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为什么能控制朝廷?全部的原因和此人有关

曹操为什么能控制朝廷?全部的原因和此人有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546 更新时间:2024/1/22 23:11:26

在曹操的创业前期,他依附于大哥袁绍手下,秘密图谋着自己的霸业。经过兖州之战,曹操顺利驱逐了吕布,重新坐稳了兖州牧的位置。此时的曹操,也算得上是一方诸侯;和袁绍、公孙瓒比起来,曹操的动作还不足以让世人为之侧目。

直到洛阳城内的形势突变,让曹操寻到了机会。他采用谋士毛玠提出的“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政治策略,主动放低姿态将汉献帝迎回,就此站在了名义上的制高点。《三国演义》中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说法其实和奉天子之策,有着较大出入。

献帝东归曹操崛起之契机

董卓执政以后,为了躲避关东联军的威胁,便将都城强行迁到了长安城。而就在曹操在兖州选择观望之时,长安城内的形势却发生了一系列的突变。先是董卓被王允、吕布合谋除掉,随后西凉部将李榷、郭汜又在贾诩的教唆之下,带兵进入长安杀死了王允,吕布不敌就此出逃长安。紧接着,李榷郭汜两人为了政权又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内斗。

在此情形之下,曹操令心腹王必进入长安,并暗中联系到了昔日旧交丁冲、钟繇等人。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时任黄门侍郎的丁冲、钟繇等人暗中联系到了李榷部将杨奉,打算行刺李榷。事情虽然没有成功,但杨奉倒戈郭汜的行为,让两方人马再次兵戎相见起来。一方劫持了汉献帝,而另一方索性便控制住了文武百官。一时间,长安城内民不聊生,满朝文武苦不堪言。

再次情形之下,汉献帝终于制定了东归洛阳的方案。经过一番势力之间的角逐,再加上曹操派人在暗中斡旋,汉献帝终于在杨奉、张杨等人的保护之下,顺利摆脱了李郭二人的“魔掌”,就此踏入了东归洛阳之路。

一波三折曹操身份之转变

汉献帝回归洛阳,引来了不少人的关注。袁绍、吕布等人,都曾有过挟持汉献帝以图自立的心思。不过最终坚持下来去做的,还是曹操。早在他稳定了兖州局势之后,其心腹谋臣毛玠便提出了“丰天子以令不臣”的高明战略。

据《三国志荀彧传》记载:“太祖议奉迎都许,或以山东未平,韩暹、杨奉新将天子到洛阳,北连张杨,未可卒制。”面对曹操此举,其麾下不少人表示了反对意见。曹操一时拿不定主意,于是便向荀彧请教。后者深知曹操心意,便为他举了两个成功典范:“昔晋文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高祖东伐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对于毛玠奉天子之策,荀彧表示极力赞同;因为此事一旦成功,便让曹操在名义上立于了不败之地。

就这样,曹操最终令族弟曹洪带兵前去迎接汉献帝。不曾想到,曹洪根本没法靠近汉献帝。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乃遣曹洪将兵西迎,卫将军董承与袁术将苌奴拒险,洪不得进。”此时的曹操,还没有让汉献帝信任,故而曹洪兵马被国丈董承带人拦下了。不过汉献帝也注意到了曹操的举动,同年六月,献帝下诏册封曹操为镇东将军、费亭侯。

尽管逢迎天子的计划流产,但曹操却不忘在汉献帝面前刷一波好感。在受封镇东将军以后,曹操便顺着这个名义,派人面见献帝,诉说了自己的感激之情。与此同时,曹操还为汉献帝以及王公大臣,都送去了一些丰厚物资。这样一来,曹操在汉献帝眼中的形象,也愈发良好了。

柳暗花明曹操心愿之达成

就在曹操以为奉天子策略无法完成之时,事情却出现了转机。因为汉献帝回到洛阳以后,其麾下杨奉、韩暹等人见到城中的荒凉景象,也逐渐产生了内讧。尽管曹操之前送过了一些粮食蔬菜,但对于文武百官来说,只不过是杯水车薪。甚至尚书郎以下的朝中要员,都要自己去城外挖野菜充饥。一时间,汉献帝在此陷入了迷惘和失落。

见此情形,议郎董昭却帮助了曹操一个大忙。他竟然假冒曹操的名义,给杨奉送了一封信,以此来表示结盟的心意。杨奉得知曹操想要帮自己除掉韩暹,也是大喜过望,于是便在汉献帝面前支持曹操进入洛阳。汉献帝本就对曹操的“谦恭”态度表示满意,见杨奉力挺,于是也同意了这个打算。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八月,曹操正式进入洛阳,终于实现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战略。

不久之后,曹操被封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并授予节钺。此时的曹操,最终完成了从地方割据势力到执掌朝政大权的转变。在得到天子的认可之后,曹操先赶走了韩暹、张杨等人;随后又用计打败了杨奉,将其赶出洛阳。就这样,汉献帝便完全的成为了曹操手中的“提线木偶”。曹操政治手段告绝,仅用了简单几招便得到了众多朝臣的支持,最终走出了称霸中原的第一步。

标签: 汉朝东汉曹操

更多文章

  • 黄巾起义和董卓乱政相比,哪一个对东汉的危害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朝,东汉,黄巾起义,董卓

    东汉末年,灵帝当政时期,发生了黄巾起义。虽然黄巾起义声势很大,但在大汉朝廷的运作下,很快就将大多数消灭了。这段历史,其实并不像很多网络小说中叙述的那样,很多人受益。事实上,与黄巾起义相比,小编认为,董卓乱政对于东汉的危害更大。若非董卓乱政,像袁绍、袁术等人不会有割据一方的想法,类似于曹操和刘备一样的

  • 刘邦称帝后是怎么对付大嫂,接连一个月都做这种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朝,西汉,刘邦

    人们每每谈到开国、建业皇帝,总绕不开这几个,如秦王嬴政,吴王朱元璋,当然还有我们的泗水亭亭长,刘邦刘先生。刘邦的一生可谓是传奇无数了。在他年轻的时候,刘邦整天无所事事混迹街头。结交一群狐朋狗友,酒肉兄弟,当地都知道刘邦这号人。但是刘邦家里穷啊,有时候招待兄弟吃饭便无计可施。那怎么办呢这时候精明且无赖

  • 张良为何在功成名就时身退,真相却是这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朝,西汉,张良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好几位具有大智慧的人物。他们或开创了新的朝代,或安邦定国,或力挽狂澜。以他们非凡的智慧,成就了旷世的功业。他们人格高洁,淡泊名利,具有政治才能,泽被天下苍生,却没有政治野心,对功名利禄无所营求。也因此,更让后世敬仰。而汉代开国“三杰”中的张良,正是这样一位智

  • 司马炎听信谗言放掉一个人,却直接导致西晋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晋朝,西晋,司马炎,刘渊

    司马懿不会想到,在西晋建国五十二年后,一个比他更加能忍的人物,在历经同样残酷的宫廷斗争之后,起兵直接杀向洛阳,抓住自己的子孙,最终导致西晋灭国,重演了一次司马家的历史,这个人就是刘渊。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居住在漠北的南匈奴帮着平黄巾,曹操赏赐匈奴贵族作为统帅,受汉廷管辖。其中左部人马最强,首领名叫刘豹

  • 狄仁杰也搞裙带关系,弟弟要想做官他能帮忙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朝,狄仁杰

    虽然武则天一生欣赏、尊重狄仁杰,狄仁杰也全心全意辅佐她,但是狄仁杰说到底是一个正统的儒家,他的心其实还在大唐那一面。武则天知道这一点,但是她也无可奈何。正统的儒家讲究忠孝,狄仁杰在这方面自然是无可挑剔的,与此同时,儒家是无法接受女性当权的。《尚书》说:“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 士兵聚众赌博小兵输红了眼,一怒发动兵变还把皇帝赶下了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五代十国,后唐,李存勖,皇甫晖

    大唐王朝在经历安史之乱之后,大唐再不复当年的繁华。到了晚期,江山四分五裂,出现了各种自立为王的局面,这个时候就五代十国时期。而曾经那个繁华的唐王朝只能留在历史上供人纪念。当时整个中原大地藩镇拥兵自重十分厉害,当时的晋王李克用可以说是割据一方非常有实力的霸主。在他的十三太保之下带领下并力日渐增强,最后

  • 李白才华横溢为什么他不去参加科举考试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李白

    说起唐朝诗人李白,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李白被称为“诗仙”,一生漂泊四海,却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的科举考试。那么大家就会说了,李白之所以不考试,是因为李白自己看不上唐朝官僚内部的腐败和黑暗。然而李白漂泊一生,却没有考取一个功名,真的是他自己不想考吗?要想搞清楚李白自己为什么不能参

  • 后唐明宗李嗣源——五代十国乱世中一位难得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五代十国,后唐,李嗣源

    后唐明宗李嗣源是沙陀部人,少年时被李克用收为养子。李嗣源性格深沉果断,武艺高强。当年李克用与朱温一起镇压农民起义,朱温请李克用饮酒,暗中欲下毒手。李嗣源不顾安危,帮着李克用翻墙逃脱,立有大功。在和朱梁的作战中,李嗣源总是身先士卒。他所带的五百精骑经常能横冲敌阵,所向披靡,人称“横冲部&r

  • 李世民喝下李建成给的毒酒为何没有被毒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李世民,李建成

    李世民是唐朝时期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他自即位以来便深得人心并开创了“贞观之治”,不过说起来在李世民即位之前也是非常坎坷,还曾经差点儿被自己的哥哥给毒死。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在唐朝的很多正史之中都记载了李建成给李世民喝毒酒一事,在《旧唐书》中就记载了这件事情。书中提到:建成又与

  • 徐茂公说罗成能活73岁但为何罗成只活了23岁,因为他做了五件事折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罗成,徐茂公

    谈《说唐》不得不说罗成,这个人物的形象已经深入了一代人的心,虽然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但是他给读者的影响却是深远的。虚构?可能看到这两个字山东和河北的朋友们就不乐意了,罗成墓碑分明就矗立在那里,怎么能说人家没有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呢,其实这背后的缘由是非常复杂的,还得从头说起。罗成剧照(图片来自网络)罗成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