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的提议遭众群臣反对,倘若固持己见可使北宋免遭灭亡?

赵匡胤的提议遭众群臣反对,倘若固持己见可使北宋免遭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581 更新时间:2024/1/20 1:32:31

赵匡胤黄袍加身,受禅称帝,建立北以来,一直都以开封为都城。统一中原之后,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开封早已成为市井繁荣,商贾云集、漕运发达的经济中心,初具帝都气象。而反观洛阳,唐末以来就屡遭战乱,城池遭到严重损毁,经济萧条人口流失。

此时提出迁都洛阳的想法,究竟是心血来潮,还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呢?赵匡胤作为雄才大略的开国皇帝,怎会拿迁都之事当做儿戏。迁都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当赵匡胤平定南方和北汉之后,回过头来才发现,北方的辽国已经变得强大起来。虽然辽国与宋朝暂时井水不犯河水,但赵匡胤深知,以草原民族的侵略性,南下侵宋是迟早的事。

而宋朝都城开封,与辽国仅隔一条黄河,中间一马平川,缺少战略纵深。黄河进入冬季就会结冰,届时,都城开封将门户大开,无险可守。若辽国趁机大举南下,凭借骑兵优势,很容易就将首都置于辽人铁蹄之下。

为了防备这种不利局面,只能用重兵镇守开封,来替代山河之险。宋初的禁军人数有十几万,到了中后期禁军人数更是达到70万之巨。如此庞大的军队,消耗了宋朝大量的财政收入。

虽然开封是六朝古都,但都是短命朝。洛阳在防御上有着诸多天然优势,东有虎牢关,西有函谷关,南有嵩山,北有邙山。四面环顾,就算辽军来袭,凭借山川险要,足可静待各路大军进京勤王。

赵匡胤的这一想法,确实深谋远虑,高瞻远瞩。迁都洛阳简直一举两得,一可改变首都防御态势;二可裁撤禁军数量,减少军费支出。但是却遭到了满朝武的反对,迁都之事一直僵持不下。

北宋经商风气浓厚,大小官员均在开封置办有产业,养成了贪图享乐之风,一旦迁都,这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就会被触动,所以极力反对,抛出动摇国家根基、运输不便等理由,实则贪恋开封的繁华便利、勾栏瓦舍。

不光大臣反对,亲弟弟赵光义也不赞同,以天子守江山在德不在险,极力劝阻赵匡胤取消迁都提议。赵匡胤见孤掌难鸣,大臣不配合,弟弟不支持,迁都一事只得暂时搁置。五个月之后,赵匡胤驾崩,竟成了终身遗憾。

赵光义当然有自己的小九九,他担任开封府尹多年,培植了大量私党亲信,这些都是他日后顺利登上皇位的人脉支撑,倘若迁都洛阳,赵光义在开封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就将化为乌有,能否顺利继承大统,也要打个问号了。

迁都之议150年后,金兵攻陷都城开封,徽钦二宗被金兵俘虏,连同皇室成员、嫔妃、宫女等三千人押解赴北,开封城也被金兵劫掠一空,北宋宣告灭亡。而此时,宋朝尚有几十万精锐,大将宗泽正在勤王途中,可惜一切皆晚。

如果当初在迁都一事上,赵匡胤不搞民主,固持己见的话,靖康之耻或可避免,北宋国运尚可延续。正应了赵匡胤当初的一声叹息: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标签: 宋朝北宋宋太祖

更多文章

  • 北宋灭亡时杨家将到底在做什么,为什么没有见他们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北宋,杨家将

    杨家将一门忠烈,个个忠心报国,但历史上的杨家将并没有演义中的那么厉害,正史中杨家将就只有杨业、杨延昭能威震边疆,其他的都是战绩平平。后续的有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能以杨业、杨延昭相比,但杨文广年纪轻轻就病死了,后面就只有余老太君能威震边疆。演义中的杨宗保、穆桂英在历史中并不存在。杨业,原北汉将领,为北仅

  • 史上嫁的最远的公主,公主两年才赶到,但国王已经老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元朝,公主,阔阔真

    在古代中国,很多王朝都会和亲,将自己的公主嫁到国外,以加强两国的关系。如汉代与匈奴的和亲,唐代与吐蕃、突厥的和亲!其实,对公主来说这就是远嫁了!但是,与下面这位公主相比,那根本不值一提。这位公主出嫁的地方,太过遥远,等公主赶到,国王都老死了!这个故事被记载在《马可波罗游记》里面。这个公主出生在元朝,

  • 辽国铁骑闻名世界,为何攻不过宋朝,打不过宋朝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辽朝,宋朝

    如今提起大辽相信大家都不会太过于陌生,但是这个辽国在大家的心里应该还是有那么一些疑惑的,而最大的一个疑惑应该就是大辽为什么没有直接把大宋灭了,而是一直保持着一个相对和平的状态呢?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有三点,首先就是大宋当时虽说国力整体没有辽国强,但是科技却是比较发达的,无论是神臂弩还是陌刀之类的战略性武

  • 屡次犯错却毫发无伤,赵普到底有什么能耐让赵匡胤如此宽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北宋,宋太祖,赵普

    赵普出生于五代时期的动乱年代,基本上没有过过什么好日子,在原籍待不下去了之后,随着他的父亲全部迁到了洛阳居住,从那以后,才渐渐地好过了一些。在这期间,他的才能也渐渐地显露出来,能够明显的感觉到他比同龄人的优势。经常可以预料到一些事情的发展,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懂得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当时的赵匡胤十分渴

  • 郭子兴为什么会将女儿嫁给朱元璋,只因看中了他的一个优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郭子兴,朱元璋

    朱元璋家里也算是八杯贫农,本来家里一直给地主刘田家干活,但后来适逢灾年,除了二哥入赘活了下来,家里就剩下了朱元璋一个人,朱元璋只好进入皇觉寺当了和尚,但当时和尚也没饭吃,只得出去化缘,也就是讨饭,朱元璋划分的区域是当时受灾最严重的地方,自己都没饭吃,谁还给朱元璋。朱元璋有一个好友叫汤和,当时参加了郭

  • 她长相倾国倾城,却被儿子强幸,最终郁郁寡欢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十六国,汉赵,刘聪,单皇后

    从观看电视剧,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女子的地位十分低下,更甚于压根就没有地位可言,就算那些地位尊贵的皇室女子也如此。在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后,她虽贵为皇后,却被儿子娶为妻子,她就是单皇后,最终因儿子香消玉殒。在汉赵朝的时候,单氏长得非常的漂亮,可以用倾国倾城来形容她的美颜,有很多人败在了单氏的石榴裙下。后

  • 元朝灭亡时其他汗国为什么没有出现?只因他们自己都自身难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元朝,大蒙古国

    公元12世纪一个强大的民族从蒙古草原上崛起,沿着丝绸之路一路横扫欧亚。灭国四十有余,而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超级大国蒙古帝国。忽必烈大汗更挥师南下灭掉了南宋,建立起了元朝。其他蒙古部族也在各自征服地区建立起了汗国,并且以元朝为主一起统治着欧亚大陆,可是到了元朝末年,元朝灭亡之时也没见其他

  • 朱祁钰信赖的石亨,为何背叛他,帮助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石亨,朱祁钰

    景泰七年(1456年),正月十七早上,天已经微微亮,大明皇帝朱祁钰拖着病躯起床洗漱,他打算今天临朝,安排后事。可是就在朱祁钰准备临朝时,他听到皇宫处撞钟擂鼓,还以为是于谦造反了。然而,太监传回来的信息却令朱祁钰愤怒不已,原来造反的不是于谦,而是被他囚禁在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就在前一天夜晚,朱祁钰最信

  •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顺应民意的举动,还是蓄谋已久的骗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北宋,陈桥兵变,宋太祖

    河南陈桥小镇,因为一千多年前的陈桥兵变而闻名,这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军事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成为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表面看来是顺应民意,实际是计划已久、苦心经营的一场政变。走进河南陈桥,感受到的是朴实平和,如果不是墙壁上这幅图画提醒,很多人可能忘了陈桥的重要地位。时间回到公元960年正月初一

  • 中国唯一一个“木乃伊”皇帝,身染热疾纵欲而亡,最后成了腊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辽朝,辽太宗,耶律德光

    提起木乃伊,世人会立即想到埃及法老,想到埃及金字塔。那里,装着世界上古的神秘,装着现代人都理解不了的古代文明。跟古埃及文明比起来,中华文明仿佛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中国古代是没有用木乃伊埋葬帝王传统的,仅有的一例是一千多年前,辽国的皇帝耶律德光被制成了“木乃伊”的样子,但是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