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顺治最喜欢的儿子,死后顺治皇帝抚棺痛哭

顺治最喜欢的儿子,死后顺治皇帝抚棺痛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818 更新时间:2024/2/10 20:26:49

众所周知,清朝的奠基者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此人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政权,后来迁都沈阳。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去世,葬于沈阳清福陵。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其子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建国号为大清。皇太极死后,其子福临继位,便是实现父祖入关夙愿的顺治皇帝。

由于福临登基时尚且年幼,故暂由其叔父和硕睿亲王多尔衮摄政。顺治皇帝一生共有八个皇子,由于当时天花肆虐,加上顺治皇帝本人也因罹患天花而死,为保国运长久,顺治皇帝及孝庄太后最终选择已经出过天花的皇三子玄烨继承帝位。康熙皇帝作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然而顺治皇帝的其他七个儿子则似乎毫无存在感可言,哪怕是顺治皇帝实际上的长子福全(本为二子,长子早夭)。

当年顺治皇帝曾搂着福全,随口询问他将来有何志向,福全恭恭敬敬地回答说想要成为一位贤能亲王。这个不经意的回答,其实让顺治皇帝颇为感慨,毕竟当时福全年幼,思想比较单纯且未受权力熏染,乃是他的真实想法,所以这种谦虚淡薄的态度获得了顺治皇帝的好感。再加上福全的母亲乃是董鄂妃(宁悫妃,非孝献皇后董鄂氏),因此顺治皇帝对福全的偏爱程度远胜三子玄烨。

玄烨八岁登基继承皇位之后,由太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即孝庄皇太后)实际执政,福全在此期间被加封为裕亲王,同时拥有议政大权。康熙皇帝十四岁亲政后,出于巩固皇权和笼络人心的需要,非但没有收回这一权力,甚至还继续对福全表现出充分尊重,竭力树立起“兄友弟恭”的明君形象,两兄弟还经常一起去宁寿宫侍奉孝庄太皇太后。

据史料记载,福全骁勇善战,在每年一度的秋季围猎盛事“木兰秋狝”中,基本都能轻而易举地拔得头筹。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漠北地区准噶尔部落首领噶尔丹勾结沙俄势力,多次率领人马入侵大清西北边境。当时“三藩之乱”恰已平定,康熙皇帝遂打算调集重兵以彻底消灭准噶尔部,于是下诏封福全为抚远大将军,命其率精锐部队出征噶尔丹。事实证明,福全的确不负康熙重托,在对噶尔丹的围剿中大获全胜。

噶尔丹战败后企图向北部逃跑,康熙皇帝自然不肯放过抓获噶尔丹的大好机会,命福全务必将噶尔丹部落全军歼灭,为此还特地派遣大阿哥胤褆前往协助。然而接到诏令时,噶尔丹已逃出大清边境,出于军队安全着想,福全最终放弃追剿。得知此事后,康熙皇帝对福全没有继续追剿感到异常愤怒,决定先回京再议罪。回京后,“王大臣议夺爵,上以击败厄鲁特功,免夺爵,罢议政,罚俸三年,撤三佐领。”

事实上,福全之所以没有继续追剿,其实是有客观原因的当时虽然大局已定,但是清军同样伤亡惨重,加上作战时间过长,军队粮草紧缺,士兵大都已经筋疲力尽,实在没法长途奔袭追击。若是贸然追击,恐怕会有不测后果。因此在康熙皇帝下诏治罪之时,福全并未进行任何申辩,只是淡淡说了一句:“我复何言!”其中委屈,康熙皇帝怎会不知?

只是那时福全军功显著,在军中威望极高,已经让康熙皇帝有所忌惮,所以他才会借此理由将其治罪。从此以后,福全长达15年不问政事,当了个真正的“贤王”。因积郁成疾,福全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一病不起,康熙皇帝知晓后,曾亲自前往王府探视。福全去世时,康熙皇帝正好在塞外巡游,于是立即命诸皇子先行回京,自己又连夜赶回,在灵柩前抚棺痛哭不已。不久,康熙皇帝又特命画工绘像,画上内容是康熙皇帝与福全并坐于桐荫之下,以示手足情同老之意。

标签: 清朝顺治福全

更多文章

  • 曹冲真的是被曹丕所害死的吗?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朝,东汉,曹魏,曹冲,曹丕

    曹操打仗厉害,其实在繁衍后代这一块也很厉害,他总共有25个儿子,外加6个女儿。不过他最喜欢的还是曹冲,为什么呢?因为曹冲从小就是一个神童,6岁的心智水平就已经远超曹操手下的那帮大臣。当曹操想知道孙权送来的那头大象重量的时候,群臣看着眼前的庞然大物挠破头皮也想不出什么办法。可是6岁的曹冲只用了船和石头

  • 曹操临死前留有三员大将可保曹氏,结果全被自己的儿子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朝,东汉,曹操

    提起曹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不仅是三国的霸主,还是曹魏的奠基人,他的功绩更是很多人无法能及,也正是因为他打下的曹魏天下而得以使得曹魏最后一统三国,只不过比较可惜的是这份硕果最后却被野心更加强大的司马家占为己有。其实,曹魏原本是有希望一统三国的,曹操临终前曾留下三名大将,只不过曹丕的一意孤行和猜忌心作

  • 诸葛亮一生犯下的二件大错:杀错了一个人,放错了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蜀汉,诸葛亮,魏延,谯周

    诸葛亮一生犯下的二件大错:杀错了一个人,放错了一个人!看到这个标题,大部分会想到的是马谡。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会想到是魏延,但另一个人你们肯定猜不到。首先,为什么会说杀错魏延?不是我们要为魏延翻案,而是魏延实在是被误读地太离谱。记得老版的《三国演义》中演魏延投诚于刘备时,当时诸葛亮说他脑后有反骨,此人绝

  • 诸葛亮明明就是一个丞相,为什么会如此的受人尊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蜀汉,诸葛亮

    相信大家在上初中的时候都被语文老师要求背过一篇古文叫出师表,很多人都会因为文章太长而背的痛不欲生。而且为了让大家理解这段文的意思老师通常都会解释很久,诸葛亮对刘备的一片赤诚之心可以说是让人非常的感动和敬佩。作为当时大名鼎鼎的人物,诸葛亮却一直低调的生活在乡野之中,过着恬淡平静的生活,并没有想要在如此

  • 刘备本来有两次统一天下的机会,却都被他错过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蜀汉,刘备

    由于刘备的先天条件不足,在刘备拥有稳固地盘的时候,曹操和孙权的势力都已经十分强大,因此刘备一统天下的机会并不多。不过凡事没有绝对,在西川之战结束后,刘备的确有过两次一统天下的机会,然而刘备一直没有把握住这些机会,反而因为贪得无厌导致了关羽丢失荆州。关羽丢失荆州之后,蜀汉被困在了益州,彻底失去一统天下

  • 如果汉献帝像杀董卓一样杀了曹操,他的结局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朝,东汉,汉献帝,曹操

    公元196年,辗转东行的汉献帝来到了洛阳,然而此时的洛阳已经不是他幼时曾经居住时候的模样了,因为当年董卓乱政,并在关东诸侯联手讨伐他时直接将洛阳付之一炬,因此洛阳城及其周围百余里处一片荒芜,汉献帝虽然依旧是汉室的帝王,但此时他随时都有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风险。就在这个时候,曹操来到了洛阳,并将汉献帝

  • 吕后活着的时候为什么大臣不敢对她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朝,西汉,吕雉

    一提到吕后,大家都觉得她是个阴险毒辣的女人,然而其实在一开始,吕后并非如此,她十分的贤惠当着刘邦的贤内助,帮助他开辟了汉室王朝,而且从未想过,要掌权去拿刘家的天下,刘邦宠爱戚夫人,冷落她,她可以忍,但是为了小妾要针对她的儿子,这是哪个母亲都没有办法忍受的,把吕后彻底逼成了一个心狠之人,所以她明白,只

  • 吕布临死前道破刘备一个秘密,曹操有何反应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朝,东汉,吕布,刘备,曹操

    三国时期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这个乱世中涌现出一大批,英雄豪杰,如曹操、刘备、袁绍、关羽、吕布等等,在经过小说三国演义的刻画,呈现到大家面前的场面更加,惊心动魄,为我们展现出很多经典桥段,如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赤壁之战时,关羽兵围樊城时,诸葛亮北伐时等等,体现出古人的勇猛,智慧和谋略,但演义毕竟不

  • 假如宋江没有接受招安会怎么样,他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北宋,宋江

    宋江,字公明,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为人豪爽,总是在别人危急时刻出手相助,所以江湖人称“及时雨”。又因为他面黑身子矮,为人仗义疏财且于家大孝,所以又称为“孝义黑三郎”。他最早是郓城县里的押司,为解救劫生辰纲的晁盖而被阎婆惜与

  • 揭秘蜀汉最后一个谜团:刘禅本来以死抵抗为什么最后却妥协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蜀汉,刘禅

    在三国时期,因为当时的史料很少,比如蜀国就没有专门史官来负责记载历史。而各个国家之间的史官都是以各自国家的立场来做事的,当然不可能十分详细和真实。这就导致了很多事情的真相被掩埋在历史的迷雾当中。比如说当时的关羽为什么要攻打襄樊,因为刘备并没有要求关羽这么做。比如说曹操为什么没有称帝,到底是曹操不想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