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朱标继承大位,朱棣敢兴兵造反吗?

如果朱标继承大位,朱棣敢兴兵造反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260 更新时间:2023/12/24 7:47:53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明太祖朱元璋,按照立嫡立长的传统制度,明政权的第二代接班人应当是朱元璋的嫡长子,但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是建文帝朱允炆

朱允炆是谁?朱元璋的嫡长孙,世子朱标的嫡长子。再看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不难猜测,朱元璋在立继承人的时候,直接跳过了儿子辈,选择了立嫡长孙朱允炆为接班人。而嫡长子朱标之所以没有成为皇帝的原因,是因为英年早逝。

朱棣作为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从小聪明过人,与宽厚仁德的太子朱标不同的是,朱棣杀伐决断、年纪轻轻便立有军功,颇有朱元璋的风范。但是,如果明朝还在用兵之际的话,在太子朱标逝世后,也许朱棣成为朱元璋的接班人。

但是,明朝赶走了元朝军队后,便处于比较太平的局势,俗话说“平天下用武,治天下用德”,重视这句话的朱元璋在接班人里,选中了仁德宽厚的朱标作为继承人培养,而在朱标死后,听从刘三吾的意见,选定同样有朱标仁心的嫡长孙朱允炆为帝,杜绝了同姓诸王对皇位的觊觎之心。

然而,随着秦、晋藩王和朱元璋本人的离世,朱棣成为了宗族里最为年长、资历最深的同姓王,加上朱允炆年轻,朱棣的野心迅速膨胀。最终,发动长达四年之久的“靖难之役”,以“清君侧”之名打破王都,篡夺皇位,朱允炆不知所踪。

其实,朱元璋最理想且最初的接班人,是嫡长子朱标。朱标是朱元璋还在四处征战时,与马皇后生下的第一个儿子。

朱标从小时候起就比较慢热,喜欢安静,不好围猎和骑射,师从宋濂,钟爱儒学。长大之后,朱标越发不像朱元璋,性格宽厚仁德,待人真诚。每当朱元璋为大臣和朱标之外的几个儿子生气时,朱标总会帮他们说话,从中调解,既能平息朱元璋的怒火,又得到大臣和弟弟们的尊重和拥戴。

因为一起共患难,且朱标曾经历过几次坐镇后方,城池差点被打破的局面,每每逢凶化吉,所以朱元璋对这个不像自己的儿子很是栽培和补偿。在建立明政权后,猜疑心极重的朱元璋,唯独信任的人里,便有朱标。

为了培养朱标的政治才能,朱元璋往往让他陪伴批阅奏章,或者一同巡视民间,朝野上下大多数人都站边这个未来的接班人。然而,原本被寄予厚望的朱标,却在视察陕西之后,得了风寒而骤然离世。

后来的许多历史研究者,在回顾这段史料的时候,不禁会想:如果朱标没有死,朱棣的造反是否还会那么顺利?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原因有三。

其一,朱标作为嫡长子继承皇位,符合传统,名正言顺。历史上许多案例显示,起义和造反前都需要一个正正当当的名义和口号,如果一件事情不能名正言顺的话,会受到来自民间和朝堂的诸多阻碍。

反观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其实明眼人都知道他是要谋朝篡位,但是,他的行为不算名不正言不顺,为什么?因为他篡的是侄子朱允炆的位。按照正统的继承制度,立继承人优先立嫡长子,如果嫡长子不在了,按照嫡子的顺序往下延,如果嫡子们都没了,那就开始立庶子。

根据记载,朱棣是马皇后的儿子,也是嫡子中的一员,按理而言,太子朱标逝世后,朱元璋应该从嫡子里面去挑继承人。但最后朱元璋选定了朱允炆,在继承人这件事上,失了大统。因此,朱棣篡侄子的皇位,不算无名无分,甚至可以说,是在拿回自己的位置。所以,朝野上下对于朱棣的篡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如果对手换成朱标的话,朱棣的行为就是实实在在的篡位了。因为朱标是嫡长子,皇位按照传统本就属于朱标,朱棣发动战争攻打王都,那就是叛变,名不正言不顺,无法获得多数人的支持。

其二,朱标的人望和仁德高于朱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在得天下这件事上,朱标赢面高于朱棣。事实上,早在朱标还是太子的时候,无论是朝中大臣,还是民间百姓,对这位继承人都十分拥戴。

朱标的仁德宽厚,在朝野上下是出了名的。相比之下,朱标在世的时候,朱棣还是一个不太成熟的藩王,一方面常常与秦王、晋王相互构陷和争吵,另一方面,人缘也不是特别好,许多大臣都以燕王朱棣作风像朱元璋为理由选择远离他。

这一点倒不能怪朱棣太可怕,要怪就怪朱元璋在大臣们心里制造了太大的阴影面积,使得大臣们内心害怕,由衷希望未来的继承人能够宽厚一些,好让自己的仕途喘喘气,而朱标便是应运而生的最好人选。

其三,朱元璋给朱标留了一张强有力的王牌,蓝玉。蓝玉是明朝的开国大将,手握军权,和朱元璋、常遇春等人都有亲戚关系。

按理说,这样的人会早早地被朱元璋砍头,但是蓝玉在朱标时期并没有受到不好的对待,原因是蓝玉对朱标忠心不二,朱标能驾驭蓝玉,在朱元璋死后,蓝玉能压住藩王和心怀不轨的大臣。

对比蓝玉的军事能力和战绩,朱棣可远远不如。如果朱标在世,蓝玉就不会死,如果蓝玉不死,朱棣的造反一定不会大获全胜,甚至说,朱棣有没有胆子造反都很难说。

总的来说,无论在名分上、人望上还是军事实力上,朱标的牌都比朱棣更大更好,倘若朱棣造反,几乎不可能像推翻侄子朱允炆的皇位那样轻易地推翻哥哥朱标的位置。

然而,无论是历史还是人生,发生的事情和结果都是在多种因素下共同促成的,没有办法像做实验一样,按照其他变量不动,只要一个变量发生改变。

今天这个问题也是如此,即使朱标在世,保不准朱元璋换了一个昏庸的继承人也不一定,又或者朱元璋在立继承人时,转念一想,还是给儿子朱棣一次机会吧,后来的历史可能会是另一番面貌。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小林一茶:日本江户时期著名俳句诗人,本名弥太郎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小林一茶,日本诗人,历史解密

    小林一茶(,こばやし いっさ、1763年—1827年),日本江户时期著名俳句诗人,本名弥太郎,别号菊明,二六庵等,其写作特点主要是表现对弱者的同情和对强者的反抗,主要作品有《病日记》《我春集》等。一茶生于信浓国水内郡柏原村(今长野县上水内郡信浓町柏原)的一个农民家庭里。他一生坎坷,三岁时丧母,八岁时

  • 主父偃作为西汉的名臣 主父偃最后是因为什么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对主父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西汉的主父偃因何而亡身呢?主父偃的一生,可谓寂寞冷落而兼轰轰烈烈。未遇汉武帝欣赏之时,时乖运蹇,游走各地,四处碰壁;得到汉武帝欣赏后,一年连升四级,青云直上,好事连连。然而,他的结局可谓“其兴也勃也,其亡也忽也”,很快就身死族灭了。主父偃为何

  • 段煨:董卓的部下,诛杀李傕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段煨:董卓的部下,诛杀李傕结局如何?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具体来说,段煨(生年不详~209年),字忠明,武威郡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人也。作为东汉末年的将领,段煨和东汉太尉段颎是同族兄弟,与太尉贾诩、张济、宣威侯张绣乃是同乡。从这一角度来看,段煨出自世家大族,这和吕布、李傕、郭汜等人存在

  • 召陵之盟是怎么回事?这对齐桓公而言是胜利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召陵之盟,齐桓公,历史解密

    第一次召陵之盟发生在公元前656年,是以齐国为首的中原诸侯国与楚国的会盟。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当时齐桓公带领齐、宋、陈、卫、郑、许等八个诸侯国的军队攻打楚国的盟国蔡国,而后直逼楚国国境,当时齐桓公联盟军势大,楚国为了避开齐国锋芒,所以就派人和齐讲和,齐桓公也知道楚国强大,所

  • 汉献帝一生最牛的两句话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汉献帝一生最牛的两句话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东汉末年分三国。说起东汉,它是继西汉以后又一个实现大统一的王朝,总共统一了一百九十五年的时间。除掉了董卓又来了一位曹操汉献帝刘协一生都在努力地活着,从娘胎开始就与命运斗争,可上天却丝毫不曾怜悯,而他也成了东汉最后一位皇帝。如果还有来世,

  • 古代男子入宫做太监后 他们是如何方便上厕所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太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入宫当太监的人,是如何方便的?在港剧《大太监》中,李莲英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这个世上最让人瞧不起的就是做太监,男不男、女不女,一生一世令人抬不起头,还要绝子绝孙。”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在皇宫之中,太监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因为皇宫之

  • 曹操在徐州曾遭到两次失败,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曾在徐州遭遇了两次失败,究竟是什么原因?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在群雄之中崭露头角。《三国志·魏书·献帝纪》把这件事描述得很生动,那是因为这个时候曹操刚刚即位不久,面对包括孙坚在内的很多强敌,是最好的机会把自己练成一个大将的形象。汉献

  • 刘邦的儿子刘友为何被吕后活活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的儿子刘友为何被吕后活活饿死?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西汉吕后七年(公元前181年),赵王刘友不慎得罪了吕后,结果被老吕软禁,活活饿死。赵王一职出现了空缺,此时的老吕将目光投向了梁王刘恢,她打算让侄子吕产取代刘恢,让刘恢前去就任赵王。刘恢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吃了一惊,他知道,前两任赵王(

  • 刘邦的两次相面经历都是真实存在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的两次相面经历都是真实存在的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昨天我们讲的是刘邦出生时的传奇经历,今天我们来聊聊他的两次相面经历。说到相面,相信大家一定会想到“相术”。相术自古至今,源远流长,其中又有诸多的流派与相法,比如麻衣相法、柳庄相法等等,现在比较流行的,如曾国藩的《冰鉴》,当然也有人

  • 战国时期的卫国为什么没有存在感?最后被谁所灭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卫国,周朝,历史解密

    历史地看,西周时卫国一度是太行山以东最重要的国家,因为它所在的区域正是当年商朝王都所在。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封自己的弟弟姬封于朝歌(卫国初都,在今河南省淇县),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他看住殷商遗民,除此以外,还可以防控东夷西侵。卫国在军事上的作用,实际上比东部的鲁国更加重要,所以西周不仅特意在卫国驻屯