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郦食其的两个策略是什么样的,为何都被人否定

郦食其的两个策略是什么样的,为何都被人否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075 更新时间:2024/1/21 16:10:03

郦食其一生献过两个大策略。这两个大策略,刘邦都准备执行,结果都被刘邦的另两个重要手下给否定了,这两个人,一个是张良,一个是韩信

先说郦食其献的第二个大策略。刘邦一面派韩信带兵进攻赵国、齐国,一面又听了郦食其的话,派郦食其前往游说齐王田广,劝田广投降。他在劝田广的时候,说了很长一段话,不过,中心思想是说,项羽这个人很吝啬,舍不得封赏部下,刘邦刚好相反,对部下很慷慨。齐王田广听后,同意了郦食其的劝说,准备带着齐国的七十余座城池,投奔刘邦。

韩信也已经把赵国给拿下来了,正准备攻打齐国。这时候,得到齐国正准备投奔刘邦的消息,便准备罢兵。但是他的谋士蒯通问他,汉王让你罢兵了吗?韩信说,没有。蒯通说,既然汉王没让你罢兵,你就打呀。咱们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好不容易拿下赵国。现在郦食其竟然凭一副三寸不烂之舌,就拿下齐国,那不是显得咱们无能吗?韩信一听,对呀!于是就继续提兵攻齐。田广见自己投降了,韩信还打,怒不可遏,把郦食其给烹了。整兵和韩信对抗,可惜打不赢,被韩信攻下齐国。

郦食其也就在这时候把命给玩没了。

再说郦食其献的第一个大策略。这个策略发生在他说齐之前。当时楚军围攻刘邦于荥阳,又切断了刘邦的粮道和救援的兵马,刘邦渐渐抵挡不住了。这时候,郦食其对刘邦说,你现在最好的办法,是学商汤和武王伐纣那样。你现在赶紧刻制玺印,前往各地寻找六国(指秦灭掉的那六个国家)的后人,封他们为王,让他们聚兵打项羽,这样,你就解除围困了。刘邦觉得郦食其说得对,赶紧派人去刻制玺印。

这时候张良从外面回来,听到这个消息,赶紧劝阻刘邦。张良也说了一大堆话,归根结底就是一个意思,他说,大王,你倒是可以去封六国。但是这六国封起来后,能把兵聚起来对抗强大的项羽吗?就算能够对抗项羽,他们将来会听你的吗?不听你的,你不白忙活了一场吗?刘邦一听,对呀,是这个道理,因此才没有执行。

那么,我们现在来看看,郦食其的这个主意究竟对不对呢?

显然,这是一个馊主意。为什么说是馊主意呢?

正如张良说的,就算六国真的可以把军队拉起来,帮助刘邦把打败项羽。但是,这样一来,这六国也因此做大了。当六国做大以后,还会听刘邦的招呼吗?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项羽分封天下的翻版。刘邦要是跟着做,刘邦就会成为第二个项羽。

有一个实际的证明,就是刘邦为了攻打项羽,曾联合彭越英布等人。而这些人,并不真心拥护刘邦,拥兵自重,最后给刘邦留下了很大的麻烦。

就算六国的人拥护刘邦,帮助刘邦夺得天下以后,刘邦面对的异姓王,就不只彭越、英布等七个,而会再增加六个。加起来就是十多个。刘邦对付十多个异姓王,他的江山还会坐稳吗?

咱们再回过头来说郦食其用三寸不烂之舌帮助刘邦劝说齐王田广归顺的事。从某种意义上说,韩信和郦食其争功,进攻郦食其,对刘邦来说是大好事。因为韩信帮助刘邦剪除了一股诸侯势力。虽然田广归顺了刘邦,那是因他听信了郦食其的话,觉得刘邦会给他很大的分封。将来刘邦夺天下后,一旦在分封上让田广不如意,田广肯定就会起兵造反。

由此可见,郦食其帮刘邦的,两次都是帮倒忙。韩信在田广投降的情况下还攻打田广,其实是帮了刘邦大忙。

标签: 汉朝西汉郦食其

更多文章

  • 刘备摔阿斗的真的是逢场作戏吗?真相究竟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蜀汉,刘备

    刘备对自己的孩子到底是好还是不好?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很难办的选择题,这就和老婆和妈妈掉进河里是一个概念的。而对于我们来说,一直秉持的有两种看法,一个是说刘备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儿子铺路,另一个说的是刘备是真的为了自己的手下儿子的真的不算什么。那么,究竟是哪一个更合理呢?我们都知道赵云在曹军中七进七

  • 如果关羽投奔曹操,他在曹营那里能得到重用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蜀汉,关羽,曹操

    中国有句古老的谚语,叫做“身在曹营心在汉”,意思就是身在谋某个环境中,但心却在相互对立的另一方。这个成语的出处在我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主人公就是我们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关羽关云长。所谓曹营,就是曹操的地盘;汉,就是关羽的结义大哥刘备,这句话是毒关羽忠心不二,义薄云

  • 刘邦大杀功臣,“汉初三杰”为什么只有张良逃过一劫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朝,西汉,刘邦,张良

    自古以来,臣子和皇帝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就非常微妙。当初追随皇帝打拼天下的臣子,大多都没有落得好下场,要么被处死要么被关进大牢。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利益,难免会对以前追随自己打拼天下的功臣产生疑心,即便是错杀一千也不愿放过一个。刘邦就是一位这样的皇帝,当初和手下一同打拼天下时非常的惜才,可是等一切稳

  • 揭秘:为什么说刘邦应该很忌惮刘太公?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朝,西汉,刘邦,刘太公

    刘邦当了皇帝以后,非常忌惮那些和他一起打江山的手握兵权的武将们,他接连不断地诛杀了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一大帮武将。就算手中没有兵权的文臣,他也很忌惮。以至于萧何要通过“自污”的办法,来消除他的怀疑。而张良干脆辞掉一切职务,退隐山林。刘邦之所以忌惮这些文臣武将,无非是担心这

  • 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是真的吗?他是不是汉献帝的“皇叔”?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蜀汉,刘备

    很多人读《三国演义》,对刘备的汉室宗亲态度很怀疑,但奇怪的是,里面的人物,从帝王将相到百姓布衣,似乎都对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深信不疑。这是怎么回事呢?刘备究竟是不是汉室宗亲呢?其实,演义中的“刘皇叔”说法是杜撰的!在《三国演义》里,刘备是有家谱的,曹操带刘备去见献帝,献帝一听刘

  • 悲情皇后张嫣:11岁时嫁给自己的舅舅,40岁就去世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朝,西汉,汉惠帝,张嫣

    刘邦建立汉朝以后,由于愧对自己的发妻吕雉,加上吕雉自身的高超手腕,因而吕雉成为中国古代有名的专权皇后。当刘邦去世,吕雉成为太后以后,她更是近乎于垂帘听政,执掌朝政大权。吕家是吕后本家,因此在她专权以后,不断任用吕家的人,以培养自己的亲信。刘邦驾崩以后,吕后儿子刘盈登基,他性格敦厚,仁义善良,在位期间

  • 卫青死后,为什么整个卫家都被汉武帝诛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朝,西汉,汉武帝,卫青

    卫青家族是汉武帝时代最有权势的家族,皇后、太子、大将军、骠骑将军、丞相都出自其家。但卫氏家族却下场凄惨,大部分成员最终都被汉武帝杀死。这是为何呢?因为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最独裁、最有权力欲的皇帝之一。他杀卫氏家族成员,主要是为了限制外戚权力、加强皇权。汉代从建国起就有外戚干政的传统。吕后、窦太后等都大

  • 秦朝的长城砖头到底用的是什么材料,为何能千年不倒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朝,长城

    世界上有很多令人震撼的古遗迹,比如令人震撼的胡夫金字塔,至今还存在世上,我国有着数千年的灿烂历史,自然也留下了很多令人震撼的古遗迹,比如大家都知道的秦始皇兵马俑,想必看过的人都会忍不住发出感叹,在秦朝时期就已经有如此宏大的景象,这样的发现震惊了中国,也震惊了世界。当然,秦朝时期的另一项大工程我们也不

  • 南蛮为什么叫南蛮?三国时期的南蛮具体指哪一块区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南蛮

    相信不少朋友都已经看过《三国演义》了,罗贯中用精湛绝伦的笔法将三国时期的三足鼎立、群雄争鸣、尔虞我诈描绘的是淋漓尽致。在《三国》当中,有个性,有着自己特色的人不占少数,就比如说仁德的刘备、奸诈的曹操、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等等。诸葛亮作为刘备的措施,也鞠躬尽瘁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三国里,诸葛亮下征南蛮的故

  • 蜀汉名将赵云葬在什么地方?赵云墓都经历了哪些磨难?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蜀汉,赵云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发生在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前夕,相关人物分别为诸葛亮、赵统、赵广和刘禅。原文如下:东吴遣使致书蜀中,请兵伐魏,并言大破曹休之事:一者显自己威风,二者通和会之好。后主大喜,令人持书至汉中,报知孔明。时孔明兵强马壮,粮草丰足,所用之物,一切完备,正要出师。听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