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三国末期,虽然蜀汉有姜维,曹魏有羊祜,但都比不上东吴大将军

在三国末期,虽然蜀汉有姜维,曹魏有羊祜,但都比不上东吴大将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041 更新时间:2024/3/27 23:43:51

但即便到了到了三国末期,三国仍然还是有人才存在的,现在就来盘点三国末期各国的顶级人才。首先来看看蜀汉,蜀汉末期的时候,可以说只剩下姜维了,姜维的父亲姜冏曾是天水郡功曹,时逢羌、戎叛乱,姜冏挺身护卫郡守,死在战场,故此姜维受赐官为中郎,天水郡参军,也就是说,姜维原本是曹魏的一名小将。

后在诸葛亮兵出祁山之时,姜维和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从天水太守马遵在各地巡查,马遵得知蜀汉大军到来,各县都响应蜀军,怀疑姜维等人异心,于是扔下姜维等人,连夜随郭淮逃往上邽。姜维等人追之不及,回城时城门已闭,于是率领所部前往冀县,而冀县也不放姜维入城,姜维不得已投降了诸葛亮。马谡兵败街亭后,诸葛亮拔西县千余家回蜀,导致姜维与母亲分开。

此后,姜维深受诸葛亮器重,甚至让姜维统领五六千虎步军(精锐);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在蜀汉开始崭露头角,费祎死后姜维开始独掌军权,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维北伐总计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

后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对姜维北伐,而宦官黄皓弄权,姜维杀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祸,后司马昭五道伐蜀,姜维据守剑阁,阻挡住钟会大军,却被邓艾从阴平偷袭成都,刘禅投降。后姜维希望凭自己的力量复兴蜀汉,假意投降魏将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反叛曹魏以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但最终钟会反叛失败,姜维与钟会一同被魏军所杀。

再来看看羊祜,这羊祜应该不能算是单纯的魏臣,而应该是魏晋两朝之臣;羊祜博学能文,清廉正直,娶夏侯霸之女为妻。曾拒绝曹爽和司马昭的多次征辟,后为朝廷公车征拜。司马昭建五等爵制时,以功封为钜平子,与荀勖共掌机密。晋代魏后,司马炎有吞吴之心,乃命羊祜坐镇襄阳,都督荆州诸军事。

在之后的十年里,羊祜屯田兴学,以德怀柔,深得军民之心;一方面缮甲训卒,广为戎备,做好了伐吴的军事和物质准备,并在吴将陆抗去世后上表奏请伐吴,却遭到众大臣的反对。之后羊祜抱病回到了洛阳,在临死前推荐杜预代替自己,后来杜预用羊祜留下的战略,一举灭了吴国;在庆功宴上,司马炎手举酒杯,流着眼泪说:“这是羊太傅的功劳啊!”。

最后再来看看吴国的中流砥柱是谁,在吴国末期,蜀国早已亡,吴国失去了盟友,独力抵挡曹魏(晋国)的压力,十分艰难;在此之际,陆逊的儿子陆抗站了出来,成为吴国的“守护神”。话说在陆抗20岁时,孙权任命他为建武校尉,领其父陆逊部众五千人,驻守武昌。后迁立节中郎将、镇军将军等。孙皓为帝,任镇军大将军、都督西陵、信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驻乐乡。

公元272年,晋武帝司马炎命车骑将军羊祜率步兵5万进攻江陵,令巴东监军徐胤率水军进攻建平;陆抗为避免腹背受敌,命吴西陵各军自赤溪至故市构筑高墙,内用以围困步阐,外则抵御晋援军,却不急于攻打西陵城。此时陆抗坐镇乐乡,欲亲赴西陵督战。吴诸将闻羊祜率五万晋军进至江陵,皆请陆抗至江陵督战。而陆抗却说“我宁愿放弃江陵而奔赴西陵,何况江陵十分牢固!”遂奔赴西陵。

最终,一切皆如陆抗所料,不仅击退晋将羊祜进攻,并攻杀叛将西陵督步阐。这时吴国国势虽已衰退,但仍有一定的实力,特别是荆州尚有陆抗这样的优秀将领主持军事。于是羊祜对吴军采取怀柔政策,每次两军交战,羊祜都预先与对方商定交战的时间,从不搞突然袭击。双方交战甚至都不像是战争,而像是儿戏了;一次陆抗生病,羊祜甚至派人送药给他。于是一时晋、吴两国和睦相处,相安无事。

在陆抗在世之时,不管吴国内部有多乱,不管孙皓有多暴戾,但都不会动陆抗分毫;但生命终有尽时,在陆抗死后,羊祜迅速上书,要求伐吴,但并没有成功;不久之后,羊祜也病逝了。代替羊祜的杜预,用羊祜所布置的战略,轻而易举的就灭了吴国。

在姜维、羊祜和陆抗这三人中,非要分一个上中下等的话,个人认为姜维排在下位,羊祜排在中位,而陆抗排在上位。为何这么说呢?姜维的确算是有点能力,但这也只是在蜀汉而已,常年北伐,劳民伤财却没得到任何实际利益,导致蜀汉内部穷困不堪。羊祜是历史上典型的“善战者”,虽无赫赫之功,甚至还有败绩,但却丝毫没有影响羊祜的名声。至于陆抗,就更不用多说了,凭一己之力,以弱小的吴国抵挡晋国多年;后世将陆抗与其父亲陆逊合称为“逊抗”,同为千古名将。

更多文章

  • 为何诸葛亮死后,司马懿还是终生没敢伐蜀?后来司马昭说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223年,刘备白帝托孤诸葛亮,随后蜀国在诸葛亮手种,经过五年的沉淀,他消灭了南蛮子乱,稳定了内部集团,招贤纳士,国力自夷陵之战后有了很大的补充,随后诸葛亮发起了第一次北伐,与他的弟子马谡发动了离间计,利用魏朝曹真与司马懿的矛盾,说司马懿造反。司马懿自从吃了亏之后,便深深认识到如果正面与诸葛亮交锋

  • 他乃曹操最信任之人,勇猛无敌深受重用,可为何死后未入曹家太庙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操最信赖的第一猛将,许褚为什么没进曹家太庙,谁是曹操最信任的大将

    许褚不仅勇猛异常,还多次救过曹操的命,同时也是曹操绝对信任的人。在曹操死的时候更是哭的死去活来,据说哭到吐血,这个绝对不是可以装的出来的,完全是有感而发,充分的体现了曹操在他心中的分量。但这样忠心的许褚死后却没能进入曹操的太庙,史书没有说是什么原因。推测起来这跟许褚的性格有一点关系。有一次曹仁去见曹

  • 孙尚香已经嫁给刘备,却为何要回东吴?调虎离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孙尚香为什么离开刘备,孙尚香嫁给刘备是什么计谋,孙尚香嫁给刘备之后怎样

    当年,刘备的妻子甘夫人英年早逝,撇下了小阿斗与刘备。刘备已得了荆州的一部分,不可能不娶媳妇儿,更不可能只有刘禅一个儿子吧。就这样,在因缘际会下,刘备踏上了去东吴征亲的坦途。虽说刘备年纪大了,可他依旧长得很帅,还有很好的名声,更有不可预料的好前程。于是,孙权的继母孙太夫人和孙尚香都看中了这位乱世枭雄!

  •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智谋堪称妖孽,但对魏国一人却无计可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使用哪些计策,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的著名事件,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

    其实如果这么说也是没错的;不过也有人说,其实真正的第一主角应该是诸葛亮才对,毕竟诸葛亮太过妖孽了,他原本是隐居在荆州的襄阳隆中,由徐庶向刘备指引,后经刘备三顾茅庐而出山,一开始并不被关羽张飞所看好,火烧博望坡后关张对诸葛亮的智谋心悦诚服。曹操大军南下时,刘备军退走江夏,临走时诸葛亮设下伏兵水淹、火烧

  • 在三国之中,有许许多多的谋士,诸葛亮是否真的能排名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十大谋士诸葛亮,三国最厉害的谋士诸葛亮,诸葛亮的谋士有多强大

    军事谋略上诸葛亮并不拔尖,司马懿畏蜀如虎,可待商榷。诸葛亮六出祁山其实全都以失败剧终,前期对战曹真没有占到便宜,后期对战司马懿也无计可施,火烧上方谷可以说是完全虚构的,反倒是司马懿千里奔袭击杀孟达收复上庸,推荐郝昭守陈仓力阻诸葛亮十万大军十昼夜,最终耗死诸葛亮可谓精彩。诸葛亮收复姜维,打败过郭淮,伏

  • 为什么诸葛亮要故意派关羽去华容道放曹操一马?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是故意在华容道放走曹操吗,诸葛亮华容道为何放走曹操,诸葛亮故意派关羽去华容道

    此事发生于赤壁之战后,当时的曹操,高吟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志在千里”,意气风发的南下,不但拿下了荆州,击溃了刘备,还打算让江东不战而降。结果孙权和刘备结成了联盟,火烧赤壁,使他狼狈逃窜。这个时候,诸葛亮料定了他会从华容小道逃亡,于是安排了赵云、张飞、关羽三人埋伏,并嘱咐赵云和张飞,遇到

  • 为什么要先缢死吕布再枭首?曹操这么做你知道原因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操杀吕布为何要先缢死再枭首,吕布与曹操,吕布为什么被曹操处死

    原因和当时的制度有关,吕布不管怎么说,是朝廷封的温侯,温侯是县侯,最高一等的侯,侯爵分为县,乡,亭,县侯在整个三国里,都拿不出几个。曹操选择缢死吕布,是因为当时吕布和各大诸侯,不管怎么说,打着的都是汉室的旗号,加上当时的礼制,曹操得给吕布温侯相应的死法(体面,尊严)。那为什么又要枭首呢?枭首和斩首是

  • 为何赵云得不到刘备重用?刘备临终前,说出了背后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据记载:赵云,字子龙,身长八尺,姿颜雄伟,是一个大帅哥,他出生于常山真定,即今天的河北正定,被追谥为“顺平候”,其“常胜将军”的形象在后世被广为流传。在当时三国时期威名赫赫。最早赵云是跟着公孙瓒,公孙瓒对赵云说:“听说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绍, 怎么唯独你能迷途知返呢?”赵云回答说:“天下大乱,不知道

  • 他与吕布齐名,被华雄秒杀沦为笑柄,就此成就了关羽一世威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潘凤是韩馥的上将,在古代,能够做到上将的职位,肯定是能领兵、会打仗、有谋略的人,再加上手持大斧,那么这个潘凤的个人实力按理说应当是非常强悍的。可是一出场就被华雄给斩杀了,就算华雄再怎么厉害,潘凤就算打不过,还是有能力保住自己一命的,可是就这么死了,确实有点不可思议了。韩馥曾夸赞过潘凤“力敌万人”,在

  • 李广出击匈奴败多胜少,战功无法超越卫青霍去病,根源只有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广战绩不如卫青霍去病,李广北征匈奴战绩,李广和卫青谁强

    纵观李广一生,出击匈奴败多胜少,一生经历大小70余战,积攒下来的基本是苦劳,人们能记住的,也多是他个人英雄主义的表现。而作为一名大将,李广的战功无法超越卫青、霍去病,根源只有一个……1、李广在军事上有最大短板卫青初获军权,于元光六年直捣龙城,同时出兵的李广则被活捉。幸好李广长臂如猿、箭术高超,寻机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