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为何频发宫变?难道宫变也能遗传?

唐朝为何频发宫变?难道宫变也能遗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948 更新时间:2024/1/20 9:48:37

唐朝宫变知多少?皇子公主太监个个参与,都因李世民带了个坏头!唐朝为何宫变频繁?连李承乾差点也成功逼宫,都是李世民惹的祸!

唐朝是中国封建王朝中最繁荣昌盛的王朝之一,它的影响是世界级的。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声誉远扬海外,唐朝以后海外华人多自称为唐人。唐朝之所以能有如此辉煌,是与李世民在初唐时期的“贞观之治”分不开的。

但是,熟悉唐朝的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共历21帝享国289年的唐朝,其宫廷并不太平,可以说是宫廷政变频发,参与者有皇子、公主、太子、皇后,甚至还有太监与外臣,唐朝最终也是灭于政变之手。如果没有如此之多的宫廷政变,唐朝的辉煌与寿命,或许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也不一定能形成五代十国的大分裂、大混乱,中国的历史也极有可能被改写。

唐朝的宫廷内外之所以如此热衷于搞政变,始作俑者为唐太宗李世民。作为唐高祖李渊的嫡次子,李世民的武功远高于其身为太子的哥哥李建成,自己常年征战,却只能屈居为臣,这让李世民很不甘心。于是,在一帮谋臣良将的拥戴下,悍然于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发动了玄武门事变,一举将太子李建成及齐王李元吉的势力荡平。

李建成、李元吉死后,李世民又他们的子孙都屠杀殆尽,只将齐王妃杨氏收归己有。玄武门事变成功之后,李世民进宫一番忏悔后,又逼迫其父李渊退位,从而顺利成为大唐的当家老大。

嫡长子继承制是封建王朝为了保证王权的平稳过渡而设计的。嫡长子继承制是维持皇室内部安宁的一个重要保障。只有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其他皇子才会各安天命,不会贸然生出夺位之野心。但是,这个制度,却阻碍了有野心的王子皇子们的进身之路,所以,从战国时期开始,就有了充满血腥的宫廷内斗。

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给他的后世子孙留下了一个不好的开端从此,在李唐皇室的皇子们心中,皇位是可以通过政变流血的方式去谋取的。弑兄杀弟都没有关系,只要我以后当个好皇帝就行了。李世民为后世子孙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大家都觉得只有靠打打杀杀才能当皇帝,所以在唐朝,一言不合就掀桌子搞政变的事情特别多。

远的不说,就是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就效仿过他老爹,还想兴兵逼宫,由于计划失密,结果功败垂成。李承乾是唐太宗的嫡长子,生母为长孙皇后。李世民宫变成功,即位为帝后,就立时年8岁的李承乾为太子,可见,李世民对他是宠爱有加的。

但是,后来由于其同父异母弟、魏王李泰宠冠诸王,也有了谋嫡之想,这对李承乾的太子之位产生了巨大威胁。李承乾为了自保,准备暗中将李泰除掉,结果暗杀失败。

为了一劳永逸,李承乾又效仿其父玄武门之变的旧事,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及陈国公侯君集等人勾结,打算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结果,李承乾没有乃父的运气好,逼宫计划又败露了。

李世民心痛无奈之下,将其幽禁别室,将由大臣议决。历史上那些走上谋反之路并失败的皇子,下场往往只有一死,但是,轮到如何处理李承乾时,李世民却犹豫了。面对自己的亲儿子,当初他屠杀李建成与李元吉全家的狠毒没有了。太子谋反的处理结果是,汉王李元昌赐令自尽,杜荷与侯君集等人尽皆伏诛,主犯李承乾只被废为庶人,徙居黔州。

紧随李承乾之后发动宫廷守权之变的,是李世民的老婆兼儿媳武则天。她先是废除了唐中宗李显,贬为庐陵王,后又架空唐睿宗李旦,自个儿临朝称制,自专朝政,其后篡唐自立,改国号为周,一大拔李氏皇亲遭到屠杀。

武则天晚年病重,移居在迎仙宫卧床不起,只有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侍侧。宰相张柬之、崔玄暐与大臣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交结禁军统领李多祚,佯称二张谋反。于是发动政变,率禁军五百余人,冲入宫中,杀死二张,随即包围武则天所寝集仙殿,要求武则天退位。武则天被迫禅让帝位与太子李显。这就是有名的“神龙政变”。随后,武则天徙居上阳宫,一年后就抑郁而终。

之后的之后,大唐皇室就像都陷入了一个解不开的魔咒,政变接踵而至唐高宗年间,太子李忠因为宫廷斗争被废黜;唐中宗年间,太子李重俊举兵逼宫造反……

公元720年,韦皇后与安乐公主毒杀唐中宗,立温王李重茂,是为少帝。韦后临朝听政,谋效武后所为。于是,又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唐隆政变”。唐隆元年六月庚子(710年7月21日),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于帝都长安城共同发起了一场宫廷政变。李隆基以禁军杀了韦后、安乐公主,并彻底剿灭了韦氏集团。这次政变的后果是,即位不足一个月的李重茂退位,李旦复辟为唐睿宗,李隆基被立为皇太子。

太平公主自恃拥立睿宗有功,经常干预政事。她又感到太子李隆基精明能干,妨碍自己参政,总想另易太子。太平公主与皇太子之间的矛盾与斗争,愈演愈烈,睿宗对此感到不安。李旦怕在这样下去,李唐江山又大乱,不顾太平公主的反对,毅然把帝位让给了李隆基,改元先天。只是,李旦让位不让权,自己仍然掌握了朝政大权:朝廷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权和军政大事的决定权。

李旦的让位加剧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矛盾,双方都在积蓄力量,准备除掉对方。太平公主的追随者们制定好几套除掉李隆基的方案,闻报后的李隆基决定先下手为强。先天二年(713年),李隆基突然发难,将太平公主的党羽被诛杀殆尽,太平公主逃入佛寺,三日后返回。李旦出面请李隆基恕其死罪,被李隆基拒绝,太平公主最终被赐死家中,这就是李隆基为上位发动的“先天政变”。

“先天政变”后,李隆基一脚将太上皇李旦踢开,自己接掌了皇帝应有的权力。这一年,李隆基把年号改为开元,表明了自己励精图治,再创唐朝伟业的决心。李隆基即位之初,也确实爱岗敬业,将大唐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唐朝由此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李隆基在开创了“开元盛世”之后,就耽于享乐,先是专宠武惠妃,因听信武惠妃的谗言,将三个儿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人并杀害。武惠妃病死后,他又将寿王妃杨玉环弄进宫中,为诗杨玉环的欢心,李隆基可谓费尽心机。因为杨玉环的关系,她的堂弟杨国忠也平步青云,一步登天,做上了唐朝宰相。在杨国忠的专权下,整个唐朝开始混乱起来,最终引发了安史之乱。其结果是,杨玉环被处死,李隆基被迫退位,太子李亨在灵武即帝位,是为唐肃宗。

除了皇室内斗外,将这些风云变幻看在眼里的太监与外臣们也跃跃欲试,晚唐的几任皇帝,几乎都是在太监们的控制下“绝地求生”的。比如,公元820年,宦官陈弘志杀唐宪宗,托言服金丹毒发而卒;公元827年,宦官刘克明等杀唐敬宗……

公元835年(唐太和九年),27岁的唐文宗不甘为宦官控制,以观露为名,将宦官头目仇士良骗至禁卫军的后院欲斩杀,被仇士良发觉,双方激烈战斗。结果李训王涯、贾餗、舒元舆、王璠、郭行余、罗立言、李孝本、韩约等朝廷重要官员被宦官杀死,其家人也受到牵连而灭门,在这次事变后受株连被杀的一千多人。史称“甘露之变”。

而唐朝的最终灭亡,则是来自外臣朱温发动的宫廷血案。朱温本是黄巢手下的叛将,叛齐降唐后,受到唐僖宗李儇的重用,下诏授给朱温左金吾卫大将军的官职,担任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又赐名“全忠”。不久,朱温又升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朱温的一路升迁,就是唐朝的自掘坟墓。

唐僖宗架崩后,李晔即位,是为唐昭宗。唐昭宗即位之始,制订出一套适应形势的统治方略,发动平定四川陈敬瑄与河东李克用的战争,最终消灭了田令孜,重挫了李克用。但是,中央禁军也折损大半,国力兵员不足,坐视宣武节度使朱温实力发展壮大,逐渐成为中原霸主,为唐朝灭亡埋下了祸根。此后,唐昭宗一直受制于宦官、李茂贞与朱温。天祐元年(904),为朱温所弑,时年38岁。

唐昭宗遇害后,蒋玄晖假传遗诏拥立唐昭宗年仅13岁的第九子李柷即位,是为唐朝的末代皇帝唐哀宗。李柷在位期间,并无实权,一切政事由朱温决策。公元907年,朱温迫唐哀宗李柷禅让帝位,自己取而代之,并改名朱晃,国号梁,是为后梁太祖。废唐哀宗李柷为济阴王,第二年,朱温又将李柷杀掉了。曾经风光无限的盛世大唐,就些湮灭。

标签: 唐朝李承乾唐朝宫变

更多文章

  • 范进中举是发生在哪个朝代的事?范进最后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范进,范进中举

    过去,在中学的语文课本上学过一篇叫《范进中举》的文章。讲述的是读书人范进考了二十多年试,一直不中,学道官周进看他可怜,点了秀才。紧接着又跟同学偷偷去参加乡试,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不料兴奋高度自己先发疯了,被岳父一巴掌给打清醒过来,随后,周围人都来奉承他,有送田产的,有送房子的,连当地的乡绅都前来

  • 揭秘明朝真正衰败的原因,贪官太多了皇帝也无心干政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崇祯

    明朝的衰败,很多人都不明原因,个个都是说明朝运气不好,自然灾害和造反都出现在了明朝。其实并不是运气的问题,而是当时的明朝贪官太多了皇帝也无心干政。这才是明朝真正衰败的原因。让我们一起看看当时的明朝的贪官到底有多贪,为了谋取私人利益都干了些什么。第一:每一次要科举的时候,就会有一些人给自己买官做使劲的

  • 朱元璋曾经是张无忌的小弟,为什么张无忌没有当上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朱元璋,张无忌

    大家也都看过《倚天屠龙记》,大家对张无忌的了解也是从这里了解到的,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创立明朝当上皇帝的是张无忌的小弟朱元璋,而不是张无忌呢?张无忌是典型的宁愿为了美人,不要江山,就算皇帝让二给他做,明朝也不会有太好的下场。在历史当中,张无忌是根据韩林儿为原型塑造的人物,韩林儿的父亲也是明王。在明

  • 为什么金朝不算中国的一个朝代,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金朝,南宋

    唐、宋、元、明、清之所以被视为中国正统王朝,主要是因为它们有着非常明确的继承关系。唐朝虽在五代灭亡,但汉人建立的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统一了中原。宋朝虽然势力相对薄弱,但因其蓬勃的文化和经济发展而受到后人的推崇。北宋毁于金朝,后随南宋占领中原,统治长江。那么金朝和南宋之间的正统王朝是哪一个呢?传

  • 西夏到底有多厉害,他们的装备到底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西夏,军队

    一些喜欢军事的朋友,对于我国古代的军事战备情况,以及行军打仗的将军的策略乃至武器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非常多的兴趣。今天就以西夏的一支部队来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朝代的军队的配置情况和装备情况。这个时候的下场经常被一些不懂历史的朋友们认为技术非常的不发达,因为这个时候只是军事部队形成的初期。但其实西夏从

  •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北宋,王安石,王安石变法

    由于辽、西夏的不断侵扰,以及国内贪官污吏横行,内外交困,使宋王朝的危机日趋严重,农民的反抗,一波接过一波财政的亏空更为突出,官员和军队的冗滥变本加厉。政治必须要改革,已成为统治者的共识不过在如何改革上有着严重的分歧。宋神宗继位之后终于下定决心,任用和支持王安石进行变法,这就是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又称&l

  • 你知道曹植七步成诗,那你知道大宋宰相寇准三步成诗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北宋,寇准

    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成为美谈,享誉千古。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诗人,他和曹丕都是曹操的儿子。曹操去世后,曹丕继承了曹魏势力,登基成为魏文帝。曹丕当了皇帝,自然对之前和他争夺继承人的曹植心怀记恨,所以有一次他就故意刁难曹植,命令曹植七步之内必须写出一首诗,要不然就要给曹植好看。大家都认为曹植这次惨了,过不

  • 岳飞背后的字真的是“精忠报国”吗?其实是大家认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南宋,岳飞

    “精忠报国”这个成语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吧,这个词语形容的意思是精心忠诚,报效祖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的意思。这个词语出自岳飞当时的“岳母刺字”,据传,当时国难当头,岳母为了激励岳飞,便用绣花针在其背上先是用毛笔书写“精忠报国”,再用绣

  • 风流男子西门庆为追到美艳少妇潘金莲究竟花了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北宋,水浒传,西门庆,潘金莲

    西门庆是水浒传里头风流男人的代表人物。而他的代表作就是与潘金莲的私情。自从西门庆从潘金莲的窗下经过,他就被潘金莲的美貌所吸引。西门庆迅速行动起来,他跑去找开茶馆的王婆商量对策。王婆满口答应了。于是,两个人就开始紧锣密鼓的行动起来了。当然王婆不是白帮忙,她当然是追求回报的。西门庆最开始许诺给王婆在外的

  • 史上最幸福皇后:皇帝痴情终生专宠 一生只有她这一个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明孝宗,孝康敬皇后,朱祐樘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有权有势的男人大都妻妾无数,尤其是皇帝,一般来说,就算没有三宫六院,也会是妃嫔无数。但在中国历史上,偏偏就有这么一位皇帝,从始至终都只娶了一个女人,大臣们多次上奏劝其纳妃延续皇嗣,但都被一一驳回。这个女人就成为了史上最幸福皇后,既不用勾心斗角谋上位,又不用日防夜防暗算和失宠。这对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