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西逃时究竟是什么样的,其中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慈禧西逃时究竟是什么样的,其中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783 更新时间:2024/1/22 17:34:04

公元1900年,随着天津的陷落,各地洋人即将进攻京城的消息传到北京后,使已经在北京围攻西方各国使馆的义和团乱民纷纷逃窜,京师重地人心慌乱,以慈禧为首的清廷听到这样的消息,也顿时乱作一团。据说,当时慈禧已有了“军败国辱,乘舆播迁”计划,史载早在庚子年七月十六日,“两宫已有西狩之志”,只是“以车辆未备缓行”。不过,笔者对这种说法持怀疑态度,一则这种临危西逃的想法只是慈禧一宫的决策,并不是两宫共同之意,二则“车辆”未备的理由也不能令人信服,所以,这种说法应该只是慈禧为西逃设下的“漂亮”借口。

七月二十日夜,慈禧仅召见王文韶、刚毅、赵舒翘三人,向其明确表示出走之意,慈禧说:“今只余尔等三人,余均自为计,不复恤吾母子矣。尔等当随吾行。”第二天,天不亮,慈禧等便仓皇出逃京城。从本次出逃之意亦可看出慈禧之虚伪和无耻,在国都即将破门之际,身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慈禧却丢下国之心脏一走了之,为遮丑慈禧还将此次西狩归为臣下劝谏所致,对臣下说:“我本意不出宫,一老妇耳,生死何足介意,而端王、澜公劝予即行,复以乔装相劝”。另借光绪之口说:“迨至七月二十一日之变,朕与皇太后誓欲同社稷,上谢九朝之灵,乃当哀痛昏瞀之际,经王大臣等数人,勉强扶掖而出,于枪林炮雨中”仓皇逃走。不仅如此,就在西行途中(七月二十六日),慈禧还恬不知耻地以光绪帝的名义下发“罪己诏”,说“敬念圣母春秋已高,岂敢有亏孝养,是以恭奉銮舆暂行太原。所幸就道以来,慈躬安健无恙,尚可为天下臣民告慰”。

其实,按照其它一些历史资料记载,早在慈禧离京之前,光绪帝就曾向慈禧表达“请母后西狩”,留其在京与列强进行谈判善后,光绪帝曾恳求慈禧说:“无须出走,外人皆友邦,其并兵来讨拳匪,对我国非有恶意,儿臣请自往东交民巷向各国使臣面谈,必无事矣”。但慈禧仅把光绪这种提议看作是其要借机夺权,所以他宁可国家和京城损失更多,也不愿光绪帝跑出她的手掌心。据说,光绪帝回宫后,穿着朝服打算自己亲赴使馆,却被小太监奔告慈禧。慈禧闻听,立即亲往严命褫去朝服,仅留一件布衫,并严禁其出屋,直至后来随其一同出走。甚至就连光绪帝宠爱的珍妃,在被慈禧处死之前,也谓皇帝应该留京。

慈禧除了在发起出逃之意上虚伪做作之外,还没有晓谕所有王公大臣,致使城中许多人第二日都不知所措,还有其沿途所过之地也不知慈禧的驾临,搞得非常潦倒。即使王文韶、刚毅、赵舒翘,虽在出走前夜被慈禧召见说明次日出走之事,但却未被告知出走的具体时辰。王文韶回忆说,他在二十一日一大早即入宫了解太后行踪,却不想慈禧已携光绪帝出走,及“至二十一日早七钟,我坐小轿进城,始知两宫已黎明出城矣。后追及乘舆于怀来,才得见两宫”。而当时追随慈禧者仅端王、庄王及澜公等数人而已,至于在地方上的督抚就更毫不知情了,连张之洞等人也是后来才知道慈禧已携带光绪帝出逃。

由以上可见,慈禧出逃之突然,以及其他王公大臣对慈禧此举的不知所措。关于慈禧当日逃至怀来县时的情景,由于混乱不堪,所以记载不详,但有零星记载曰“这日老佛爷寅时即起,只睡一个时辰耳”,另有记载说“太后皇上均坐车出德胜门,行至贯市,始由光裕驼行孝敬驼轿三乘。皇上与伦贝子同同坐一乘。直至怀来县、宣化县,两宫皇后大阿哥始均坐轿。复因仓猝出宫,太后仅穿蓝布夏衫,头尚未梳。皇上则仅穿黑纱长衫及黑布战裙两条而已。铺盖行李一切均不及随带出宫,三日夜间只睡火炕,既无被褥,又无替换衣服。饭食更无人进奉,只以小米粥充饥。其狼狈情形,不堪言状。嫔妃及宫女等均未带出,太监亦只有寥寥数人。诸王贝勒等随扈者亦少。礼王、荣相、秀等均未相从随行,仅有端王、庆王、那王、肃王、伦贝子及公爷数人而已。堂官则有刚、赵、吴、王、溥兴五人。另有小官和神机虎神营八旗兵约千余人,另有其它营兵千余名。沿途各铺户均闭门逃遁,到处均无从购物,故凄惨处尤觉非笔墨所能祥记也。”

慈禧在庚子年西逃之始的狼狈状由以上可见一二,在国家危难之际,慈禧不思守护京城及百姓,自顾逃命,而且还死死抓着权柄不放,这种祸国殃民的行径恐怕也只有她才能做得这么淋漓尽致,难怪其在史上恶名之盛如此高涨!

标签: 清朝慈禧

更多文章

  • 清朝孝惠章皇后:13岁当皇后,20岁成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孝惠章皇后

    这次要说的这个人,是清朝有名的人物,相信一说名字大家就都知道了。此女13岁当皇后,受尽帝王宠爱,20岁成太后,晚年生活孤独而凄凉。今天要和大家说的这个人就是顺治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了。她是顺治娶的第二任皇后,第一任是她的姑姑,因为种种原因而被顺治罢黜了后位。而孝庄为了巩固自己家族的地位,于是又让博尔

  • 晚清的军队拥有当时先进的装备,为何打起仗的实力会那么弱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军队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是一段让所有中国人都觉得悲伤的历史。基本上无论哪个国家打我们不是投降就是像兔子一样被撵着跑,连皇帝都能被人从皇宫中赶出来,一个“九五之尊”能被外国军队撵出皇宫说出来也是丢脸都到家啊!据《清朝野史大观》,还有《两宫西行记》等等这些史料记载呢,风餐露宿,

  • 孙策为何传位于兄弟?孙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东吴,孙策,孙权

    在封建时代的中国流行的一直都是世袭制,特别是各个时代中的达官贵族更是一直奉行着这一制度。但在三国时代中不少帝王都纷纷放弃了世袭制。因为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每天都有数不尽的杀戮在发生。因此世袭制在三国时代并没有太大的约束力。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介绍在三国时代中将皇位传给兄弟而不传给子嗣的帝王。话不多说快

  • 刘邦斩白蛇时白蛇到底说了什么,为何最后都应验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朝,西汉,刘邦

    汉高祖刘邦,学过历史的朋友们想必都十分的熟悉了。刘邦并不是生下来就是天子之子的,他也是经过了一番的拼搏,才有了最后的帝业。在刘邦年轻时,他还只是沛县泗水亭的一个小小亭长,掌管着方圆不到十里的小地方。有一次刘邦偶然间斩了一条白蛇,白蛇在梦中给他说了一些话,最后这些话居然都应验了,才有了刘邦后来的霸业。

  • 曹氏是刘邦的情妇,但为何刘邦称帝之后她还留在沛县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朝,西汉,刘邦,曹氏

    其实要说到刘邦的长子,其实不是刘盈,而是刘肥。刘肥是刘邦的情妇曹氏所生,在刘邦没有和吕雉结婚之前,刘邦和曹氏相好。因为刘肥是庶出,所以没有机会继承帝位,但是刘肥是出了刘盈之外所有皇子中最受到刘邦疼爱的一个,刘邦给他的封地也是最多的,足足七十多座城池。历史上的真正曹氏在刘邦建立了帝国之前就去世了,我们

  • 历史上最高的绿帽子到底是级别有多高,敢戴开国皇帝的刘邦的帽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汉朝,西汉,刘邦,审食其

    每当说起绿帽子,大家都会想到三国名将关羽头戴的绿帽子。但是关羽的绿帽子不过是一种底层身份的代表,与我们通常理解的绿帽子毫无关系。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绿帽子类似于洪水猛兽,是一件无法接受的事情。一般人都无法接受,但是刘邦却接受了。作为大汉皇帝的刘邦怎么会被戴绿帽子呢?谁有这么大的胆量呢?此人就是千古

  • 刘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他真的是一位仁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蜀汉,刘备

    在小说《三国演义》之中,蜀主刘备给人的最深刻印象便是礼贤下士、宽厚爱民,纵观其一生来看,倒也称得是一代仁君。然而事实真就如此吗?要知道,受明代“忠君爱国”思想影响,罗贯中在创作《三国演义》之时故意将蜀汉政权视作“正统”加以描写,为此大肆拔高蜀汉众人,甚

  • 诸葛亮病重五丈原,为什么死前要吩咐姜维在他嘴里放7粒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蜀汉,诸葛亮

    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历史,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讲的是诸葛孔明。诸葛亮可以说是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了,27岁时躬耕于南阳,之后刘备三顾茅庐,将他请到自己的麾下,为其出谋划策。他凭借自己的聪慧理解,精通天文地理经过不懈努力,终于使刘备占有了一席之地,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蜀国。后来为了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诸葛亮

  • 太子刘据全家明明被杀了,汉武帝是怎么确定刘病已是曾孙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朝,西汉,汉武帝,汉宣帝,刘据

    汉武帝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历来被称为千古一帝,主要是他做到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因为匈奴对汉朝的侵犯,所以一生都在为驱逐匈奴奋斗,打到匈奴龟缩在漠北不敢出来,向全天下证明,汉朝是不容侵犯的。正是因为汉武帝的丰功伟绩,赋予了我们民族千百年的自信与尊严。但是汉武帝同样是一个

  • 同样都是篡位登基,曹丕和司马炎谁更可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曹魏,曹丕,司马炎

    东汉末年,各路诸侯争先抢后的掠夺汉室土地,天下群雄纷纷崛起,都想着蚕食大汉王朝。不过要说当时天下最强大的一位诸侯,那当属袁术。公元197年,袁术侥幸得到传国玉玺之后,便直接选择登基称帝,建号仲氏,可惜的是没人承认他所建立的这个王朝。公元199年,天下各路诸侯联合讨伐袁术,最终逼的袁术无奈自杀,至此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