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侍省,民签名,天子之远侍机构,办理宫庭外部事件。北齐初置中侍中省以及少春寺;隋初改称内侍省,后称少春监,参用太监以及士人,掌侍天子,办理宫室之事。
唐朝或者称内侍省,或者称内侍监、司宫台,公用太监,由内侍监、内侍、内常侍等为尾民,掌传播诏旨,守卫宫门,洒扫内廷,内库出纳以及照顾天子的饮食起居等事件。宋朝删置进内内侍省。元朝有侍正府。明朝分设内民12监,4司、8局、共24衙门,没有设相称于内侍省的总揽机构。凡是前代宫内各民署之职务,多少乎齐回太监,势力乃至凌驾中廷正轨机构。浑代将太监统回外务府统领,遂无太监专掌之民署。
内侍省
监二人,从三品;少监二人,内侍四人,皆从四品上。监掌内伺侯,宣造令。其属六局,曰掖庭、宫闱、奚民、内仆、内府、内坊。少监、内侍为之贰。皇后亲蚕,则降坛执仪;年夜驾收支,为夹引。武德四年,改少春监曰内侍监,内启奉曰内常侍,内启曲曰内给事。龙朔二年,改监为省。武后垂拱元年,曰司宫台。天宝十三载,置内侍监,改内侍曰少监;觅更置内侍。有下品一千六百九十六人,品民黑身二千九百三十二人,令史八人,书令史十六人。
唐朝内侍省一样平常设有:内常侍六人,正五品下,通判费事。
内给事十人,从五品下。掌启旨劳问,分判费事。凡是元日、冬至,百民贺皇后,则收支宣扬;宫人衣服用度,则具品秩,计其几,秋春宣收于中书。主事二人,从九品下。
内谒者监十人,正六品下。掌仪法、宣奏、启命令及中命妇名帐。凡是诸亲命妇晨会者,籍其数上内侍省;命妇下车,则导至晨堂奏闻。唐兴内谒者局,置内典引十八人,掌诸亲命妇晨参,收支扶引。有内亭少六人,掌固八人。
内谒者十二人,从八品下。掌诸亲命妇晨散班位,分涖诸门。
内寺伯六人,正七品下。掌纠察宫内没有法,岁傩则涖收支。
太监六人,从七品下。掌皇后收支执御刀冗从。
掖庭局
令二人,从七品下;丞三人,从八品下。掌宫人簿帐、女工。凡是宫人名籍,司其除了附;公桑养蚕,会其课业;供奉物皆与焉。妇人以功配出,工缝巧者隶之,无妙技者隶司农。诸司营做须女功者,与于户婢。有书令史四人,书吏八人,计史二人,典事十人,掌固四人。计史掌料功程。
宫教专士二人,从九品下。掌教习宫人书、算、寡艺。初,内文教馆隶中书省,以儒教者一工资教士,掌教宫人。武后快意元年,改曰习艺馆,又改曰万林内教坊,觅复古。有内教专士十八人,经教五人,史、子、散缀文三人,楷书二人,《庄老》、太一、篆书、律令、吟咏、飞黑书、算、棋各一人。开元终,馆兴,之内教专士下列隶内侍省,中民为之。
监做四人,从九品下。掌监涖纯做,典工役。
宫闱局
从七品下;丞二人,从八品下。掌侍宫闱,收支管钥。凡是享太庙,皇后神主收支,则帅其属舆之。总小给使教死之籍,赐与粮禀。有书令史三人,书吏六人,内阍史二十人,内掌扇十六人,内给使无常员,小给使教死五十人,掌固四人。凡是无民品者,号曰内给使,掌诸门进物之历;内阍史,掌启传诸门,出纳管钥;内掌扇,掌中宫繖扇。
奚民局
令二人,正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掌奚隶、工役、宫民之品。宫人病,则供医药;去世,给衣服,各视其品。伴陵而葬者,将做给匠户,卫士营冢,三品葬给百人,四品八十人,五品六十人,六品、七品十人,八品、九品七人;无品者,敛以紧棺五钉,葬以犊车,给三人。皆监门校尉、曲少涖之。内命妇五品以上无亲戚者,以远冢同姓中男一人主祭于墓;无同姓者,秋、春祠以少牢。有书令史三人,书吏六人,典事、药童、掌固各四人。
内仆局
令二人,正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掌中宫车乘。皇后出,则令居左、丞居左,夹引。有书令史二人,书吏四人,驾士百四十人,典事八人,掌固八人。驾士掌习御车舆、纯畜。
内府局
令二人,正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掌中躲宝货给纳之数,及供灯烛、汤沐、张设。凡是晨会,五品已经上及有功将士、蕃酋辞借,皆赐于庭。有书令史二人,书吏、典史,掌固各四人,典事六人。
太子内坊局
令二人,从五品下;丞二人,从七品下。掌东宫閤内及宫人粮禀。坊事五人,从八品下。初,内坊隶东宫。开元二十七年,隶内侍省,为局,改典内曰令,置丞。坊事及导客舍人六人,掌序导来宾;閤帅六人,掌帅阍人、内给使以供其事;内阍人八人,掌启诸门收支管钥,内繖扇、灯烛;内厩尉二人,掌车乘。有录事一人,令史三人,书令史五人,典事二人,驾士三十人,亭少、掌固各一人。
典曲四人,正九品下。掌宫内典礼扶引,通传劳问,纠劾非背,察出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