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在起义军节节败退的时候,项羽带领几万人马,打败了二十万秦军精锐部队,这支部队是有名将王离带领的。这一战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巨鹿之战。
项羽就是因为巨鹿之战成名的,章邯也是从这时候对项羽另眼相看的,但是,这时候的章邯并没有惧怕项羽,他们之间又开始对峙了几个月的时间,结果是不分上下。
也就是在他们对峙的时候,章邯得到了消息,此刻的秦朝被奸相赵高控制住了,这也就意味着,章邯无论打了胜仗,还是打了败仗,都是难逃一死的。因为他打了胜仗,赵高怕他功高盖主,就会以此为名处死他,若是他打了败仗,败军之将更得死。
所以,章邯没得选了。他若是想活命的话,就必须要选择投降项羽。
可是,章邯杀了项梁,项羽会放过章邯吗?章邯是没有把握的,但是,他很清楚他和项羽之间的战争,若是继续打起来,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结束的,也许项羽也希望章邯投降,这样的话就可以早点结束战争了。当项羽接到来自章邯的义和的信件之后,正好他也快没有粮食了,所以他跟自己的部下商议了下,就选择了接受章邯的投降。商议的结果是,章邯投降后只要把兵权给交出来,项羽就不会杀他。章邯只好投降给了项羽,可以说章邯投降项羽是逼不得已,是无路可走了。
章邯投降项羽的时候,他还有二十万大军,这二十万秦军后来都被项羽给坑杀了。
紧接着项羽平定了天下,把章邯封为了雍王,让他守护关中之地。刘邦被项羽封为了汉王,但是,刘邦想做关中王。因为刘邦对项羽的分封不满,他在汉中得到韩信之后,就杀出了汉中。可是刘邦要出汉中,占据关中就要先过章邯这一关。
结果韩信用了一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战术,避开了章邯,在陈仓杀了出来,并且占领了大量的关中之地。章邯得知之后,再去和韩信打就已经晚了。
章邯被韩信逼到了废丘城,两人在这里打了一年的仗,期间刘邦让韩信劝章邯投降,但是章邯誓死不从。
最后章邯是在没有外援救援的情况下,弹尽粮绝的时候,选择了自杀。
那么章邯为何宁愿选择死,也不投降刘邦呢?大概是章邯对项羽的知遇之恩吧,毕竟他杀死了项羽的伯父项梁,在他投降给项羽后,项羽不但没有杀他,还把当时最为富庶的关中之地交给了他,他不能辜负项羽对他的厚爱呀。
再一个就是,他是一个名将,名将那有三心二意的,他之前已经有过一次投降的记录了,虽然是逼不得已投降的。但是,这依然会影响他的声誉。还有,毕竟项羽对他不薄,他又有什么理由背叛项羽呢?
所以,最后他还是选择誓死效忠项羽,绝对不投降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