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祯皇帝自缢背后的不甘:崇祯皇帝遗书揭秘

崇祯皇帝自缢背后的不甘:崇祯皇帝遗书揭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903 更新时间:2024/1/20 5:28:06

崇祯皇帝是明朝的亡国之君,在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城的时候,崇祯皇帝杀死了自己的妻女,选择了在北京的煤山上自缢身亡。崇祯皇帝为什么不跑?而是选择了自尽呢?事实上,崇祯皇帝在能够跑的时候犹豫不决,没有逃跑,到最后想要逃跑的时候却跑不了了。

其实在李自成的军队逼近北京城的时候,很多大臣都劝崇祯皇帝赶紧的逃跑,将自己的都城迁到南京,但是也有很多大臣反对,认为作为一代君主应该与国家共存亡,不应该逃跑,应该与众多的守城将士共存亡,这样也许可以化险为夷。而实际上在崇祯帝在位期间清军曾经几次打到北京城下,每当这个时候崇祯帝就积极的调集勤王军队前来助阵,这一次李自成打到北京城下,崇祯帝认为可能这次也会像以往那样有惊无险,所以在能够逃跑的时候拒绝了逃跑。但是最终勤王的军队都没有来,北京城守城官兵却投降了。

其实在崇祯皇帝杀死自己的妻女之后,曾经换上便服想要逃跑,他混在太监中来到朝阳门,假言王太监奉命出城,但守门的人却说要等到天亮时验明再出,崇祯帝于是派人到负责城守的朱纯臣家,朱家人却说朱赴宴未归。崇祯来赶到安定门,门闸太沉重,无法打开。求生的路被彻底截断了。十九日,天刚破晓,太监王相在宣威门投降,大顺军将领刘宗敏的军队开入城中,守卫正阳门的兵部尚书张缙彦、朝阳门的朱纯臣也先后开门迎降,北京内城被攻陷。崇祯帝得知这个消息,亲自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可是钟声再响也没召来一人。崇祯皇帝彻底绝望了,于是在煤山之上看着大顺军队入城,最终悲愤交加,自缢于一棵歪脖树下。

崇祯皇帝为什么不迁都

崇祯皇帝是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是明朝的亡国之君,在农民起义军李自成攻破北京城的时候,崇祯皇帝选择了在北京的煤山上自缢身亡。其实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之前很多大臣都主张迁都南京,如果能够迁都南京可能明朝还能够存续很长一段时间,是一项不错的选择。那么崇祯皇帝为什么不迁都呢?原因有二。

崇祯皇帝为什么不迁都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崇祯皇帝做不了是否迁都的主。表面上皇帝直接指挥六部、百司政务;实际上许多关于国计民生的大事都得依靠内阁的“票拟”定夺,皇帝的意志和权力也要受到内阁大臣们极大的限制。可以说,明朝每一项政治措施都在内阁票拟的控制之下。越到明朝晚期,皇帝手中的权力越弱,皇帝甚至已经变成了退居幕后的国家最高统治者,而行政权已经几乎完全落在了内阁和六部的手里。所以,要迁都,就必须取得内阁和六部众官员的同意,崇祯皇帝做不了迁都的主。

崇祯皇帝为什么不迁都的第二个原因是崇祯皇帝是一个非常注重名声的皇帝,也是一位非常想要有作为的皇帝,崇祯皇帝不想被人冠上逃跑的名声,同时崇祯皇帝也存在着侥幸的心理,希望这一次也可以像以往清军进攻北京城一样有惊无险。

总而言之,崇祯皇帝不迁都的理由一个是客观方面的,也就是大臣们的反对,崇祯皇帝个人不能完全的做主,同时主观方面崇祯皇帝不愿意被人认为是一个逃跑的皇帝,并且对于守住北京城存在着幻想。

崇祯皇帝的遗书

崇祯皇帝是一位生不逢时的皇帝,虽然崇祯皇帝在位期间并没有做出昏庸之事,实实在在是一位想要有所作为的皇帝,但是由于明朝的气数已尽,崇祯皇帝无力回天,最终导致了明朝的灭亡,最终在北京城破的时候选择了自缢身亡,死之前用鲜血写下了遗书,崇祯皇帝的遗书中表明了自己的不甘。

崇祯皇帝继位的时候接手的就是一个已经腐烂到了根部的明政府,这样的一个明政府不仅面临着关外强大起来的清军的威胁,同时内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虽然崇祯皇帝使尽了浑身解数,但是也没有能够挽救明朝走向灭亡的命运。

1644年三月十七,农民起义军李自成的部队开始围攻北京城,崇祯皇帝与自己的贴身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望着北京城外的连天烽火,长长的叹息着,这位刚刚三十四岁的皇帝不甘心就这样死去,于是回到宫内安排好了善后适宜之后,崇祯皇帝想要逃出北京城,但是却没有成功,十九日的拂晓,崇祯皇帝与贴身太监王承恩再次登上煤山,崇祯皇帝用自己的鲜血写下了遗书,崇祯皇帝的遗书中写道:“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之后崇祯皇帝将遗书放在自己身上自缢而亡了。

两天后,大顺的军兵才发现这个僵死的国君,四月初,李自成的大顺王朝派人将崇祯帝与周皇后草草安葬在了昌平县田贵妃的墓穴内。

标签: 明朝崇祯

更多文章

  • 述律平到底有多偏心,她为什么不喜欢长子图欲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辽朝,述律平

    述律平是辽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太后,同时也是契丹国第一位皇后,更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偏心皇后。述律平是耶律阿保机的妻子,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之后,被册封为皇后。述律平是耶律阿保机两人少年相识,成亲之后也是共同面对困难,齐头并进,夫妻两人的感情十分要好。述律平和耶律阿保机一生生有三子一女,长子耶律倍(图欲)

  • 明代最正直的太监,一生保护无数忠臣孝子,无他皇家险些要绝后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太监,怀恩

    在很多人心目中,“太监”这个名词都是奸邪、狡猾的代名词,这些人整天趴在地上对皇帝唯唯诺诺,转过脸来对大臣和百姓就是一副贪得无厌的嘴脸,尤其是明朝,王振、刘瑾、魏忠贤等著名太监更是把国家一次次置于生死边缘。这当然没有错,但是太监之中也并非没有好人,比较著名的有郑和,今天介绍的则

  • 辽朝齐天皇后萧菩萨哥是谁?齐天皇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辽朝,萧菩萨哥

    齐天皇后也就是仁德皇后萧氏,小字菩萨哥,是承天皇太后萧绰侄女。菩萨哥的父亲是萧绰弟弟萧隗因,辽圣宗继位之后,成为辽圣宗耶律隆绪的第二位皇后。萧菩萨哥十二岁的时候,就以容貌俊美、富有才华而被选入皇宫。统和十九年,被辽圣宗册封为皇后。萧菩萨哥姿色明艳,心灵手巧而又聪颖贤惠。她用草编织的清风、天祥、八方三

  • 张学良与16岁表嫂偷情,让张学良从此看不起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民国,张学良

    那时候的奉天,没有几个人见过香蕉。赵尔巽担任总督时,家人在垃圾桶里扔了一堆香蕉皮,引得好事之徒像狗发现了骨头一样纷至沓来。有善于钻研者把那皮拎出来,条条缕缕地一对,狠狠地想了想。最后,操,一拍青光光的脑瓜皮,这东西原来也像茄子似的,地里长的啊!张作霖把香蕉放回漆盘,一摆手,来人,给孩子们拿去。几天后

  • 清朝最任性的考生:考卷末尾涂了八个大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骆成骧

    转眼之间,6月到来了,而离高考的时间也越来越近了,作为中国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是很多人一生的分水岭,深受人们的重视。因此,倘若在这场考试之中,有人以敷衍的态度对待,甚至是在非答题区域乱写乱涂的话,必定是受人诟病的,也是不可能获得高分的,甚至还可能被当作作弊处理。不过,在中国古代的时候,科举考试之

  • 东王杨秀清做了这么一件事,最终被洪秀全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太平天国,洪秀全,杨秀清

    杨秀清和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是当年最早几位跟随洪秀全传播拜上帝教的骨干人物。所以,洪秀全起义后不久、在永安建立太平天国的时候,把这几人一同分封为王爵杨秀清为东王、冯云山为南王、萧朝贵为西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而且,洪秀全还特意让东王杨秀清,全权负责太平军的所有军事行动(以秀清为

  • 雍正登基后为什么他的母亲反倒怨他气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雍正

    康熙朝九龙夺嫡竞争的非常惨烈,毕竟康熙是个多子的帝王,而继承人只能有一个。最终原本没人看好的四阿哥登上了皇位,成为了唯一的赢家。康熙曾经评价雍正,说他这个人喜怒无常,阴晴不定。在康熙的眼中,雍正其实并不是最出色的那个儿子。他曾经属意过雍正的同母弟弟十四阿哥。而雍正跟自己的亲弟弟感情非常不好,在雍正争

  • 揭秘清朝奇葩制度:驸马很难受,格格很委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驸马,格格

    从古至今,我国有过很多奇奇怪怪的规定、习俗,这些很多都是用来巩固维护最高统治者的权利。比如明朝时残酷的殉葬制度,宋朝时折磨女性的裹脚制度。对这些,从我们如今的角度来看,这些都显得很自私。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讲另一种出现在清朝的奇葩制度,这种制度对当时的社会不仅无害,而且,还非常让双方满意。大家都知道,

  • 4岁登基在位34年当了一生傀儡,却是伟大帝王庙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光绪

    大家都知道历史上没有任何建树和作为的皇帝,在其死后很难有较高的历史评价。可是有一个皇帝很特殊,他4岁的时候,在机缘巧合之下当上了皇帝,虽然在位长达34年之久,可是却有名无实,朝政大权始终没能掌握在自己手中,可以说一生没有任何的建树和作为。不过,他死了之后,却被后世称作一个伟大的皇帝,庙号竟然还是德宗

  • 1925年蒋介石找道士算命,道士道出八个字,老蒋听后很心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民国,蒋介石

    被称为“蓬莱仙境”的罗浮山,在百粤群山中地位相当特殊,此山神秘色彩浓郁,同时也是我国道教南宗的发源地,很多道士都慕名来此修炼。罗浮山素怪峰异石、瀑布泉水以及洞天奇景为其显著特色,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点,一直以来吸引着世界各地无数名人墨客来此参观、游玩、求签、算卦、祈福。蒋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