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起兵时为什么那么多人支持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曹操起兵时为什么那么多人支持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531 更新时间:2024/2/11 14:07:17

在中国的古代,任何一个想要在乱世当中做出一番功绩的人,基本上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只有在自己的身边有了人才,自己的霸业才可能会实现。比如说,高祖刘邦在没有造反之前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夫,但是就因为他在自己家乡的时候对人义气,因此结交了一大群好兄弟,而这些人在他的起义道路上对他有着很多的帮助。由此可以看出来,人才对于一个有着野心和梦想的人来说是其为了达到自己目的所必须具备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三国时期曹操的故事。

我们知道,曹操这个人有野心,也有着非常大的能力,但是其实这些都不是它最终可以统一整个中国北方的主要原因,能够让他最终成为北方霸主的,是他身边那些人才,尤其是在他刚刚起兵的时候赶过来投奔他的那些人才,这其中就有类似曹仁夏侯惇之类的勇猛武将,也有着像国郭嘉荀彧之类的谋士。可以说,曹操后期的那些得力帮手基本上都是在那个时候投奔他的。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那就是曹操在那个时候只是一个从洛阳逃出来的人,不想袁绍有着深厚的家庭背景,曹操可以说是一无所有。那么,为何在他刚刚起兵的时候,就会有这么多的人来追随他呢?

其实,这主要和曹操的对待人才方面的手段和策略比其他人要优秀,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中,这第一个方面就是曹操这个人对于投奔自己的人才,可以做到知人善用,可以将人才安排在最合适的工作上去。比如说,曹洪善于防守,于是曹操就让他去镇守合肥:许褚有勇无谋,因此曹操就让他做自己的贴身保镖:毛玠为人清廉,因此被任命去选拔官吏。这些例子都表明曹操是一个善于在看清属下的特点之后再进行任命的主公。

其实在那个时代本不缺人才,当时的人才最怕的不是没有主公可以小效力,他们怕的是碰到一个昏庸无能的主公,将自己的才华淹没。郭嘉在当初还没有投奔曹操之前,是袁绍效命的。但是我们知道袁绍这个人表面上看是一个礼贤下士,渴求人才的主公,但实际上这个人非常的小心眼,他非常嫉妒那些才华在他之上的人,但是郭嘉在袁绍的帐中就因为袁绍的嫉妒因此没有得到多少重用,自己给主公提的建议也没有多少被采纳的。因此,郭嘉离开了袁绍,后又听说曹操在家乡召集人马,于是他又去了曹操那里。结果,在他和曹操的一番长谈之后,认定了眼前的这个人就是自己一直在追寻的主公。由此看来,曹操在面对人才的时候确实表现出了自己知人善用的一面。

其次,曹操的使用人才的时候还有一个显著地特点,那就是用人不疑。我们知道那个时代是一个诸侯混战的时代,一个势力将另一个势力消灭,必然会有非常多对方的将领投降,而一般人都会将这些人收服。但是收服归收服,其实这些投降的将领并不会受到多少的重用,有的时候甚至还会收到监视和猜忌,但是面对投降的将领,曹操却不是这么做的。曹操知道如果想要让一个人才死心塌地的为自己卖命,就应该给予他最大程度上的信任。那个时代属于乱世,本来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依靠就变得非常不堪一击,武将和谋士的希望找到一个可以完全信任自己的领导。而曹操,就可以给他们这种信任。

在下邳之战,张辽被曹操所擒获,至死不降。但是,曹操对于这样一个优秀的将领,并没有像对待吕布那样直接处死,而是对他礼敬有加,又是松绑又是敬酒。我们可以说曹操的这个行为是装出来的,但是这正是一种收服人才的有效手段,果然,张辽最终被曹操的这一番诚意所打动,归顺了曹操。而在张辽归顺了曹操之后,曹操并没有对这个投降的将领产生任何怀疑,反而重用了他,给与了他非常多的权力和军队,最终甚至将他封为了五子良将之首。由此看来,曹公对待投降之人的气魄,实在是那个时代的其他诸侯所无法相比的。

前面两个,我们说的是曹操在对待人才上面的特点,而这最后一个,则是曹操在治理自己军队时候的特点,那就是赏罚分明。这里我们讲一个故事,有一次曹操带着部队行军途径一片百姓的庄稼地,曹操下令所有的人不许践踏百姓的庄稼,违令者重罚。结果,士兵们没有一个人犯错,曹操自己却因为没有控制好马匹,直接踩到了庄稼上面。于是,曹操二话没说,拔出剑来将自己的头发割下来一大截,作为对自己的惩罚,在那个时候,头发对于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的,其被视为父母所赐,根本不敢毁伤,当时有一种刑罚就是将罪犯的头发割下来。

由此看来,曹操这次对于自己的惩罚是非常重的,而这也让全军的将士都看到了自己主公的赏罚分明。而且在赏赐方面,曹操也可以做到公平。每次打了胜仗之后,曹操都会按照功劳奖赏将领,而不是像袁绍那样,有了功劳则全部揽在自己身上,打了败仗却开始怪罪将领。

在小编看来,在任用人才方面,曹公是在是远远超出了同时代的其他诸侯。袁绍吸引人才靠的是自己的实力和响亮的名声。刘备吸引人才靠的是自己的假仁假义和逢场作戏,而曹公吸引人才,则是从对方的心理层面入手,弄清楚那个时候的人才心中真正所渴求的东西,并且将这些东西表现在自己的身上,这样一来,自然有非常多的人才归顺于自己。看来,曹公的成功,不是没有原因的。

标签: 汉朝东汉曹操

更多文章

  • 他是历史上悲情的大将军,一生忠心爱国,晚年却客死他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朝,西汉,李陵

    他是历史上悲情的大将军,一生忠心爱国,晚年却客死他乡在我国历史上,从汉朝时期,就与匈奴势不两立,成为终极对手,两国之间战争不断,也因此诞生了众多的战争名将,像卫青、霍去病、李广利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汉军统帅,我们今天讲的是汉朝的另外一员大将军李陵。李陵是西汉初期著名的“飞将军”

  • 玄武门之变前的李世民有多可怕,难怪李建成会对他手下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李世民,李建成

    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六月初四,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在玄武门附近杀死了自己的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随后逼迫李渊立自己为太子,不久又继承皇位,改年号为贞观。那么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前的权势到底如何呢?李渊当年在太原准备起兵的时候,就派李建成和李世民这两个亲儿子分别聚集力量,将来协同作战。此时成败未

  • 开元之治是怎么出现的,李隆基都做了什么准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唐玄宗

    李隆基的统治进行了40多年,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开元之治”的画面,使当时国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繁荣;可他统治期间也出现了安史之乱,因此,落得了一个罪人的骂名。对于唐玄宗由英雄变成丑角,由巨人变成侏儒的历史演变,多少文人墨客,发出了“靡不有初,鲜克有终&rdquo

  • 王皇后为何帮助武则天回宫,难道她真的傻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王皇后,武则天

    唐太宗驾崩以后,武则天就和其它未生育的妃嫔们一起被送到了感业寺,时年25岁的武则天就这样出家当了尼姑,可武则天不是一般的女人,她怎么会心甘情愿过着这种“等死”的生活呢?所以她早在唐太宗病重时期,就已经在为自己的前途谋划了。武则天凭借自己的魅力成功吸引了太子李治的注意力,久而久

  • 鼎盛时期的唐朝疆土有多大,最远到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李治,李世民

    唐朝可以说是历史上面积最大的王朝,唐高宗时期达到了1251.19万平方公里,比现在的中国还要多三分之一。唐朝是在隋朝之后大统一的王朝,全盛时期的唐朝在政治、文化、经济、外交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鼎盛时期之一,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那么面积这么大,经济这么强的唐朝又是怎么做到的

  • 武则天统治时期人人都想推倒,为何下台之后就立即后悔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武则天

    武则天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曾经独掌大权的女子不算少,比如吕后、慈禧,但她们终其一生离皇帝宝座只有一步之遥,也始终不敢跨过那一步。因为她们深知,在当时男尊女卑思想占绝对统治地位的社会氛围下,跨过那一步就会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千夫所指,那种和全天下人作对的心态是几乎无人敢于尝试的。武则天剧照(图片来自

  • 大才子李白的死亡原因探秘,他究竟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李白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年少的心总有些轻狂,如今你四海为家。”李白的一生是那么的洒脱,诗如其人豪迈奔放,尤其喜欢喝两口,无数的千古佳作就是在他醉酒之后脱口而出。他是诗仙,但他也是酒鬼。公元762年,诗仙李白走完了他洒脱的一生,终年61岁。对于他的死亡的原因可谓众

  • 翟让既然已经让位出去了,为何最后还是遭遇毒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朝,瓦岗寨,翟让

    翟让是隋末著名起义军瓦岗军的前期首领,为人骁勇、性情豁达,很有江湖草莽领袖之风。而李密出身於贵族豪门(其曾祖李弼为西魏八柱国之一,李密袭爵为蒲山郡公),为人深沉、富有韬略,且抱负远大,有匡时救世之心。翟让与李密的关系,很像《水浒传》中晁盖与宋江,一位为草莽领袖,打拼了一方基业,却没有政治远虑。而另一

  • 瓦岗寨五虎将分别是谁,五人之中谁的实力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隋朝,瓦岗寨,瓦岗寨五虎将

    瓦岗寨五虎将是隋唐中的五位大英雄,看过《隋唐演义》还是《隋唐英雄》等电视剧都应该知道隋唐英雄。瓦岗寨五虎将又是谁呢?他们五人之中谁的实力更强呢?第一、烈虎将单雄信单雄信,手持金顶枣阳槊,胯下闪电乌龙驹,是瓦岗的五虎上将第一名,江湖人称赤发灵官单雄信,他武艺出众,一柄金钉枣阳槊,勇冠三军。隋末,他与徐

  • 南朝时期的士族真的很有钱吗?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南北朝,士族

    士族是那个时代的“贵族”。在过去我们总看到士族生活的奢华一面,似乎士族都是既有权又有钱的富贵之家。西晋石崇王恺斗富众所周知,在东晋,一些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山河湖泽,纷纷开辟各自的庄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魏晋时期,士族正值兴盛,生活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