死后他得不到蜀汉的认同,刘备不死蜀汉能统一天下吗,刘备在蜀汉有多厉害

    《三国演义》或许是每个人从小到大都听过的故事吧?而从这故事当中我们也可以得知当初天下分为了三个国家,三足鼎立分别是曹操建立起来的魏国以及刘备建立起的蜀国,还有孙权的吴国。 而大家都知道刘备也经过多年的努力,从一个小小的摆摊的小贩终于取得了汉中,并且还在真正的战场上击败了曹操一次,因此当时的刘备也信心

  • 汉文帝登基后全力铲除吕后集团,为何却放过吕后的外孙女张嫣?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吕后和张嫣是亲外孙吗,吕后死后张嫣的下场,吕后和张嫣什么关系

    而在这个时候,张嫣其实也是吕后集团中的一员,但是汉文帝却放过了她,这是为何呢?对于这个问题,其实也很好理解,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原因:第一, 张嫣的生活比较悲惨,获得人们的怜悯。张嫣是汉惠帝刘盈的皇后,一生都过得不大好,毕竟就连刘盈都生活在了吕后的阴影之中,张嫣又怎么可能有自主权利呢?最为可惜的地方在于

  • 康熙只比牛顿小10岁,刘邦只比秦始皇小3岁,看完感觉时空错乱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康熙和牛顿是同一时期的人,康熙与秦始皇谁最牛,康熙他是一位怎样的皇帝

    清朝,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在这个时期发生的事情,与我们如今的理念相差巨大,因此人们总是认为这是非常遥远的事情。相反地,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物理学、化学、计算机学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因此对于这些领域的开拓者,人们总是觉得他们离我们非常之近。所以,倘若我说,康熙只比牛顿小10

  • 诸葛亮留下一句千古名言,只有12个字,能做到的人,未来必将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30句经典语录,诸葛亮最经典名言,诸葛亮人生十大名言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为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更是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政治军事无一不通之人,因此才能够辅佐一无所有的刘备成就了一番伟业。而这样的人,自然有很多成功的诀窍,而诸葛亮的诀窍便是“思者虑远,远者虑安,无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