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嘉庆皇帝登基后为何着急杀和珅,杀他的理由是啥

嘉庆皇帝登基后为何着急杀和珅,杀他的理由是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836 更新时间:2024/1/22 20:57:10

说到和珅相信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大贪官。我们都知道在嘉庆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抄了和珅的家还杀了他。但是嘉庆为什么登基后,为什么着急杀和珅呢?贪污是杀和珅的真正原因吗?如果不是那么,嘉庆对和珅动杀心的理由是什么呢?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更是亲自为和珅之子赐名为“丰绅殷德”,并指其为十公主之驸马,让和珅升格为皇亲国戚,可谓是宠冠朝列、权倾朝野。而此时的和珅,只不过才30岁出头而已。

从年龄上看,乾隆其实比和珅年长40岁,够得上当他爷爷的年纪了。乾隆最初为何识拔和珅,至今仍是一个谜。《清朝野史大观》有种说法,说乾隆年轻时喜欢过雍正的一个妃子,后来乾隆看到和珅身上有和这个妃子一样的胎记,便认为和珅是她的转世。此类齐东野语,只能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其真实性不值一提。

另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和珅担任乾隆御前侍卫时,有一次乾隆读到要犯逃脱的奏折,随口引用了一句古文:“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当时身边侍卫皆茫然不知其意,而和珅则以朱熹的注语“典守者不得辞其责”作答,乾隆对和珅作进一步考察,发现这个年轻人很有才华,于是开始大力提拔和珅。

不管最初的真相如何,乾隆对和珅的重用,后来渐渐演变成了对他的依赖。乾隆晚年时听力下降,说话也不清楚,朝廷大小事务的决定基本都靠和珅传达,以致和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大清的实际掌权者,甚至威胁到了皇帝嘉庆的地位。和珅得到乾隆如此宠信,也是他能够在朝中只手遮天,贪腐无度的最重要的条件。

然而过度膨胀的权力,以及长期居高临下的地位,麻木了和珅的心智,忘记了他所有的权位都是来源于乾隆。结果其位愈高,其祸愈速,乾隆去世不到半月,和珅就从宰相级别的重臣沦为阶下囚,并被赐死在狱中,成为清朝历史上从被捕到处决时间最短的王公大臣。

嘉庆皇帝为何这么着急杀和珅?可能许多朋友的第一反应,是想到和珅贪污。民间有句俚语叫“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嘉庆是不是因为要反腐,所以拿和珅这只大老虎开刀,顺便抄他的家产充实一下国库?

的确,和珅当朝二十年,通过勒索受贿等手段,聚敛了巨额财产。有清人笔记记载,和珅一人的家资,就抵得上大清十年财政收入。当然,上述说法有些夸张,不过从清朝档案列出的和府查抄清单来看,和珅贪墨的财产在清朝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光是和珅住的房子,就抵得上两座亲王王府的规格,另外查抄出来和珅收藏的许多奇珍异宝,甚至比皇室用的还要名贵。

但贪污是和珅被杀的原因吗?答案却是否定的。

其实自康熙朝以来,因为康熙皇帝对臣属在经济上比较宽纵,朝廷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官员当到了一定级别,无论贪污多少,都不算是重大的罪行。清朝近300年历史,高级官员因为经济问题被处决的唯一例外,只有后来咸丰年间的大学士柏葰。

就和珅此案而言,和珅一是宰辅级别的大官,二是乾隆皇帝亲家,按清朝律法,不论是议亲还是议贵,和珅都罪不当诛。所以在嘉庆列出的和珅二十条罪状中,只有最后的八条是关于经济犯罪的内容。而且赐死和珅后,嘉庆还特别下旨不再追究过去给和珅行贿的官员,这一方面是嘉庆宽仁,不愿兴起大狱,另一方面也说明嘉庆当时并不认为和珅贪腐是非常严重的罪行。

既然贪污之举罪不至死,那么嘉庆对和珅动杀心的理由是什么呢?我们看二十大罪状的前面几条。第一条,是乾隆正式禅让皇位给嘉庆之前,和珅事先向嘉庆泄露机密。接下来几条是说和珅欺负乾隆年老不记事,有种种对太上皇不敬之举,甚至把和珅私自纳出宫宫女为妾也作为一条罪状。

总的来说,前面这几条罪状虽然很重,尤其是对乾隆不敬,属于大逆不赦之罪,但这些主要是嘉庆为了加重和珅罪名,这种欲加之罪的帽子,扣谁头上都是合适的。后面嘉庆还提到和珅揽权和扶植党羽,不过这些都还不算嘉庆要将和珅置于死地的直接原因。

我们翻阅嘉庆与和珅恩怨的历史,嘉庆曾经论及唐代宗李辅国,说道:“代宗为太子,不为辅国所谗者几希。及即帝位,正其罪而诛之。”可见嘉庆未亲政前已在谋划诛杀和珅,而杀和珅最直接的原因,其实是以牙还牙的“报仇”。因为在乾隆生前,和珅曾经有过置嘉庆于死地的举动。

乾隆晚年时虽然几乎对和珅言听计从,但在立太子一事上非常谨慎,有着自己的主见,而嘉庆正好不是和珅所喜欢的人选。因此在乾隆确立嘉庆为自己继承人以后,和珅一直试图影响乾隆更换人选,他采取的策略,就是派侍读吴省兰去帮嘉庆抄诗文,试图抓住任何不利于嘉庆的蛛丝马迹。

吴省兰原来是和珅的老师,但和珅发迹之后,吴省兰竟反过来拜和珅为师,如此趋炎附势,其人品可见一斑。嘉庆知道和珅派吴省兰到他身边的用意,因此平日写诗作文都非常注意,不让和珅抓到任何可以离间他与乾隆父子的证据。

然而嘉庆百密一疏,有一次嘉庆的老师朱珪升官,嘉庆专门写诗给他祝贺,诗稿还没写完,吴省兰就给和珅通风报信。和珅将嘉庆所作的诗拿到乾隆面前,危言耸听地恐吓乾隆说,嗣皇帝这是要收买他的师傅,恐怕有暗中扶植自己势力,架空太上皇的想法啊。

乾隆当时年老精力衰竭,已经没有了年轻时的判断力,听了和珅的话大吃一惊,真的担心起来嘉庆是不是想夺权,于是问另外一个大臣董诰的意见。幸好董诰是个正直的老臣,没有依附和珅,实事求是地回答说,嘉庆写诗祝贺师傅升官,并不算什么过错,无需为此大惊小怪。乾隆沉默了半天,最终听进了董诰的意见,未因此事而惩罚嘉庆,但仍然撤回了朱珪的升官决定,可见和珅当时的话,确实动摇了乾隆对嘉庆的信任。

假如当时董诰也趋炎附势,附和和珅,又或者乾隆没那么坚持自己当初立储的选择,和珅很有可能就此得逞。若嘉庆的皇储之位被废,那无异于被置于死地,再也没有容身之处了。

通过这件事,嘉庆领教了和珅的狠毒,即便和珅能力再强,日后也必然不会是自己能够亲近和信用的人。与其养虎为患,不如先发制人,因此从那一天起,嘉庆就已经立下了杀和珅的决心。

标签: 清朝嘉庆和珅

更多文章

  • 南京大屠杀为何近9万中国守军大多选择任由宰割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民国,南京大屠杀

    多行不义必自毙。人类历史上,凡是企图依靠暴力和杀戮统治人民、征服世界的恶魔,都逃脱不了自取灭亡的可耻下场1945年9月9日,曾惨遭日军屠城暴行的南京,见证了侵略者投降的历史性时刻。1947年4月26日,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响,南京大屠杀的主要刽子手谷寿夫在雨花台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举行“百人

  • 太平军攻长沙,清军一官员请出庙中城隍,随即萧朝贵被大炮击中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太平天国,萧朝贵

    太平军设立道州大营后,一事之间从之者众。时清军和春统率驻扎道州北面,兼顾东面;钦差大臣赛尚阿派刘长清防守江华、永明;孙应照驻守宁远,副将邓绍良率扎营道州水南,对道州的太平军进行合围。太平军并未恋战,直接开辟周围战场,攻占了江华县、永明县、江华县,打通了通往长沙的道路,“贼亦谋取不谋守,盖

  • 黄埔三杰,世人都知道,但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很多人都不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民国,黄埔三杰,蒋先云,陈赓,贺衷寒

    谈及黄埔军校,想必大家都并不会陌生。这是中国近代史上非常著名的军校之一,培养出了一大批的军事家。如果我军的林帅,徐帅,陈赓大将都是毕业于此校。同时也为蒋介石集团培养出大批军事人才。像比较有名的杜聿明,关麟征,胡宗南,宋希濂等等。黄埔三杰(图片来自网络)然而,在黄埔军校最有名当属黄埔三杰,这三人是黄埔

  • 汉武帝立刘弗陵为太子,为什么一定要杀钩弋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朝,西汉,汉武帝,钩弋夫人,刘弗陵

    前95年,61岁的汉武帝在燕赵狩猎,随行的占卜官禀报说此地有奇女。汉武帝半信半疑,但仍充满好奇,令人去找。不久,官员便将美艳绝伦,肤若凝脂的赵氏带到武帝面前,官员介绍说赵氏生来一手紧握如拳,从未伸开过,武帝更觉神异,于是拉过赵氏的小手轻轻一掰,赵氏从未张开的拳头竟张开了,并且手里竟有一枚小巧精致的玉

  • 诸葛亮流传千古的一句话,你知道是什么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蜀汉,诸葛亮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中军事色彩浓厚的战争题材历史演义小说,其中每一个人物都有着鲜明的性格和才能。随便问问读者,十之八九最喜欢的人物便是诸葛孔明。历史上的诸葛亮虽然和小说之中的角色有些出入,鲁迅先生也说过一句著名的话: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但是历史上诸葛亮留下的《诫子书》却表达了他心中的志气和对人生的理解

  • 曹无伤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选择高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朝,西汉,曹无伤

    著名的鸿门宴众所周知,结局是长腿皇帝刘邦演技好,腿脚麻利,顺利脱险。得到项羽那句“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的点拨,沛公回营,立诛杀曹无伤!可谓是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曹无伤剧照(图片来自网络)但是,让后人十分困惑的是,作为军中高级官员的曹无伤为什么要告密呢?其实史记中就给出

  • 兵力不敌对方,刘备为什么还要攻打东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蜀汉,刘备

    刘备是三国时期的一个重要人物,他能在当时混乱的局势下建立自己的一方势力,本身有很大的实力。当时三国三足鼎立,刘备的蜀汉、曹操的曹魏和孙权的东吴势力不分上下,可刘备因为一个错误决定,导致蜀汉兵力衰弱,无法与二者相抗衡。这个决定就是刘备不顾群臣反对,一意孤行攻打东吴,发动夷陵之战,可没想到在这场战争中惨

  • 刘询为什么追谥刘据为“戾太子”?恶谥号背后有什么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朝,西汉,汉宣帝,刘据

    汉宣帝刘询是西汉第十位皇帝,他是刘彻曾孙,刘进之子。刘询继位后,他为自己的祖父刘据追加谥号为“戾”,并且重修陵寝。不过“戾”这个字的意思是罪过,刘据的谥号也被认为是一个恶谥,也就是一个带有贬义的谥号,为什么刘询要给自己的祖父起一个恶谥呢?实际上很多人把

  • 甄宓是三国时代难得一见的大美女,曹操为什么这么赐给曹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曹魏,甄宓,曹操,曹丕

    都说曹操爱人妻,在击败了对手之后,对方的妻妾都会被曹操纳为己有,也正是因此,曹操才有了那么多的姬妾。然而还是有一个人并没有被曹操占有,那就是袁绍的儿媳甄宓。相传甄宓是三国时期的绝世美女,一般来说按照曹操的习惯,应该是据为己有,但是为什么他最终将甄宓赏赐给了自己的儿子曹丕呢?说起三国时期的美女人们往往

  • 西汉皇帝娶了亲外甥女,却让宫女“借腹生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朝,西汉,汉惠帝,张嫣

    在两千年前宫中曾经上演了这样一场闹剧,公元前192年汉惠帝已经20岁了,这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按照古代的制度天子诸侯20岁的时候就要及冠,所以汉惠帝的婚事也应该被安排上,吕后为了自己的儿子为了自己继续能掌握朝中的势力煞费苦心。当时吕后将张嫣嫁给了自己的儿子,张嫣的母亲是吕后的女儿父亲是赵王,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