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英宗朱祁镇丧师辱国,大臣们为何还都支持他?只因嫡庶之分

明英宗朱祁镇丧师辱国,大臣们为何还都支持他?只因嫡庶之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836 更新时间:2024/2/6 22:57:31

然而,在太上皇朱祁镇归国后,在朱祁镇之庶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作为朱祁钰即位的交换条件下,朱祁钰想要巩固自己皇位,甚至排斥朱祁镇父子,将帝位传给自己子孙,面临着诸多恶劣局面,非现代人可以轻易想象:

明朝是个极端注重理学、宗法和嫡庶的朝代。

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六年(1373年)发布《皇明祖训》:【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毋动,遣信报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位,朝廷即斩奸臣。】

所以,大明太宗(成祖)文皇帝,永乐大帝朱棣,明明是在靖难之役,凭麾下兵将和手中刀剑打下来的江山,还得一直自称是马皇后的嫡子。

燕王朱棣和周王朱橚是同母兄弟,是明朝二百多年来没任何争议的结论。洪武七年,马皇后还在世,周王朱橚给孙贵妃服“慈母丧”三年,同样是明朝官修史书《明实录》 有确凿记载的事实。

——所以,周王朱橚有可能是马皇后所生的嫡子么?那么他的同母兄长朱棣呢?这足以和《明实录》里,说朱棣是马皇后嫡子的记载,自相矛盾。

朱棣在即位后,不止是大肆迫害建文帝遗臣,而且还授意亲信文人,搞出来的一部奇书 《奉天靖难记》 :尽可能污蔑事实,抹黑懿文太子朱标朱允炆父子,然后宣称自己才是朱元璋临终前最属意的继承人,朱允炆这个朱元璋册立多年的皇太孙,竟成了矫诏而立。

因为此书太过于荒诞离奇,所以连后来的明朝皇帝,朱棣自己的子孙们,都不好意思当真。也正因为朱棣自己捏造事实、篡改史料,是种种桩桩,铁证如山,所以对「朱棣自称马皇后所生嫡子」一事,确实有相当大的可能存疑。

当然,假设朱棣起兵时就自称马皇后嫡子,建文帝君臣却没反驳他,是未经篡改的真实史实。 其实也很好解释:因为马皇后根本没有亲生嫡子。太子朱标、四皇子燕王朱棣,也包括二皇子秦王、三皇子晋王,都是朱元璋别的侍妾所生,然后交给马皇后抚养,给予的嫡子待遇。

因此,建文帝君臣当然不能反驳朱棣,因为朱标也是这种“抱嫡”。 五皇子周王,是孙贵妃抚养,所以他得给孙贵妃服丧三年。也因为他实际是朱棣同母所生,所以被视为朱棣最大的同党。

朱棣在登基后,确定自己与朱标、秦王、晋王都是马皇后所生嫡子的记录,顺便也将真正同母弟弟周王朱橚也顺带一起改成了嫡子,却忘了删掉周王给孙贵妃服丧三年的记载…… 而这些也都当做官方正史,记载在《明史》里。

清朝修《明史》,出于政治需要,竭力抹黑了明宪宗成化帝朱见深,因为他发动“成化犁庭”,将建州女真的老祖宗董山擒斩;竭力抹黑了明神宗万历帝朱翊钧,因为努尔哈赤就是在万历年间以“七大恨”之名,建立后金国,起兵反明。

但对朱棣,不止是评价里吹嘘他的功业“远迈汉唐”,更将他残害建文忠臣家眷,将其妻女贬入教坊司,竭力欺凌的种种黑历史尽数隐没,这些记载,也包括朱棣其实并非马皇后嫡子的推测,只存留在明朝当时人的各种笔记中,流传到了后世……

朱棣之后,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都是嫡长子即位。汉王朱高煦输给这对嫡长子、嫡长孙,是输得没有任何脾气。

朱祁镇是明宣宗宣德帝朱瞻基的嫡长子,生下来3个月,就被封皇太子。为皇太子七年,御极天下十五年。其母后是明宣宗的皇后孙氏,是在后宫掌握实权的皇太后。朱祁镇的年号【正统】就是彰显着:他皇位的正中之正,无可争议。

朱祁钰只是庶次子。其母妃吴贤妃,是朱瞻基平定汉王朱高煦后,收入宫中的罪奴,因为生子才被特别赦免,不用和宣德帝的其他妃子一样去殉葬。朱祁钰还被朱瞻基从小养在宫外,临死前才被接回和封王。

整个朝堂文官集团,都是在永乐年间、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绝对信条,拥戴朱高炽击败汉王朱高煦集团的那群大臣的学生后辈。

所以,

如果不是土木堡之变,朱祁镇丧师二十万,信任宦官王振,坑死文武重臣无数,这种弥天大祸;

如果不是瓦剌大军即将兵临城下,三大营尽丧京城兵力空虚,眼看就要南北朝局面;

如果不是明朝以强烈民族主义立国,面临天子沦尘叩关这种开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奇耻大辱;

如果不是朱见深只是朱祁镇的庶长子,非钱皇后所出,朱祁镇在出征前都根本没打算立他为皇太子,年龄又只有两岁;

皇位和朱祁钰这个庶出亲王是不会有任何关系的。

当朱祁钰临危受命,继承皇位,孙太后和大臣们为了保证朱祁镇这一支的“帝系正统”,才让朱见深成为明朝第一个被立为皇太子的庶长子。

假设,朱见深是钱皇后所生嫡长子,那么他在朱祁镇北征前,肯定会被立皇太子。储位既定,那么之后哪怕情势再危急,也没人敢提议立朱祁钰的。——可能只有于谦,但马上就会被其他大臣一致否决,然后于谦直接被免职赶回老家,北京保卫战换人指挥吧。

同样,如果朱见深还是庶长子,朱祁钰是孙太后所生的嫡次子,那么他可以在土木堡之变后,轻易获得勋贵、藩王、百官的大量支持,根本无需以立朱见深为太子做即位前提。等丧师辱国的朱祁镇回来后,也基本没有翻身可能了。

所以,朱祁镇夺门之变后,朱见深的生母周贵妃想当皇后,孙太后是积极支持的,让朱见深变成嫡长子,可以大大加强他的继承合法性。

朱祁镇直接否决,与其说是怜悯钱皇后,不如说他心知肚明,自己发动政变,其实是抢了本属于这个庶长子的皇位。所以,他让皇次子德王,认钱皇后当养母,以此增强德王的政治资本,更对此后一直阻止自己换太子的孙太后“深恨之”。

六年后,孙太后一死,钱皇后就告知朱祁镇,孙太后不是他生母,而是“阴夺宫人子”,他生母早死了。

然后朱祁镇给被明宣宗废掉的胡皇后恢复尊号,“恭让皇后”,诏书称其为“母后”,迫不及待提高德王待遇,令文武百官赴德王府朝见,又给宗室领袖、皇叔襄王写信,表示自己对德王的爱重。然后还特别向内阁首辅李贤试探,是否应该废掉太子朱见深,易储德王。

只是孙太后死后短短一年,来不及进一步动作,朱祁镇也死了,真让他多活几年,朱见深还能不能顺利即位,于谦还能不能被平反昭雪,朱祁钰还能否被追复帝号,怕是真都不好说了……

更多文章

  • 大明风华:孙若微为何要骗朱瞻基,说自己不后悔?因为怕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大明风华孙若微为什么要骗朱瞻基,大明风华孙若微爱过朱瞻基吗,大明风华朱瞻基和孙若微的感情

    说虐恋,因为这对情侣的感情是单箭头的,朱瞻基对孙若微一见钟情,而孙若微一心只想报仇,她有自己所爱的人,这个人就是徐滨,为了3万靖难遗孤的生命,两个人注定无法在一起,而朱瞻基因为深爱孙若微,可以说是抢过来的。虽然孙若微不爱朱瞻基,但她嫁入皇宫后也一直安守本分,孝顺公婆,为朱家生下太子,特别在朱瞻基落魄

  • 大明风华:朱瞻基娶两个老婆,内心独白不一样,只有她是真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明风华朱瞻基和他母亲说的话,大明风华朱瞻基个人资料,大明风华朱瞻基御驾亲征

    被逼无奈下,朱瞻基递上了所有人期待的如意,却是正眼没瞧胡善祥一眼,等胡善祥接下如意那一刻,朱瞻基早早就把手给抽开了,生怕被对方碰到,还没胡善祥说完感谢的话,他径直往自己心爱的女孩孙若微走去。对于两个老婆,朱瞻基的内心独白是不一样的,他似乎在对胡善祥说:“你虽然拿了我的如意,这只是我家里人的意思,但你

  • 大明风华:朱瞻基将自己封闭起来,孙若微的话,直戳心灵!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大明风华朱瞻基与孙若微最后对话,大明风华朱瞻基和孙若微的感情,大明风华孙若微想射死朱瞻基

    皇太孙也向往自由,可以自己做主,娶自己喜欢的姑娘,所以没事的时候,他喜欢去诏狱里待着,什么都不用想,仿佛死去了一样,但现实很快又让他惊醒过来,处在那个位置,一旦没有野心,全家性命都将不保。他曾哭哭啼啼地请求爷爷饶了孙姑娘一命,自己可以替她去死,甚至可以放弃皇太孙之位,爷爷骂他被一缕情丝挡住了眼睛,骂

  • 朱元璋“重典治吏”,“狠劲”超越前代,古代历史上非常罕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是如何重典治吏的,朱元璋重典治吏为什么效果不好,朱元璋重典治吏导火索

    明初的法律条文中很多是专门针对贪官污吏的,旨在对其进行严厉打击,朱元璋这股子治理官员的“狠劲”超越前代,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非常罕见,他“重典治吏”的思想究竟是如何形成的?首先,明初的形势所需。朝代交替之际,有些官员还蹈袭元朝之弊,擅权枉法,贪赃受贿,额外剥削农民,增加农民的负担。官员的这一类行为极易激

  • 大明风华:朱高炽登基后行为反常,为民办事,还是被权力支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明风华朱高炽临死收到儿子的信,大明风华仁宗朱高炽登基,朱高炽登基视频完整

    一向佛系的太子爷对权力并没有多大的欲望,只想安安静静安享晚年,但是他怕儿子,当儿子把玉玺交到他手上的时候,在权力面前,他也表现出贪婪的一面。毕竟是男人,又身处那个位置,对皇位还是有渴望的,只是他知道这个皇帝不好当,背后还有两个弟弟盯着,随时可能造反。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最后朱高炽还是顺利继位,

  • 大明风华:朱棣临死还要出难题,听完太孙的回答,才安静地闭眼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明风华朱棣和太孙的催泪谈话,大明风华为什么朱棣对太孙发火,大明风华朱棣死得太憋屈了

    所以朱棣言不由衷地说想让汉王登基,可能一方面也是想激励太孙,让他明白前途凶险,早做准备。招杨士奇其实也是暗示他辅佐太子太孙。说朱棣在犹豫,可朱棣不是那种犹豫不决的人,他如果决定选汉王,就像剧里讲的,直接宣汉王继位就完事儿了,还把杨士奇叫过来费那么大劲。朱瞻基听到杨士奇说爷爷想把皇位让二叔继承后,整个

  • 大明风华:朱瞻基下线前疯魔,孙若微对其太无情,醉心权利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大明风华朱瞻基与孙若微最后对话,大明风华孙若微接受朱瞻基,大明风华朱瞻基和孙若微的感情

    后来第二次和马哈木大战,又受很重的伤,伤到了根本,这是剧中说朱瞻基最直接驾崩的原因,而汉王朱高煦却说,因为朱瞻基比朱棣更狡诈,比朱高炽更虚伪,而且天生又有好运,这样的人注定命不长久,当然朱瞻基的死,跟汉王脱不了关系,朱高煦和朱高燧联手,让朱瞻基破了不沾染朱家人血的誓言,结果直接给朱瞻基留下了心魔,再

  • 大明风华:孙若微被迫嫁入宫,朱瞻基始终得不到她的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大明风华孙若微爱过朱瞻基吗,大明风华朱瞻基和孙若微的感情,大明风华朱瞻基为什么不选孙若微

    没想到孙姑娘第二天果然如约前往,他的好奇心一下被勾起来,跟宫里的那些女孩一比,孙若微太不一般了,一个姑娘家天不怕地不怕,心里想的净是复仇之事,没事还喜欢去箭耙场和诏狱玩,虽然朱瞻基早就知道孙若微的身份,但他的感情是越陷越深了。孙若微一心向往的就是自由,皇宫对她来说就是一座华丽无比的大监狱,她一天都不

  • 朱元璋起杀心!刘伯温:我有一字不会写,朱元璋:免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伯温为什么说朱元璋当君王心寒,为啥朱元璋要害死刘伯温,历史上朱元璋与刘伯温斗智斗勇

    ▲朱元璋采纳了刘伯温许多意见,才得以击败对手。(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当时明朝建立之初,朝中最大的政治集团是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但朱元璋很忌讳手下一家独大,所以故意放任朝中另一个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集团崛起,让二者相互牵制以达到朝局平衡;然而,在淮西

  • 大明风华:徐滨一诺千金,护若微一生,朱祁钰让他继续为朱家卖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祁钰视频,朱祁钰殉葬名单,大明王朝朱祁钰

    就拿徐滨来说吧,他本是靖难之役的受害者,举家都被朱棣杀了,他的初心就是要以身殉剑,替父母报仇,结果却强行被框住了一生,一路见证了大明几任皇帝的起起落落,也见证着权力的枷锁和皇家的冷酷。他本可以带着心爱的女人一起远走高飞,坐船出海,但是为了三万靖难遗孤的生命,他放弃了复仇,同时也放弃了爱情,在这部剧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