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时期韩国的实力如何?是如何走向灭亡的

战国时期韩国的实力如何?是如何走向灭亡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576 更新时间:2024/1/15 20:12:23

韩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先秦诸侯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秦灭六国之战又称秦朝建立之战,指战国末期七大诸侯国之一中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秦国进行消灭其它六个诸侯国、一统天下的战争。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掌握了秦国大军。秦王嬴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具体的措施是: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从公元前230年攻打韩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共计10年的时间,秦国先后按顺序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

在秦灭六国之战中,韩国成为第一个被灭的诸侯国。并且,秦国消灭韩国的过程,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究其原因,是因为秦国早已通过多场战役削弱乃至于重创韩国了。对此,在笔者看来,战国时期,韩国本有一战之力,却在这四场战役后彻底衰落!

一、修鱼之战

修鱼之战,是第一次合纵攻秦时的战役。战国时期,张仪来到秦国,受到了秦惠文王的重用。秦惠文王派张仪到魏国,游说魏国倒向秦国,结果没有成功。于是,秦国于周显王四十七年(前322年)发兵攻魏河内,占领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北)、平周(今山西介休西);不久又攻占韩之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及义渠之郁郅(今甘肃庆阳)。秦国的对外扩张,导致山东六国走向了联合。周慎靓王三年(前318年),魏相公孙衍发动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攻秦,这就是第一次合纵攻秦之战。

公元前317年,秦惠文王针对五国合纵攻秦,派樗里疾率秦军迎击。秦军出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北),在修鱼(今河南原阳西南)与魏、赵、韩三国联军决战,联军大败,伤亡8.2万余人,韩将申差等被俘。由此,在修鱼之战中,不仅魏国和赵国遭到重创,韩国也损失了数万兵马,其将领还被秦国俘获。

二、宜阳之战

宜阳之战,是秦武王三年(前308年)至秦武王四年(前307年),秦国名将甘茂率军在韩国的重镇宜阳(今河南省宜阳县西)一带同韩国大军发生的战争。韩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宜阳,此战共斩首韩军6万。值得注意的是,在宜阳之战中,秦军的这场攻坚战进展得并不顺利。战事经历五月,未能奏效,损兵折将,士气大受影响,主将甘茂一度信心动摇想半途而废。对此,在笔者看来,这说明韩国虽然是战国七雄中相对弱小的诸侯国,但是,在战国中期,韩国还是具有抵挡秦国的实力。

不过,甘茂自身客居秦国为相,只能背水一战。最后甘茂将个人钱财全部用于公赏里,重赏之下,一鼓作气,终于拔掉宜阳。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宜阳之战中,秦国大军经过长期的苦战,终于攻占了中原重镇宜阳,取得一个大胜利。从此,秦的疆域扩展到了中原,而且完全控制了崤、函之险,这无疑有助于秦国进一步蚕食韩国、魏国、赵国等中原诸侯国的疆域。

三、伊阙之战

在修鱼之战、宜阳之战,韩国总共损失的兵马,还不到10万人。不过,仅仅是在伊阙之战中,韩国就损失了10多万精锐力量,这成为韩国走向衰落的关键一战。伊阙之战,是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各个歼灭韩国、魏国、东周联军的作战。在伊阙之战中,魏国、韩国各自派出了10多万兵马,从而组成了一支规模达到24万人的联军。

与此相对应的是,秦国大将白起的兵力虽然只有魏韩联军的一半左右,却最终取得了胜利。也即在伊阙之战中,白起采用了各个击破的战术,先猛攻魏国大军,再挥师击败韩国大军,从而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攻占伊阙,夺取魏城数座及韩国安邑以东大部分地区。在伊阙之战后,韩国精锐力量损失殆尽,逐渐失去了抵抗秦国的实力和勇气。

四、陉城之战

最后,陉城之战是公元前264年(周赧王五十一年),秦武安君白起率军攻占韩国陉城(今山西曲沃东北)等5座城邑的作战。公元前264年,秦昭襄王命武安君白起进攻韩国的陉城(今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东北),接连攻拔韩国陉城等五座城邑,斩杀韩军五万,此战是为陉城之战。次年(前263年),白起又率军封锁了南阳太行山道。前262年,白起再攻拔韩国野王,切断了上党郡同韩国本土的联系。上党郡守冯亭只好向赵国投降,引发秦、赵两国之间著名的长平之战。由此,对于陉城之战来说,不仅让韩国损失了5万大军和5座城池,还让韩国损失了上党郡,并引发了长平之战。

对于长平之战来说,虽然是秦国和赵国之间的战役,但是,赵国在元气大伤之后,无疑意味着秦国在山东六国中没有匹敌的对手了。在此基础上,秦国一统天下的趋势,自然是不可避免了。总的来说,在战国时期,韩国虽然是战国七雄中最弱小的诸侯国,不过,韩国吞并郑国,开申不害变法,也是具有一定实力的。但是,在修鱼之战、宜阳之战、伊阙之战、陉城之战后,韩国不仅丢失了大片的疆域,还损失了数十万精锐士卒。于是,在这四场战役后,韩国彻底衰落,其被秦国消灭,只是上时间上的早晚问题了。

标签: 韩国战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西周和东汉虎贲军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虎贲军,夏朝,历史解密

    虎贲军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一只禁卫军,它发源于周代,后世还成了精锐部队的代名词。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也不是所有叫虎贲的禁卫军都是擎天一柱,和西周的虎贲军比起啦东汉的虎贲军打仗、做人的差距就大多了。西周虎贲军的成名作是牧野之战,在吕尚(也就是姜子牙)发起试探性攻击后,三千虎贲军如同奔驰的猛虎一样冲

  • 父亲经商欠下巨债,儿子问其要了400块,三天就还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一清,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神童很多,比如十二岁当宰相的甘罗、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王勃、李贺,这些都是赫赫有名的神童。神童历朝历代都有,明朝自然也有,明朝神童我们知道的有杨一清、储巏。杨一清从小就是个“奇童”聪颖好学,三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博览群书,通读了四书五经,凡经史百家,典章文献无所不看。7岁的时候就能一气呵成写

  • 古代国师和太师相比 谁的权力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国师,太师,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国师和太师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国师和太师有什么差别?两者是什么官职?掌握实权的人是谁?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朝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 汉朝时期的马蹄金到底有什么作用 为什么海昏侯墓中会出现这种东西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马蹄金,历史解密

    汉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大国,物产丰富,资源众多,当然我们今天提到的马蹄金也是出自汉朝。近年来,西汉海昏侯墓的发掘引起了学界很大的反响当中出土的物件更是让人们惊叹不已。一个仅在位27天的海昏侯墓葬里居然有世间罕见的珍宝。其中出土的一种叫马蹄金的物件,在汉代到底有什么作用呢?马蹄金外形是椭圆或圆形,底部

  • 古代皇帝吃剩下的饭菜怎么办 这些食物一般是怎么处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皇帝,历史解密

    对古代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吃饭动不动就是数十盘菜,皇帝一般都是吃几口就换,皇帝吃饭剩下的食物一般如何处理?中国曾经历了数千年的封建王朝,只不过每一个朝代都诞生了独特的文明,甚至有很多人事物都成为了时代的象征,由于中国古代有着史官的纪录,华夏文明的历史皆有迹可

  • 宋孝宗为什么禅位?他的晚年生活为何过得那么憋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孝宗,南宋,历史解密

    宋孝宗是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宋高宗赵构的养子,南宋第二位皇帝,淳熙十六年禅位于太子赵惇,成为太上皇。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皇帝拥有神圣地位和至高无上的权力,所以谁也不愿意放弃,甚至拼死拼活的要争,历史上皇子之间的争斗可不在少数,甚至很多权臣也希望能够夺得皇位。但从历史上看禅位

  • 明武宗是个怎样的皇帝?为何被冠上昏君的骂名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明武宗,历史解密

    明朝有一位很有能力的皇帝,但是由于他以自身为中心,完全不考虑天下百姓的感受,从而被冠上了昏庸的骂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明武宗的后世都说明武宗是一个昏庸无道的皇帝,昏庸无道的程度让他那群道貌岸然的文官和无法无天的宦官都无法忍受,明朝在他的手中慢慢的失去了重新崛起的最后一次机会。但是昏

  • 明神宗那么多年不上朝,为什么明朝还能正常运转?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神宗,明朝,历史解密

    朱翊钧,即明神宗、万历帝,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他执政后期,创造了28年不上朝的记录,那么,他如何做到让明朝正常运转的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明确的皇帝很奇葩,相信这在很多人的眼里是有共识的,万历皇帝,也称明神宗,在位时间长达四十八年,可他却也曾经二

  • 唐朝最幸运的公主,性格泼辣却过得比谁都幸福?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在女性地位空前提升的唐朝,诞生了许多有谋略、有作为、有野心的公主。她们都以自己鲜明的特色,或褒或贬地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比起她们,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唐朝公主,或许就显得平凡了一些。但她的故事,却被改编成戏剧《醉打金枝》。她一生受尽父兄宠爱,顺顺遂遂地活到了六十岁。婚姻幸福的同时,子女

  • 她被乾隆宠幸10年,却只当了三天皇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乾隆,清朝,历史解密

    十年的青春,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弥足珍贵,身在皇宫深院的女人,想要在这美好的时期荣宠不衰十年则更是难上加难,因而大部分女人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辈子都默默无闻孤灯相伴,对于这种不得宠的妃嫔在惜墨如金的史书上几乎没有记载,当然也有少数幸运儿,不仅得到了皇宠,而且还在大清历史上留下了不少的笔墨。乾隆后宫妃嫔数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