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圣祖政尚宽仁,世宗以严明继之。清世宗雍正一改清圣祖康熙的大度,以为政严苛著称。
并且,他还是一个没日没夜的工作狂。在现存的清宫奏折之中,雍正朝的密折多达2.2万余件,虽然总数比起乾隆朝的5万余件要少一点,但其奏折里面的字数加起来却足有1000多万字,相当于几十部长篇小说。但相比之下,雍正仅仅在位13年,乾隆却是60年。
在那个没有电脑、打字机,全凭毛笔蘸墨手写的年代,能码这么多字,实在是不可想象。而且,码字写奏折,仅仅是他工作的一部分,他还要抽出许多时间上朝、会见大臣,参加各类仪式。
如此看来,雍正好像就是一个无趣的工作狂而已。但是,当我们看了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雍正行乐图》以后,其中雍正的形象,又会颠覆我们对这位伟大帝王的一切认知。
古代描绘宫廷生活的画作并不少见,比较著名的有《明宣宗行乐图》、《乾隆帝岁朝行乐图》等等,但像《雍正行乐图》这样个性的,却独此一份。
在这一组画作中,原本我们认为的严肃帝王形象彻底崩塌:他时而穿上道袍,手中挥舞塵尾,口中念念有词,下面则是蛟龙出水,张牙舞爪;
时而穿得像一个阿三,手持蜜桃,献给树上攀援的黑猴;
时而穿上“唐服”,坐在桃花树下,欣赏醉人春景;
时而又身穿洋服,头戴假发,手持钢叉,深入虎穴,只身与虎搏斗。
更有甚者,他还像一个普通渔夫一样,赤着双脚,来到溪边洗脚。
堂堂一国之君,即便是以风流倜傥驰名的乾隆,也未必敢让画师把他画得穿洋装、戴假发、打老虎,这一点,从后来宫廷画师郎世宁给他画的作品中,也能体现的出来。
郎世宁画中的乾隆,或身着戎装、英姿飒爽,或身穿龙袍、正襟危坐,皆是一副威风凛凛的帝王形象,一点也不像他的父亲那样随意、悠闲,甚至有些无厘头。
那么,雍正为何要在画里,让自己的形象如此百变,使他看起来又不怎么像一个“正经”皇帝了呢?这还要从雍正的皇帝生活说起。
人们将清朝最为辉煌的时期称为是“康乾盛世”,然而,作为承前启后的雍正,并未真正享受到盛世的繁华。
与巡南走北的父亲康熙和儿子乾隆相比,雍正十三年的皇帝生涯,几乎都没有离开过北京城,即使是清朝皇帝夏天爱去承德避暑山庄(热河行宫),雍正也没有去过。
于是,在相对比较狭小的生活半径之内,“工作狂”雍正,只能寻找自己的方式来自娱自乐。
而偏偏,在那严肃的外表之下,他又是一个风趣幽默的人,他曾经在给臣子田文镜的奏折里如此回复道:“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
所以,我们才能看到《雍正行乐图》里那一个个不同职业、不同形象的雍正形象。也许当皇帝是他的宿命,但在骨子里,他就是一个诗人、一个猎手、一个渔夫……,甚至是一个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