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代十国的战乱局面,为什么持续了七十年?

五代十国的战乱局面,为什么持续了七十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839 更新时间:2024/2/11 17:27:29

公元907年,曾经参加过“黄巢起义”后又叛降唐王朝的朱温,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件大事就是逼迫唐朝皇帝禅位,至此这个曾孕育出了古代王朝诸多盛世的朝代,最终彻底覆灭。理论上说新旧王朝兴衰交替,往往都会有新朝气象。但唐朝灭亡后,却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同以往王朝交替不一样的是,在唐朝灭亡后历史旋即便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

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史中并不多见的一个大乱局。因为自朱温篡唐自立之后,晚唐的战乱局面非但没有得到改善,还有进一步加剧的情况发生。如果以朱温篡唐的公元907年为五代十国的历史起点,那么到公元979年北宋灭亡北汉政权为终点。这段战乱的历史总共持续了七十二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唐朝灭亡朱温自立所引发的战乱局面,直到北宋太宗一朝才算彻底解决。那么,五代十国的战乱局面,为何持续七十年之久?

首先,五代十国的战乱所以能够持续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实际上同长时间没有一个中原政权能够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有很大的关系。我们都知道,五代十国中的五代梁、唐、晋、汉、周虽然基本上都占据了长江以北广大的中原地区。但实际上,除了后周以外,其余四代均没有在当时的混乱局势中占据优势地位。出现这样的情况,可以说是多种原因交错的的结果。

一来,自唐朝灭亡后,中原地区的建立的朝代本身便不稳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原地区都是战火迁延不断的景象。再者,晚唐时期北方地区的契丹人开始逐渐走向强盛,并对当时的中原事务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使得本就不稳定的中原政权变得愈发不稳定了起来。其中,后唐、后晋两个中原政权更是直接亡于契丹人之手。由此可见,五代十国战乱迁延如此之久,其很大部分原因就在于五代走马灯式的不断更迭,无法确立对南方诸国的优势。以至于,直到后周时期,北方政权才逐步开始对南方诸国的战略优势。

当然,战乱局面迁延七十年,不能只是用战乱来概括。实际上还在于五代乱局的背后,有着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我们都知道的是,唐朝虽然最终灭亡,但是其遗留下来的问题,最终却并没有得到解决,尤其是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的问题,对于五代的历史走向起到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实际上,自朱温始便不断的增加禁军实力,来掣肘压制地方带兵大将。但这样的方法,完全是治标不治本,兵变叛乱就如同难以治愈的顽疾一般,不断的发作。这样的局面,直到宋太祖赵匡胤继位之时才得到解决。如果从中晚唐藩镇开始算起的话,我们就能发现,这个问题实际上迁延了两百年的时间。

其次,南方诸国在一定时期的强盛,也是五代十国战乱的一个主要原因。如中原政权到了后晋时期,中原政权的国力便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低谷。这是因为,在这段历史时期中,南方的吴国与南唐实力则大为增长。其长期联合北方契丹,对中原政权形成了一定钳制。这样的情况,直到后周建立时才有所松动,当时周世宗柴荣为了能够削平南方诸国也不得不采取渐进的战略逐步削弱南方诸国。

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完全可以说是唐末变乱的一个延续。而这样的局面所以持续七十年之久,则完全是多种原因如犬牙般交织的一个结果。这些原因中如节度使权力过大这样的问题,更是从中晚唐时期开始迁延直到北宋建立后才得以解决。

标签: 五代十国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方腊起义到底是什么样的,平定方腊与宋江有没有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北宋,方腊起义,方腊,宋江

    在水浒里,我们始终以水浒一方为主角视角,全面铺开那个社会的方方面面,让我们了解具体的时代背景,所以水浒就代表正义,而其他人就是坏人。其实这种观念是完全不对的,因为即便是梁山也在发生改变,慢慢的变成了和以前完全不一样的梁山。最初的梁山,是高举反抗大旗的,反抗朝廷,反抗暴政。但后来,它居然招安了,由反抗

  • 明朝最屈辱的一次,80万人的军队向一万清军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清军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无数的英雄豪杰,每当改朝换代的时候,更能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气节,在300多年前,明朝末年天下大乱,当时内有李自成叛乱,外有满清铁骑虎视眈眈,后来李自成攻占北京城,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自缢于煤山,李自成建立大顺王朝,但是刚刚作用北京城的李自成却只安于享乐,战斗力直线下降。面对这个千

  • 成吉思汗时期的领土到底有多大,为什么他会被称为一代天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大蒙古国,成吉思汗

    一直以来,关于“中国”就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包括民国时期建立的中华民国,这两个政权都被称为中国;另一个则是在华夏土地上建立政权,称雄称霸的古代华夏王朝,它们也被称之为中国。这样一来,你就能够很好地理解了为何古代一些少数民族政权的最高统治者也被称之为&ld

  • 朱元璋到底有没有因为胡惟庸谋逆而诛杀三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朱元璋,胡惟庸

    很多史学家言之凿凿:朱元璋残忍嗜杀,仅胡惟庸一案,就有三万人头落地,而且是族诛。但是我们翻看《明史太祖本纪》就会发现一个问题:洪武二十六年九月,朱元璋下令赦免牵涉到胡惟庸蓝玉两大逆案中的人员,并表示从此不再追究。既然已经“瓜蔓抄”杀得一个不剩了,又赦免谁去?这是朱元璋故作姿态

  • 曾经风光的大西政权,是怎么样被清朝消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大西政权,张献忠

    1644年11月,农民军领袖张献忠于成都称帝,国号大西。当时清军主力正在山东、陕西与李自成大顺军作战;后又进军东南,与南明弘光政权作战,无暇西顾。大西军在四川,主要与故明残军及官绅武装作战。1645年11,清廷以驻防西安内大臣何洛会为定西大将军,会同固山额真巴颜、李国翰等,进兵四川,征剿大西军。三年

  • 李自成为什么不学习朱温,直接立崇祯的儿子为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李自成

    大家都知道朱温是唐末黄巢农民起义的农民军一员,后来他投降了唐朝后,又把持朝政,逼迫唐昭宗迁都,然后又杀死唐昭宗,另外再立唐昭宗儿子继位,最后通过唐哀帝禅让,完美的篡夺了大唐政权,建立后梁王朝。可以看到这种方法就像温水煮青蛙,非常有利于消化和巩固新的政权统治,使得各地出现动乱的机会降到最低,也能比较能

  • 张献忠江口沉银为什么用木鞘装银锭,张献忠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藏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张献忠,张献忠沉银

    提到明末的农民领袖,相信大家想到的第一个人便是李自成,毕竟这个人的名气还是比较大的。其实,明末的农民领袖可不止李一个,还有一个叫做张献忠的人也很有名。张献忠甚至被评为是与李自成齐名的一个人,民间有“张家长,李家短”的这种玩笑话,似乎说的就这二人。当然,这也仅仅只是一个玩笑话,

  • 朱元璋减免赋税为何江浙地区加倍?原因和一个人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朱元璋,张士诚

    朱元璋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再灭元朝,充分显示了朱元璋高超的,他草根出身,终成大业,是一代英雄,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没有之一,这不是替他炒作,也不是刻意的褒奖,而是对于一个客观事实忠实的描述,他通常每天早上三点多就起床,一直要忙到晚上才会休息。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制定了很多措施来恢复生

  • 元朝国号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何忽必烈会将蒙古改为大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元朝,忽必烈

    元世祖忽必烈(12151294),元朝的创建者。拖雷正妻唆鲁禾贴尼的第二子。忽必烈为藩王时,便热心于学习汉文化。1251年,长兄蒙哥即大汗位,忽必烈以皇弟之亲,受任总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南驻爪忽都之地。他先后任汉人儒士整饬邢州吏治,立经略司于汴梁,整顿河南军政,并屯田唐、邓,收到积极效果。1253年

  • 崇祯自杀前山海关发生了什么大事,为何不足两天却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崇祯,山海关

    明朝末年天下动荡,朝中无人可用,满清在关外虎视眈眈,伺机突破防守入侵中原,为了抵抗满清,明朝投入了大量兵力,可是朝廷已经拿不出任何军费了,一些不重要的官职例如驿站职员都被裁撤,很不幸李自成就是其中一员,失业的李自成没有游手好闲,反而在明末农民起义中崭露头角,甚至颠覆了整个大明王朝。李自成很有机会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